羽毛球圈 2020-04-15 09:39:25
▎鹿鼎記裡,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重要性的:
而在羽毛球界,要想提高,就必學高遠球,高遠球攻能殺敵,防能保命,是球友們打球必備的技術之一,一個人高遠球的質量,也是檢驗一個人羽毛球水平的標準。
# 高遠球 #:以較高的弧線將來球擊到對方場區底線附近叫擊高遠球,擊高遠球是一切後場擊球動作的基礎,高遠球的特點是球的弧線高、滯空時間長、底線垂直下落,它的作用是逼迫對方遠離中心位置退到底線去接球,一方面可減弱對方進攻的威力,為我方進攻尋找機會,另一方面在己方被動情況下,有較多的時間來調整站位,擺脫被動局面。
# 正手高遠球 # :擊球前的準備動作要領,首先判斷來球的方向和落點,側身後退使球在自己右肩稍前上方的位置,左肩對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重心在右腳上左臂屈肘,左手自然高舉,右手持拍,大小臂自然彎曲,將球拍舉在右肩上方,兩眼注視來球。
擊球時,由準備動作開始,大臂後引,隨之關節上提明顯高於肩部,將球拍後引至頭後,自然伸腕(拳心朝上);
然後在後腳蹬地、轉體和腰腹的協調用力下,以肩為軸,大臂帶動小臂快速向前上方甩動手腕,在手臂伸直的最高點擊球;
擊球後,持拍手臂順慣性往前下方揮動並收拍至體前,與此同時,左腳後撤,右腳向前邁出,身體重心由後腳移到前腳。
正手擊高遠球可以用不起跳或起跳進行擊球,後者是為了爭取高點擊球,以贏得時間上的主動,但對步法技術和體力要求較高。
因此,初學者一般先學不起跳正手擊高遠球,待熟練掌握後,再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場上的情況綜合運用這兩種擊球方式。
正手擊高遠球時易犯的錯誤:
1)擊球點選擇不當,偏前或偏後,影響擊球用力;
2)身體正對球網,準備時沒有側身對網;
3)不是先伸直等球打,擊球前手臂不是直的,而是在擊球的一瞬間伸直;
4)擊球時,不是以肩為軸揮臂,而是以肘為軸,影響大臂發力,造成用力不當;
5)擊球時不是用揮臂甩腕動作靠「爆發力」把球擊出,而是將球「推」出;
6)擊球後球拍不是順慣性朝前下方揮動並收拍至體前,而是將球拍朝下,朝右後方揮動,影響了手臂的用力;
7)擊球時全身用力不協調等;
# 頭頂擊高遠球 #:在自己的左後場區,用正手在頭頂中間部位或在左肩上方將來球擊到對方底線去的高遠球擊球法稱頭頂擊高遠球,這種擊球動作是我國運動員對羽毛球技術發展的一項貢獻。
它較反手擊球主動性強,具有更大的攻擊性,初學者應努力學好頭頂擊高遠球技術,因為初學者還會被經常灌輸一種戰術:壓反手,所以當反手打不出高遠球時,可以用頭頂高遠球代替,從而使回球更有主動性。
# 動作要領 #:擊球前的準備姿勢以及擊球動作同正手擊高遠球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頭頂擊高遠球的擊球點在左肩上方(因為球是飛向左后角的)。
準備擊球時,側身(左肩對網)稍左後仰,擊球時,大臂帶動小臂使球繞過頭頂,從左上方向前加速揮動,在用力擊球時,注意發揮手腕的爆發力和充分利用蹬地以及收腹的力量,擊球後,左腳在身後著地並立即回蹬,同時右腳前移,重心移至右腳。
頭頂擊高遠球雖然對步法、全身的協調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但一旦掌握其動作要領並能堅持在平時的練習和比賽中主動運用它,那將會大大提高在左後場區擊球的攻擊性。
高遠球攻能殺敵,防能保命,是羽毛球必備技術之一,要領精髓總結,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