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到底來自哪裡?就連愛因斯坦都不是絕對正確!

2020-12-17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17世紀,牛頓發現天上天體的運動和地球上的蘋果落地,都是同一個力在起作用——引力。結合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牛頓推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發現了引力的存在。

只要有質量,萬物之間都存在引力作用,其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質量成正比。之所以宇宙中能夠存在地球、太陽,甚至銀河系、本星系群這樣巨大的天體,是因為引力起到了支配作用。不僅如此,引力還支配著天體的運動。

不過,牛頓的引力理論並沒有告訴我們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引力是怎麼產生的。那麼,引力到底來自哪裡呢?

自那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進展。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之後,引力問題才取得重大突破。愛因斯坦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他的廣義相對論成為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最成功的引力理論。

愛因斯坦認為,引力並非一種傳統意義上的力,而是一種源自於幾何的效應。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本來是平坦的,但如果存在質量體,空間就會被壓彎。空間的結構被壓彎之後,無論是其他物體,還是光子,都會沿著彎曲的空間運動,於是表現出了萬有引力。

基於這樣的原理,愛因斯坦創立了引力場方程,該方程組能夠比牛頓引力理論更好地描述宇宙中的各種引力現象。通過觀測實驗表明,遙遠的恆星光經過太陽附近時,出現的偏折角度完全符合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而萬有引力定律的預言值小了一半。

不僅如此,廣義相對論還能預言此前未知的引力現象,例如,黑洞、引力波、引力時間膨脹效應,這些都已經被相繼發現。儘管如此,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是有局限的,並非是終極的引力理論。因為它無法解釋奇點問題,也無法與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理論相互兼容。

因此,即便是愛因斯坦也沒有找到引力的本質。愛因斯坦對引力的幾何效應描述可能只是引力本質的一種近似,只是這個近似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引力的本質,可以很好地描述宇宙中的各自引力現象。

為了得到終極的引力理論,就需要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目前,比較有希望的大統一理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量子引力理論,還有一個是弦理論。

根據量子引力理論,引力就像另外三個基本自然力那樣,其產生機制源於一種無靜質量且速度為光速的基本粒子——引力子。不過,目前物理學家還沒有找到引力子的任何證據,而且量子引力理論在數學上還沒有做到自洽。

弦理論最被寄予厚望,因為它在數學上是自洽的。弦理論認為,宇宙中的各種粒子都可以進一步分割成不同振動方式的一維能量弦。在四維時空的基礎上,擴展出更高的維度,最高到十一維空間,由此就能很好地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但由於弦理論的效應出現在能量極高的情況下,目前的粒子加速器還無法實現。

相關焦點

  • 人在死亡後究竟去了哪裡?愛因斯坦說出真相,人類或可死而復活
    文/仗劍走天涯人在死亡後究竟去了哪裡?愛因斯坦說出真相,人類或可死而復活死亡是人類很懼怕的一件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值得忌諱的,關於死亡的話題閉口不談。可是死亡並不是閉口不談,就不會存在,死亡是人類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說人類是向死而生的。但是人類死亡之後,究竟會去哪裡?就這樣消失不見了嗎?這似乎是值得科學家們去探索的。
  • 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
    這時,小男孩子站起來並從桌子下面拿出另兩個說:「老師,至少那個還不是最醜的,因為這裡還有兩個更醜的。」 原來,小男孩子因為動手能力比較差,一共做了三個凳子,他把其中最好的那個拿給老師看了。相信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聽過,沒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具有美國和瑞士雙重國籍的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這些話都不是我說的!
    愛因斯坦去世後依然被世人銘記。然而,除了他在科學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很多他沒有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也都被歸在他身上,有的人甚至直接杜撰他的名言。其實,下面這些名言都不是愛因斯坦說的。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這句原話,這句話很可能是從他另外一句話斷章取義而來的。
  •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地心引力來自哪裡?物質又是怎麼來的?
    但引力給予大家的印象卻是永恆的,它一直在那裡,任何時候它都是這樣,似乎無窮無盡,這不是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嗎?能量和力是同一回事嗎?引力來自哪裡?如何來描述它?引力是質量在時空中的表現方式,這是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的,300多年前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他總結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萬有引力公式獲得了巨大成功,甚至之後將近300年的天體力學基礎!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愛因斯坦70歲生日時,收到了一份非常獨特的生日禮物,共有25位學者合寫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其中最長的〈與愛因斯坦討論原子物理中一些認識論問題〉是由玻爾寫的,兩人是老朋友。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在仔細研究了馬赫的思想之後,愛因斯坦的態度基本上就變成了:馬赫說得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不可取。沒有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我們能觀測到的都是相對空間和相對運動。這是愛因斯坦跟其他老一輩物理學家們最大的區別。
  • 愛因斯坦與統一場論之謎
    一般人哪裡知道,由於筆者具有一定的超自然能力,在這裡把謎底提前公布一下,免得大家等到20055年,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謎底一是與統一場論有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年輕時已經完成,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研究統一場論,主要是研究電磁場和重力場之間的統一,但沒有結果,他肯定既是不服氣也是遺憾的。二是相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愛因斯坦也不敢最終肯定。
  • 愛因斯坦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他的一兒一女卻是瘋子?其實早註定了
    文/天涯愛因斯坦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他的一兒一女卻是瘋子?其實早註定了愛因斯坦是科學界的巨人。哪怕他已經逝世多年,卻依舊是無數後人的榜樣和指明燈。愛因斯坦絕對是一位天賦型的選手,當然他也非常的努力。後人更喜歡將愛因斯坦稱之為天才。雖然他的智商並不是最高的,但是愛因斯坦的成就卻達到了頂峰。中國有句古話說的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愛因斯坦既然如此聰慧,愛因斯坦的兒子女兒是否會如同愛因斯坦一樣優秀呢?然而,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是,愛因斯坦有三個孩子,其中有兩個竟然都是瘋子。這是不是有違常理了呢?
  • 愛因斯坦曾說過其實時間並不存在,他到底想表達什麼深刻的含義?
    傳統認為,時間是存在的不僅僅是我們,就連著名科學巨匠牛頓也認為時間是存在的,牛頓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面闡述了時間是絕對的,無法改變的,它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均勻的流逝,不會受到任何因素影響,而且牛頓還認為時間與空間是相互獨立的,時間就是時間、空間就是空間,空間是一個框架,而時間只是一種單位,不能把它們組合起來成為空
  • 就連愛因斯坦都說:是他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愛因斯坦說:「我生平喜歡步行,運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事實上,運動不僅快樂自己,很多時候也改變了別人,更改變了世界。
  • 愛因斯坦搶了洛倫茲的學術成果?
    所以有了三條標準我們再來看這四個物理量你就會發現,我們的時空觀和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有很大差別了。因為牛頓認為我們的世界只有「速度」才是相對的,其餘都是絕對的。到底是「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正確,還是「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正確呢?
  • 愛因斯坦智商140是怎麼來的?愛因斯坦在哪裡做的智商測試
    首先愛因斯坦壓根就沒做過智商測試這麼有損智商的事情,法國人比納和西蒙於1905年編制的智商智力量表是用在兒童身上的,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之類的大神恐怕不會有興趣進行這種測試。這類謠言的起因還是在愛因斯坦的大腦失竊案後開始流傳的。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愛因斯坦的成績單:閱讀成功的唯一途徑永遠都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獎得主愛因斯坦,被傳高中數學成績不佳。為此,諾貝爾獎的官員在在瑞士阿勞中學學習時公布了他的成績單。在當時的評分標準中,6分是最高分,1分是最低分。根據成績單,愛因斯坦在代數、幾何學、射影幾何、物理和歷史方面得了6分,德語語言和文學,義大利語語言文學、自然歷史和化學得了5分,就連地理、繪畫、工業製圖也得4分,最差的是法語語言文學,僅得3分。總的來說,愛因斯坦在高中時成績很好,文理都很好,可以看出他從小就是學霸。後來,他進入了瑞士最高學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這裡的「上帝」指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上帝」,愛因斯坦是堅定的無神論者,這裡的「上帝」指的是終極理論。而愛因斯坦提到的「完備的定律和秩序」其實是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的意思是類似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科學家:繼承愛因斯坦遺願,實現愛因斯坦夢想
    除此之外,天文學家注意到了相對論還不能完全解釋的兩種現象:佔有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的暗物質都不與光相互作用;宇宙的膨脹每天都在加速,這被認為是由迄今未知的暗能量造成的。為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有兩種選擇:要麼廣義相對論完全正確,但是我們的宇宙充滿了奇怪的新物質;要麼廣義相對論是完全錯誤的。
  • 時空、運動速度、剛體都是相對的,那世界上有沒有絕對的?
    剛體的概念是相對的,相對於某物體是剛體,但相對於另一個物體,它就不是剛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壓根就沒有剛體,連理想狀態的剛體都沒有。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相對論的「鍾慢尺縮」已經說的夠多了。另外時間不只時間間隔具有相對性,時間的同時性也具有相對性。質量具有相對性,所謂的質增效應就是不同參考系的不同觀察結果。能量……。可見相對性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否則愛因斯坦也不會把它上升為一個宇宙原理。
  • 了解過愛因斯坦的童年才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有可能會成功
    童年的愛因斯坦在我們的印象中,天才應該是從小就與普通人不同的,他們聰明伶俐,思維活躍,可是愛因斯坦卻不是這樣的,他一出生的時候,後腦勺就很大,而且還有稜角,他的媽媽都懷疑這是不是一個畸形兒。愛因斯坦說話也很晚,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比他小兩歲的妹妹瑪伽都已經能跟鄰居交談了,但是愛因斯坦說話還是結結巴巴的,家裡的女僕都在背地裡喊他「笨瓜」,就連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懷疑他到底是不是腦袋有點不好使。一直到了10歲的時候,愛因斯坦才開始去上學,可是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嘲笑他笨。
  • 愛因斯坦錯了?光速不是最快速度,這3個速度或超光速!
    除此之外它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有人說正是因為光速限制了人類飛出太陽系,可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的速度是一定的,並不會因為周圍的事物而改變,這讓很多人不禁懷疑,光速難道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沒有其它速度可以超越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是科學家研究多年後,他們認為光速或不是宇宙最快的速度,這3種速度都比光速快。
  • 宇宙中的物質最初來自哪裡?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那麼,宇宙中這麼多物質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一開始就已經存在的,還是無中生有的呢?無論是生命還是非生命,或者是宇宙中的天體,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變成宇宙中的原子是哪裡來的?在宇宙中,99%的元素是第1號和第2號元素——氫和氦,前者佔比75%,後者佔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