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童|參與小區營造的故事:艋舺(2)-繁華城市的歷史與情色文化的結

2021-02-14 核桃App

小編案:

細心的觀者可能發現,咦?之前好像有講過艋舺哦!

Bingo!沒錯啦,還是那位迷途小書僮,上次給我們講了艋舺的歷史,這次接著講講艋舺的哪些故事呢?

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弟讀過兩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童。

臺灣宜蘭縣人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能進廚房搞炸雞,能開怪手,堆高機。

而立之年後,想為往聖繼絕學,但難為萬世開太平〜

諸惡莫作,廣結善緣,以退休後浪跡天涯講學為期許。

歷任超商小店員,汽車公司PDI,現為公務員。

學歷: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兩岸研究組)

學術表現:

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最佳論文獎

中興大學臺商研究中心論文發表

宜蘭縣政府業務研究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

臺灣高等法院,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引言

艋舺風流不夜天,呼朋引伴到江邊。

紅中翠袖頻添酒,無限風情牡蠣船。
這是1930年代,艋舺鼎盛時期,當時遊廓外淡水河邊的遊船上的雅士,曾經詩詠艋舺繁華的景象。

電影艋舺上映後除了帶動一陣對於萬華的觀光熱潮外,也引發若干大學生、研究生對此地的興趣,而以艋舺這個老舊小區、老事物為論文主題。相關的報導和論文多聚焦在「寺廟」、「廟會」、「夜市」等較靜態、單純的題材。然而在那一段「艋舺」這個舊地名被復古炒熱的日子,發現了到此一遊的旅人、遊客,總是依照電影製造出的景觀,或是臺北市文化局印發的導覽數據,來匆匆去匆匆的走馬看花。即便是電影當中男主角與女主角相識相戀的地方、角頭老大被狙殺的妓戶窄巷場景被呈現,但人潮明顯不如吃吃喝喝的景區,而政府的導覽資料也刻意閃避這些區域。顯然艋舺的情色文化仍然被視為禁忌而被刻意架空或忽略。


(一)剝開艋舺情色的歷史面貌

1、 清朝中葉,艋舺的發展已是淡水河右岸重要港埠,同時也是昔日淡北娼妓文化發源地之雙重角色。

2、日據時代公娼制度,專區管理屬性建立。

3、國府遷臺後,「寶鬥裡妓女戶」承襲公娼制度並完成幾次社會轉型期的階段性任務等功能。如果從廣義的史觀角度來看,在在顯示萬華在情色產業供應煉上重要地位。

電影艋舺把暴力美化了,事實上他和情色一樣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居住萬華的民眾,甚至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一條街上就有幾個角頭,小街的巷內又是不同角頭的分布,情色也是。除了專區群聚的妓女外,也有漂浮不定的流鶯。


電影「艋舺」劇照,有關紅燈戶場景


電影「艋舺」搭建出的妓戶場景


(二)妓樓文化-消退的歷史印記

1、 艋舺私娼寮的發源地

道光年間,艋舺因淡水河河運興盛,街市形成,商業繁榮而人口匯聚,娼妓隨之在此登陸。當時的「蕃薯市」南邊有一個名為「凹肚仔」的地方就是私娼寮群聚的地方,據考究是艋舺情色行業的發源地。


2、「萬華遊廓」~日據時期公娼制度的劃定


1898年,臺灣公娼制度確立,日本殖民地政府為了集中管理情色產業,施行公娼制,規定日籍、韓籍與臺籍妓女必須接受定期檢查並嚴格取締私娼另規劃萬華(艋舺)地區史上第一個特定風化區,又稱之「遊廓」,當時專供日本人玩樂遊憩。

3、國民政府延續的紅燈區

1949年國府遷臺,臺北市有執照的公娼戶,在臺北市政府的規劃之下,集中於兩處,分別是昔日延平區(現在是大同區)的歸綏街(這是大稻埕區塊)、與龍山區的「寶鬥裡」。當時「寶鬥裡妓女戶」專區約為日據時期「萬華遊廓」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中「八間仔」,也就是電影艋舺作為場景的那條妓戶窄巷。

4、公娼制度廢除

2011年3月26日公娼正式廢除。經歷百年的的臺北市公娼制度就此走入歷史,艋舺跨越三個朝代的娼館文化也從此消失。

(三)今日艋舺情色產業的樣貌

公娼制度廢除後,萬華(艋舺)是否就能如願掃除了情色產業?在地人開玩笑的說:「現在已經沒有公娼,因為全部變私娼」

1、「阿公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粉味餐廳。

一種有女陪侍,而且是「阿嬤級」(高齡女子)陪侍喝茶喝酒的店家,消費者也多為年紀較長的老伯伯、阿公,故原本玩笑的形容,變成了約定成俗的消費場地名稱。由於消費與高檔酒家(有女陪侍)相對低廉,可以殺時間又有人作陪聊天,所以是上了年紀的社會中下層男子的消費方式,也是阿公店的原貌。近幾年來部分業者引進中國大陸籍(或是假結婚的陸配)與越南籍年輕辣妹搶攻市場,年齡多在20~35歲之間,作風更為大膽開放,因此對於市場上原有的工作者造成嚴重排擠效應,甚至有周刊曾經還以「逾五百名中國女子攻陷萬華」的聳動報導。不過個人的觀察,大陸的女性工作者漸漸減少,越南籍則所佔比例增加。



2、流鶯:無殼寄生的私娼

在地人對這些流鶯有一種說法叫做:「站壁仔」。這是一種形容這些流鶯往往倚靠在牆壁、牆邊攬客的景象而來的名詞。這些性工作者沒有僱主,也沒有可以依附的娼寮,個體戶營生,四處流動,以街巷旁的商店、住家騎樓下不特定駐點,佇足倚背、以牆柱憑靠,供路過嫖客品評挑選,類似國外的阻街女郎,但是流鶯是不拉客的(不觸法)。不過這些流鶯背後有著暴力黑幫掌控的情形嚴重。


(四)情色文化下的寫實萬華生活

1、 汙名人生~住民的原罪?

特種營業者、黑道、民意代表、警方的共生關係。

「妓戶專區」這種臺灣其它地方少有的「合法怪物」,一旦與你我為鄰時,它對於你我以及周遭區域的民眾生活,勢必產生直接的影響。


柯得隆先生,艋舺在地人,萬華地區的文史工作者之一

2、 流鶯大樓的亂象:流鶯租用民宅情形使得一般住戶變成弱勢。

3、性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五)淺談情色產業專區的省思與挑戰~代結語

1、大法官會議666號解釋: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條第一項之罰娼不罰嫖規定,違憲!

2、性產業專區的可能性:該不該設?該設在哪裡?


時間:5月28日(周六)20:00

方式:書場|微信群(聲音+文字+圖片)


非月票用戶請購買書場單場票,購票成功後小助手會拉你進分享群。

購票方式: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書童|從參與一場社區營造的故事說起:艋舺
    艋舺繁華、生猛,然而它所代表的龐大利益、角頭林立,卻有著很深厚的倫理規範。這裡既有華人傳統的寺廟,又有日治時代的遺風。今天,來自臺灣的小書童要和我們聊聊他眼中的艋舺。小弟讀過兩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童。臺灣宜蘭縣人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能進廚房搞炸雞,能開怪手,堆高機。
  • 臺北市艋舺青山王祭典遶境範圍與城市空間分析
    此節慶祭典傳承有百年之久,是臺北市的特色節慶,也為市政府官方認定之廟宇文化觀光祭典,不僅成為當地居民的大型小區活動,同時吸引相當多的外地觀光客前來參與祭典。由於祭典遶境活動對應廟宇人群活動範圍及鄰近街道之關係,會因為時間性而影響現場當下的活動人口數量。遶境三日為星期五、六、日,參與活動的人數多寡因工作時間而有所影響,如星期五晚上、星期六下午晚上、星期日下午晚上參與的人數較多。
  • 艋舺,不只是一部電影名字,更是臺灣繁華的起點與另一面
    一部華麗生猛的青春片《艋舺》,讓很多人對臺灣這個有點怪怪的地名產生了興趣,「艋舺」又到底是哪裡呢?《艋舺》的故事不算很豐滿,但是導演鈕承澤卻將它拍得很飽滿,暗黃的懷舊色調,八十年代的臺灣,背景中傳統的閩南民居,日治下遺存的氣息,繁華的高樓大廈之外的另一面:幫派的恩怨情仇、底層的市井生活一一展現出來。
  • 從大稻埕到艋舺,屬於老臺北的漫步
    大稻埕位於臺北的西北部,緊鄰淡水河,受淡水開港影響,這裡一度成為臺北最熱鬧繁華的區域,甚至超越了舊時的艋舺。大稻埕的茶葉,中藥,南北貨貿易開闢的十分紅火,另一方面,新文化運動也在這裡火熱的開展起來。日據時期,日本人著重開發新城,大稻埕也逐漸衰落,但這裡依舊保留著臺北老城的最原始滋味,對於遊客來說,區別於信義商圈的繁華,來大稻埕逛逛中藥鋪,永樂市場,吃點路邊小吃喝上一杯降火的青草茶,去228事件中的重要地點法主公廟駐足。花上一天從大稻埕走到艋舺,絕對不虛此行。
  • 《艋舺》裡的萬華往事
    艋舺本是獨木舟,小的可以搭乘兩三個人,較大的艋舺則可以搭乘二十餘人,是舊時臺北最常見的交通工具。
  •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2020-11-29 11:1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全球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共話疫情後城市發展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也在塑造城市精神。如何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近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熱情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本次分論壇之一,探討的是「文化空間營造」。
  • 臺灣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嘉年華
    一年一度的「艋舺青山祭」已於日前敲鑼揭開序幕,今年文化總會首度結合此盛會,策劃一場「萬華大鬧熱 ROAR NOW! BANGKAH」宗教嘉年華會。艋舺歷史悠久,此刻大家坐在擁有三百年歷史的街道上,而靈安尊王一百多年來默默守護艋舺的百姓,有治瘟疫之神之稱,適逢現在武漢疫情肆虐,今年艋舺青山王誕辰繞境祈福活動,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 【24樓影院】《艋舺》:風中秋葉,水上春冰
  • 【寶島臺灣自由行18】剝皮寮與艋舺 再見 臺北
    清代的臺灣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即臺南府、鹿港、艋舺,分別是清代臺灣南、中、北三大繁華城鎮。
  • 從廣告窺臺灣早期情色文化
    但是,眼下此刻,連情色檔案收藏也都少見了,因為網路片源實在豐富多元,根本不需要什麼 D 槽了。各種軟體與謎の網,默默提供了地方的紅男綠女情色娛樂。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很方便,也非常符合人們私密的心理(或生理)需求。然而,實際上這些網路盛行的謎片,幾乎都是外國片源的天下。那麼,臺灣本土情色片呢?
  • ∙祥宸府:致敬杭州運河繁華源頭:杭州歷史文化街區集大成鉅制!
    榮安&招商∙祥宸府:致敬杭州運河繁華源頭:杭州歷史文化街區集大成鉅制!招商∙祥宸府也已全面復工,項目取意杭州運河千年繁華源脈西祥符,東拱宸,意在攜手祥符橋歷史文化街區,以當代人居美學,重現大美祥符繁華隱貴的城市盛景,祥符街區生活館,雅啟在即,敬請拭目以待!
  • 東京谷根千的社區營造是如何破題均質化,重塑城市魅力的?
    經濟的全球一體化將導致全球城市的均質化,各地城市正面臨著如何恢復城市魅力與特色的挑戰,在社區層面重塑城市魅力的規劃實踐受到關注。而鄰國日本在社區營造事業上可謂是全球的樣板。 二戰後的日本城市大發展,也隨之帶來許多社會問題。
  • 「喜鄰小書童」名揚贛州,奏響客家情
    日前,贛州首屆「喜鄰小書童」詩詞朗誦大賽火熱進行,已完成初賽作品錄製的「小書童」們爭先恐後,進行線上投票PK。「「我在今年年初就關注了喜鄰社區書院,期間還參與過『親子課程』的線下活動。」網友「簡單就好」說,「宋城贛州、贛南客家,文化底蘊本來就深厚。通過這樣的活動,進一步挖掘贛州的傳統文化、人文氣質和客家精神,營造了人人『復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原來我們身邊就有這麼高大上的社區書院平臺,以前一直以為這是大都市才有的資源和福利。」
  • 《艋舺》講述臺灣黑道 現實比電影更精彩(圖)
    《艋舺》這一出江湖悲歌,演來不只是打打殺殺那麼簡單,更多喚起臺灣人的集體記憶。  《艋舺》這一出江湖悲歌,演來不只是打打殺殺那麼簡單,更多喚起臺灣人的集體記憶。導演鈕承澤站在經濟一蹶不振、再起艱辛、民主更多雜音的時局,回望二十多年前經濟騰躍之初反而有欣欣向榮之觸感。當下的寂寞,化作電影中的熱血衝動。
  • 第二批伴讀小書童同時上線啦 !
    第二批伴讀小書童同時上線啦 !澎湃號·政務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營造書香企業的氛圍
  • 聚焦文化空間營造!專家學者齊聚南京描繪城市發展的「詩與遠方」
    交匯點訊 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也在塑造城市精神。11月25日下午,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各抒己見,帶來思想火花的碰撞,強勢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 隱藏在臺北的百年古寺,設計精美,因一部電影《艋舺》而世人皆知
    艋舺,因以之命名的電影廣為人知,是臺北最早開發的一片土地。毫不誇張地說,臺北如今的所有繁華都從這裡走來。清康熙年間,福建民眾到這一帶開墾拓荒,用一種叫Mankah的獨木舟運載土產進行交易,墾民以「艋舺」稱之。清乾隆三年,也就是1738年,民眾迎請福建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興建艋舺龍山寺。
  • 【艋舺剝皮寮】臺北老街區的樣子
    先說艋舺這兩個字我總覺得莫名熟悉或許是因為《艋舺》這部電影which在寫這篇推之前我也沒看過
  • 老舊小區改造:文化融合喚醒杭州老舊小區靈魂
    如今,像華豐新村這樣用個性化的融合文化元素的「煥新」之舉換來居民們的驚喜與舒心的小區,在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中,比比皆是。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今年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被納入杭州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年,是實施綜合改造提升四年行動計劃的關鍵年,也是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打造全國樣板的攻堅年。
  • 國際金泰城,坐擁城市繁華,暢享生活完美配套
    國際金泰城,坐擁城市繁華國際·金泰城項目北臨渭河,東接岐山大道,西靠漢德路,項目南側公交總站,區域交通路網發達。項目緊鄰岐山高鐵站,十分鐘到達高速路口,二十分鐘到鳳翔國際機場,通往市區各個區域,交通體系完善,出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