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臊子麵 by rushwitch

2021-02-27 深夜談吃

我的家鄉在中國的西北,挨著山西內蒙,那個中國大陸上最小的省份:寧夏。

說起西北的美食,風頭總被山西的醋,陝西的面搶了去。就連我心中最代表家鄉美食形象的羊肉臊子麵,也好像成了陝西的專利了。

可是寧夏的羊肉臊子麵,有它自己不容替代的味道和特點。

重點就在寧夏的羊肉。寧夏這個地方,有半個省份都是鹽鹼地,只有銀川那一坨坨地方是水草肥美的莊稼地。坐著火車在寧夏的地界穿過,一片片白花花的鹽鹼就浮在黑色的土地表面。不用什麼農業知識,也知道糧食蔬菜是種不活的。這樣的土地上只能長一些帶刺的酸棗、緊緊巴著地的可憐野草。更不用說這樣的地方還缺少雨水,唉。寧夏有個地方,就乾脆叫做鹽池,可見鹽鹼有多重了。

可是這樣的地方卻適合養羊。羊不怕地上的草少。天一亮,羊倌就趕著羊出門了,有山的上山,沒山的上灘。羊也不幹別的,就低著頭一直吃,從早吃到晚,跑好大一片地,才能吃個飽。羊這樣努力吃進肚子裡的草,其實並不是多好的養料。這些草裡吸收了太多土壤裡的鹽鹼,想必不太好吃。所以晚上在圈裡,羊趴在地上還得反芻,真辛苦啊。

這樣的草不好吃,但是吃這樣草的羊肉卻好吃得不得了。我去過中國的南方北方、外國的南方北方,任何一個地方的羊肉都沒有我們寧夏的羊肉好吃。就連牛羊肉出名的內蒙古,也跟我們寧夏的羊肉差著一點。寧夏的羊肉,不羶不腥,用清水加鹽一燉,再加點青蘿蔔片,開鍋的時候只聞得到羊肉特有的香氣,一點雜味都沒有。吃的時候也只用蘸些醋,就鮮美可口。

最好的羊肉,一是沒羶氣,二是口感嫩,三是肉汁充足。南方的羊肉,羶氣太大。北方的羊肉,比如北京,肉汁就沒那麼充足。而內蒙的羊肉跟我們寧夏的羊肉就差在口感上。寧夏的肉嫩一些。

這種頂級的羊肉,一般都用來清燉。剩下的邊角料,才切成丁來煮麵。羊肉臊子麵又叫「另起湯」,其中的精髓就是澆頭和麵條分開來做,吃之前才澆湯在面上。

湯頭裡面的料,最重要的就是先炒一個羊肉丁了,通常會配上些自家做的西紅柿醬。剩下的配料就看主廚的心情和冰箱的存貨了。低配一般是土豆、羊肉、西紅柿醬。中配一般再加上木耳。高配呢再加上些黃花菜。頂級豪華配置一般在農家婚宴上才看得到,還要加上些自製的涼粉塊、炸過的豆腐塊,韭菜段子。

這樣一碗豪華配置的羊肉臊子麵,湯底是紅的,面是白的,炸豆腐是黃的,韭菜段是綠的,涼粉塊是顫巍巍的透明小方,中間起伏著神秘的羊肉丁。實在是值得米其林推薦一下。

正經的羊肉臊子麵,去飯店裡吃,是吃不到的。一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家裡的飯總是不惜工惜料。二是飯館裡大多用機器壓的面。地道的寧夏人一般是不吃機器面的。都是從麵粉開始手工製作。手和麵粉、水的充分接觸交流,好像給了面以特殊的筋骨。澆上湯頭,面不糊湯,清清爽爽。咬在嘴裡,爽滑耐嚼,有微微的彈性。寧夏當地的面都不怎麼白,是一種淡黃色。這種面是最好吃的,彈性也是最好的。要是和面的時候多用雞蛋,少用水,那麼彈性就更好了。撈在碗裡都是艱難地打彎兒。

吃這樣的面,往往要就著家裡的鹹菜。我媽比較喜歡做的鹹菜是醃黃瓜和臘八蒜。肉香、面香吃的有點膩口的時候,用脆卜卜酸溜溜的蘿蔔和蒜來調節一下最好了。

最好的食物真的都是高級定製的啊。寧夏的羊肉極少出省,政府為了保護植被,限制畜牧業的數量。寧夏人又都愛吃羊肉,過年都要買一隻羊放在窗外凍著慢慢吃。所以留著供外省人吃的數目就很少很少了。這一碗手工羊肉臊子麵,要想做到豪華版,其中的料、手工、都是可遇不可求,慢工出細活的。到了寧夏,到不了寧夏人家裡,也是吃不到。

現在網上可以買到一種真空羊肉臊子,雖不似,亦不遠。據吃過的同學說,廣州的九毛九用這個直接在做羊肉臊子麵來賣了。時無英雄,豎子成名啊!

文    rushwitch

--

深夜談吃,增胖報國。吃喝容易,減肥不易,且胖且珍惜。

訂閱:微信搜深夜談吃

微博:@深夜談吃

Q群:344547537(暗號「深夜君開門」)

投稿:tougao@tonightfood.com,你與吃的故事,講給十萬人聽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微信搜索wemedia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臊子麵火了 臊子麵之鄉岐山火了
    說道臊子麵那就不能提到岐山,下面是岐山當地作家紅柯眼中的臊子麵。張騫、玄奘這些孤膽英雄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死麵餅子和羊肉往銅缽鐵盔裡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爛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圓了,拍一拍跟鼓一樣嘭嘭嘭,可以撐到天黑。羊肉泡饃絕對是戈壁沙漠的產物,一天只吃一頓,人成了駱駝,至少是駱駝影響了人的腸胃。
  • 從古至今西北人為啥愛吃臊子麵
    西北人性情豪爽,熱情好客,有親朋好友登門,一定要熱情款待,待客飲食不論怎樣變化,但有一樣傳統麵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色香具佳的臊子麵。臊子麵的歷史悠久,是隴東、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的特色麵食,尤以岐山臊子麵最為著名。
  • 美文 | 名人眼中的臊子麵
    張騫、玄奘這些孤膽英雄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死麵餅子和羊肉往銅缽鐵盔裡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爛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圓了,拍一拍跟鼓一樣嘭嘭嘭,可以撐到天黑。羊肉泡饃絕對是戈壁沙漠的產物,一天只吃一頓,人成了駱駝,至少是駱駝影響了人的腸胃。
  • 【隴上這碗面】張掖臊子麵
    一說起美食,很多人會立即想到各地的風味小吃,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蘭州的牛肉麵等。在綿延數千公裡的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中部的古甘州張掖市,有一種叫張掖臊子麵的傳統美食,家喻戶曉,人人愛吃,家家會做。關於臊子麵,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在很久以前,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羊肉泡饃——「等我有錢了,我就吃一碗倒一碗!」《裝臺》刁大軍憶苦思甜說起小時候「那時候我就想啊,等我有錢了,我一定要買兩碗羊肉泡饃,吃一碗倒一碗!」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羊肉泡饃就是陝西人心中最高的餐飲規格了吧。
  • 再話臊子麵
    這幾天臊子麵的話題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成為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門話題。因為扶風縣最近在舉辦一場首屆中國扶風臊子麵「一口香」徵文大賽,把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了過去。  起初看見這個徵文,我並沒有想著要去參加的意思,而是坐看熱鬧的心態,後來有文友慫恿我:你怎麼不參加你們縣上的臊子麵徵文,再加上剛開始刊載出來的幾篇臊子麵美文我覺得看不過癮,於是便有了應徵參賽的想法。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扶風人,臊子麵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是藏在記憶深處的印記,是出門在外遊子的思念。不寫一篇關於臊子麵的文章,我感覺愧對家鄉臊子麵,不寫一篇扶風臊子麵的文章,做為地地道道的扶風人我心有不甘。
  • 比臊子麵更好吃的面麻辣臊子麵!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吃岐山臊子麵,但是又不大吃得慣它的酸,所以今天我們分享一道麻辣臊子麵,比岐山臊子麵還要好吃的臊子麵!!
  • 家鄉的臊子麵
    每當工作閒暇之餘便會想起讓人難以忘懷的家鄉的臊子麵。  我的家鄉位於八百裡的秦川關中地區。臊子麵是關中地區一道有名的小吃,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還是家裡小孩過滿月都離不開它的身影。關於臊子麵的說法現在大概有三種,但我大概相信第三種說法,說是來源於唐的「長壽麵」發展而來。  臊子麵從本意來說是一種湯麵,簡單來說就是,炒制好的豬肉、配菜,將調好的湯到面上即可。
  • 感受臊子麵
    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將這裡的物產合成了臊子麵,他加減著鹽和醋,調成了臊子湯。周公一邊吃著臊子麵,一邊「制禮作樂」。周公發現,人們吃臊子麵的過程就像演習了一回周禮。先是國君,再是大臣;先是長輩,再是小孩。每個人都不用喝湯,要留下「福把子」。禮的學說,在吃臊子麵中得到了普及。周公對臊子的加工進行了革新。「周公臊子文王湯」,臊子麵成了周族成長的見證物,成了儒家學說的引子。
  • 「御下」臊子麵
    在眾多的陝西麵食中臊子麵可謂獨樹一幟,那一碗湯清油亮帶著豬肉臊子濃香總是能讓人垂涎三尺。在陝西,再好吃的宴席如果不吃上一碗麵,那總是讓人心裡覺得不「瓷實」,陝西人對麵食的熱愛可見一斑。如果說寶雞的臊子麵能給西府人代言,那麼在鄠邑新區的餘下小鎮則隱藏著一種帶有強烈關中風味的臊子麵食過之後無不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 扶風臊子麵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扶風的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很是流行,不管你在北上廣,一些大中城市,你仔細看,不難發現,有岐山臊子麵,扶風「一口香」就是說的臊子麵館,關中西府的村子裡過年,婚喪嫁娶,平時廟會祭拜神靈都要食用,是秦人,秦韻,秦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女巫和獵巫 Witches and Witch hunting
    Before 1750 it was legally sanctioned and involving official witchcraft trials.In Germany, sorcery remained punishable by law into the late 18th century. Contemporary witch-hunt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Sub-Saharan Africa, India and Papua New Guinea.
  • 陝西各地的臊子麵,你最鍾愛哪一款?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臊子麵,臊子麵又分為幹臊子和湯臊子兩種。今天哥就給吃貨們說說咱陝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湯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在我心中一直是陝西第一面,天下第一面。岐山臊子麵製作和面要加鹼、擀薄、壓實,用大刀鍘細,或切或犁。肉臊子做成酸辣口,素臊子講究「紅、黑、黃、綠、白」五色,少不了木耳、黃花、豆腐、土豆、紅蘿蔔、豆角等時令菜,飄菜用蛋皮、韭菜、蒜苗。吃法上可以大碗或是一口香,即使是大碗吃,也是湯多面少。
  • 岐山臊子麵在周原
    相傳,周文王在周原時發明了岐山臊子麵。  由於岐山這座山體在縣界上一直屬於岐山縣,周原臊子麵就叫成了岐山臊子麵。但在公元1956年寶雞市在插花地調整中,把岐山(西觀山和中觀山中間的這座山體)這座山體劃歸到了扶風縣,但岐山臊子麵的名字依然在岐山縣延續著。前一段時間,岐山縣、扶風縣相繼舉行了臊子麵大賽,這兩個相鄰縣的臊子麵,應該源淵於相同的同一地方周原古地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麵。
  • 岐山臊子麵
    文 | 巴魯離開父母家之後,我才開始學做岐山臊子麵。
  • 首屆中國·扶風「一口香」臊子麵大賽徵文選登——臊子麵與扶風人
    在關中西府一帶,送客吃不吃餃子不要緊,迎客一定少不了臊子麵。臊子麵自然就成了當地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遇。臊子麵發源於古周原一帶,廣泛傳播至武功、乾縣、楊凌等地,最好吃的還數扶風、岐山兩縣。     古周原土地肥沃,盛產優質冬小麥,因其出面率高、筋道、甘甜等優點,深受百姓認可和喜愛。也是這些優點,才成就了臊子麵。
  • 名作家說岐山臊子麵
    (一)西周文明埋在地下的是青銅器,留在地上的是臊子麵。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將這裡的物產合成了臊子麵。他加減著鹽和醋,調成了臊子湯。周公一邊吃著臊子麵,一邊「制禮作樂」。周公發現,人們吃臊子麵的過程就像演習了一回周禮。先是國君,再是大臣;先是長輩,再是小孩。每個人都不用喝湯,要留下「福巴子」。禮的學說,在吃臊子麵中得到了普及。周公對臊子的加工進行了革新。「周公臊子文王湯」,臊子麵成了周族成長的見證物,成了儒家學說的引子。臊子湯麵中的佐料有紅白黑綠黃,儒家學說中有「仁義禮智信」。
  • 岐山臊子麵,地道陝西味!
    《舌尖上的中國2》-岐山臊子麵麵食為大的關中地區,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臊子麵在咱老陝心中的地位。臊子麵以西府寶雞岐山一帶最為正宗,是當地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親友早上必吃之食。有飲食文化學者著文說,在眾多的麵食中,蘭州牛肉麵、山西刀削麵和岐山臊子麵,堪稱中華麵食三絕。
  • 睡前故事丨《The Old Witch》推薦K閱讀 &《The Bee》推薦S1閱讀
    The Old Witch》Everyone was happy, but not the old witch.AtShe had to put him to sleep.The old witch had a very busy night. She was very tired, but the baby wouldn’t stop crying.The old witch was fed up! 「I am a witch! Not a babysitter!」
  • 西北特色小吃:隴東臊子麵
    車子行經甘肅慶陽時,即被當地的同行「劫持」,非要嘗一嘗隴東有名的美食「隴東臊子麵」不可!他們說:「不嘗『隴東臊子麵』,悔上一輩子!」   慶陽美食眾多,可謂百珍雜陳,目不暇給:「蕎垛面」、「爐齒饃」、「糖圈圈」、「炸羊尾」、「金錢肉」……不過,最讓人聞香不忘、百食不厭、津津樂道的還是聞名遐邇的「臊子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