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應對帕金森病?專家給出7個建議

2020-12-23 騰訊網

一、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嗎?

關於帕金森病的研究從沒間斷過,但迄今為止尚沒有可根治或預防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方法。但是,帕金森病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人員有望確定引起帕金森病的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大腦功能產生的確切影響。這些卓越的研究成就將為未來的帕金森病治療帶來真正的希望。

儘管無法治癒帕金森病,但通過鑑別個體症狀和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過上愉快、充實的生活。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導致帕金森病的病因?

帕金森病是由大腦中黑質區神經元(神經細胞)的漸進性障礙或惡化引起的。神經元功能正常時,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的重要化學物質,可作為化學信使在黑質(substantia nigra, SN)與基底神經節之間傳遞信息,這種信息傳遞可協調和平衡肌肉運動。缺乏多巴胺會導致神經功能異常,喪失控制身體運動的能力。

三、帕金森病可以預防嗎?

迄今為止,尚無有效預防帕金森病的方法。帕金森患者可通過藥物療法和/或手術等方法緩解症狀,進而改善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震顫和帕金森病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ET)是導致震顫(不自主抖動)的最常見原因。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均屬於運動障礙,運動障礙可定義為妨礙機體運動的任何疾病或損傷。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有許多共同特點,有時會將兩者聯繫在一起。

1.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表現為震顫的神經系統疾病。通常情況下,受影響的部位包括手、手臂、頭部,有時還會影響說話能力。特發性震顫不會影響預期壽命,但可能會影響書寫和飲食等日常生活能力。另外,特發性震顫不會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特發性震顫的症狀包括:

(1)短時間內出現不自主震顫;

(2)聲音顫抖;

(3)點頭;

(4)情緒激動會加重震顫;

(5)在有指向目的的運動中震顫加重;

(6)休息可緩解震顫;

(7)震顫是唯一症狀;

(8)平衡功能障礙(較罕見)。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會對大腦中黑質區的神經細胞(神經元)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這些神經細胞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在大腦不同區域之間傳遞信號,進而協調和平衡肌肉運動。然而,帕金森病會導致黑質中的神經元死亡,引起多巴胺缺乏,導致喪失控制身體正常運動的能力。

帕金森病的症狀包括:

(1)肌強直;

(2)震顫;

(3)運動遲緩(運動減慢和逐漸喪失自發活動性)

(4)步型和走路姿勢發生變化;

(5)語言障礙,書寫水平下降;

(6)失去平衡和跌倒次數增加;

(7)直立性低血壓(站立時血壓下降,導致頭暈或昏厥)。

五、什麼樣的患者適合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

在考慮採用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帕金森病時,需要解決許多重要問題。因此,患者應與運動障礙專家或受過專項訓練的神經科醫生討論這些問題,運動障礙專家在運動障礙領域接受過專項訓練。

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是:首先嘗試藥物治療。如果藥物可以充分控制疾病,不建議進行手術。但是,如果藥物療效未達到預期效果,可以考慮進行手術。請患者諮詢醫生是否適合採用腦深部電刺激術。

六、如何更好地應對帕金森病?

患者可採取的最重要的一項措施是,在感到不能應對帕金森病時立即尋求幫助。儘早採取行動可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應對疾病產生的影響。精神健康治療師可以制定滿足患者特定需求的治療方案,還可以制定策略,幫助患者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以下為患者可以採取的其他措施。

1.儘可能多地了解帕金森病。

2.與朋友和家人談論帕金森病,不要迴避他們。他們希望為患者提供幫助。

3.做喜歡的事情。

4.對於不理解或未記住的任何說明或醫學術語,請醫生、護士或其他醫護人員重複,他們會隨時準備好回答患者的問題並消除患者的疑慮。

5.充分利用醫院和社區提供的資源和援助服務。

6.學會控制壓力,這有助於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壓力過大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患者應該嘗試養成減輕壓力的日常生活習慣,讓自己和家人得到放鬆。

7.如果患者感到抑鬱,不僅僅是偶爾感到悲傷,可以服用抗抑鬱藥幫助改善情緒。

七、什麼是意象導引?

意象導引是一種經過驗證的、通過集中注意力得到放鬆的方法,有助於促進身心和諧。意象導引引導患者在腦海中創造平靜、平和的意象,這是一種「精神逃避」。

這種治療或手術的輔助方法,可讓內心更強大,增強一個人的應對技巧。許多有壓力的人會感到失控、恐懼、恐慌、焦慮、無助和不確定。研究表明,意象導引可以顯著消除這些影響,幫助人們克服壓力、憤怒、疼痛、抑鬱、失眠以及其他與疾病和醫療/外科手術相關的問題。顯而易見,壓力和抑鬱會加重帕金森病的病情。但通過意象導引,患者可以保持平靜。

八、經常「不能動」,患者該如何應對?

如果患者因原地「不能動」而苦惱:

1.晃動雙腳,再次動起來。

2.讓其他人把他們的腳放在患者面前,或患者想像需跨過某個東西,再次動起來。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帕金森病的治療只有一條路嗎?中醫方式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緩慢進展加重的疾病,確診之後,患者需要終生治療,在這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每個患者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常見的服藥效果及副作用,患者們都希望獲得更好的療效,儘量減少副作用,那該怎麼做呢?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2020-04-11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從日常中尋找帕金森病的蛛絲馬跡?
    如何從日常中尋找帕金森病的蛛絲馬跡?張阿姨又來急診了:睡了個午覺起來兩條腿不聽使喚,「千斤重,邁不開,拖不動,這個手也不靈活了,去年到今年已經4次中風了,每次都這樣」,她滿臉愁容卻又面無表情緩緩地說:她慢慢地挪到檢查床
  • 如何做好帕金森病的日常護理,這幾點家屬早知道,有備無患!
    ,通常帕金森病病情初期隱匿,病程較長,對生活的影響巨大。帕金森病也具備家族性,會造成遺傳的概率,因此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具備患病的風險。因為其發病原因複雜性、病人臨床症狀呈多樣性,精準的診治帕金森病始終不是件易事。其本身的高漏診率和誤診率,給全世界各地的病人都造成了很大困擾。
  • 靈北又一新藥安齊來在華上市,減緩帕金森病疾病進程
    抗帕金森藥物安齊來中國上市儀式來自國內外帕金森病領域的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帕金森病領域的治療前沿、分享安齊來®的臨床應用,共同見證安齊來®上市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經過靈北公司7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6月,安齊來® (甲磺酸雷沙吉蘭片)正式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CFDA)的審批。目前,安齊來®已經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數以百萬計的帕金森病患者從中獲益。在許多國家,安齊來®已成為治療帕金森病處方量最大的新藥,是當前全球帕金森病治療的重要基礎。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
  • 帕金森病患病年齡不斷縮短,儘早了解治療方法,有備無患!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於 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見於60歲以後,隱匿起病,緩慢發展。帕金森病並非單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發病,研究發現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說話困難,日常如何康復?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
  • 帕金森氏病是什麼病 這樣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吃什麼好?治帕金森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帕金森氏病是什麼病  帕金森綜合症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可分為繼發性和症狀性帕金森症候群,繼發性帕金森綜合症常發生於其它一些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血管病、腫瘤等)或毒物、藥物之後,臨床表現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發病遺留下的表現,如癲癇、偏癱、頭痛、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言語不清、體位性低血壓、痴呆等
  • 神經科醫生必備:國內外帕金森病指南匯總
    精彩內容回顧 國內指南共識 2020年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管理專家共識(2020) 2020年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 帕金森病人如何有效應對「開關現象」?
    ……大家都知道,帕金森病是因大腦中化合物多巴胺的缺少引發的一種神經變性疾病(更多優質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狄普,或下載狄普APP)。其實,早期的帕金森病人腦內仍能生成多巴胺,但是數量在減少。藥物(如美多巴或息寧中的左旋多巴)補充了這種不足,於是病人腦內便不再自己生成多巴胺,而完全依賴於藥物的補充。前文提到,帕金森病人身上出現的「開關現象」和服藥的情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雖然帕金森博士的描述不很全面(比如說沒有提到肌強直、面具臉),但Charcot認為帕金森博士是研究震顫麻痺的先驅,因此,他將此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其他常見稱呼有震顫麻痺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等,中國大陸稱作帕金森病,臺灣稱作帕金森氏症,港澳稱作柏金遜症。
  • 老了「走不動」,可能是帕金森病症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提起帕金森病,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一雙滿是皺紋、不停顫抖的手,事實上,帕金森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顫抖。震顫、僵直、運動遲緩,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因為沒有明顯的顫抖症狀,所以很多老人和他們的家人並不知道老人得了帕金森病,對於日益遲滯的腳步,大家都會想當然地認為是「老了,身體零件生鏽了」,而從沒想過這可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症狀,是一種病!
  • 帕金森病具體有哪些症狀?
    後來,人們對該病進行了更為細緻的觀察,發現除了震顫外,尚有肌肉僵直、寫字越寫越小等其它症狀,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並沒有受損,認為稱麻痺並不合適,所以建議將該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5:07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 (馬芙蓉 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17日揭牌成立,該中心集結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衛生中心、麻醉科、PET中心、影像科、康復科等7大學科醫療資源,將實現對帕金森病的系統診療與全程管理。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全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
    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
  • 帕金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現代科學對於其詳細的病因並不充分確定,現階段已知的許多能夠造成帕金森病的因素如下:一、疾病或併發症產生帕金森病自身歸屬於多發疾病,其症狀表現能夠發病於全身。而許多病人經常會造成別的疾病而造成帕金森病的症狀。
  • 關於帕金森病如何康復的這些「事」!你GET到了嗎?建議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後發病。其運動症狀表現為靜止時肢體不自主地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與此同時,病人的非運動症狀, 如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抑鬱、焦慮等也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較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