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醫生必備:國內外帕金森病指南匯總

2020-12-23 騰訊網

前幾天小編整理了國內腦血管病指南、國外腦血管病指南及國內外癲癇指南匯總,頗受廣大醫友們的喜愛。今天小編匯總一下國內外帕金森病相關指南,本文對自2010以來有關帕金森病的國內外指南進行全面匯總(截止到12月3日,不敢說這裡是最全的,但小編盡力整理了,如有落下的,還希望有心醫生留言告知, 之後小編會進行補充~),話不多說,指南上場……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精彩內容回顧

國內指南共識

2020年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管理專家共識(2020)

2020年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

2020年 中國帕金森病腦深部電刺激療法專家共識(第二版)

2019年 帕金森病前驅期診斷研究標準中國專家共識

2017年 中國血管性帕金森症候群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2016年 帕金森病腦深部電刺激療法術後程控中國專家共識

2016年 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

2016年 中國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臨床大資料庫建設專家共識

2013年 帕金森病抑鬱、焦慮及精神病性障礙的診斷標準及治療指南

2012年 帕金森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運動障礙協會工作組指南

2012年 2012 中國帕金森病腦深部電刺激療法專家共識

國外指南共識

2020年 2020 EANM/SNMMI實踐指南:帕金森症候群多巴胺能影像檢查

2019年 2019加拿大指南:帕金森病

2017年 2017 NICE指南:成人帕金森病(NG.71)

2017年 2017 南非指南:帕金森病深部腦刺激治療

2017年 2017年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成人帕金森病管理指南解讀

2017年 2017 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震顫工作組共識聲明:震顫的分類

2016年 2016 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建議:遺傳性運動障礙術語

2015年 2015 MDS帕金森病前驅症狀的研究標準

2015年 2015 ICS指南:帕金森病和其他步態障礙性疾病膀胱功能障礙的管理

2015年 2015 MDS臨床診斷標準:帕金森病

2015年 2015 MDS帕金森病前驅症狀的研究標準

2015年 2015 應用阿撲嗎啡治療帕金森氏病-臨床實踐建議

2014年 2014 歐洲帕金森病物理治療指南

2014年 2014 NPF循證臨床實踐建議: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檢測和管理

2014年 2014 帕金森病藥師指南

2013年 2013 EFNS/MDS-ES推薦建議:帕金森病的診斷

2013年 EFNS帕金森病治療管理推薦

2012年 帕金森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診斷標準

2012年 2012 加拿大帕金森病指南

2011年 EFNS2011帕金森病指南(早期版)

2011年 EFNS2011帕金森病指南

2010年 2010 AAN 實踐參數:帕金森病的治療指南--美國神經病學學會質量標準小組委員會的報告

相關焦點

  • 神經科醫生必備:國外腦血管病指南匯總
    前天,小編整理了國內腦血管病指南,今天匯總了一下國外指南(截止到11月27日),方便大家查閱! 如有落下,還希望有心醫生留言告知,之後小編會進行補充,話不多說,指南上場…… 精彩內容回顧 2020年 2020年2020 EAN共識建議:單基因腦小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
  • 運動神經元疾病醫生排名2.0
    中國大咖醫排行榜主要是根據我國政府核准的醫學、醫師以及其他專業學會、協會等組織官方信息,並結合醫生、學者在其專業領域獲得的榮譽稱號、項目成果、獲獎情況,以及其在國內外醫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力等綜合評估而得出的國內首家疾病醫生排行榜。
  • 4.11 史記 | 帕金森病201歲,此病名人真不少!
    Charcot醫生是現代神經醫學的創始人,被譽為神經醫學領域的拿破崙。1882年,他在法國巴黎婦女救濟會醫院(即Pitie-Salpetriere醫院)建立神經科門診,這是歐洲首個神經科門診。Charcot醫生對很多疾病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命名並描述多發性硬化(MS),並於1874年率先系統闡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臨床和病理學特徵。
  • 「不抖」的帕金森病更容易被誤診,帕金森患者怎麼避免被誤診?
    當帕金森患者出現震顫、手抖等症狀之後,已經是進入了帕金森病典型症狀的臨床期,而對於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前驅期」,也就是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出現以前,有些特異性表現已經開始早期預警了。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後或同時表現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症狀,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症狀。不僅運動症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運動症狀也明顯幹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世界帕金森日 | 不要「帕」,協和醫生分享疾病診療的人文關懷
    因此,在帕金森這種慢病的管理中,人文關懷是必不可少的。在世界帕金森日,請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王含副主任醫師為您科普帕金森診療中的人文關懷。專家介紹:王含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和相關運動障礙性疾病(如震顫、步態障礙等)的診斷和治療。為何帕金森病患者需要人文關懷?
  • The BMJ: 帕金森病:NICE指南更新概要【臨床實踐·指南】【2018年第5期】
    當證據不足時,則建議以指南制定小組(GDG)關於最佳實踐的經驗和意見為基礎。建議的證據級別在方括號中以斜體表示。診斷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仍然是基於英國腦庫(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英國帕金森病協會腦庫)的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準3(見框圖1)。
  • 【學術會議】第六屆亞洲和大洋洲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會議順利召開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正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後,各地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得帕金森病能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 靈北又一新藥安齊來在華上市,減緩帕金森病疾病進程
    抗帕金森藥物安齊來中國上市儀式來自國內外帕金森病領域的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帕金森病領域的治療前沿、分享安齊來®的臨床應用,共同見證安齊來®上市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由於我國目前仍然存在超過一半患者未能夠被識別和診斷,幾乎一半患者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療,需要我們加強帕金森病的科普宣傳,以及需要進一步提高臨床醫生對帕金森病的診斷能力和治療水平,讓目前尚未治療的幾乎一半患者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不要「帕」,科技終將帶來奇蹟!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群體,聊一聊關於帕金森病的故事。帕金森病到底是個啥病?1817年,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遠在英國倫敦,有一位醫生James Parkinson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帕金森病的論文,在這個論文中他記述了他在診斷的過程中經歷的6個他認為非常相似的案例。
  • 如何更好地應對帕金森病?專家給出7個建議
    一、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嗎? 關於帕金森病的研究從沒間斷過,但迄今為止尚沒有可根治或預防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方法。但是,帕金森病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人員有望確定引起帕金森病的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大腦功能產生的確切影響。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詹姆斯·帕金森的父親約翰·帕金森是他們家族四代外科醫生兼藥劑師的第一人,詹姆斯·帕金森16歲就開始在父親的診所裡做學徒,20歲又在倫敦醫院做了半年的實習醫生,26歲的時候他與當地絲廠廠主的女兒瑪麗·戴爾結婚,因為父親患有痛風,詹姆斯·帕金森逐漸接替了父親的工作。
  •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易被忽略 需加強早期識別
    某些非運動症狀組合有助於協助判斷帕金森病發生的風險《中華神經科雜誌》刊文指出,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帕金森病的部分非運動症狀常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之前出現,有報導76.2%的帕金森病患者在運動症狀出現前至少存在1項非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早期出現可能發生在帕金森病前驅期(prodromal),即Braak1期和2期。
  • 帕金森病的治療只有一條路嗎?中醫方式治療帕金森病
    首先需要帕金森病患者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如何配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全面了解帕金森病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許多的患者出現症狀的時候,就診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即便正確診斷的那一刻,也是第一次聽說帕金森病,不少患者拿了藥物就走了,認為吃藥不抖,不僵了就是治癒了,然而,帕金森病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癒。
  • 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病——一文理清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丨臨床必備
    帕金森症候群並不等於帕金森病(PD)。
  • 中醫治療帕金森病宜滋補肝腎 積極、耐心地配合醫生 共同對抗疾病
    據2019年《帕金森病基層診療指南》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為1.7%,並且這個數據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大。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名譽院長馬雲枝指出,帕金森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屬於中醫顫證。
  • 治療帕金森 五學科專家放「新招」
    昨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科、麻醉科和核醫學科組成的帕金森病協作組,聯合放出帕金森病綜合診療的「新招」和「大招」,幫患者穩住「震顫的生活」、早期診斷和優化治療。  核醫學科: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  帕金森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
  • 世界帕金森病日談帕金森病患者的復健
    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發現一些老年人經常有手足震顫、身體發僵、行動遲緩等症狀,稱其為「震顫麻痺」。以後其他醫生就用「帕金森病」來描述這種病。為紀念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傑出貢獻,後人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
  • 「帕金森病」及「晚期運動併發症」一線用藥,3張表總結清楚
    帕金森病(Parking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00/10萬,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抗帕金森病藥主要有6大類,常用代表藥物如下表:表1 常用抗帕金森病藥物分類代表藥物注意事項擬多巴胺類左旋多巴小劑量起始,逐步加量,維持劑量儘量小。
  • ...神經科:多亞專科齊頭並進發展,助力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患者在急診就診第一分鐘開始即由神經科醫生接診並開啟綠色通道,在最短時間內溶栓橋接取栓治療。介入檢查數量逐年遞增33.8%-50%,開展了頸動脈閉塞、重型腦靜脈竇血栓閉塞及顱內動脈非急性閉塞介入再通。介入取栓手術及手術前後血管灌注對比神經變性病亞專科引領中國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方向神經變性亞專科一直堅持神經內科為主導、多學科合作的國際標準模式DBS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定期長期隨訪,保證手術效果,完成了中國第一例全麻下DBS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