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在我們廣西壯族地區,壯人也稱為「鬼節」,它是壯族人民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般稱為「七月十四」。顧名思義,「鬼節」因節日活動內容有關而得名。壯族民間有傳說:人死後都變成鬼,並都到天上去,由「天上」管著;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親」。於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們過完「乞巧節」之後,家家都在忙於籌辦給祖宗祭拜的活動。又傳說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無家可歸,成為野鬼孤魂,他們四處遊蕩作祟。為免遭其害,人們在這天祭祖的同時,兼祀孤魂野鬼。
傳統的廣西人,其實是把「鬼節」當作一種靈魂的崇拜。農曆七月十四這一天,大街小山巷到處飄蕩著餈粑、燒鴨的香味。人們買好過節的用品,燃上香燭,擺上鴨肉、飯、水果等食品祭過祖先後,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節日午餐。因此,在廣西人的眼中,七月十四不僅僅是神秘的「鬼節」,又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為什麼廣西人的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四,而其它省份卻是農曆七月十五呢?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咱廣西老百姓也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過中元節的,但是直到宋朝末年,南方亂戰,戰火連天,廣西老百姓正在準備過中元節時,聽聞當時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了避亂戰,只好提前一天過節,而後便一直延續下來。
第一,因為廣西人的中元節和其他省份的中元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為什麼不一樣呢?在此,引用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金文的話來回答:
漢族在中元節主要是「祭鬼」,「祭鬼」也會涉及到祭祖,但是對於壯族而言,節日當天則偏重於祭祖。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廣西人對「祭祖」的情節比較深,所以,七月十四我們廣西過得比較隆重。
第二,中元節是我們廣西人第二大的飲食盛宴。
因為在這一天裡,我們在「祭祖」之餘,還把中元節作為宴請、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有的家裡會連續三天宴請親朋,宴請的人越多,家裡越熱鬧,人們就越高興越自豪(這不是炫富,而是恰恰說明了我們廣西好客,重情義)。
為了讓客人吃得夠,吃得開心,不少人還會提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磨麵做餅、蒸饃,做芝麻糖等。當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節日美食就是——鴨子。
根據民俗史專家的說法是,因為在廣西農村種稻穀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種晚稻時,農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
以後,有人在問起我們這些問題,大夥應該知道如何回答了吧,其實總結來講就是:重孝道,熱情好客。
禁忌一
禁忌二
禁忌三
禁忌四
禁忌五
禁忌六
禁忌七
禁忌八
禁忌九
禁忌十
在柳州,鬼節的那天晚上,有些人會買一些紙錢,然後到路邊或者是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在地上畫個圈圈,為死去的先人燒紙錢,以表祭奠。
從天色變暗開始
他們就開始了行動……
各家開始焚紙錢燒冥物
不願走遠的人,就在自家樓下燒
煙霧刺鼻,仿佛樓房著火
你說,寶寶如果晚上出門的話
見到此情此景
能不害怕嗎?
夜深了,人群散去,路邊還留著一堆堆餘燼
第二天一早
「灰陣」讓路過的行人皺著眉頭快步走過
然而環衛工人們才是最苦不堪言
飄飄灑灑的紙灰很難清理
一直以柳州名片著稱的柳江河堤
也只能以殘灰展現給市民
還沒來得及清理的,堆在一起
「壕氣沖天」
保護路面的人,在人行道上鋪上沙子
嫌麻煩的,就把沙子鋪在車行道上
會燒壞瀝青路面不說
也會影響交通,容易出現事故
很多地板都燒開裂了,留下斑駁的印記
尤其是大理石地板被燒壞
政府花很多錢來換,又被燒壞
祭祀祖先,一定要這樣嗎?
人都有孝敬的願景,祭祖能理解
但是不是可以不要這樣燒?
祭奠列祖列宗是應該的,但汙染公共環境,換來滿目痍瘡,就不應該了,誰來買單?
燒冥幣一不小心就成了燒山
大片草木,成了黑黑的「禿山」
我們總是抱怨柳州不如北上廣
建設不夠好,但是有沒有想過
毀壞柳州環境的,有時候恰恰是我們自己?
柳州每一次榮譽都來之不易
比起為此驕傲,我們更應該珍惜
對於親人,也應提倡在世善待,少搞去世厚祭
為了尊重傳統,愛護環境
小編倡議大家一起:
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優良傳統,樹立科學祭祀觀,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破除焚燒紙錢等陳規陋習,做到理性祭奠、節儉祭奠,以肅穆、環保、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
二、倡導環保,採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倡以獻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樹立文明、安全、公德意識,突出生態、環保、低碳理念,在祭祀過程中不亂扔雜物,不破壞草地樹木,不汙染空氣河流,嚴防火險火災,確保安全有序。
三、以身作則,帶動社會文明祭祀。廣大黨員、幹部、國家公務員、共青團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到城管部門設定的祭祀點開展祭祀活動,不在重要交通幹線及路口、城鄉大街小巷、河道兩岸等公共場所燒紙錢、撒冥幣、放鞭炮,自覺維護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
四、遵守公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發揚傳統美德,倡導厚養薄葬,對在世老人多關心、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對逝去先人,從儉辦喪事,文明祭祀。讓逝者欣慰,生者無憾。摒棄不文明、不衛生、不健康的傳統祭祀方式,提升城市形象,爭做文明市民。
移風易俗,從你我做起
讓我們一起,用更文明的方式懷念先人
為能更好地珍惜這個城市,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其實,如今的「鬼節」早已不是古時候封建迷信的存在了,
正在逐漸成為一個家庭團圓的重要日子!
下班後一家人熱熱鬧鬧呆在家裡吃鴨不好嘛?!
寶寶可不想出門看到那樣一番景象受驚嚇……
▍內容來源:寧明電視 紅網 柳州陽光網
▍商務合作QQ:7716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