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與西遊記

2021-02-20 西遊讀記

昨天是文殊菩薩的聖誕日,本文最適合是昨天發的,但是因為沒寫完……閒話少敘,且說正題。

榆林窟第三窟文殊變

中國佛教信奉四大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號稱大智;普賢菩薩專司理德,號稱大行;觀音菩薩代表慈悲,號稱大悲;地藏菩薩願力超群,號稱大願。四大菩薩以文殊菩薩為首。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音譯作文殊師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因有智慧童子法身,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與普賢一代表智慧,一代表理行,是釋迦摩尼佛的左右肋侍。據《華嚴經》稱,文殊普賢共同侍奉釋迦摩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佛),在婆娑世界教化眾生,所以被稱為華嚴三聖。佛教崇尚「般若」(終極智慧),而般若系的佛典尤其推崇文殊菩薩,因為他是智慧的化身,雖然身為菩薩,卻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

元人繪《釋迦三聖圖》,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釋迦摩尼與文殊普賢,右側手持蓮花者為文殊

據說文殊菩薩具「非男非女相」,早期的文殊畫像有的唇上有蝌蚪形的小鬍子,宋以後小鬍子逐漸消失,法相面容秀麗,腰肢窈窕,胸部豐滿,純然美婦人的形象。在一般的文殊菩薩造像中,菩薩身騎青獅,表示智慧威猛;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很大一部分菩薩造像中手中所持並非寶劍,而是青蓮花,花盤中託著般若經典,也是象徵智慧。

據《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對金剛密跡主菩薩說:「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此,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大方廣佛華嚴經》也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因為佛教經典都說到了文殊菩薩在五臺山、清涼山演說佛法,所以中國的佛教徒就把五臺山奉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且這一說法淵源甚久,唐太宗就曾說過:「五臺山者,文殊閟宅,萬聖幽境。」

奈良國立博物館藏文殊菩薩像

文殊菩薩在西遊記中出場不多,「四聖試禪心」一段,小說中用的是暗筆,只在故事最後扔下一首詩說: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我們才知道原來這母女四人是黎山老母和三個菩薩所化。86版電視劇用的是明筆,把幾個菩薩變化的故事好好演繹了一番。

而在小說中真正出盡風頭的,是文殊菩薩的那頭獅子坐騎。它先是變成全真道士求雨,獲得烏雞國王的信任,然後又把烏雞國王推下井中鳩佔鵲巢,做起了一國之主。文殊菩薩解釋前因後果:

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

此時收服坐騎,特特寫到這獅子的形貌:

眼似琉璃盞,頭若煉炒缸。渾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兩個耳,一尾掃帚長。青毛生銳氣,紅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圓須挺硬槍。鏡裡觀真象,原是文殊一個獅猁王。

"獅猁"卻是一種不存在的動物,當是從"文殊師利"菩薩的音譯中演化而來。

日本繪本西遊記中的文殊菩薩

後來過獅駝嶺,文殊菩薩的坐騎再次下界為妖,小鑽風誇讚此妖本領說:

我大王會變化:要大能撐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

這吹牛皮的本領卻是不小,這番功績分明便是悟空自己的,居然而被其竊攘,在獅駝嶺上唬人,所謂「獅子大開口」也。而它的形貌也非同小可:

鑿牙鋸齒,圓頭方面。聲吼若雷,眼光如電。仰鼻朝天,赤眉飄焰。但行處,百獸心慌;若坐下,群魔膽戰。這一個是獸中王,青毛獅子怪。

比較起來,烏雞國的獅子怪更像是傳說中的獅子,寫意成分多寫實成分少,造型可以參考舞獅;而這獅駝嶺的獅子卻是古人印象中模糊的獅子形象,寫實的成分多,寫意的成分少。

木造渡海文殊菩薩群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整組群像由五尊組成,表現的是文殊菩薩趺坐在大青獅子上,率領優填王、善財童子、佛陀波利三藏、最勝老人等眷屬,乘雲渡海的場景。

大家都說文殊菩薩坐騎兩番下界前後無有照應,是西遊記一大漏洞,是不是作者寫忘了?而我則想,五臺山駕駛班是否不止一輛車?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簡單地說,西遊記整部小說是一個對稱的結構,前後兩半分別以平頂山和獅駝國為高潮。平頂山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和獅駝嶺三妖,是悟空最花費精力、智慧,前後無數奔走窮盡心力,最終才收服的。而比較讀下來可以發現,這兩處故事頗多雷同之處,直似一個模子脫胎出來的。而平頂山用了道祖的童子,獅駝嶺便用了佛祖的坐騎,作為上下兩半勢均力敵的對稱。然而佛祖並沒有坐騎,便借了佛祖的兩個肋侍菩薩文殊和普賢的坐騎。

要說作者寫了後面忘了前面,沒有照應,那可是太小看作者。恰恰相反,作者正是為了照應上半部的高潮,對應道教中最有來歷的小人物,故意拎出佛教中最有背景的小人物,來製造下半部的高潮。至於這裡拎出的小人物是不是前面已經出現過,在作者如椽的巨筆之下,那就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了。我想,作者是能夠反應出來前後出現了兩次文殊菩薩的坐騎的,但是在作者看來,這種重複無足輕重,便就隨他去了。

劉冬子繪獅駝洞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一篇《西僧》,寫西域僧人歷盡等磨難,經十八年寒暑來我大中華取經,可憐十二名僧人僅兩名活著抵達。原來西方盛傳中國泰山、華山、五臺、落伽四山遍地黃金,觀音、文殊生受供奉,到山便能立地成佛。蒲松齡說,假如東西兩方取經人中途相遇,聊起來「必相視失笑,兩免跋涉」。

法海寺壁畫·文殊菩薩



相關焦點

  • 難怪烏雞國王不想當菩薩,與文殊菩薩談崩,不是錢的問題!
    文/姜子說書圖/《西遊記》相關電視劇題:難怪烏雞國王不想當菩薩,與文殊菩薩談崩,不是錢的問題,你看寇員外怎麼說?《西遊記》故事裡,有一個國家,喚作「烏雞國」,烏雞國王,好善齋僧,驚動了西天如來佛祖,要把金身羅漢的位置賞賜給烏雞國王。沒錯,就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功德圓滿之後,西天如來佛祖賞給沙僧的封號。「金身」代指佛與菩薩,所以,金身羅漢是菩薩果位,負責掌管十八羅漢。
  • 文殊只是菩薩,為何卻是諸佛之師?
    唐卡中的文殊菩薩文殊雖然稱作菩薩,但在佛界地位極高。據說為了協助釋迦教化,才現菩薩之因位,但三世都成佛:過去世稱作「龍種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現在世號為「歡喜藏摩尼寶精佛」;未來世稱為「普見佛」。《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說文殊:「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極廣大,清淨無增減。我欲現佛身,二尊不並立。」為了維護釋迦如來佛至尊的地位,文殊才屈居脅侍之職,號稱「法王子」。
  • 南無文殊菩薩,生日快樂!
    釋迦牟尼佛曾經對大家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的威神力所致。」文殊菩薩是無上智慧的化身,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可以加持小孩,學業有成;加持官人福祿雙增;加持商人增財增福。
  • 西遊記四大菩薩是幹什麼的?
    相信有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們都是知道的,孫悟空在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之中也是請求了非常多的神明來幫助其。其中幫助最多的還是觀音菩薩了,並且是有很多的佛教人都是願意幫助他們的,畢竟這是在幫助這些菩薩佛陀打工,能不盡心盡力嗎?
  •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在大乘佛教中,位於諸菩薩的上首。他在釋迦牟尼四十九年的弘法生涯中,始自華嚴,終於涅,凡是大乘法會,都有他參加。在協助釋迦牟尼弘揚大乘佛教思想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不僅是大乘空宗的奠基人,而且也是密教的祖師,為大乘佛教所崇奉。這還因為,他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他是七佛之師之故。
  • 文殊菩薩坐騎青毛獅子兩次下凡
    乘坐青毛獅子,左手持利劍,右手握經卷,這是文殊菩薩形象。又到高考季,不少家長祈願孩子榜上有名,而祈求的菩薩就是文殊。文殊菩薩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他的道場被認為在山西五臺山。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曾兩次救取經僧,而惹禍的就是坐下的青毛獅子。烏雞國國王創立家邦第二年,天旱地荒,民生餒死。
  •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智慧咒的其它寫法:  嗡啊惹 巴扎納德。  嗡阿喇 巴札那諦。  嗡阿諾 巴札拿得。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又稱文殊菩薩心咒。常常念誦文殊心咒,可以增長福德、智慧,還可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更可消除愚痴,明瞭諸法實相。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
  • 【文殊開示】文殊菩薩仗劍刺佛
    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功修行中,已得到宿命智,運用這宿命智,觀察自己的過去,發現多生多劫前,曾造作了極重罪業,不禁生起極大怖畏
  • 西遊記裡有三位厲害的菩薩,觀音菩薩剛上榜,第一地位太高了
    文/歡仔在西遊記中出現了很多佛祖菩薩,要說到最親近的菩薩,恐怕就要數觀世音菩薩了。他在西遊記中出場最多,對孫悟空最好,像慈母一樣。他的任務是監督西天取經計劃,並為其解決棘手的困難。那麼,觀音菩薩在西遊記菩薩行列,是無敵的存在嗎?咱們只能說他剛擠進前三名,但是沒有贏得第一。
  • 《西遊記》中的最慘國王,因為冒犯了菩薩,讓自己假死了三年……
    《西遊記》中的最慘國王,因為冒犯了菩薩,讓自己假死了三年……眾所周知,《西遊記》主要就是以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為主線,但在這其中也有許多「小插曲」,而且雖然這些「小插曲」跟唐僧師徒的關係並不大,但是往往可以給讀者和觀眾一些啟發,能讓我們明白一些佛家所講究的因果循環。
  • 文殊菩薩生日 文殊菩薩聖誕 農曆四月初四——佛教界重大節日
    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稱為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又名曼殊室利,這個名字有著十分美好的寓意。文殊菩薩出生在舍衛國,信仰的是佛教。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一頭勇猛的獅子,這個坐騎可以打敗惡勢力群體。關文殊菩薩的身份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文殊菩薩是佛界的師者,是文殊菩薩解救了佛界人士,才重新開始了佛門新氣象。
  • 文殊菩薩(1630)
    文殊菩薩,簡稱文殊,也稱作文殊師利,妙吉祥,師利或室利,是吉祥的意思。文殊菩薩是釋迦世尊的左脅侍,與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應化道場在山西五臺山。為了相應娑婆世界有情眾生的因緣,文殊菩薩形象多變,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般若智慧,分別是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
  • 西遊記中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只有它不曾下界為妖
    在整部西遊記中,如果問你最厲害的一個角色是誰,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說是如來佛主。的確,如來的法力應該是西遊記中最厲害的啦,比如六耳獼猴,那麼多厲害角色都無法辨認,如來卻能輕而易舉的說出他的來歷,並且一下子就降服了他。再比如金翅大鵬,靈山寺那麼多羅漢菩薩都奈何他不得,如來卻能收服他。當然,不止西遊記,可以說每部電視劇中都有厲害的人物。
  • 文殊菩薩為何被烏雞國王浸水裡三天三夜?他的法力不高嗎?
    (六石映像第639期)有人說文殊菩薩的法力其實並不高,能被烏雞國王的侍衛輕輕鬆鬆地就捆了。後文在獅駝嶺輕鬆降服自己的老司機青毛獅子怪,是因為青獅身上有類似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的東西,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不急,咱們先去看原著:西遊記第77回,如來佛祖率大隊人馬來降服獅駝嶺三兄弟,青獅還想反抗,文殊、普賢,念動真言喝道:「這孽畜還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青獅白象不敢撐持,丟了兵器,打個滾,現了本相。
  • 恭逢文殊菩薩成道日 | 文殊菩薩的典故,你知道幾個?
    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慣用非常規方法度化眾生,活潑生動,瀟灑自在,與釋迦摩尼佛配合得天衣無縫。如此這般不可思議,皆源於文殊菩薩無量的慈悲和甚深的智慧。《華嚴經》:在《華嚴經》,是一佛二菩薩共演大教,名華嚴三聖。
  • 佛像之美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造像集錦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日十七世紀明代青銅鍍金智慧文殊菩薩坐像文殊菩薩出生時有十種祥瑞:(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凰。千手千缽釋迦文殊菩薩立像山西太原崇善寺收藏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是摩尼寶積佛。雖然他已經成佛,但是還倒駕慈航,隱大示小,來做文殊師利菩薩。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一心祈請文殊菩薩加持,多多念誦文殊心咒,開大智慧!
    點擊上方音頻播放文殊菩薩,音譯文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我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e嗡  啊  惹  巴  扎  納  德文殊菩薩心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常念此咒能使您慢慢開啟智慧大門,事事如意。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則是名菩薩十種大願。如是曼殊發廣大願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曼陀羅華遍滿虛空。其時大會諸眾盡見其華。同時讚嘆曼殊大士。聖力自在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爾時諸大會眾鹹皆歡喜信受奉行。文殊菩薩簡介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是諸菩薩上首,七佛之師。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薩像,頂有五髻,表五種智慧。
  • 文殊菩薩生日 · 聽菩薩講菩薩
    索達吉堪布:「菩薩在試探自己」從前,有一位明勖法師,想到五臺山拜見文殊菩薩。他到了五臺山以後,遇到一個長相奇特的僧人,認為應該是文殊菩薩,就向他禮拜;那人也以為他是文殊菩薩,也向他禮拜。兩個人拜來拜去,結果才發現弄錯了。後來他們結伴同行,一連三天形影不離。
  • 佛教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告訴你何為真正的文殊菩薩
    實際上佛教的四大菩薩也不是我們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就比如文殊菩薩,他的真實身份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他的真實身份。實際上密教的真正始祖就是大日如來,在他證悟之後將之傳給普賢菩薩,而普賢菩薩則是傳授給龍樹菩薩,既然大日如來也是能夠證悟出自己的法,他肯定也是有自己的師父的,而他的師父就是我們熟知的文殊菩薩,可能很多人就會疑問,文殊菩薩怎麼就成了他的師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