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聰明呢?比別人強嗎?不是的,大智若愚才是真聰明

2020-12-22 曉九說思想

如何去評判一個人聰不聰明,按照一般情況下的理解,就是這個人對一些事物的認知掌握能力強不強,也就是所謂的智商高不高。比如記憶力好,邏輯能力強,應變能力快等等。

但這個聰明只反應在「智商」上面,在面對紛繁蕪雜的世界時,這份聰明只是諸多領域裡的一隅,還有其他各個方面值得人們去發現,探索。在某些領域裡比別人強不算什麼,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但在取得一些成績之後還能保持一顆謙虛的心,這就難能可貴了,這也是「大智若愚」的開端。

大智若愚出自《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意思是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形容有大智慧的人因超出常人不被理解,其言語行為被人看作是愚鈍的。

《道德經》四十五章,也講得這種概念,「大智」是對身邊事物認知理解達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心中有數,內在的精神世界很富足,這時候外在的體現就會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而在現實生活中,但凡太鋒芒畢露的人總會有麻煩找上門。相反有些人平平無奇,卻安然度過一生。

也不是說鋒芒畢露的人有多愚昧,只是到了一定狀態要懂得收斂,否則會遭到反噬,對自己的生活無益。平平無奇的人也不見得多有智慧,只是不招惹事端,既沒有高風險的高回報,也沒有其他的麻煩。而真正的大智者,內修心,外修行,與自然交融,在草木間他就是草木,在人群中他就是普通的人。他時刻明白自己的位置,知曉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自己才會真正的開心,快樂,幸福,長養自己的心,滋潤自己的靈魂。因此有時做出一些在別人看來不符合常理的事,過了一段時間才知道,這人有真正的智慧,他可以通過表面看到本質,不用「肉眼」去看這個世界,而是用「心眼」去觀照自己,他人和萬事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的原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修復「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這是因為成長過程中自我人格的缺失。人格是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而《道德經》中的這段文字,就是為了讓人們的人格趨於圓滿,比如「大成」,「大盈」就是人格的形態,包括這篇文章論述的「大智」。

而「若缺」,「若衝」,「若愚」是外在的表現,一般人看來這是負面的,其實很多人也是真的「愚」沒什麼智慧,那為什麼還會圓滿一生呢?主要原因是符合「道」的運轉了,只要身在「道」中,懂不懂這些概念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道」是清靜無為的,是順其自然的,是符合天意的,一切都在那等著,花太多精力,用太多心思達到目的,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聰明,真正的聰明是對自己內在的了解,對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完完全全的自我認知。當自我時常保持一顆清淨心時,大智若愚的境界自然而然就來了,那些美好的事物紛紛來到你的身邊,這便是真正的聰明。

如何保持一顆「清淨心」是主要問題,用曾國藩的一句話說明,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如果能時常對照自己的心,對照自己的行為,那麼「心」自然可以保持最初的模樣,活在當下,常保自然。

相關焦點

  • 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
    自詡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頂多只能稱之為自以為是。而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有些人看起來不怎麼樣,而且你甚至覺得他有些傻,是個小透明,但偏偏他總是在關鍵時候運氣很好,而且無論哪方面,都有越變越好的趨勢。
  • 聰明的老實人,都是「大智若愚」的
    如果你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在這個社會上,有一些人,很老實,也很聰明,從不惹事,但不怕事;表面很沉默,其實很「狡猾」,能夠做到左右逢源。聰明的老實人,都是「大智若愚」的,巧妙地躲過了別人的傷害,保護了自己,但不會留下痕跡,進退自如,是真正的高人。
  • 「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聰明」的人,都很「傻」
    很多人都會誤解了聰明,聰明並不單單是指一個人的智商高低,雖然智商對於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可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每個人的智商差異,遠遠比想像中的要小很多。因此很多人每天都為了自己的智商沾沾自喜,到頭來卻不知道真正的智商是什麼。
  • 智商情商超級高的星座,聰明機靈,大智若愚!
    天秤座天秤座的人,智商情商超級高,自我的判斷力超級強,每次遇見難題的時候,能夠非常的淡定,鎮定的分析問題,能力超級強,不管遇見什麼事情,都能夠很快的想到解決的方法,帶領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槓槓的,交際能力很不錯。
  • 數一數二聰明的生肖,稱得上是大智若愚,你在其中嗎?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說很多人認為牛不夠聰明,甚至是有一些傻。實際上他們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有一種低調的聰明,不喜歡在人們面前多去展示。"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永遠不可能用到他們身上,屬實是讓人感到無比佩服。
  • 大智若愚,和珅就是這麼聰明!
    幻雨凝墨小時候看電視,覺得紀曉嵐特別聰明,現在才明白和珅才是聰明!皇帝、紀曉嵐、和珅三人在魚行的倉庫中對魚,皇帝:你看咱們這兒有這麼多的魚。紀曉嵐:咱們就以魚為題,出口成章。後來紀曉嵐跟和珅又到一塊,紀曉嵐調侃說:「對魚,我對什麼魚,我哪有對手嗎?」和珅立即說:「請問紀先生,五色魚典出何書?」紀曉嵐:「典出水經注。」……兩個人對答很久,和珅對答如流,紀曉嵐問起魚行的對魚的事!
  • 《天道》思維:不要以為你比別人聰明,天下沒有白掉的餡餅
    這世界上最不缺少的是什麼?是人,是什麼人?是聰明人。有句話說得好「騙子太多,傻子明顯不夠用了」,可不就是說明了現在社會上哪還有那麼多傻子啊,即使不是智商超高的天才也是一個普通的聰明人。你聰明嗎?你覺得你比別人聰明嗎?
  • 人這一生,最聰明的活法,莫過於「大智若愚」
    而放在表面上人盡皆知的聰明,也並不是真正的智慧,反而會將底牌提前顯露,讓自己的後路難走。所以真正擁有智慧的人,不會將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她們明白厚積薄發的道理。真正聰明的活法是大智若愚,平時藏起自己的鋒芒,可必要時卻能一鳴驚人。
  • 《滿滿喜歡你》最聰明的不是左岸,不是孫安寧,而是大智若愚的她
    所以,那些表面上看起來聰明的人,未必是真的聰明。反之,那些在人們看來愚鈍的人,也未必真的一事無成。今天,咱們就拿《滿滿喜歡你》這部電視劇中的人來說吧!看看誰才是最聰明的那個。真想知道,左岸這是天賦異稟呢?還是刻苦努力呢?不管怎麼說吧!在大家看來左岸就是《滿滿喜歡你》裡最聰明的那個。
  • 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大部分人卻執迷不悔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在這3個方面裝傻01、做人低調,不鋒芒畢露在生活中,有的人總想著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炫耀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炫耀自己的人脈,炫耀自己的財富等,這樣的人不僅不會獲得別人的喜歡,反而招來別人的唾棄。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會「裝傻」
    為什麼有這樣的判斷呢?就是由於當別人給他一毛錢和一塊錢的時候,他總是去拿一毛錢。可就是這個「傻子」,長大後竟然當選為美國第九任總統。後來,有人問他當初為什麼那樣做。他說:「如果我拿一塊的,以後誰還會給我一毛錢呢?」
  • 曹衝最聰明為何死的最早,難道真是天妒英才?專家:他不是真聰明
    曹衝最聰明為何死的最早,難道真是天妒英才?專家:他不是真聰明曹衝出生於公元196年,是曹操和小妾環夫人所生,曹衝從小就顯示出超人的智慧,從「曹衝稱象」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曹操曾多次在群臣面前誇讚曹衝聰明,大有讓他子承父業的意思,下面,我們通過一則故事來看看曹衝究竟有多聰明。
  • 南懷瑾老師:人總想變聰明,不一定是好事,真正高級的人是這種
    試想一個人從小學到步入社會,書讀得自然不少,但是做人的道理都學會了嗎?老子說做人的最高級智慧,是「大智若愚」,於是很多人追求這一做人境界。但真正在生活中實行時,會發現一個人要想做到「大智若愚」其實挺難。但是不是做到「大智若愚」,就能夠幫助你事業順利、家庭興旺呢?
  • 大智若愚聰明和得體的三個星座是正直和光明正大的
    其實,人格魅力最軟實力,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得不到別人的認可,甚至經常遭受別人的厭惡和排斥,即使一時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處,長此以往,也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性格。因此品質高尚,正直光明磊落的人,也就是說,那些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在未來的生活中,永遠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證明自己的價值。
  • 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做這三種「傻」事
    卷首 老子曾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兩句話很有哲理,意思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在外表看起來有些愚笨,真正靈巧之人表象看起來有笨拙。善於藏拙才是有大智慧之人必備的入世功底。
  • 傻才幸福,聰明太累
    有著一些小聰明的人,做人做事總是習慣斤斤計較,唯恐自己的利益不能最大化,唯恐別人的所得超過自己。英國作家王爾德寫過一則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生活,就是這樣,它賜予你什麼,你便努力去擁抱什麼,不要總是把心思用在那些因為命運和際遇,自己無力掌控,也無法得到的事上。結果,卻把自己陷入想而不得、愛而不得的泥潭,而無法自拔。
  • 道德經:越聰明的人,越容易犯這個錯誤!
    聰明人有兩種,一種是真聰明,有大智慧,大智若愚,光而不耀。還有一種是自作聰明,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太聰明,聰明過頭了,結束聰明反被聰明誤。01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自以為是,而自作聰明的人則恰恰相反,喜歡自命不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這就是老子說的「不知知,病也」,以不知為知,自以為很高明,其實是病得不輕。
  • 為什麼大部分人喜歡別人誇自己「聰明」,而不是「努力」?
    前提二:現在開始努力,萬一還是考不好,豈不是證明了我不聰明?結論:還是繼續玩遊戲,下次再努力吧!工作後,你就變成這樣:前提一:這個項目難度肯定不小。前提二:就算拼命加班,萬一還是沒拿下,豈不是讓別人笑話我能力差?結論:還是下班吧,下次有好項目再努力!
  • 屈原一席話,刺耳之餘,說透了到底什麼是真聰明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聰明,屈原用一席話告訴了我們,刺耳之餘,也發人深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這句話其實就說透了一個關鍵,人各有長短,而真正的聰明,也就在於對長短的見識之中。真聰明也就在於這裡,不以為自己聰明,也不貶低他人,才是聰明的表現,沒有誰是無所不能之輩,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不能有盲目自大的心理,認為天下之內,沒有誰比得上你,以為只有自己才是聰明人,這其實就是笨拙了。
  • 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
    作者:武小五(富書主筆)看過這樣一句話:「本分的傻,是對聰明最好的詮釋。」也許有人不贊同,我卻深以為然。在現實生活中,被認為傻的人,不一定是真傻;但喜歡耍小聰明的人,絕不會是真聰明。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是打自己的小算盤,自私自利,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不希望別人沾自己一點光。而所謂的傻子,為人厚道,常有一副熱心腸,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 別人有求時願意儘自己所能相助。結果呢,所謂的聰明人常常被人厭棄,而所謂的傻子卻受到人們的追捧,反而能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