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國旗在中國大地庇護萬餘同胞,想回到這屈辱年代嗎?

2021-01-07 環球網

(特約評論員 陳卓 文章來自大國之翼微信公眾號)》》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生在南方,對此認識尤為深刻。七八十年代,老家民風彪悍,常常聽聞一個村子和另一個村子、甚至一個鄉和另一個鄉集體械鬥,全村除了幼兒,基本能上的都上了。

爭什麼?爭本族的利益,爭安全的空間。

每個人,都把個人的安全融入到了家族、村莊的利益之中,他們的家,就是他們心中的國。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這種野蠻之事基本絕跡。但是,因為個人的安全感不斷增強,對自己生存空間的安全意識卻日漸式微。

誰還會時時想起,我們的國,其實就是我們的家。

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一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法定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日。

大家可能都在想,我們的國家明明很安全,既沒有電視中看到的飛機空襲、也沒有傳說中的炮火硝煙,請不要危言聳聽了。其實,這是我們把國家安全僅僅等同於國防安全。

國家安全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1943年美國作家李普曼的著作《美國外交政策中》。70年過去了,隨著世界格局和形勢的變化,國家安全早已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安全,而是拓展到了經濟、金融、社會、生態、文化、太空等方方面面,可以說, 我們身處的時代,處處都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你在火車站走著,可能會突然出現一群恐怖暴徒對你無故砍殺,昆明火車站的驚恐一幕你肯定沒有忘;

你用手機在網際網路遨遊,存儲的所有照片和信息可能已經被他國竊取,「稜鏡門」事件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你熱衷于欣賞西方大片,不自覺地已經開始被「洗腦」利用,網絡有多少「帶路黨」是西方價值觀的擁躉。

我們被別有用心的國家利用的還少嗎?當年日本侵華之前,很多日本軍人以遊山玩水為名,偷偷繪製中國的地形圖,為全面侵華做好軍事準備,多少善良的老百姓給他們帶過路、供過飯。今天,這一情況又出現了無數的「變種」,為了經濟利益大開各種方便之門。

北京曾經有一個重點大學的學生李某,本來有大好的發展前途。可在畢業前夕,經不住出國、金錢和美色的誘惑,被一名外教教師策反,參加了收集、刺探我國各方面情報的工作,毀了大好前程,留下千古之恨。

居安當思危。沒有國家的安全,個人的安全從哪裡談起,家庭的幸福從哪裡保證?

大國不一定不挨打,而是落後才會挨打;小國不一定不強大,只有憂患才能生存。

以色列是全世界最有危機感的國家之一,從它建國那一天起,周圍接壤的國家都聲稱要把這個國家從世界的版圖中抹去,把猶太人從地中海趕走。以色列大小不及中國最小的一個省,是一個長條形國家,沒有任何戰略縱深,但戰爭一旦打響,整個國家都是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鬥員。因為他們全民皆兵,無論男性女性,18-21歲都在軍營中度過,只有最優秀的人才有資格繼續留下,這也成就了以色列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

因為,在民族磨難中他們飽受了壓迫屠殺,所以自建國開始,以色列就以追求國家和國民絕對安全為一直奉行的國家戰略。在國內,安全意識也滲透到社會機體的每一個細胞中,所有公共場合,商場、公園、車站甚至超市都實行人身掃描式的安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超級大國淪為了二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急速下降,失業人數急劇攀升,尤其是酗酒、精神疾病、無家可歸、流浪兒童、賣淫等社會問題成堆,強大的蘇聯一去不復返了,直到現在,俄羅斯也沒有恢復往昔的榮光。

歐洲難民潮,無數拖家帶口的難民隊伍漂洋過海,但諸如敘利亞等小國的難民死在海灘上卻無人過問,因為他們沒有強大的祖國。祖國不在了,遭殃的自然是老百姓。

想想20世紀初的中國,苦難深重的祖國拿什麼來保護她的炎黃子孫:

在日軍的野蠻鐵騎下,國民黨政府軍隊不堪一擊。南京城破,辛德貝格在工廠升起丹麥國旗,庇護我們萬餘名苦難同胞,其他30萬同胞慘遭殺戮。那種苦難,至今敢感同身受!

國家強盛,國民才有尊嚴;國家安全,小家才能幸福。

利比亞戰爭中,祖國派出包括空軍伊爾76在內的多架飛機,累計撤出同胞35000多人,當其他國家的公民都在眼巴巴等著他們國家的飛機來營救他們時,都在排著長長的隊伍焦急等候撤出時。及時出現的中國飛機,讓所有人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如果你在混亂中丟失了護照或者護照被搶,只要在一張A4紙上貼上自己的頭像,蓋上中國大使館的印章就行,機場、港口出入境暢通無阻。不少臺灣人,丟掉自己的護照,也想憑著那張「黃種人」的臉離開利比亞。

葉門撤僑時,每一名海外同胞都感受到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葉門軍方一路綠燈,內政部、警察部門全力配合,中國人得以迅速撤離。撤離時,一位葉門人開玩笑說:「你們(中國人)在這裡是最安全的,全體葉門人都是你們的保鏢。駐葉門大使館一位官員感慨,中國護照的含金量不僅在於你能免籤去多少國家,也在於你碰到麻煩和危險的時候,祖國能帶你回家。

一張撤僑時中國戰士牽著小女孩的照片在網際網路廣泛轉發。照片上,兩人臉上發出了相似的微笑。一位外國記者說:「這是不是就是未來」。是的,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未來!

記得前不久一位所謂的網絡大V,曾聲稱國家的強大與個人無關。對於這種沒有榮譽意識、國家意識的公民,其實已淪為精神上的「漢奸」,但 其實他連做「漢奸」的資格都沒有,不僅在中國不受歡迎,他同樣也不會為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所接受,每個國家都需要愛國的人 。所以有人說,美國是一個無數不愛自己祖國、但愛美國的人組成的。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想想曾經飽受欺凌、備受凌辱的祖國母親,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這一代人,也應有強烈的安全與憂患意識,扛起屬於我們這代人的責任與擔當。

請記住,守衛我們祖國的安全家園,就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幸福家園。

相關焦點

  • 70多年前,一個丹麥人高舉丹麥國旗拯救了兩萬中國人的命!
    昨天,丹麥《日德蘭郵報》主編雅各布·尼布羅(Jacob Nybroe)對此事的回應稱該漫畫從未冒犯到任何國家,「我們不會為我們沒有做錯的事情道歉。我們無意貶損或嘲笑,也不認為這幅漫畫有這些用意。依我來看,這件事是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
  • 有趣的丹麥國旗
    今年是丹麥國旗誕生80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已經79歲高齡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穿一身鮮豔的國旗紅套裝,出現在了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為什麼自己國家的國旗日卻要跑到別的國家去慶祝呢?這就要從丹麥國旗的誕生說起了。
  • 侮辱中國國旗的丹麥,疫情嚴重向我國救助,中方高水準回答
    丹麥截止28日已經累計確診2366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相對丹麥4.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這樣的比例就相當高了。面對感染者人數的劇增,丹麥首相宣布了緊急邊境。並且開始呼籲讓民眾戴口罩,可見新型冠狀病毒正在丹麥徹底爆發。丹麥雖然是達到國家,但製造業並不強。
  • 【時事聚焦】丹麥媒體借疫情刊載辱華漫畫 中國網友開始了丹麥國旗設計大賽
    據中國駐丹麥大使館消息:近期,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等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迄已有81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應對這場罕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同胞...
    悼念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緬懷過去,祈願和平。學校相關部門、各院系教師、團學骨幹、學生代表等參加了本次活動。著裝整齊的國旗護衛隊步伐鏗鏘,目光堅毅,踏著整齊的步伐走向升旗臺。現場師生行注目禮,齊唱國歌,國旗在莊嚴雄偉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冉冉升起。
  • 荷蘭華裔少女尋找中國的親生父母,卻在丹麥發現了同胞姐姐
    新 聞 摘 要 一名現在居住在荷蘭Amersfoort叫做Minke的華裔少女,在提交遺傳基因檢測的時候,雖然尚找不到父母,卻在丹麥找到了親姐姐,因為其在丹麥的姐姐也出於同樣的理由提交了遺傳基因進行檢測。這對同胞姐妹向荷蘭媒體公共日報發送了她們的視頻,並用漢語介紹了她們自己。
  • 孟晚舟:想讓我帶著屈辱回到中國,那是不可能
    孟女士的被逮捕及以後的事件概況: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從想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中途停留時被非法扣留並逮捕。被非法逮捕的第十天,也就是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所謂的判決,批准孟晚舟保釋但必須提供1000萬保釋金且必須帶上電子監控裝備,相當於要求處在半監視狀態,說白了就是必須在加拿大不允許回國,以此來威脅華為,迫使華為妥協,可事事願違。2019年1月28日,美國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請求,美國以涉嫌違反美國禁令的欺詐罪為由要求引渡孟晚舟。
  • 中國駐丹麥大使談辱華漫畫事件:超越了道德和文明社會底線
    中新社柏林1月29日電 哥本哈根消息:針對《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一事,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當地時間28日接受丹麥媒體採訪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人免遭日軍暴行——記南京的「丹麥英雄」貝恩哈爾·辛德貝格
    新華社哥本哈根9月16日電 通訊:他保護數以萬計中國人免遭日軍暴行——記南京的「丹麥英雄」貝恩哈爾·辛德貝格  新華社記者林晶  在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綻放著一種「特別款」的黃玫瑰,名字叫「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
  • 馮鐵大使就辱華漫畫事件接受丹麥國家電視廣播公司和丹麥電視二臺...
    馮鐵大使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國際社會紛紛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達同情和支持,不少國家還伸出援手。在此時刻,《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極大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 一枚中國郵票上,出現12國國旗,卻沒有中國國旗
    之前小編在將大龍郵票發行前的那些事的時候(傳送門:先有兒子,後有爹的中國郵政)說過一個組織,那就是在上海成立的工部局。很多小夥伴都誤以為是中央下屬的「工部」,小編在這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個工部局與歷史書上的三省六部中的工部沒有絲毫關係,這是我國屈辱的歷史。平心而論,在最開始接觸這些「商埠郵票」的時候,就感覺這套郵票在眾多商埠郵票中與眾不同。
  • 中國從這國內戰中撤僑600餘人,公知傻眼
    據參與撤離的人員表示,到最後其實車上掛的是中國企業的旗幟,原因是中國國旗和衣索比亞國旗顏色上有些許相似之處, 自此,除了少數的留守人員外,在提格雷州的中國同胞大都已撤離。 祖國的強大庇護,再一次護了同胞的周全。 但衣索比亞民眾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戰火一起,讓這個本就貧窮的非洲小國雪上加霜。
  • 有一個沒有國旗的國家,想和我們用一個國旗,後來怎樣?
    國旗本是唯一的,但是卻有一個國家想和我們共用一旗,後來怎樣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過輝煌也有過落寞,有過受到番邦的朝貢,也有過弱小被喊打的時候,但是不管我們經歷了多少困難與磨難,現在的我們已經成功的屹立在世界中心,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額歷史打磨,我們知道了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 天安門國旗升旗手高紅甫:共執行6200餘次升降旗任務,零失誤
    只要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都會在看到這些文字時情不自禁地唱出我們的國歌來。這首《義勇軍進行曲》是所有不甘被欺負壓榨的中國人的心聲。每一個長在紅旗下的孩子都會對於升國旗印象深刻。在我們國家的醫院、學校、公安局等地都設有國旗臺。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只要是有旗臺的地方,每個周一的早晨必定會升國旗。中國各地有千千萬萬個國旗臺,也就會有許多個紅旗手。
  • 丹麥媒體刊登「辱華」漫畫,「言論自由」不是傲慢無知的遮羞布
    丹麥媒體刊登「辱華」漫畫,「言論自由」不是傲慢無知的遮羞布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27日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刊登「辱華」漫畫,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然而該媒體28日卻拒絕對此事道歉,狡辯說該漫畫並無「貶損或嘲笑的意圖」。
  • 75年前臺灣重歸祖國:洗雪屈辱是國人靠咬牙吞血拼來的
    「我時常想,為何我們的先輩寧可一死,也不願屈辱地活著。或許,這就是對日本文化的反抗。文化沒了,這個民族還能剩下什麼?因此,僅存的歷史記憶一定要守住。」莫那·魯道的曾外孫女馬紅·巴丸回憶。殖民當局從思想上「同化」民眾的圖謀,亦遭抵制。
  • 全球總共有198面國旗,為何沒有國家用紫色?專家:想用,但不能
    的確,五星紅旗作為我國國旗值得每一個人尊敬和愛護,它以鮮豔的中國紅和明亮的暖黃色點燃了每個中華兒女心中的愛國情懷。 國旗最早出現在歐洲丹麥,被稱為「丹尼布洛」。根據丹麥史詩記載,在公元1219年丹麥王國與愛沙尼亞的戰爭中,丹麥軍隊一度處於絕境之中。
  • 荷蘭法國俄羅斯...這些「撞臉」的國旗你分的清嗎?
    17世界沙皇彼得非常崇拜荷蘭,想去學(tou)習(shi)「海上馬車夫」的造船技術,順便把國旗也學回來了。之前荷蘭不是「橙白藍」麼,於是他們就選用了「紅白藍」的顏色,結果荷蘭也改成「紅白藍」了,這兩個國家的國旗就這麼華麗麗的撞車了。
  • 一個原本平凡的丹麥人,一趟中國行,讓他成了永遠的英雄
    周六,丹麥女王在他故鄉奧爾胡斯的一個公園裡,揭開了一座3米高的銅像,這是南京送給奧爾胡斯的禮物。在他去世36年之後,他被追封為丹麥的民族英雄。他叫Bernhard Arp Sindberg,南京人稱為「辛先生」、「辛波」。Sindberg身高172,長相平平,成績平平,只接受過最基礎的教育。.
  • 這位「丹麥辛德勒」,曾保護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2019年8月31日,在丹麥奧胡斯紀念公園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雕像揭幕儀式。這座雕像為紀念丹麥人辛德貝格而設立,由尚榮、傅禮城和萊娜·德斯門蒂克三位中丹雕塑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辛德貝格在1937-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中,將許多中國平民從生命危險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