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輝|村裡那棵大白楊

2021-02-19 滿天都是星

李俊輝,男,陝西乾縣人,1976年生。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精短小說協會會員,陝西青年文學協會主席團委員,陝西省楊凌示範區文聯秘書長。資深媒體人。在《延河》、《遼河》、《參花》、《荷風》、《小小說時代》、《華商報》、《西安晚報》、《西安日報》、《陝西工人報》、《陝西農村報》、《包頭晚報》等報刊發表散文、小小說若干。有作品入選《2015中國年度小小說》和《陝西小小說20年精選》。2013年出版農業新聞專著《大地的聲音》;2016年出版散文集《農城四月天》。

【全文1600字

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村子不是我們村,是二裡地以外舅家的村子。村子有一個與非洲一小國相同的名字——馬裡。小時候去馬裡,常聽到馬裡娃自豪地說:我們是馬利共和國!村子很大,以中間的路為界,路西稱之為馬西,路東為馬東;加上最東邊的灣子村,北邊的小王村,西邊的坡底村,構成了方圓數裡最大的村落。村子歷史悠久,縣誌中有「黃飛虎駐軍處」的記載。殷商武成王黃飛虎可謂大名鼎鼎,他不願助紂為虐,舉兵造反,過五關,奔西岐。估計當年武成王就是打村口官道西行的——出了村子沿如今的關中旅遊環線往西二十多公裡,就是文王封地岐山。

和關中許多村子一樣,房前屋後栽滿了泡桐。清明節後,泡桐花開,整個村子花香四溢,紫的、白的,能吸吮甜味,能當喇叭吹的泡桐花,是童年的最愛。然而這些都抵不過記憶深處的那棵大白楊,那棵至少長了數百年的大白楊。

大白楊長在村子中央,四五個成年人拉著手才能摟住,有八九層樓房那麼高。喜鵲們在樹杈上搭建了兩三個窩,夏季,鳥窩掩隱在綠葉當中,只能聽到喜鵲「嘎嘎」的叫聲,我們把喜鵲叫「嘎娃」。冬天,枯枝、老樹、鳥窩,蕭瑟成一幅北方鄉村的水墨。大白楊不像泡桐那樣枝繁葉茂,但是葉子大且肥厚,一陣風吹過,沙啦啦地響。如果將小白楊的葉子放到大白楊的葉子上,就像是大人手掌託著嬰兒的小手。

很久以前,大白楊旁邊有個澇池,稍一下雨就會積滿水。過去的關中農村,幾乎村村都有澇池。澇池是村子地勢最低的地方,雨季,家家戶戶的房簷水順著水眼流出,匯集到澇池。雨過天晴,新集的澇池水綠如翡翠,耕地回來的男人們牽著牛,到澇池邊飲牛;女人們三五成群,洗衣說笑;孩子們找來薄片片石頭打水漂。對孩子們來說,澇池是嬉戲的樂園,卻意識不到澇池也暗藏危險。一個男孩,比我母親大一歲,就是在澇池溺亡的。那年,母親只有六七歲,她親眼目睹了悲劇的發生。聞訊飛跑過來的外公將孩子撈起,放到大白楊底下的碌碡上,按住胸口搶救,顛倒著倒水,但還是沒搶救過來。大白楊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悲劇過後,女人們依然在澇池邊洗衣、捶布,孩子們依舊在水邊嬉戲打鬧,只是再沒人敢下去鳧水了。

小時候跟隨母親去外婆家,都要繞道澇池邊看看大白楊,拍拍大白楊,拍打樹皮,猶如拍打多日不見小夥伴的肩膀,一邊拍一邊感嘆:好粗的樹啊!母親說,她小的時候,大白楊就這麼粗。

「那它不長了嗎?」我問母親。

「大白楊老了,長得慢。」

我「哦」了一聲,注視著大白楊不再言語。大白楊確實老了,裂開的樹皮成了螞蟻的家,溝壑縱橫如同外公微笑時的臉。

母親講了一個故事,和大白楊有關。她說大白楊的肚子是空的,裡面住著一條大蛇。大蛇白天睡覺,晚上爬出來,身子掛在樹上,頭伸到澇池喝水,發出「吧嗒吧嗒」的響聲。這個故事有點可怕,但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追問母親:「你見過大蛇嗎?」

「沒有,大蛇白天不出來。」

「村裡有人見過嗎?」

「應該有,住在旁邊的人都聽到過大蛇喝水的聲音……」

關於大蛇喝水的故事,母親說,那是她小時候外婆講給她的。自從聽了這個故事,以後路過大白楊,腳步都變輕了,生怕一不留神,吵醒睡覺的大蛇。長大後漸漸明白,這明顯是大人們編的故事,目的是為了嚇唬那些想爬樹掏鳥窩或下澇池鳧水的孩子。

如今,澇池早已不復存在,大白楊卻矗立在村中央,沒有了澇池水的滋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一些樹枝早已枯萎,但依然頑強地活著,像一位母親注視著村口的路,期盼著離家的孩子歸來。樹底下,是村裡的閒話中心,農閒季節,吃罷飯,人們聚集到大白楊底下諞閒傳,從國際形勢到家長裡短,有永遠諞不完的話題。

小時候不止一次問過外公和母親,大白楊到底活了多少歲?但是沒有人能說清楚。長大後走州過縣,見過武侯祠的千年松柏,也見過魯迅筆下高大的皂夾樹,唯獨沒有見過第二棵像馬裡村那樣的大白楊。據說有外地人出很多錢要買大白楊,卻被村裡人嚴詞拒絕了。在馬裡人眼裡,大白楊早已不是一棵樹,而是那些走出村子的孩子一生的牽掛,是馬裡娃的鄉愁,是鬥轉星移村子興衰的見證,更是這個古老村莊的村魂。【本文原載於2017年3月22日《西安晚報》終南副刊

【上期導讀】

相關焦點

  • 留洋幫李俊輝榮獲「新浪五星金牌名師十強」
    經全國海選,通過預賽、初賽、票選等近5個月的激烈角逐後,由新浪教育主辦的「2018年新浪五星金牌教師評選」總決賽在北京舉行,262名選手晉級最後的決賽環節,留洋幫李俊輝老師也是其中一員。李俊輝老師為現場授課準備的題目是《美國本科申請逆襲攻略》,直指「所謂低分逆襲,是個真問題,偽命題」,是中國學生和家長受國內「考分」慣性思維的誤讀。實際上,美國本科申請本來就不是「唯分數論」,而是會從軟硬條件,綜合素質,乃至面試、推薦等多個環節綜合考察。
  • 我家村裡那四棵核桃樹
    我的家鄉位於山西偏遠山區的一個小縣城(故稱小金殿),那是我們姊妹兄弟五人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我的父親那輩人再往上都是生活在距離縣城20來公裡的一個靠近二郎山的小山村裡。早在前些年,我的伯父伯母、姑媽姑父都陸續離世,祖上分給我家唯一的一孔土窯洞也早已坍塌得沒了蹤影。現在村裡屬於我家「勢力範圍」的,除了公路旁邊的三畝半地外,就剩下今天我要寫的那四棵老核桃樹了。
  • 大白楊生日首次露面,小白楊送祝福:想死你了
    而國際CAS的故意針對和字斟句酌,終讓大白楊背上了禁賽8年而萬劫不復的人生艱難尷尬處境,相信大家設身處地,也會感到從風光巔峰而跌入人生谷底的種種無奈和無助的茫然無措和彷徨。,並非有意而為之,而只是針對規則執行不到位的下意識之舉,由此或許國際CAS的舉措真有些針對了,比如說,前不久著名拳擊手泰森如何移花遮木以嬰尿規避檢測到興奮劑的驚天大秘,若真如此,試問國際CAS有無勇氣推翻過往IDTM檢測時出現的紕漏和瑕疵,不過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泰森選擇此時曝料,法不前溯,豈不是打了國際CAS一記響亮的耳光,那可是火辣辣的疼啊!
  • 村子裡那棵遠去的李子樹
    在前些年裡,我們村子中間有一棵頭小身子大的李子樹,它的樹杆有木頭電線桿那樣粗,並且不是一根,而是兩三根糾纏在一起,樹冠卻並不大,勉強一房多高。它是一段土牆頭的終點,起著路面與一戶人家糞場的分界線作用,這個地方正好也是村子的中心地帶。
  • 【脫貧攻堅】南平順昌:幫貧困戶找到自己那棵「搖錢樹」
    【脫貧攻堅】南平順昌:幫貧困戶找到自己那棵「搖錢樹」 2020-08-1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白楊等來機會了,亞錦賽將第2次推遲,2021年給他王者歸來舞臺
    北京時間5月13日,世界泳壇再次官宣了一個全新消息,對於孫楊來說又是一個喜訊,大白楊趕上明年又一項大賽的可能性繼續增加。多個國外媒體同時報導,受到了疫情還有東京奧運會推遲的嚴重影響,2020年亞洲遊泳錦標賽今日正式宣布,將推遲到明年,而舉辦地還是菲律賓。
  • 致大白楊:放下衝動,你會迎來不一樣的轉圜
    回顧大白楊的賽事生涯,「世錦賽十冠王」「大滿貫」「王牌運動員」的稱號環繞在他的身邊,他一直是運動賽場上那顆最耀眼的明星,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式。誠然,我們願意相信大白楊是清白的,但是一時的衝動給孫楊帶來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並且在發生後難以挽回。
  • 《村裡第一個穿裙子的女孩》閱讀答案
    我卻忙著串門,從這家的葡萄架穿到那家的絲瓜架,腳下不時被南瓜藤纏繞,不時有熱浪夾著青草被烤的香味陣陣襲來。我要挨個去看那一年未曾見面的小夥伴以及村裡的男女老少。從一家絲瓜架下穿過,我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英子,過來!」原來是陳金蓮。她在堂簷紡石棉。
  • 臺下十年功的不僅有大白楊,還有他!
    奇蹟從來都只眷顧不斷耕耘和堅持自我的人們,泳池裡如魚得水的大白楊,鬼知道他背後一直在堅持著承受著什麼。在這裡能穿上最炫酷的航天服,那可不是景區大門口拍照的戲服能比的好嗎。
  • 石家莊元氏深山裡藏著一棵千年銀杏樹,現在正是滿樹金黃時
    早些年,因為寺內有一棵千年的銀杏樹而在很多戶外群裡很是聞名,曾有人說過不沒到過白果寺的人,不算戶外人。而我知道它,大概是在2015年,那個時候剛剛學會開車,糾結了很久才終於在兩年後去見了它的真顏。記得那是11月底,一個溫暖的午後。
  • 王維的那棵銀杏樹
    王維的那棵銀杏樹 文/馬曉安 南京來了位文友,非要去看王維的銀杏樹。
  • 那棵叫「蜻蜓」的月季,仙氣嫋嫋
    但是,其中有棵極小的苗子,居然孕蕾了。依舊如火的長沙九月,我看到了它的花。比對著購物單上的名字,我得知它叫蜻蜓。靈動的名字。這如霧般的色彩和著它獨特的芬芳,波浪般邊緣近似透明的花瓣像婚禮裙擺,我已被俘獲。
  • 老家那棵老樹依舊茂盛著
    一棵古樹,一片故土,一株老樹,也是一座城。無論是安陽的市樹國槐,還是福建「融城」的老榕樹,抑或是許昌散布的百餘株古樹,它們都是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者,是穿越時空依然屹立的一種存在。    【講述1】「老槐樹下見」 成為學生時代「暗號」    講述人:劉皓雪(安陽師範學院)王詩萱(洛陽師範學院)    走進安陽市區,文峰中路的中山街旁,有一棵老槐樹,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北臨北大街,南傍時代廣場,周邊繁華,是安陽城中男女老少必來的逛街「聖地」。    臘月二十四,我們再次來到這裡。
  • 品讀·原創|一棵長在祖父肩頭的樹
    作者:朱成玉來源:《品讀》2020年第12期那其實是一棵長在祖父墳上的果樹,我願意這樣形容——它長在了祖父的肩頭。那一年,我8歲。墳上有一棵果樹,樹上的烏鴉,似乎在與睡在地下的祖父交談,具體交談的內容無從知曉,只知道它時而歡愉,時而悲傷。樹上結了幾顆不大的果子,我的個頭顯然是夠不到的。我嚷嚷著要吃那樹上的果子,父親說,爺爺的墳不能踩,不然爺爺在地下該不高興了。我就哭,很執拗地想吃到。父親沒辦法,只好把我舉起來放到他肩膀上。
  • 在村裡打籃球,以前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村裡打籃球,以前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近年來村裡建成了這個籃球場,我們才有底氣邀請各地的籃球愛好者到我們這裡打打球賽,豐富一下業餘文化生活。」該村村幹部驕傲地介紹道。村幹部的話語雖短,卻道出了金青村的莫大變化。
  • 大白楊不哭,你是最棒噠
    早上一睜眼,就看到了我大白楊帶病參賽!爆冷出局!無緣1500米自由式決賽的消息。因為未能從1500米自由式小組賽中出線,大白楊的裡約奧運會賽程宣告結束。儘管賽後他說,「現在是中國遊泳最困難的時候,我要與它一同堅持!」但是,內心多少是有些遺憾、難過的吧!在200米奪冠後就患上感冒,還伴有發燒症狀的大白楊,帶病出戰。
  • 記憶中那棵長在巖石縫隙中的松樹
    記得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因為當時的心血來潮,突然想要去爬山,於是約好幾個女伴一大早就出發了。那天的早上空氣很好,帶有晨露的溼潤,空氣中散發著一種清新感,我們幾個商量好要趕在大太陽還沒升高的時候,一定要到達山頂。當我們幾個都氣喘籲籲地爬到山頂時,她們累得一下子坐在地上再也不想起來了。
  • 江西這個古村,被20000多棵古樟樹環抱,數百年來沒有一隻蚊子
    很多農村被綠水包圍,是古樹升天的好地方,在天然植被環境中,整個村子秋高氣爽,一年四季都沒有蚊子,江西省吉安市有這樣一個古村,有20多棵樹被困在外,村子裡也散落著很多長的青木,季節過去了,很清爽,數百年來,一隻蚊子也沒有。
  • 村口那棵有靈性的老槐樹原創作者宋文周
    在我的記憶裡,村口的那棵老槐樹就那麼粗、那麼高、那麼雄偉壯觀,那麼令人矚目……在世的老人,沒有人知道這棵樹有多大的年齡,只是歲月的滄桑,給人們留下了講不完的故事和記憶難忘的傳說:插圖宋文周到了春天槐花盛開的季節,這棵老槐樹拼了老命地開滿了雪白的鮮花,香氣飄溢十裡以外,花期之長、花量之大、之猛令人唏噓不已,遠遠望去,就是一座白雪皚皚的塔山……
  • 湖南永州有個村連續死了三棵百年老樟樹,是什麼原因呢?
    在湖南永州有個村裡連續死了三棵百年老樟樹,有的人說是被白蟻吃死的,有的說是農村人修娛樂場用水泥把樹根棟起來,樟樹根不能收到水渴死的,還有人說是被蜜蜂撰死的。這個村連續死了三棵百年老樟樹,其中有一棵樹是即沒有修娛樂場所又沒有棟水泥,怎麼會突然死了呢?難道是蜜蜂給撰死了,可是這棵樹裡沒有蜜蜂啊,那麼一定是被白蟻吃死的,被白蟻吃死的怎麼又看不到白蟻呢?原來白蟻喜歡夜間活動,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會出來,平時在地下活動,所以就看不到白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