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棵老樹依舊茂盛著

2021-01-15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我回老家看老樹,看見老家,也看到過往,看出歷史,也看向未來。一棵古樹,一片故土,一株老樹,也是一座城。無論是安陽的市樹國槐,還是福建「融城」的老榕樹,抑或是許昌散布的百餘株古樹,它們都是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者,是穿越時空依然屹立的一種存在。

    【講述1】「老槐樹下見」 成為學生時代「暗號」

    講述人:劉皓雪(安陽師範學院)王詩萱(洛陽師範學院)

    走進安陽市區,文峰中路的中山街旁,有一棵老槐樹,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北臨北大街,南傍時代廣場,周邊繁華,是安陽城中男女老少必來的逛街「聖地」。

    臘月二十四,我們再次來到這裡。四周商鋪隨處可見,老槐樹卻安靜矗立著。它飽經滄桑仍經久不衰,身上已是千瘡百孔,卻仍飽含著頑強的生命力,就像安陽這座城市,歷經磨難,卻頑強生存,不斷走向繁榮。

    這棵樹是我們倆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小學時,每天都要路過它,每天都要行注目禮:「樹爺爺,早上好呀」;到了初中,小夥伴們總是約著「老槐樹見」,這是大家都明白的「暗號」;高中要上好多好多的課,補習班後,在老槐樹邊的奶茶店買一份雙皮奶,便是一周中最快樂的時光;上了大學,偶爾回家,看到它,心中便多一分踏實。

    老一輩的人說,這裡原本是老城區,當時還是居民住宅。正因它五百歲的高齡,人們心有敬畏,修路時將它保留下來。人們設立圍欄,將車流隔絕開來。經過悉心照料,它活下來了,並且生命力不減,歲歲枯榮,經春歷冬。

    五百多年的老槐樹,記錄著人們從苦難走向幸福的歷程,見證著安陽這個城市的變遷,也珍藏著家鄉的全部印象。它是家鄉,是童年,更是所有故事的開始。

    【講述2】中學校園的老榕樹 見證福建福清沉浮講述人:王欣怡(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我的老家在福建省福清市,它有一個雅致的別稱叫作「玉融」,老一輩更習慣於稱它為「融城」。「融城北嵎,鳳凰山麓,古榕含笑,玉桂飄香」,鳳凰山上佇立著我的母校——福清市第一中學。那裡,一棵飽經滄桑的大榕樹默然挺立,根須虯曲,時光在它的軀幹上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跡,它卻始終不曾被壓彎。

    這棵大榕樹據說已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目前存於世的人中沒有誰知道它的來歷,九十餘年前學校初建時,它便已經守在那了。在全市的制高點——鳳凰山上,它見證了一座貧窮的縣城如何一步步在時光中歷經坎坷,脫胎換骨。

    1925年秋,「福清縣立初級中學」在同盟會的鄭愾辰老先生等人的操辦下建成,那時尚還年輕的榕樹,挺拔卻不似如今的盤根錯節。學校的成立給所有想要上學的孩子帶來了希望,路過樹下的所有人都喜氣洋洋,他們說得最多的話是「好好讀書,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大榕樹接收了太多的希冀與決心,生長得愈發蔥蘢,蓬勃而明朗。

    我是2015年入的學,每天上下學路過樹下,總會感慨於它的龐大。樹下的慨辰亭是同學們喜歡光顧的地點之一,不僅有著免費的「遮陽傘」,而且抬眼就能看見籃球場上某位少年的風姿。有時,在亭中看書也不失為一種雅致,成把成把的鬚根垂在空中,在你抬眼就能目睹的地方隨風搖擺,好像迎來了什麼,又送走了什麼。

    大榕樹是我那時的摯友,我走,它不會送我,我來,它總在風中等我。直到,歷史課上聽教歷史的何老師談起過去的那段血淚;直到,站在緊閉的後山大門前,感受裡面烈士的靈魂,我知道,它在我心中絕對不會只是摯友了。

    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過去,而它的現在,必將成為某個人的過去;它的將來,也註定會成為蘊在年輪中的曾經。

    【講述3】古樹為許昌添靈秀 我遍訪古樹百餘株

    講述人:陳杰章(許昌市古樹愛心人士)

    許昌人傑地靈,單是許昌的奇樹就給許昌平添了幾分精彩。這些年,我遍訪許昌一百多株古樹名木,為其稱奇!

    許昌的樹上樹——「楝柏樹」,又叫戀柏樹,位於許昌榆林煙站庫房邊。四百年的古柏,高大粗直,而在其五米高處,一個椏杈裡生出一棵四米多高的苦楝樹。這株苦楝樹親密地根植於母體,吸吮母親的營養。

    細細看,小楝樹葉子大,柏樹為針葉,楝樹是落葉樹,柏樹為常青樹。每逢初夏,小楝樹紫色花朵雲集,給母親獻花送上芬芳馥鬱。冬天小楝樹金果串串,似響鈴為母親奏鳴戀曲。

    我感動許昌煙站的楝柏一體樹,古柏母親以自己的博大胸懷包容著養育著異類樹種,苦楝樹子無助跌落柏樹樹杈,拼命地依戀養母,長此以往,共生共榮,融為一體,生命之愛,生命之戀造就了自然奇觀。

    在許昌北九公裡祿馬村,有兩株500年的刺柏樹,又稱絲柏樹、「兄弟樹」。每逢下雨前,兩株古樹都要下翠翠絲雨,晴天而雨,此古樹一大奇觀,往往是第二天要下雨,真是天氣預報樹。

    我是一名六十五歲的老教師,生平最愛讀書旅遊,看大樹訪名勝古蹟。近十年來,我探訪了省內幾千株古樹名木,許昌家鄉的百年古樹,我也探訪了一百多株。目前已經寫出了近10萬字的《我眼中的神州大樹》,幾千張照片容納進了20本相冊內。

    古樹老人創造了大自然的奇蹟,更通過光合作用為我們生命製造新鮮氧氣。一株百年大樹,其給我們創造的生態價值超過百萬元人民幣。這些古樹名木的價值遠非珍寶所能比。

    【徵集】

    大河報將開闢專欄以下4種方式可參與

    ①進入大河報官方微信,直接回復「老樹」+內容,便可參與進來。②可通過新浪微博,私信給大河報。③可發送郵件至LRCdahebao@163.com,將您老家的老樹發送給記者。④可添加記者的微信(LIUruichaod-hb),詳細講述您老家老樹的故事。您可以拍攝圖片或者短視頻,然後配上你們想說的話,大河報也將在專欄內為大家一一呈現。

相關焦點

  • 他好比一棵折斷了的老樹,繼續受著風雨的折磨
    文:讀閱評說馮至在散文集《山水》後記中寫: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樹木,都曾給予我許多啟示。我在它們那裡領悟了什麼是生長,明白了什麼是忍耐。《一棵老樹》是收錄在《山水》中的其中一篇散文,是我個人比較偏愛的一篇。
  • 老爸老媽老樹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土生土長的人,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樹林……老家是這個屯這首歌百聽不厭,我的老家沒有歌中唱的那樣美,但在方圓幾十裡,那也是窗戶眼吹喇叭,名聲在外。我老家村名就好幾個: 山東屯,奶牛屯,西得固屯,永和屯,在縣城地圖上,叫團結村。
  • 我家村裡那四棵核桃樹
    去年,84歲的父親在老樹下留影。四棵核桃樹的由來與變遷小時候只記得,一上了我家村子所處的那條垣,遠遠就看見有「一片樹林」,鬱鬱蔥蔥,巍峨聳立在小村外,周圍的其它樹木莊稼都得仰視它。看到它也意味著快進村了,它成了方圓幾十裡的地標性「樹林」。有一次回老家當看見「那片樹林」時,我脫口而出「好大一片樹」,旁邊的父親一臉驕傲地說:那就是咱家的四棵老核桃樹。我驚訝地說,四棵呀,好大的四棵核桃樹。
  • 那棵活了3200年的老樹王,光樹幹直徑就有11.1米,現在樹怎麼樣了
    好比如那些千年老樹,一般這種有一定年齡段的大樹,人們是不會輕易動搖它的,把它們當作一個寶物來看。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顆有著3200年的參天大樹,現在怎麼樣了呢?這棵名為雪曼將軍的大樹目前位於美國的加佛尼亞,因為歷史悠久,目前已經成為當地重點保護的對象。據了解,目前它的高度已經達到83.3米,直徑也在11.1米左右,十分龐大。
  • 全球顏值排名前5的樹,中國有1棵,日本那棵站在樹下就像仙境一樣
    而且這棵樹的生命力是十分旺盛的,讚美一年秋天來臨的時候,這棵老樹都會換上一身金黃色的衣裳,站在風下飄飄起舞,感覺到非常的漂亮美麗,讓很多的遊客來到這裡之後就好像是掉入了人間仙境一般。日本的紫藤樹也是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漂亮美麗的,可能如果提起日本的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日本的櫻花樹,但其實現在我給大家介紹的這棵紫藤樹的美貌完全不輸給櫻花樹。
  • 老家院裡有棵無花果樹
    作者 |  平凡的人原創 | 鄉土賒旗(ID:gh_06d145e3125e)在社旗縣郝寨鎮那個叫宋莊的村莊是我的老家,我永遠都不會忘卻的地方。在小小的院落裡有棵無花果樹,至今肥碩。又瘦又弱的無花果樹長在院子的中間,沒有受到其他樹木的遮擋,能夠獲得充足的陽光和營養,便快速的生長起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就竄到兩米多高,因為修剪了旁枝,這種灌木植物倒像一棵喬木樹,長得比一般的無花果樹要高,這很是出乎我的意料,茂盛的樹冠下無疑成了家人乘涼的好地方。無花果成熟的時候,自然引來左鄰右舍的青睞,摘些青紫色又少許開裂的果品嘗,或作為治療拉肚子的藥材曬乾保存。
  • 東莞塘廈橋隴發現一棵蒼天大榕樹,樹幹粗壯,從居民屋簷穿過
    在東莞塘廈的橋隴橋興路發現路邊有一棵生長碩大的大榕樹,這棵大樹也是一種比較名貴的細葉榕,這棵大樹的樹幹很粗壯,在這個橋興路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對於這棵生長在路邊的大榕樹,很多經過這裡的人都對它比較好奇,這棵大樹也算是當地奇觀之一了。
  • 李俊輝|村裡那棵大白楊
    然而這些都抵不過記憶深處的那棵大白楊,那棵至少長了數百年的大白楊。大白楊長在村子中央,四五個成年人拉著手才能摟住,有八九層樓房那麼高。喜鵲們在樹杈上搭建了兩三個窩,夏季,鳥窩掩隱在綠葉當中,只能聽到喜鵲「嘎嘎」的叫聲,我們把喜鵲叫「嘎娃」。冬天,枯枝、老樹、鳥窩,蕭瑟成一幅北方鄉村的水墨。大白楊不像泡桐那樣枝繁葉茂,但是葉子大且肥厚,一陣風吹過,沙啦啦地響。
  • 8旬老人門前老樹掛滿「豆角」,2萬不賣,還要留給兒子當禮品送人
    一言不發,我們便聽得那二位老人家一定都是學識淵博,不容分說便與鄢爺爺一同到他家去。果不其然,我們才知道,他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教師,他的老伴也是一位教師,老伴說剛才那所房子也是他的新院子,山溝裡的這所院子是他的老房子,這是祖傳的窯洞院落,冬暖夏涼,舒適宜人,尤其適合老人住,山溝裡現在是他的一家人了,他和老伴也算是在這裡過著隱居田園生活。
  • 茂盛造句和解釋_茂盛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4、珍珠鳥)4、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划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後面的茂盛的榕樹。(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3、鳥的天堂)5、榕樹正值茂盛的時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 莒縣有座浮來山,浮來山上有個定林寺,定林寺裡有棵古老的銀杏樹
    定林寺裡有棵古老的銀杏樹。樹木,是很普通的物種。銀杏,也算不上是稀奇鮮見,即使是古老的銀杏樹。但是,當一棵銀杏樹長成參天蔽日的模樣,並且存活了接近四千年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能用普通平凡之類的字樣,來描述形容她了。當我走進定林寺,面對那棵名聞遐邇的銀杏之王時,那種心靈的震撼真是難以言表——一棵原本普通平常的銀杏樹,何以會生長成這般模樣!
  • 8旬老人門前老樹掛滿「豆角」,2萬不賣,留給兒子當禮品送人
    說到樹木,老爺爺說他和老伴住在這裡還有個原因就是這裡風水好,環境好,小院周圍都是樹木,特別是有2棵老樹很有講究。 一棵是小院前的100多年的皂莢樹,另一棵是院子後邊的老杏樹,爺爺說當地人有個講究,皂莢樹和杏樹的諧音是「造家和幸福」,特別自然生長的樹木,也算是上天可以的施捨,聽父母說過這兩棵老樹比他的年齡還大
  • 20年過去了,巴金筆下《鳥的天堂》,那棵大榕樹現在怎麼樣了?
    大概的觀察過該地可能會認為鳥的天堂是一片自然森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文中的鳥的天堂指的是該地的古老而又繁茂巨大的一棵大榕樹。廣東省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並且又在在我國的南端雨水降雨豐富,所以該地的植被都生長的無比繁榮茂盛。萬物都富有生機與生命,植物也一樣。
  • 【教師風採】陝西寶雞陳倉區張明霞:「我願做那棵國槐」
    原標題:「我願做那棵國槐」——記「支教奶奶」張明霞國槐,枝幹蒼勁,葉密蔭濃,在林木茂盛的寶雞西部山區,它像清風野花一樣常見。然而,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香泉鎮中心小學校園那棵一抱粗的國槐,卻是63歲的「支教奶奶」張明霞從百裡之外的老家移栽而來的。
  • 江山老家的桂花樹,香飄了30年
    漫步居住小區,聞著路旁桂花樹上飄來的陣陣濃鬱的花香,不由得讓我聯想起老家門前的那棵桂花樹來,那是一棵有30多年樹齡的老桂樹,如今該是滿樹桂花滿屋香了吧?桂花,又名木犀。屬名貴花卉。其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和月桂等。過去桂樹可是樹中稀罕物,多少人都以桂為貴,時尚種桂。隨著綠化的興起,隨處可見,遍地桂樹,已成為尋常普通的樹種了。
  • 「我煩啊煩死了……」家門口的兩棵老樹,成了小區居民的煩惱源頭...
    「我們家陽臺這邊有兩棵10層樓那麼高的大樹,把陽光都擋住了,連最高的7樓都照不到,更不要說樓下了……」家住半道紅小區4幢3號門7樓的全大姐也為此煩惱不已。大樹擋住了陽光住戶曬被子都成了難題12月15日上午10點,我來到半道紅小區,找到了全大姐所說的這兩棵大樹。
  • 老家的那把蘿蔔纓子
    老家的那把蘿蔔纓子
  • 砍掉幾百棵榕樹換種白蘭 街坊心痛:為什麼?
    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連日來,新快報收到多位天河區市民爆料,這些熱心市民心疼生長了十幾年、幾十年的老樹,同時疑惑誰在換樹?為何要砍掉大樹換新樹?心痛!百餘棵十年老行道樹一天被換「我在這邊上班有10年了,對這些榕樹很熟悉,也很有感情。它們不但淨化了空氣,也給我們擋雨遮陽。
  • 冶峪河 ——老家門前的那條河
    涇陽縣嵯峨山角,冶峪河畔有我的老家庭院,老家門前有條小河,名叫「冶峪河」,河不大,但名氣倒不小。過去清淩淩的河水以及河中小魚,水草,水鳥,曾給我童年留下了快樂難忘的記憶。潭東路邊幾十米高的崖石縫中生長的幾株冬青樹青翠晶瑩,耀眼奪目,那一方崖畔也因幾株四季長綠的冬青而被當地百姓稱作冬青崖,冬青崖成了遠近聞名的一種奇觀,遺憾的是上世紀冶峪河上遊修建了幾座水庫,水庫修成後河水斷流,響龍潭(也稱石潭,唐時稱石龍潭)的奇觀消失了,冬青崖上的冬青也因缺失了響龍潭水霧的滋養枯死了。冬青已枯,獨留青灰色的崖畔孤獨而悽涼地矗立在潭東,顯得瘦骨嶙峋。
  • 有一種菜叫「春不老」,豐縣老家叫「松臘」
    ,釋義有兩條:一、茂盛,二、(方)指某些蔬菜的長莖。在豐縣老家,這種蔬菜,還有一個名字:松臘。聽起來怪親切的,就像自己的乳名,就是你七老八十,回到老家,老家人能稱呼你乳名的人,已經不多了,偶爾一聲呼喚你乳名的聲音自身後傳來,聲音熟悉而陌生,原來是自己兒時的玩伴、小學同學,也已經老態龍鍾、白髮蒼蒼,未及答應,你保證會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