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Sheqi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遊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土文學
作者 | 平凡的人
原創 | 鄉土賒旗(ID:gh_06d145e3125e)
在社旗縣郝寨鎮那個叫宋莊的村莊是我的老家,我永遠都不會忘卻的地方。在小小的院落裡有棵無花果樹,至今肥碩。每次回家,我都要在無花果樹邊站一站,默默低首,眼淚會不自覺的流出。1995年,我在張橋小學教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一個學生送來的無花果小樹苗,就帶回家栽下去,栽種時雖然很細心,倒是沒有什麼期待。又瘦又弱的無花果樹長在院子的中間,沒有受到其他樹木的遮擋,能夠獲得充足的陽光和營養,便快速的生長起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就竄到兩米多高,因為修剪了旁枝,這種灌木植物倒像一棵喬木樹,長得比一般的無花果樹要高,這很是出乎我的意料,茂盛的樹冠下無疑成了家人乘涼的好地方。無花果成熟的時候,自然引來左鄰右舍的青睞,摘些青紫色又少許開裂的果品嘗,或作為治療拉肚子的藥材曬乾保存。2002年,正月十五,父親感覺身體不適,我陪他去南陽檢查,結果為被確診為食道癌中晚期,這對我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父親之於我是山一般的存在,我和父親之間的情感超出別人的想像。父親是1951年參加的新中國第一批志願軍新兵,雖未入朝參戰,但留守中南海中央警衛團仍然是使命光榮的一件事,父親識字又好學,很受上級器重。1956年獲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司令部授予的「一級優等射手」榮譽稱號。1957年,為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農村合作化,父親離開值守六年的中南海成了一名農村幹部,在一次幹農活中左胳膊不幸摔傷,因醫治不及時造成父親左臂永久性不能伸直,最大張開角度不足九十度,更加不幸的是1970年父親得了肺結核,從此臥床不起,前後服藥八年,撿回一條命,當時我們大隊六人得此病,其它五人都相繼去世。至此,父親的身體一直較弱,沒有大的好轉,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在父親身體孱弱的情況下,僅靠母親一人養活我們兄妹六人是艱難的,但父親硬是靠著個人的信譽,給學校校長求情,或免費或半費讓我們兄妹六人全部讀了書,沒有一個睜眼瞎。1975年,父親曾在郝寨鄉鄉辦造紙廠做過短暫的廠黨委書記,之後,父親再沒有幹過出頭露面的公職,徹底過起隱居生活,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以後,父親就在自己家的自留地蓋了一間小房子,早晚住在那裡。種了六棵桃樹,一棵葡萄,春日裡,父親也養群小雞,父親在自己的世外桃源裡默默地度日,但這不是父親的安詳之所,這是父親對生活不得已的選擇。父親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自責的,他暗自垂淚的時候我是知道的,我只能陪父親默默流淚,我從小和父親睡在一起,體會到父親的不易,父親無數次在夜晚的哭泣就像鐵犁一樣在我的心田划過。父親永遠是善良的,他很少訓斥他的兒女,別人送來一點好吃的,比如饅頭,餅乾之類,父親啥不得吃一口,看著我們兄妹幾個吃,他坐在一旁看著,開心極了。後來,我在外上學,父親步行幾十裡去看我,買個麵包,用紙包著,小心翼翼拿給我,看我吃完,他只吃學校食堂裡的半塊饅頭算是一頓午餐。因為沒有給我送過來足夠的生活費,父親會眼圈發紅,看著父親回家的背影,我是止不住淚水的。父親又一次倒下了,可能很快離我而去,血脈相連的親情將被分開,在父親被確診以後,我除了出去買藥,再也沒有出遠門,我知道我一旦出去,可能就是我和父親的永別。日日夜夜裡,我守在父親身邊,無疑是守候著相濡以沫依依不捨的情感昊天。父親是個精明人,他已經覺察到了他的病情,只是不說,儘管我們還刻意隱瞞著。白天,父親在屋裡輸液,晚上我就讓父親睡在無花果樹下的一張小竹床上,我有時坐在床邊,有時睡在父親的腳頭,既談古也論今,這會讓我們父子二人暫時忘記對病魔的恐懼和無奈的悲傷,獲得片刻的歡愉。有時,無花果樹下也會聚集好多來看父親的鄉親們,聊天到很晚。月落西天,我仰望星空,看看哪一顆星星屬於我的父親,祈求著不要有流星的墜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的病日趨加重,一天晚上,父親努力的坐起來,哽咽著對我說:「娃兒,爹這輩子對不起你,沒能供你上大學,……我不行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性格軟弱又善良,我怕你將來過不好,受委屈……可我已經無能為力了。……再就是不管將來生活咋樣,做人就像這無花果,雖然不開鮮花,但能結有用的果——就好!」我和父親同聲哭泣,父親睡去,我還在落淚!作者簡介:
平凡的人,1986年畢業於社旗一高,1990年在郝寨鄉張橋小學任教,2000年在泌陽糧食系統工作至今。酷愛書法,南陽臥龍區書協會員。座右銘:高尚源於平凡。
作者往期文章導讀:
1、那個叫小新的女子如梔子花一樣
附 作者書法作品選登
鄉土文學《鄉土賒旗》(Hometown Sheqi)發布
總編 | 趙華勝
總顧問 | 王學章 王書義 梁銅勳 劉永科
特約作者 | 張曉輝 侯麗萍 劉尚鈔 張春雨 苗松克 黃炳貴
特約美編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後)
原創授權
原創首發,一稿一投,文責自負,1000字以上,作者簡介、靚照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