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雪蘇曾經說過:"種莊稼要不誤農時,教育孩子要適時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要學會如何去教育孩子,這是身為父母不能夠忽視的一個責任。但一個家庭當中有時候不只有一種教育觀念,所以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生分歧。
撒貝寧和妻子教育觀念不同起爭執
撒貝寧和妻子李白是一對跨國夫妻,兩人因為一檔節目相識,而後相戀並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後兩人一直過程低調且恩愛的生活。2019年李白生下了一對龍鳳胎,組成了幸福的一家四口。
而在綜藝節目《你好生活》當中,尼格買提詢問撒貝寧在日常中會因為什麼事情和李白髮生爭執,而撒貝寧則表示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所以在孩子怎麼餵養等問題上都容易起爭執。
而李白最受不了的是撒貝寧太過於在意孩子的各種細節,因為李白是屬於"放養式"育兒。所以孩子如果摔了一下,撒貝寧會比較緊張,但李白則會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
除此以外,撒貝寧還說到,孩子平時很喜歡趴著舔地板,甚至有一次拿著他的拖鞋在那裡啃咬,嚇得他趕緊衝到孩子面前。但李白卻認為那是家裡穿的拖鞋,孩子舔一下也沒有關係。
育兒觀念不一致,多半與成長背景有關
夫妻之間育兒觀念不同在很多家庭是十分常見的,而實際上這多半與夫妻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在綜藝節目《世界爸媽說》當中,主持人表示,中國家庭很多的父母會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險,所以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是不讓他們出去的。
但一個西班牙的爸爸卻表示,在他們國家,孩子出生的第二個星期開始,父母就會經常帶他們到外面,讓他們能夠多看看世界。
而當孩子長大成為了父母之後,在選擇育兒方式上,他們更多的會沿襲自己從小接觸的教育方式。除此以外,有些夫妻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所以在看待問題時,考慮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
理想的育兒模式,父母要了解
父母的教育觀念不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不利的事情,這會讓孩子的面對問題和做選擇時容易出現認知上的混亂,李玫瑾教授也曾經說道,父母的育兒觀念不同,孩子就容易變成兩面派,所以父母一定要找到更為理想的育兒模式。
1、了解孩子的想法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為了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向,而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所以當父母的育兒觀念發生衝突時,其實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達給孩子聽,讓孩子來做出選擇。
2、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
即便父母雙方的教育理念不同,在孩子面前也要避免發生爭執,否則就容易影響了孩子的認知水平。所以如果教育觀念有不同,就要注意私下先溝通,而在溝通過程中注意不要過於固執己見,要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統一教育觀念。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所以在育兒的問題上發生矛盾時,千萬不要顧著去論是非對錯,而是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