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我今年46歲,平時身體有點虛弱,月經前後總是感覺很疲乏。之前去中醫院,醫生說我是氣血虛,然後給我開了很多中藥,服用後確實有點好轉。
但煎中藥特別麻煩,而又我需要長期服用,所以想問有沒有簡單的補氣血方法?
中醫認為,氣血乃人之根本。
而氣血不足則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
具體來說,氣血虧虛常常表現為: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症狀。
那麼,該怎麼補氣血呢?
注意飲食:可以多吃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牛肉、枸杞、白扁豆、烏骨雞、黑芝麻、龍眼肉等。堅持運動:選擇慢跑、瑜伽、太極、遊泳等相對舒緩的運動方式,可以疏通人體的經絡,長期堅持就能促進體內氣血的運行狀況。選擇補氣血藥物:如常用的歸脾湯、四物湯、八珍湯等,就是同時補氣、補陰等的代表藥方。其實,如果是氣血虛弱明顯的人,儘量還是請中醫師辨證開方,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當然,如果你嫌煎藥麻煩,平時可適當吃些上邊提到補氣血食物,以及堅持有氧運動,也有一定的補氣血作用。
本文由《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科普中國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