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被項羽俘虜,在項羽那裡待了2年,項羽也沒有輕慢她

2020-12-16 嗔痴文化觀

可以說戰爭是十分殘酷的,古代在戰爭中受到委屈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戰爭的影響,經常有各種戰俘出現,在這些戰俘中,女人顯然就是最悲催與最明顯的,只要有戰爭發生,女人總是莫名其妙就成為了犧牲品,人們取得勝利後,女人就被迫成為戰利品。

在歷史上,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美女成為俘虜的事件,尤其是宋朝時期的靖康之恥之類的,讓人瞠目結舌,不過即使在這樣悲催的環境中,也總是有這麼一些人對待戰俘並沒有那麼殘忍,比如項羽這樣的英雄就是如此,他俘獲了劉邦的老婆呂雉,長達兩年之久,卻沒有霸佔或者對其有任何輕慢的行為,這是為什麼呢?僅僅因為項羽是大英雄麼?

項羽俘獲呂雉

劉邦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說話不算數,在兵不厭詐的戰爭中倒是佔了很多便宜,尤其是跟項羽之間的戰爭,更是最為明顯。劉邦趁著項羽不注意,帶領自己大軍偷襲彭城,取得勝利。

勝利之後的劉邦,看到彭城無盡的美女,實在興奮,就開始享受起來,跟那些美女玩得不亦樂乎,就連劉邦的手下,也慢慢跟著劉邦學習,變得玩物喪志,絲毫沒有什麼進取精神。

眼看劉邦已經沉迷在美女之中,項羽帶領3萬大軍前往攻擊劉邦,想要奪回失去的地盤,劉邦的手下完全沒有什麼戰鬥力,很快就被項羽打得一塌糊塗。項羽僅僅3萬大軍戰勝劉邦60萬大軍,其中最主要原因都是劉邦玩物喪志。

經過這次戰爭的失敗,劉邦已經實在是有些落魄,原本計劃把老婆呂雉接出來跟自己享受一下,誰知道呂雉一伙人才到半路,就被劫持了,只剩下呂雉與劉太公兩人落荒而逃。呂雉帶著劉太公去找劉邦,又被項羽所俘虜,徹底成為項羽的階下囚。

為了能夠將劉邦逼出來,項羽想出一個損招,那就是威脅劉邦說要把劉太公烹掉,誰曾想劉邦聽完之後,不僅不出來,還告訴項羽,煮了自己父親記得分一杯羹給自己,項羽實在無奈,又毫無辦法啊。

呂雉被項羽俘虜之後,一直在項羽那裡待了兩年左右的時間,這兩年時間裡,項羽都沒有輕慢呂雉,這是什麼原因呢?

項羽沒有霸佔呂雉的原因

實際上項羽沒有霸佔呂雉,可不是單純一方面的原因,而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綜合結果,其中我總結了一下,總共就是以下這3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項羽明白用呂雉威脅劉邦,是毫無用處的。這一點十分明顯,項羽都用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來威脅劉邦了,而劉邦毫無感覺,這就說明用呂雉來威脅劉邦,肯定劉邦更加不會引起重視的。

況且很多細節都說明了劉邦實際上那個時候並沒有那麼在乎呂雉,他起義之後,呂雉一直都是在家裡照顧劉邦父親和管理家中各種事情的,劉邦則是在外邊打仗順便霸佔美女,即使攻下彭城之後,劉邦想的也不是立即把呂雉接出來跟自己享福,而是想先享受一段時間再把呂雉接出來,結果很明顯劉邦就被掏空了身體,才會被項羽用3萬精兵戰勝劉邦60萬大軍。

第二個原因就是項羽沒有必要霸佔呂雉,因為一方面當時呂雉已經四十歲左右,而項羽才三十歲不到,兩人年齡相差接近十歲,這樣的年齡差,即使呂雉很漂亮,項羽也看不上的,畢竟項羽不會有這種愛好。

既然呂雉魅力不足以吸引項羽,那項羽自然就沒有必要去霸佔呂雉,況且一旦霸佔呂雉,項羽將會被天下人恥笑,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根據《史記》記載: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

意思就是說項羽這個人對人十分友好,這樣的形象項羽是不會輕易為了一個女人破壞的,這個女人還是自己的敵人,項羽就更加不可能這麼草率了。

第三個原因是項羽是一個專一的人,項羽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帶上自己心愛的虞姬,即使自己失敗落荒而逃,只要有機會,項羽都不會像劉邦那樣拋棄自己妻子與父親自己逃生,項羽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虞姬跟隨著項羽去到每一個項羽戰爭過的地方,項羽對虞姬的感情很深,不可能為了呂雉而做對不起虞姬的事情,項羽只想安靜和虞姬過著自己幸福的生活,其餘的亂七八糟的事情,項羽是沒有時間去想的。

心中一旦有了一個人,自然就不可能對呂雉感興趣了,不過至於呂雉在項羽那裡的那兩年,有沒有其他人欺負呂雉,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沒有什麼史料記載,也不敢妄加推斷。

總之,項羽這個人,不管是從自己內心還是從形勢來看,都是不可能會霸佔呂雉的,要是項羽真的做出霸佔呂雉的行為,那項羽就已經不是項羽了。

結語

項羽雖然最後被劉邦打得落花流水,可是項羽即使俘虜了劉邦的老婆呂雉,也沒有怎麼欺負一個弱女子,這就足夠說明項羽確實是一個英雄豪傑,正如項羽所言「與劉邦的戰爭是兩個男人之間的事情,不應該牽連到女人」,實際上項羽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歷史雖然要記載成敗,可是項羽的英雄氣概,即使時過境遷,一樣會名垂青史,被人們記住並且讚揚下去的,因為這種品質,不管在什麼朝代,都是十分難得可貴的!

關於項羽和劉邦之間的事情,在《史記》中還有更多詳細記載,魯迅稱讚《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臺灣著名作家張嘉驊說:讀史記,成大器!

《史記》確實讓人獲益良多,既能了解歷史,也能學習書中的處事能力,甚至是從政經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

如果你想學習,我給你推薦這套白話文與原文對照的《史記》,一共6冊,原價298元,現在參加「遇見好書活動」,只要68元即可擁有,減去郵費就是10元一本,不到一杯奶茶的投入,就可以讓你看到古代多少精彩故事與哲學,歡迎點擊右下方【購買】或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相關焦點

  • 呂雉被項羽俘虜24個月,期間「受委屈」了嗎?情況很好猜到
    其他的家人,例如妻子呂雉和父親劉太公,由於慌不擇路,剛好遇到了楚軍追殺漢軍的部隊,就被楚軍給俘虜了。這是高帝二年8月發生的事,從這個月開始,呂雉和劉太公就成了項羽用來威脅劉邦的人質,經常被項羽安置在軍營中;一直到高帝四年8月左右,劉邦與項羽談和,項羽派人才把呂雉和劉太公送回漢國。
  • 呂雉被項羽活捉,足足三年時間,她真的還是清白的嗎?
    楚漢相爭,其本質是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從一開始項羽優勢佔盡,到後來項羽不敵劉邦,最終被迫在烏江自刎,其期間也不過五年之久,劉邦也在自己五十多歲的時候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他的髮妻呂雉也成了漢王朝的皇后,然而有意思的是,呂雉曾被項羽活捉關了三年之久,她的身體真的還是清白的嗎?
  • 呂雉為何有「毒後」之稱?看看她被項羽困住的3年,都經歷了什麼
    可接下來說到的這個女人雖只是皇后,但就連皇帝都不敢小覷她,哪怕並未把持朝政,也令朝堂聞風喪膽,絲毫不敢將她只當做一個女人。這位皇后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結髮妻子呂雉了。呂雉擁有著史上最毒的毒後之稱。只因為他生平中有兩件事情最為人「津津樂道」,第一件事情是,呂雉將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做成了人質。
  • 在鴻門分析劉邦項羽之性格
    在早期,他沒有顯出暴發之跡,是自發地運用其原則,到了晚期,他感到自己可能成大業,便自覺地運用它,稱帝之後,他擔心謀反,擔心篡權,擔心呂后政變,擔心匈奴入侵,他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都貫穿著對他是否有利的原則。呂雉之父看中了劉邦,要將女兒嫁給他,此事就成了。呂公是一位闊商,他觀其言,察其色,認為劉邦將成大器,遂以女許之,必有後福。這當然符合富商的性格,問題是,劉邦是不是喜歡呂雉?
  • 呂雉做了三年俘虜,放歸後,變得冷血無情,這些經歷令人感嘆
    就這樣,呂雉就到了楚營,這一去,就是三年多。在古代戰場上,勝利者是可以隨意處置俘虜的,呂雉不但是一個俘虜,還是一個女俘虜……二是備受威脅。在呂雉被俘的這三年多的時間裡,項羽有沒有對呂雉做過什麼?比如,讓她侍寢。
  • 呂后本是賢妻良母,為何被項羽俘虜走後,就變得兇殘無比了?
    呂后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她是一個兇殘的女人,比如說她滅了韓信的族,她把彭越剁成了肉醬,她把戚夫人製成了人彘。為何呂后會如此的狠辣呢?只能說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中,在生死邊緣徘徊過,呂后體悟出來了一個道理,只有狠辣才能保全自己。可以說這些都是她在被項羽俘虜走之後體悟到的。
  • 項羽俘虜了名將王離嗎?別傻了,他沒這能耐
    只有項羽後來居上,從漳南渡過漳水擊秦,《項羽本紀》說他大小九戰大破王離,並且俘虜了王離,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我們在前面已經論證過了。實際情況是,項羽遭遇了駐紮在棘原的章邯的阻擊,根本沒有討到什麼便宜。接連三次渡河都被章邯打退,最後直接退到了離巨鹿100多公裡以外的洹水南岸,也就是說,項羽跟章邯的交戰,根本就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
  • 劉邦與項羽誰是真英雄?
    哈嘍大家好,你們的小於來了,上次說道劉邦和項羽之間為何項羽被後世評價非常高。其實這中間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西漢太史令司馬遷,有人說了這和司馬遷有什麼關係,且聽我一一道來。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字子長,司馬談之子,左馮詡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太史公」。 司馬遷家學淵博,後得以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三十八歲時,正式做太史令。後因為李陵辯護遭受腐刑。他忍受著身體和心靈的巨大折磨,為完成他父親的遺願撰寫《史記》,並於公元前91年完成全書。
  • 將軍令|項羽的妻子到底是誰?
    項羽是有妻子的,她絕非人們所熟知的虞姬。
  • 劉邦的幼子為何像項羽?不僅力能扛鼎,還快意恩仇,這絕不是偶然
    劉長的相貌如何,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劉長在性格和身體素質上非常像項羽,這是毋庸置疑的。 劉長跟項羽一樣,也是力大無窮,力能扛鼎。在歷史上,力能扛鼎被視為大力士的象徵,史書上記載的力能扛鼎者寥寥無幾,而秦漢之際力能扛鼎者,只有項羽和劉長兩人。
  • 鴻門宴中項羽為什麼放過了劉邦?
    劉邦手下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珍寶應有盡有。」項羽聽了很生氣,要去打劉邦。此時項羽的軍隊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劉邦的軍隊十萬,在霸上。 項羽的叔父項伯聽到這個消息很擔心好友張良,張良跟隨著劉邦。項伯連夜騎馬跑去劉邦那裡讓張良趕快跑,張良是給劉邦的手下,又告訴了劉說邦。
  • 讀《項羽本紀》評項羽
    《項羽本紀》評項 讀《項羽本紀》評項羽 項羽和他的倔強  烏江自刎的西楚霸王  VS 「撥亂世,反之正,平天下」的漢高祖                   自古以來,亂世爭霸,向來是成王敗寇。敗者,往往被後人邪化、惡化;勝者,往往被美化、聖化。回望歷史,有多少有失偏頗的評論施與敗者?
  • 項羽本紀
    他的行為完完全全出自於自己的心意,沒有任何掩飾,單從《史記》的描寫中竟然就能感受到項羽的霸氣、直爽、蠻橫,雖說有司馬遷文筆的功夫在內,但是我相信沒有一個性格如此突出的項羽,「巧婦」亦難為無米之炊。項羽有很多致命的缺點,但他的身上卻有一種迷人的魅力,令古今不少文人騷客為之惋惜,悲嘆。
  • 呂雉被項羽關了三年,她都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後來變成了「毒後」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毒後,她有兩件事跡說起來應該人人都有印象,一件是她把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做了,另一件是她曾經被項羽俘虜,當了近三年的人質。在近達三年的時間裡,呂雉是怎麼度過的,作為俘虜,她有沒有受到虐待或者侮辱呢,這也是當時人們普通的擔心和疑惑。首先要說明的是,項羽絕對算是正人君子了,他畢竟是名門望族出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敵人的妻子父親斷然是不會做出太殘暴的行為的,只是把他們關押起來罷了。
  • 陳平「六出奇計」第四計:玩兒死霸王項羽!
    陳平的前三條計,將項羽和韓信玩弄於鼓掌之間,楚漢爭霸的形勢趨向於對劉邦有利。這時,天下呈鼎足之勢,劉邦在西,項羽在東,韓信在北。表面上,韓信還屬於劉邦的漢軍,但實際上,劉邦已經失去了對韓信的控制,還好韓信這人性格有缺陷,沒有叛漢自立,還一心一意的為劉邦做事。
  • 項羽擊敗劉邦,韓信擊敗項羽,劉邦誅殺韓信,讀懂韓信之死與人性
    因為劉邦打不贏項羽,項羽被韓信擊敗,劉邦誅殺了韓信,從此,天下歸了劉邦。劉邦打不贏項羽是毋容置疑的,劉邦和項羽的兩次交鋒他都失敗了。第一次是鴻門宴。劉邦本來先入關中的,他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本來大家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先入關中,稱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劉邦還有大軍扼守潼關的咽喉要道。
  • 劉邦、項羽都屠城,為什麼項羽獨擔罵名?
    ——《項羽本紀》(在《高祖本紀》、《秦楚之際月表》中也有記載,不贅述)2、屠鹹陽。「項羽引兵西屠鹹陽。」——《項羽本紀》(在《秦始皇本紀》、《高祖本紀》、《秦楚之際月表》、《天官書》、《田儋列傳》及《蕭相國世家》中也有記載,不贅述)3、屠齊地。「項王遂燒夷齊城郭,所過盡屠之。」——《田儋列傳》不知為何,王教授在這裡似乎遺漏了一個事件。那就是項羽屠襄城。
  • 《鴻門宴》:劉邦、項羽性格差異,預示劉邦必勝,項羽必敗
    項羽和劉邦即將開戰。而項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救命恩人張良,想要讓張良離開劉邦趕快逃走。張良和劉邦商量後,只能求和不能作戰。因為項羽擁兵40萬,劉邦只有10萬,力量對比懸殊。劉邦拉攏項伯,而且告訴他。「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劉邦說明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項羽。
  • 劉邦中了項羽一箭,差點死去,從此象棋界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對於象棋的歷史進行一番細細的巡查,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則來源於秦末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時期發生的故事。象棋中就有著楚河漢界,這樣的名稱由來也是與項羽劉邦爭雄天下的故事相關。在秦末時期,秦朝的暴虐使得天下苦秦久矣。
  •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①平凡少年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在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項羽的父親是楚國的將軍項燕,可惜一次戰爭中被秦國的大將王翦殺害了,項羽小時候只得跟著他的叔父項梁一起生活。項羽小時候不喜歡學習,他的叔父項梁教導他:羽兒啊,你要努力學習,日後才能興旺楚國。項羽反駁道:學習只需要會寫名字就夠了,要學就學能領軍打仗的兵法,立足於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