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下第一山」、「丈人峰」—石刻群之來龍去脈、文化內涵

2021-01-09 恪勤在朝夕

泰山玉皇頂北,有一群石俊秀,遍刻古今人物題刻,堪稱大觀。 天下第一山。唐玄宗《紀泰山銘》雲泰山,「其方處萬物之始,故稱岱焉;其位居五嶽之伯,故稱宗焉。」故泰安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丈人峰。 其意有三:1、丈人峰狀如老人傴僂,故名;因附近有數塊俊秀的小石,所以又有「老翁弄孫」之稱。 2、《漢書.郊祀志》云:大山川有嶽山,小山川有嶽婿。」 3、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封禪後,自三公以下,皆升遷一級。惟張說女婿鄭鎰,連升四級,驟遷五品,兼賜緋服。玄宗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一語雙關,由是「泰山」成「丈人」之雅稱。

峻極,「峻極於天」之意,然刻之太小,與其意不稱。其右為乾隆題丈人峰詩刻:「仙人對博寄幽託,豈實凌虛上玉京。立字是誰稱博古,居然移置蜀山名。———辛卯仲春下浣,御題。此詩刻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風流倜儻,作詩好翻前人新意。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四川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乾隆此詩本此。

中天獨立,泰山「拔地通天」,「氣通帝座」,此意此。 東天第一靈區,泰山「雄峙東天」,「膚寸興雲」,「淋雨蒼生」,興雲化雨,澤潤天下,故稱之為「東天第一靈區」。

熔古鑄今,意融會貫通古今知識,未辨清題者何人。明·陳汝元《金蓮記·彈絲》:「那曾見熔今鑄古五車饒,冰繭花生玉粟嬌。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則先民,熔古鑄今,蔚為代寶。」

國泰民安,「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八十八歲泰雲柳田伊秀敬書。」字面高500釐米,寬400釐米,「國泰民安」四字徑100釐米,楷書。 柳田泰雲(1902-1990年),名伊秀,號泰雲,日本著名書法家。此碑揭幕於1990年9月13日。其時柳田泰雲先生已於1990年3月25日與世長辭。

相關焦點

  • 書法第一山:逍遙遊、能成其大、山輝川媚、氣象萬千的泰山石刻
    泰山如書,石刻是其中最直觀顯現的一部分,是泰山重要文化。歷代刻石有2500多處,絕對堪稱中國書法第一山。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登封泰山的記錄,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佛教經文,對泰山的頌歌,令人目不暇接。泰山石刻傳達著東嶽泰山生發之意。
  • 泰山,文化之山,人民心中的「國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世界首例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它不僅僅是一座自然山,也是我國五嶽之尊,更是國人心中的宗教山、民俗山、文化山、精神山,是人民心中的「國山」。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泰山匯集形成了帝王文化、封禪文化、儒釋道文化、民俗文化、碑刻文化、文人墨客文化等泰山文化。1、泰山文化稟賦泰山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 名山那麼多,為什麼泰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山?
    泰山,也被稱為岱山,岱宗,泰嶽和東嶽,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雙遺產。泰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橫跨泰安,濟南和淄博三個城市的山脈。她從東到西長約200公裡,從北到南寬約50公裡。唐代詩人杜甫有一首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據說當詩人走出齊魯時,他仍然可以看到泰山的綠色,這表明了泰山的高大。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玉皇頂主峰海拔1545米。它雄偉而磅礴。
  • 泰安市人民政府 美學價值 泰山石刻揭示泰山的形態美
    可以說,山無水不靈,水無山不雄。泰山是一座很雄偉的山,也是一座有靈性的山。 泰山主峰玉皇頂周圍,水脈成輻射狀排列,依次有西溪奈河、中溪梳洗河以及源於後石塢的柴草河。同時,泰山上下,還有遍布山崖石罅的泉瀑,使整座泰山水脈豐富,活力充沛,從而形成了「山高水也高,泉流隨山長」的自然景觀。 古人對山水早有很深的悟得。
  • 國內兩大名山,黃山與泰山角逐百年,究竟誰才是「天下第一山」?
    ,究竟誰才是「天下第一山」?在我國眾多名山大川中,有許多非常有名,自古以來在我國就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其中,安徽黃山和山東泰山都是中國最著名的山峰之一,也是中國最美麗的旅遊景點之一,很久以前,有一個問題是關於這兩座山中的哪一座是「天下第一山」,這引起了許多人的爭論。
  • 兩大名山的百年地位之爭:黃山與泰山,誰才是「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來,有關於「天下第一山」這個話題便似乎從沒斷過,而山東的「泰山」和安徽的「黃山」,便成為了話題中的主角,那麼這兩座山,究竟誰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山」呢?
  • 中國十大名山之二:天下第一山泰山
    泰山泰山(東嶽),亦稱「岱宗」,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 一山成就一城,泰山「山水一體」,太美了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點眾多,有泰山、東平湖、蓮花山、徂徠山汶河、天頤湖、泰安方特歡樂世界、泰山西湖、泰山老街等等,其中傳統景區以泰山風景區最為著名,現代化景區以新晉的泰山西湖景區表現耀眼。泰安城市風光泰山風景名勝區,泰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山」、「五嶽獨尊」,是集儒釋道一體的名山,榮譽滿身: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等等……彰顯出它的不平凡
  • 我國兩大名山,黃山和泰山角逐百年,究竟誰才是「天下第一山」?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緩慢的地質變遷,才誕生了我國如今擁有的眾多名山大川,它們高聳入雲巍峨壯麗,裝點著我國遼闊的國土。目前,這些名山大川也成為了很多遊客十分喜愛的熱門旅遊景點,每年都能迎來大量的觀光者。
  • 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32.7米,天下第一山
    泰山國家5A級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這是一座被古人比喻為直通帝座的天堂,也是一座備受百姓關注的山峰。其中泰山景區海拔最高的玉皇頂也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稱號。玉皇頂是泰山風景區的一座主峰,海拔高度達1532.7米,是泰山景區最高的山峰,更是無數遊客所登山的終點處。
  • 作為中華國山,為什麼說「泰山安則天下安?」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與厚重文化的國家,因而在自然山峰的身份之外,泰山還被賦予了眾多文化層面上的內涵與寓意,而其中的核心便是平安文化。「登泰山,保平安」長期以來為國人所熟知,泰山也幾乎成為平安的代名詞。
  •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拔地通天,唯我獨尊-泰山-聞名全國的山!
    天下第一名山泰山位於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數千年的泰山文化史中,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形成了其獨有的文化特色,順理成章把它推至崇高的歷史地位。五嶽獨尊泰山之高「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泰山素以雄偉著稱於世,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12座,最高峰玉皇頂海拔更是達到了1532.7米,登上玉皇頂俯視天下,頓生出拔地通天,直衝霄漢的磅礴氣勢,「登泰山而小天下
  • 環球衛視走進泰山天元石博物館 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
    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院長、泰山天元石博物館聯席館長吳秀新熱情接待並詳細介紹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泰山天元石博物館現狀及發展前景。張志軍主任就環球衛視與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泰山天元石博物館今後在文化公益事業與文化產業方面的合作,與吳秀新院長達成了初步方案。
  •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中國古代石刻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如果用「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來形容,也毫不過分,而泰山的石刻又是其突出的代表。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由六帝禪的天下第一山
    唐代詩人杜甫在《望嶽》詩中這樣評價泰山,"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歷史上有六位皇帝為封禪,足見天下第一山的地位,我看五嶽之巔為泰山勝景。這條路被稱為通天之路,也是泰山的經典景點。不要讓這些步驟嚇到你。能夠堅持徒步登泰山,也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連泰山都登了,人生還有什麼困難?五嶽獨尊這四個字,大概在1907年,是泰安的宗法玉構寫的。泰山頂上有許多石刻群文,是具有代表性的傑作。
  • 華山是奇險天下第一山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一般指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華山古稱為"西嶽",是中國的五嶽名山之一,自古就留下了"奇險天下第一山"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傳說。
  • 冬天的泰山,就此靜望「天下第一山」在雪中安睡
    ,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岱頂「仙人橋」冬天的泰山,「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風景獨特。飄雪的泰山十八盤景區人文景觀:五嶽獨尊的泰山,有著國山的尊位和厚重的歷史載盛,以帝王文化和「國泰民安」信念為代表的人文景觀是您不能不拍的攝影題材。
  • 五聖之首,世界第一山,歷代帝王崇拜,走進歷史的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玉皇頂主峰海拔數米,雄偉壯觀。它被稱為「五聖山之首」,「五聖山之長」和「世界第一山」。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崇拜泰山,說「泰山在世界各個角落都是安全的」。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被稱為「五聖山」。自從秦始皇賜走進泰山意味著走進歷史。
  • 泰山之遊最震撼的是登山路邊巍峨的巨型書法石刻
    但是,要問我對遊泰山最震撼的,還是攀登泰山途中的巍峨的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書法石刻。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分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
  • 【悅讀】《梁父吟》與梁父山石刻
    梁父即梁甫,「泰山下小山名」,就坐落在山東新泰,地處徂徠山之東南,距新泰市區約30公裡。據史記載,始皇帝、漢武帝、光武帝封泰山時,又「降禪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艱難;東漢張衡以「梁父艱」喻仕途險惡;北齊梁父縣令在山上督造摩崖石刻……可見,此山在歷史上相當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