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日本的京都,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跟團來到這個叫做平安神宮的地方停留,因為時間匆匆,很少能夠有足夠的多的時間停留,也因此對這裡印象不深,其實在京都,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地方。
平安神宮正面的參拜時用的通道是「神宮道」,因此,經過的這些路面很寬敞,沿途抵達這裡的地方也是四通八達,從三條大街北上一直走,跨過架設在琵琶湖水道上的「慶流橋」,就可以看到。
平安神宮的旁邊就是京都圖書館,在附近還有一個大的廣場,很多的時候都有一些集市活動之類的,也有一些賣小吃的攤位, 神宮本身是不收費的,如果參觀庭院要650日元的門票,神宮庭院分四部分,都非常精美。
可能是每個周末都會有一些類似的活動,在現場看到了來自日本周邊很多不同地方的手工藝品,都是簡易搭建而成。
平安神宮的建築,深受到唐代洛陽皇宮紫微城的影響深遠,所以有著明顯的唐代中國建築的風格。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原建築物三分之二的規模。整座神宮包括大鳥居、神宮道、應天門、大極殿及神苑等。同時,這裡紅色沒有採用通常日本神社所採用的沉重色調,而是鮮豔的朱紅色,配以碧綠的瓦和局部白色的牆,非常奪目。
之所以如今的建築面積縮小,主要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曾經發生過平安神宮放火事件,導致其中一大部分的建築被燒毀,後來在民眾的捐助下才得以修復。
即使如此,平安神宮依舊像極了唐代建築的風格,同時又融了日本古代的建築特色,難怪有很多自由行的人到了這裡以後,對於這裡的建築風格讚嘆不已。
從平安神宮走進神苑,感受會更加不同,神苑內草木茂盛、花團錦簇,晴天時苑中的水池如鏡子般倒映著藍天白雲,景致之美非常雅致,苑內水池裡的魚也是頗有靈性,靠近池邊,魚就會聚攏過來,像是在找我要吃的。
在這裡還有很多人都是為了祈願而來,所以在神功內不同的區域,都有類似的祈願福牌掛在上面,有無數種語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表達著自己的願望。
其實平安神宮最美的時候,就是櫻花開放的時候,但是很多人都不一定趕得上時候,看過枝垂櫻照片的人都知道,若非身臨其境,不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驚豔,因為比想的還要美上幾百倍!
雖然,我們抵達的時候,也並不是櫻花開放的時候,但是站在這裡,想像一下,在萬裡無雲的藍天,粉色如瀑的枝垂櫻襯著朱紅的屋簷,既神聖又明豔,十分奪目,那種畫面色彩的衝擊感,實際比扁平的照片更加的勾人心魄~
當然在四周閒逛的時候,也不難發現,出了大門的朱紅色之外,其餘很多的地方,儘量保持了一種原木的色彩。
真正說起平安神宮的意義,不僅是遊客眼中那麼簡單,與日本景點的小而美完全不同,空曠是前提,但是這裡再現了古代京都的隆盛,又是紀念近代的復興事業,也是從琵琶湖水道引水,可以說它是京都發展的象徵。
白沙地和空曠的空間與紅色的建築,有種蕭瑟又靜謐的感覺,內心平靜下來了,如果你在夏秋季節來到這裡,一定記得別忘記要進入神苑會更加震撼。
離開平安神宮的時候,站在門口,眼前能夠看到的對面鳥居,據說是京都最大的鳥居。附近還有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 京都市美術館等等,人來人往的京都,似乎這裡顯得格外安靜而舒適。
我是剛行路上,作為一名有溫度的旅行家,關注我,帶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