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2020-12-11 趣談唐宋元明清

感謝大家在閱讀之前點擊上方「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

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當我仔細查詢了對應數據,不難發現美軍在此次戰役中的傷亡人數達到了2萬人,英軍在此次戰役當中的傷亡人數達到了5萬人。

這個數據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可是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數據還是少的可憐。畢竟像春秋戰國時期隨隨便便的一場戰爭,就有可能有數10萬人甚至更多人員的戰損,包括但不限於坑殺趙國的40萬百姓。

為什麼此次戰役僅以幾萬人的戰損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獨立,僅以幾萬人的戰損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地位呢?其實在這種表面上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背後,有了很多股力量來回左右,這已經不單單是英國和美國的戰爭了,包括但不限於歐洲的部分列強也通通參與其中,只不過他們是冰山下面的水一樣深的很。

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呈現

這件事情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需要持續到1607年。在1607年的時候,英國人來到了北美大西洋沿岸,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時間段一般都是大航海的時間段,接連不斷發現了一系列的新大陸,而這些新大陸要麼就是無人駕馭之地,要麼就是有人控制但是當地的本土人他們根本沒有實力和列強做爭鬥。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也就自然而然的大大咧咧的佔領了這一大片土地。

英國人將此處的土地肥沃,並且地理位置佔優,於是直接佔領了當地的第1個殖民地,我們稱之為弗尼吉亞。可是沒有想到,弗尼吉亞的戰略根本沒有辦法滿足英國人的全部野心,在之後的不斷拓寬的過程當中,一直持續到了18世紀30年代,英國已經擁有了13個殖民地。

而這13個殖民地全部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當然英國並不只有這13個殖民地,這13個殖民地是有著特殊地域限制的,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包括但不限於英國人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開始了大批量的移民。

為什麼這些人願意拋棄自己的家園,前往遠離萬裡之遙的美國呢?在這裡我們可以姑且當做一種投資,在這個地方原本就是一片空白,只誰先去了時就能夠佔據獨特的優勢,而且傳說在美國的某些地方還能夠挖出金礦來,對於這一部分歐洲人來說具有著先天便利性,一時半刻就有著大批量的人移民北美。

但是這些歐洲的貴族來到了北美之後發現一個問題,自己來是來了,但是不可能讓自己下地幹活呀。像那些英國貴族,人家來了就是為了賺錢的,如果來了之後還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樣下地幹活種莊稼,對於他們來說損失是極大的。他們迫切的需要一部分勞動人口,這一部分勞動人口,就牽扯到了後面的黑奴問題。

一批又一批從非洲運過來的黑奴,慢慢的成為了當時的英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移民者的奴隸。這也為後期的民族矛盾帶來了極大的危機,當然這一點咱們不多講,單純的來講一講,本應屬北美殖民地經過一系列的資本的擴張,一系列的人員的僱傭和經濟各方面的發展,慢慢的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當中的上流。

但是儘管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飛快,可是絕大多數情況之下,都是依照於英國政體的統治模式成立出來的模式,每一個殖民地都有自己所謂的總督和議會,當地人根本說不出話來。

不同野心的擴張

伴隨著時間線一直往前移,慢慢的來到了18世紀中期,而這個時候英國對於英屬北美殖民地越發的重視。而英屬北美殖民地也意識到自己的實力不斷的壯大,其實這就屬於一個人的通病,一旦有了錢、有了權之後就有可能飄了。

而這個時候飄的是兩個國家,一個國家是英國,一個國家是英屬北美殖民地。英屬北美殖民地會這樣想:我的實力已經這樣強了,為什麼還要被你統治?為什麼我賺的錢還要和你拿分成?為什麼你要讓我做什麼我就去做什麼?

而當時的英國會這樣想:英屬北美殖民地竟然有如此大的潛力,就要再壓榨壓榨,就要再挖掘挖掘。保不齊能挖掘出金子來呢?在兩方面的思想巨大差異之下,就自然而然的會產生矛盾,但是在產生矛盾之前英屬北美殖民地只能忍氣吞聲,畢竟以自己當時的實力來看,還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和英國對抗的。

而在18世紀中期的時候,英屬北美殖民地慢慢的有了幾個極其重要的戰略優勢,第1個戰略優勢是造船業,英屬北美殖民地能夠佔建造很多很多的大型船隻,這一系列的大型船隻,為後期的英美戰爭提供了先天便利性。

除此之外,英屬北美殖民地因為其地貌的原因,其中的一片區域是一馬平川的,一馬平川往往就更容易種莊稼,慢慢的糧食生產越來越多,包括但不限於玉米和小麥,他們甚至能夠遠銷他國,在滿足自己使用的前提之下還進行了大批量的促銷。除此之外,田園經濟也正式應運而生,當然這個田園經濟未必是好事,它為後期的南北美洲之間的戰爭也提供了伏筆。

英國為了更好地控制英屬北美殖民地和當地的法國殖民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包括但不限於1756年到1763年的7年戰爭。在這7年戰爭當中,英國和法國算是徹底結下了梁子,當然即便沒有這件事情引發兩個國家的關係,似乎也不是非常非常要好。畢竟英法兩國的矛盾如果一直往前延續,甚至都能夠延續數百年上千年。

波士頓慘案的背後

在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當中有這樣的一個案件,這個案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記錄在歷史當中,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

英屬北美殖民地通過茶稅法,緊隨其後,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波士頓頃茶事件,再一次讓北美無法忍受英國的高壓和暴行。於是在1772年到1774年各個殖民地成立了通訊委員會,而這個通訊委員會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抗英

事態的發展慢慢的不受控制,1774年的9月5日到10月,這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北美殖民地在費城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我們稱之為第1屆大陸會議。

一七七五年的四月十九日,著名的列剋星敦戰役揭開序幕,而此次戰役是往返途中的英軍遭受民兵伏擊,死傷286人。

背後大魚終於浮出水面

當時在北美英軍主力退守到了約克鎮。而是當時的華盛頓請求法國海軍直接切斷了英國海軍的逃跑路線。我們不難發現:美國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以小勝多背後還有一條大魚,這條大魚就是法國。

最終我們可以定一個基調,此次戰役美國一小勝大並不是戰爭奇蹟,我們只能稱之為合理的運用戰略戰術,最終打造出來的這樣一個戰爭結果和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有著密切關係。而後期英國的一系列決策失誤以及法國的從中阻撓,也給英帝國的此次戰役失敗埋下了伏筆。

關注我,每天五個趣味小問答,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

關注我,支持原創,每天分享知識。

相關焦點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 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 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
  • 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綜合國力比美國強得多,為何不增兵繼續打下去
    今天的世界霸主美國,是從一場殘酷的戰爭中生生打出來的一個國家,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獨立戰爭」。巧的是,獨立戰爭時美國的敵人,正是前一任世界霸主英國,也是美國獨立之前的宗主國。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何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不然光靠北美殖民地的力量,沒個十幾二十年很難獨立!談不上什麼獨立,只能說是要想分家,不想交錢給你了,其它國家也談不上是什么正義的行為 ,只是為了削弱對手而已,壯大自己,只是沒想到他們還是親如一家人,自己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這場戰爭本不該打,因為英國和美國的價值觀,制度等都一樣,沒必要獨立。何況死了那麼多人更不值。美國和英國成為一個國家會更強大。
  • 美國獨立戰爭:歐洲列強削弱英國的權力遊戲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從表面上看,是美國本土軍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鬥爭。隨著獨立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在歐洲盟友越來越多。最終在歐洲英國徹底被孤立,加上軍事的失誤,無奈在北美撤軍,北美殖民地走向了獨立。其實這場爆發於北美的戰爭,歸根到底就是歐洲群雄的權力遊戲,一場歐洲列強削弱和牽制英國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
  • 美國獨立戰爭中,為何英國佔有絕對優勢,卻最後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中,明明英國人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假以時日完全通過加大在北美的投入,碾壓美國的獨立,將美國人獨立扼殺,為什麼最後英國卻沒有持續投入鎮壓,而是選擇了承認美國獨立呢?其次北美殖民地並直接向英國財政交稅,英國只是將北美殖民地作為原料的進口市場和工業品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市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不需要向英國交稅,到獨立戰爭之前,因為英國要求北美殖民地支付駐北美殖民地的軍費,以及購買被納過稅的茶葉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對,發生反抗事件,最終引爆為獨立戰爭,而戰爭之初,北美的殖民地要求的也只是擁有更大的自治權,而不是獨立,只是由於事態的變化
  •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近10萬人,幫助美國打英國
    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年到1783年爆發的局部國際性戰爭。經過8年奮戰,美國擺脫英國統治取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利用200多年的時間,快速成為全球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英國當時全國人口為750萬人,連同殖民地人口高達3000萬人,並且擁有一支裝備先進、戰無不勝的陸軍和一支擁有300多艘戰艦、所向披靡的海軍艦隊。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英國人剛剛在歐洲打了一場戰爭。然而,但英國將這次戰爭花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強烈不滿。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並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
  • 美國獨立戰爭,戰爭中被抹去的鬥爭,保皇派與革命派的對立
    文丨笑說三國天下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美國獨立戰爭,一場立國之戰。在這場戰爭的前夕,各方勢力混雜在其中。而在美國當地的住民之前也有著許多的矛盾。而美國當地居民對於英軍的不滿早在數十年之前就已經埋下。那麼在美國的獨立戰爭之前又發生過什麼事情呢?
  • 在美國獨立日說說獨立戰爭忽視了哪些人的「獨立」?
    今天是美國獨立日,為了紀念1776年7月4日通過的《獨立宣言》,以及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帶來這次勝利的1775—1783年間的獨立戰爭在美國歷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以「獨立」命名是因為這是一場美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但其實這並非抗爭初期的訴求。
  • 英國跟美國和談,美國的獨立戰爭基本結束,之後籤署《巴黎和約》
    說起美國想必在現在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國家吧,大家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也都知道美國曾經有多一段獨立戰爭的歷史,所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故事。在1781年,一直苦苦尋找美軍決戰的康華裡,終於在北卡羅來納跟美軍一仗,雙方的損失大致相當。此役之後,康華裡率領剩下的部隊向維吉尼亞進軍。為了支援南方,華盛頓派遣拉法耶特侯爵帶領援軍到維吉尼亞作戰。
  • 英國為何無法阻止美國獨立?北美人多有錢,甩掉英國已經很有底氣
    否則英國商船不給運輸,那北美洲的經濟作物就只能全部爛在地裡。 四、美國獨立戰爭 而此時的英國政府雖然打贏了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但是漫長的七年戰爭致使英國政府債臺高築,所以它必須加緊對北美十三個殖民地進行剝削,以此來緩解自己的財政壓力。
  • 美國是怎麼從英國獨立的
    美國是怎麼從英國獨立的一句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國的前身是英國的北美殖民地。和英國的大部分殖民地不同,其移民大部分來自英國本土,在美國建國前當地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英國人後裔。既然是英國人後裔,為何要堅決脫離英國獨立?內部原因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北美十三州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市場和較強的民族意識。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親兄弟拔刀想見的也多了。
  • 美國獨立:一場為了不納稅的戰爭
    美利堅民族的起源是一群來自大英帝國的底層移民,當然了也有一堆非大英的人士,比如美國新鄉(New York)最早就是荷蘭人的地盤。在工業革命前後的大英帝國,對普通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地方,要是能老婆孩子熱炕頭,誰想千裡迢迢出去?
  •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只有一次。而南北戰爭卻與這一次的革命戰爭有著質的區別,儘管某種革命性意義有所雷同,但獨立戰爭是建國;南北戰爭卻是統一的內戰。眾所周知: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的迫害乘船來到了美洲的新英格蘭。
  • 美國獨立戰爭實質上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
    美國的歷史遠非輝煌,其獨立戰爭實質上是重新定義與英國政府的遊戲規則。在此之前,美國人(主要族群是移民)通過屠殺印第安人獲得了稱霸美洲的權力和地位,這與不安分的英國密切相關。只要梳理一下建國前美國人的歷史,就可以看出獨立戰爭並不是獨立的。為誰獨立?
  • 美國獨立時英國正值巔峰時代,為啥英軍沒能打敗美軍呢?
    如果只是美英之間的單挑,美國肯定不可能獨立,因為雙方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當時僅英國本土就有750萬人口,總兵力在20萬人左右,而當時的北美13州殖民地總共只有300多萬人,起兵之初時連2萬正規軍都沒有湊出來,英國打美國完全是爸爸打兒子。
  • 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為啥總是追隨美國?
    (2018年五國代表在澳大利亞舉行會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美國獨立時間最早,並且日後發展的最好。到20世紀初期時,美國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NO.1了,早就不用向英國點頭哈腰了。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三是二戰以後日本在美國主導下實施的土地改革。那麼,作為從農業國迅速發展成工業國的資本主義美國,其歷史上有沒有進行過土改呢?嚴格來說,其實是有的。美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在事實上起到土改效果的「準土改」事件。而其中第一次,就發生在北美獨立戰爭期間。為什麼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會發生「土改」呢?這就得從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說起了。
  • 美國獨立宣言:要繼續效忠英國嗎?膽子大的人,讓美國獨立
    1775年年末,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第二次大陸會議的代表們,以為加拿大的法國人一定很想脫離英國人的控制。在他們看來,英國徵服對北美洲殖民地太苛刻了,肆意破壞殖民地的商業,就連他們自家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法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