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裡的中醫:聞雞起舞

2021-02-08 中國西藏網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從中醫角度看,這個成語裡展示了一種養生方式——晨練,蘊含著一個健康理念——早睡早起身體好,術語叫「夜臥早起」。

  中醫很重視晨練,要求一年四季都要堅持。《黃帝內經》就說了:春天,廣步於庭;夏天,無厭於日;秋天,與雞俱興;冬天,必待陽光。晨練時間略有差異,但堅持這一點是必須的。

  古人無法精準計時,就用雞鳴之類的生物節律作為根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物鐘」。聞雞起舞,那麼雞一般幾點叫呢?俗話說「雞叫三遍天就亮」,這一時段大概相當於早晨4點到6點之間。

  現代研究支持晨練。從環境上說,早晨室外空氣清新,飽含負氧離子,有利於調整血壓、血糖,穩定情緒,改善睡眠。晨練有利於體內毒素和廢物的排出,長期堅持,相當於長期給身體進行健康充電、增加生命力的儲蓄。

  今天城市裡的上班族,很多人缺少晨練和其他形式的鍛鍊,造成身體素質下降,各種疾病高發,非常需要借鑑「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的那股勁頭。

  聞雞起舞的舞字,看上去就感覺很輕快,不那麼累,說明不是劇烈運動。對於大眾來說,晨練不管選擇什麼形式,都應該以溫和不激烈為首選,尤其對於年紀大、體力差的人更是如此。

  另外,晨練中如果出現一些異常信號,那就說明健康防火牆遇到了挑戰,應該予以注意。比如,心率過快、胃腸絞痛,或許是過敏性休克的徵兆;心率不增加,則預示心臟病的風險加大;規律性頭痛、腹痛、胃痛等,應該考慮相關臟器的安危。畢竟,聞雞起舞為的是報效祖國,可不能把自己先報銷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聞雞起舞(成語裡的中醫)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成語 聞雞起舞 詳解
    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成語簡拼
  • 聞雞起舞—成語故事(第十七則)
    本期成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成語出處: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晉書·祖逖傳》相關詩句: 「洛陽雙鵝飛翀天,兵塵澒洞如雲煙。將軍雅志翊皇極,聞雞起舞心茫然。」
  • 品讀|在成語裡遇見中醫智慧
    關於中醫,我們自己還需要對之有更深的了解。比如說,我們需要知道,中醫除了是一種治病的學科、手法,還是一門蘊涵著關於身體、自然的智慧之學。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也沉澱、體現在諸多經典成語之中。成語,作為漢語言文字中尤為閃亮的那顆珍珠,是前人生活的積累和思辨的閃爍,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詞彙。但是您知道嗎?在很多成語中,我們可以遇見中醫。
  • 《佳一佳禾唱成語》之《聞雞起舞》
    7月22日,繼《鐵杵成針》之後,《佳一佳禾唱成語》第二首成語歌唱單曲之《聞雞起舞》上線了,雖然是從孩童角度去解讀成語故事,但是也蘊含了滿滿的正能量。 〝聞雞起舞〞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亦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 對症下藥(成語裡的中醫)
    開欄的話「成語裡的中醫」欄目今天和大家見面了。為什麼要開這個欄目呢?主要想傳播一些有趣味性的中醫文化知識。中醫藥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古人的生存生活休戚相關。而成語是約定俗成、廣泛使用的短語,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中醫治病救人的內容,如病入膏肓、對症下藥等;有的是文人學者借用中醫概念來說明社會現象的,如諱疾忌醫、無病呻吟等;還有一種情況,是其他領域的用語被中醫拿來改造後賦予了新內涵的,如起死回生、不寒而慄等。我們想通過介紹一個個與中醫有關的成語,來說明廣義的醫學、廣義的健康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 中華成語典故系列:聞雞起舞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
  • 杯弓蛇影(成語裡的中醫)
    「杯弓蛇影」這個成語,其實講的就是「治心病」的故事。《晉書·樂廣傳》中講到,西晉名士樂廣有個好友,很久沒來作客。樂廣一問,好友道出心結——上次來你家宴飲,剛要端起酒杯,卻發現杯中有條小蛇,心中百般不快。雖然勉強喝下了酒,可回家輾轉難測,不久就病了。小小酒杯,斷然盛不下一條蛇。
  • 沁人心脾(成語裡的中醫)
    沁人心脾這個成語的形成,受到了中醫理論的影響,其中出現了兩個器官名稱:心和脾。中醫認為:脾喜歡清爽,討厭黏膩和濁氣;心主神,而人的感覺、知覺是神的一部分。因此,吸入芳香清爽的氣味,正迎合了脾的喜好,使人內心舒適。這個成語最早可以追溯到宋詩《冷泉亭》裡的一句:「一泓清可沁詩脾。」中醫裡有五氣的概念:臊、焦、香、腥、腐。
  • 聞雞起舞的故事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聞雞起舞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而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薰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成長發展。 關於這個成語的起源,想必很多人也耳熟能詳。
  • 成語裡的中醫:如法炮製
    如法炮製這個成語,曾出現在清代長篇小說《鏡花緣》中。李汝珍在講述討伐武則天的軍隊時寫道:「即如法炮製,果然把陣破了。」依照現有的方法、照著現成的樣子去辦,結果和成效也是可以預期的。如今,如法炮製往往用作貶義,例如有時同製造假貨聯繫在一起。
  • 肝膽相照(成語裡的中醫)
    「肝膽相照」這一成語,比喻真心誠意、以真心相見、互相坦誠。最早記錄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淮陰侯韓信,因為傑出的軍事才華和雄才大略被漢王劉邦重用,在楚漢之爭中,功不可沒。在中醫裡,《內經》中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足厥陰肝經在裡,負責謀慮;足少陽膽經在表,負責決斷。也就是說,肝負責想,膽負責幹,只有肝經和膽經相表裡,二者相互配合,肝膽相照,一個人的健康才有保證,能做出正確理性的決定而不至於怯懦。
  • 不合時宜(成語裡的中醫)
    「不合時宜」這個成語的流傳是因蘇軾發揚光大的。他有一次拍著肚子問侍妾們:「你們知道這裡面都有什麼嗎?」有人說「都是文章」,有人說「都是見識」,蘇軾均搖頭。這時朝雲說:「一肚皮不入時宜。」蘇軾大笑。再比如用藥上,中醫強調道地藥材的運用,認為生長在不同地域、採收於不同時段的藥物,其質地、成分、效果是有差異的。四川等省份的大山裡,黃連、大黃等苦寒藥物是道地的;河南等省份一馬平川,山藥、菊花等溫和藥物是道地的;吉林等省份冰天雪地,氣候寒冷,人參、鹿茸等補益藥物是道地的;廣西等省份陽光常駐,雨水豐沛,柑橘、沙參等滋養藥物是道地的。
  • 安步當車(成語裡的中醫)
    安步當車這個成語,原本是表達人生的淡泊志向、稱讚安貧樂道的品質,如今人們往往將其字面意思拿出來,強調多走路的好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路、散步,簡單動作背後藏著健康密碼。在中醫裡,散步是很重要的養生之道。人體一半經絡在足部聚集,脾經、肝經、腎經、胃經等重要經絡都經過足部,許多重要穴位也在足底。
  • 成語裡的中醫:高枕無憂
    這時,馮諼說道,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穩了腳跟,只能算得到了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這是高枕無憂這個成語的前身。高枕而臥,在先秦時期應該已經是一個常用詞了。上面的故事出自《戰國策·齊策》,在同書《魏策》中也有「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的說法。
  • 高枕無憂(成語裡的中醫)
    這時,馮諼說道,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穩了腳跟,只能算得到了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這是高枕無憂這個成語的前身。高枕而臥,在先秦時期應該已經是一個常用詞了。上面的故事出自《戰國策·齊策》,在同書《魏策》中也有「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的說法。
  • 這些你熟悉的成語 竟然都蘊藏著古人養生智慧
    而成語是約定俗成、廣泛使用的短語,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中醫治病救人的內容,如病入膏肓、對症下藥等;有的是文人學者借用中醫概念來說明社會現象的,如諱疾忌醫、無病呻吟等;還有一種情況,是其他領域的用語被中醫拿來改造後賦予了新內涵的,如起死回生、不寒而慄等。我們想通過介紹一個個與中醫有關的成語,來說明廣義的醫學、廣義的健康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 《讀成語學中醫1》|學成語知中醫,長智慧更健康
    今天來說說跟中醫有關的成語故事。成語有故事,有世情,有歷史,有道義春秋,中醫是科學,是哲學,是文化,是大千世界。該書通過成語解講中醫,通過中醫講讀傳統文化,輔以妙趣橫生的漫畫插圖,讀來讓人忍俊不禁之餘,亦可了解中醫的發展歷史,領悟中醫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係,知曉中醫的博大與神奇。
  • 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后奔赴各自戰場,共同唱響悲壯戰歌
    聞雞起舞他們倆為準備抵抗五胡入侵華夏,共同創造了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後來兩人奔赴不同的殺敵戰場,成長為勇敢反擊五胡亂華的堅強戰士,最後共同唱響了悲壯的戰歌。一.這就是"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二. 戰火紛飛,各自奔赴不同戰場後來洛陽遭受五胡侵擾,為了躲避災難,祖逖隨族人們南遷,劉琨仍留在北方。分手時,兩人互相勉勵,將來一旦有了兵權,一定要捨身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