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故事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2021-02-07 肚皮奇聞異事

聞雞起舞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而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雖然很多人對這個故事都了解,但去人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其實聞雞起舞祖逖,聽到這個名字都會覺得十分陌生,但是大家肯定都有聽過聞雞起舞的故事。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祖逖生於範陽祖氏家族,祖家為北地大族,世代高官。祖逖從小性格豁達,不拘小節,常常接濟周遭生活困難的人們,因此受到鄉裡宗族的敬重。他從小發奮讀書,博覽古今,人們稱他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太康十年,祖逖被陽平郡的郡府推舉為孝廉,又被司隸推舉為秀才,但是祖逖都沒有從命。

  元康元年,八王之亂爆發,祖逖得到重視,先後效力於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豫章王司馬熾,歷任大司馬府掾屬、驃騎將軍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從事中郎。

  永嘉五年,洛陽淪陷,祖逖率領數百家的親信南下到淮泗躲避戰亂。到達泗口(今江蘇徐州)後,祖逖被琅琊王司馬睿任命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徵為軍諮祭酒,率領部下駐紮在京口(今江蘇鎮江)。

  建興元年,晉愍帝即位,以司馬睿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陝東諸軍事,向晉愍帝請求率兵去洛陽勤王。當時,司馬睿正開拓江南,根本無意北伐。司馬睿雖 然不願北伐,卻也不便公開反對,晉愍帝於是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卻只撥給祖逖千人糧餉、三千匹布帛,讓他自己去招募戰士,製造兵器。

  太興二年,祖逖率軍進攻蓬關(在今河南開封),討伐陳川。在浚儀與石虎交戰,後來祖逖大敗退至淮南。

  祖逖所率部下軍紀嚴明,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積極響應。在幾年內,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祖逖因而被進封為鎮西將軍。然而歷史上的大將們最後基本都沒什麼好下場。因為朝廷忌憚祖逖勢力強盛,還派戴淵來牽制他。

  大興四年,因為朝廷內的明爭暗鬥,國家日漸衰弱,祖逖憂慮而死。祖逖死後被追封為車騎將軍,他的部下也被弟弟祖約接管過去,但是隨著祖逖的死亡,北伐大業也因此功敗垂成。

聞雞起舞的故事簡介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

  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 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

  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 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 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

  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 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 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可見,當你有了一個生活的好習慣之後,很多事情都能隨著調節調整,進而達到生活的目標,聞雞起舞,你也不妨試試看?

  如今9月1日啦,各大學校的學生已經開學了,聞雞起舞要從娃娃抓緊,從小鍛鍊出一個好習慣,做到早睡早起身體好!

聞雞起舞是什麼意思

  聞雞起舞,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這是一個褒義詞,該詞多用於象徵或是比喻的修辭手法中,是引用典故的用詞手法。該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來源了。同義詞:發奮圖強、自強不息。

相關焦點

  • 聞雞起舞—成語故事(第十七則)
    本期成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將軍雅志翊皇極,聞雞起舞心茫然。」       ——明·何喬新《題祖逖聞雞起舞圖》近義詞:發奮圖強 自強不息反義詞:苟且偷安 自暴自棄聞雞起舞的主人公:     祖逖:(公元266年-321年),字士稚,範陽遒縣
  • 成語 聞雞起舞 詳解
    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成語簡拼
  • 聞雞起舞(成語裡的中醫)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成語裡的中醫: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煙雨江湖天賦適用門派總結 聞雞起舞怎麼樣
    昨天小編給大吉介紹了煙雨江湖改版後的四個天賦,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聞雞起舞的這個天賦是怎麼樣的,以及對這些天賦的適用門派和具體作用進行一個具體的總結,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小編的分享吧。 首先我們把聞雞起舞這個天賦看了。 聞雞起舞它有一個特色那就是自帶招架加成,而這個特色特別是配上反擊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所以總結來說就是不僅僅適合太乙劍。
  • 《佳一佳禾唱成語》之《聞雞起舞》
    7月22日,繼《鐵杵成針》之後,《佳一佳禾唱成語》第二首成語歌唱單曲之《聞雞起舞》上線了,雖然是從孩童角度去解讀成語故事,但是也蘊含了滿滿的正能量。 〝聞雞起舞〞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亦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 祖逖:聞雞起舞那少年,長大之後戎馬一生,卻憋屈而死!
    這就是聞雞起舞的故事。公元291年,司馬家的弟兄們玩起了吃雞大作戰(八王之亂)。當時的祖逖才25歲,先後就死了3位老闆。後來跟著東海王司馬越去調戲成都王,結果被反調戲了,戰敗後逃回洛陽。司馬睿說:「別扯淡了,那些胡人都是彪子,聽說都在洛陽城吃人了,誰愛去誰去!反正老子要去南方度假。」祖逖進言:「打回洛陽,救我百姓,復我河山,雪我國恥」。吃飯端大碗,幹活溜地邊的司馬睿被打臉了,他故意刁難祖逖,封他為奮威將軍,賞他一千人口糧、三千匹布帛,催他馬上買機票,趕快去收復洛陽。
  • 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后奔赴各自戰場,共同唱響悲壯戰歌
    聞雞起舞他們倆為準備抵抗五胡入侵華夏,共同創造了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後來兩人奔赴不同的殺敵戰場,成長為勇敢反擊五胡亂華的堅強戰士,最後共同唱響了悲壯的戰歌。一.為備戰共同聞雞起舞劉琨與祖逖,生活在匈奴貴族橫行北方、西晉王朝面臨崩潰的時候,即"五胡亂華"之際。年輕時,兩人就是要好的朋友,當時他們一起在司州(今洛陽東北)做主簿,負責掌管文書、辦理事務。晚上,兩人同床共枕,還常常談論國家大事到深更半夜,共同為祖國的前程擔憂。
  • 中華成語典故系列:聞雞起舞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 【歷史雜談】半夜聞雞起舞的祖逖,後來怎麼樣了?
    在談到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以及之後的三百年大動蕩時,我們少年時代的老師們在痛斥朝廷腐敗,權貴誤國的時候,都必須提到聞雞起舞的故事。劉琨比祖逖小5歲,成名卻比祖逖早,祖逖還沒有出名的時候,劉琨就跟祖納一起以「雄豪」而聞名洛陽了。
  •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薰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成長發展。 關於這個成語的起源,想必很多人也耳熟能詳。
  • 聞雞起舞 挑燈夜戰 確保實現「四季勝、全年贏」
    縣委書記顏海榮強調,要以戰鬥的姿態,聞雞起舞、挑燈夜戰,確保實現「四季勝、全年贏」的總目標。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王斌達主持。牟錫榮、邱戰洪、王勇軍、梅安虎、邵海麗、鄭靈輝、徐躍平、陳偉鷹、周慧忠等縣領導出席會議。
  • 成語「聞雞起舞」中的兩個主人公,歷史上都有著怎樣悲壯的結局
    不管怎樣,聞雞起舞、先吾著鞭、中流擊楫、南塘一出、吹笳退敵、置酒作歌等因他們而出現了的成語,將會一直傳揚下去,激勵著中華兒女抵禦外辱,為祖國的崛起而奮鬥不息。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撰文:細筆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 IG樂顏「聞雞起舞」,而寧王已經停止訓練,Rank只是擺設?
    這是IG俱樂部隊員Rank列表,其中IG樂顏「聞雞起舞」,在5月1日凌晨5點起床訓練,並且用打野猴子取得了SVP數據,而IG寧王已經停止訓練,他上一次登錄韓服,還是季軍戰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說輸給FPX後,IG寧王暫停了Rank,目前身處鑽一54勝點,遠不及大師186勝點的Leyan。
  • 祖逖都三十多歲了,為何還要和劉琨同被而眠,聞雞起舞?
    混出了頭的祖納對自己混不吝的弟弟祖逖也很擔憂,也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給了祖納一點啟發,給他換個環境試試吧。祖逖也很對這位與自己哥哥齊名的小夥子很感興趣,趁著工作閒暇之餘經常與劉琨談論時政,二人越聊越投機,越聊越基情,最後同床而臥,同被而眠,這才有了聞雞起舞的故事,兩位「百鍊鋼」的漢子白天在一起讀書練劍,晚上在一起共枕聊志向。
  • 每個不曾聞雞起舞的日子,都是對青春歲月的辜負
    每一個不曾聞雞起舞的日子,都是對青春歲月的辜負。作為「碎片時間殺手」的智慧型手機,在高三學生手裡的命運,應該是被關機然後束之高閣。畢竟青春只有一次,而距離高考只有100天。
  •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你可知道這些成語背後,主人公的命運如何?
    當孩子不好好學習時,老師和父母就會用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來激勵他們。其中,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聞雞起舞等典故最讓人耳熟能詳。那麼我們曾經的榜樣,這些故事背後的主人公,他們的命運走向又是如何?今天,小墨就來為你盤點一下這些人物的命運。
  • 鐵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鐵杵成針的典故故事是什麼?
    小的時候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這個鐵杵成針的故事了吧,很多人也都知道的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編也聽說過,那就是故事裡面一婦人能把鐵棒磨成一根針,這個故事的寓意反正就是說只要堅持,就能到達自己想要的結果了。那麼今天我們來繼續研究看看,看看這個鐵杵成針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
  • 伯仁是誰,為什麼被殺?,因「我」而死,我是誰?
    這個故事涉及三個人物,王敦、王導 ,在一個就是主人公周顗 字伯仁。故事發生在東晉晉元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