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雜談】半夜聞雞起舞的祖逖,後來怎麼樣了?

2021-02-23 大話鹽城

早於嶽飛800年的祖逖,竟與嶽飛是著同樣的命運!

人民對嶽父都早已耳熟能詳,民族英雄、抗金英雄,如果沒有秦檜和趙構的破壞,定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直搗黃龍,恢復華北,實現再一次的大一統。然而早於嶽父近千年的祖逖,雖然沒有慘死在皇帝的聖旨之下,卻也同樣的報國無門,躊躇滿志而功虧一簣!
河北祖逖,河南嶽飛,他們是跨越千年的知己!

在新中國的通識歷史教育,以及普及版的歷史教科書中,祖逖和劉琨的友誼,都是繞不過去的畫面。在談到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以及之後的三百年大動蕩時,我們少年時代的老師們在痛斥朝廷腐敗,權貴誤國的時候,都必須提到聞雞起舞的故事。

祖逖出生於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在他出世的八十多年前,他的同鄉劉備,公孫瓚和張飛正是在這裡長大,並投入那個著名的三國亂世裡,在史書上留下了不朽的姓名。祖逖出生的時候,蜀漢已經滅亡,他曾經擔任司馬昭椽署的父親祖武有可能參與了攻滅蜀漢的謀劃,參加過歡迎劉禪的宴會,但在司馬昭暴病去世之後,離開洛陽,去上谷郡擔任太守。上谷郡覆蓋今張家口市和北京延慶地區,治所在北官廳水庫附近。也就是說,他的父親擔任太守的地方,距離家鄉很近。也就是就在祖逖出生的這一年,曹魏禪讓於晉,晉武帝正式在法理上取得了天子地位。可以說,祖逖是西晉的同齡人,但不幸的是,他最終比西晉要長壽的多。

在祖逖的少年時代,他的父親就已經去世,他在自己的兄長照看下長大。年少的祖逖已經顯示出亂世英雄的某些特質,不修邊幅,不好讀書,輕財任俠,家中出了這麼一個不省心的小子,兄長們在欣喜之餘,也自然不免憂心。他成年後發奮讀書,博覽書籍,涉獵古今,時人都稱其有贊世之才。

學有所成之後,祖逖多次遊歷洛陽,很快就聲名鵲起。24歲那一年,他當官了,職位是司州主簿,後來和他一起聞雞起舞的劉琨,當時就是他的同事。

劉琨比祖逖小5歲,成名卻比祖逖早,祖逖還沒有出名的時候,劉琨就跟祖納一起以「雄豪」而聞名洛陽了。或許,劉琨和祖逖相識,就是祖納介紹的。如果這個猜測不算離譜,那麼,可能他們在出任司州主簿以前就已經是好朋友。

祖逖與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時,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聞雞起舞而眠。一次,祖逖半夜聽到雞叫,認為這是上天在激勵他上進,便叫醒劉琨道:「此非惡聲也。」然後與劉琨到屋外舞劍練武。

永嘉五年(311年),洛陽陷落,祖逖率親族鄉黨數百家南下,避亂於淮泗。他躬自步行,把車馬讓給老弱病人,又把糧食、衣物和藥品分給別人。逃亡途中多遇盜賊險阻,祖逖應付自如,被同行諸人推為「行主」。到達泗口(治今江蘇徐州)後,祖逖被琅琊王司馬睿任命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徵為軍諮祭酒,率部屯駐京口(治今江蘇鎮江)。

建興元年(313年),晉愍帝即位,以司馬睿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陝東諸軍事,命其率兵赴洛陽勤王。當時,司馬睿正開拓江南,根本無意北伐。祖逖進言道:「晉室之亂,並不是皇帝無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爭權,自相殘殺,給了夷狄可乘之機。如今北地百姓備受蹂躪,都有奮起反擊之志。大王如能命將出師,讓祖逖等人為統領,江北豪傑必定會望風響應,淪亡人士也會歡欣鼓舞。如此,也許可以申雪國恥。」司馬睿雖不願北伐,卻也不便公開反對,於是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卻只撥予千人糧餉、三千匹布帛,讓他自募戰士,自造兵器。

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進屯雍丘(今河南杞縣)。

當時,河南塢主(堡壁首領)各擁部曲自重,相互攻擊,依違於石勒和晉朝之間,他派人招撫,共御石勒,進克譙城(今安徽亳州)。蓬陂塢主陳川勢力較大,大掠豫州諸郡,被祖逖設伏擊潰,將所掠子女財物各歸原主,深得民心。陳川投石勒,祖逖率軍伐陳,勒遣石虎領兵五萬救援,祖逖數以奇兵擊退進犯。

石勒統治的鎮戍多歸附祖逖,北方晉室將領李矩、郭默、上官巳、趙固等也願聽從指揮,九年即收復黃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軍紀嚴明;自奉儉約,不畜資產,勸督農桑,發展生產,深得百姓愛戴。歷經喪亂的中原父老說:「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

乃在座上歌曰: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晉書·祖逖傳》)。

黃河北岸塢壁群眾向祖逖密報石勒的活動,迫使不敢南犯。石勒遣書求互市,他雖不答,卻任憑通商貿易,收利十倍。

正當他營繕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秣馬厲兵,積蓄力量,準備向北岸推進時,東晉王朝內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太興四年(321),晉元帝司馬睿派遣戴淵為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以監督祖逖。

九月,妖星現於豫州分野。祖逖曰: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殺我,此乃不祐國也。

祖逖憂慮王敦和東晉政權對立,內亂爆發,北伐難成,當年,憂憤死於雍丘(治所在今河南杞縣),終年五十六歲。他收復的土地又被石勒攻佔。

司馬睿自移鎮建鄴,一心在拼湊江南小朝廷,他和擁戴他的門閥士族都無意北伐。從司馬睿來說,雖然國土淪喪,他仍不失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這皇帝的寶座還不知究竟屬誰呢?但面對祖逖大義凜然的請求,他又不願落下阻止北伐的惡名,於是,便消極對待此事。這是東晉的自取滅亡!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祖逖北伐戰爭,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北伐。雖未有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和嶽飛「直搗黃龍」的氣勢,也未能像朱元璋那樣一統中華。但祖逖的北伐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由於是白手起家,祖逖以戰養戰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祖逖雖未能收復失地,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將和宗澤、嶽飛、文天祥、于謙等人一樣,永遠留在人民的心中。

毛主席曾作詩:祖生擊楫至今傳。以歌頌祖逖偉大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


轉自鹽城123網

想了解關於鹽城的更多新鮮資訊,認識更多美女帥哥
歡迎加入大話鹽城微信交流群

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好友,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聞雞起舞的故事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司馬睿雖 然不願北伐,卻也不便公開反對,晉愍帝於是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卻只撥給祖逖千人糧餉、三千匹布帛,讓他自己去招募戰士,製造兵器。  太興二年,祖逖率軍進攻蓬關(在今河南開封),討伐陳川。在浚儀與石虎交戰,後來祖逖大敗退至淮南。  祖逖所率部下軍紀嚴明,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積極響應。
  • 祖逖:聞雞起舞那少年,長大之後戎馬一生,卻憋屈而死!
    祖逖聽到打鳴後比母雞還興奮,也起床尿尿,洗臉刷牙,然後去院子裡下蛋,不是,耍劍!這就是聞雞起舞的故事。公元291年,司馬家的弟兄們玩起了吃雞大作戰(八王之亂)。當時的祖逖才25歲,先後就死了3位老闆。後來跟著東海王司馬越去調戲成都王,結果被反調戲了,戰敗後逃回洛陽。
  • 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后奔赴各自戰場,共同唱響悲壯戰歌
    劉琨與祖逖,二人都是東晉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其中劉琨還是政治家、文學家與音樂家。聞雞起舞他們倆為準備抵抗五胡入侵華夏,共同創造了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後來兩人奔赴不同的殺敵戰場,成長為勇敢反擊五胡亂華的堅強戰士,最後共同唱響了悲壯的戰歌。
  • 成語 聞雞起舞 詳解
    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成語簡拼
  • 中華成語典故系列:聞雞起舞
    ---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
  • 聞雞起舞—成語故事(第十七則)
    本期成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晉書·祖逖傳》相關詩句: 「洛陽雙鵝飛翀天,兵塵澒洞如雲煙。將軍雅志翊皇極,聞雞起舞心茫然。」
  • 最美不過文言文系列之《祖逖》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佳一佳禾唱成語》之《聞雞起舞》
    7月22日,繼《鐵杵成針》之後,《佳一佳禾唱成語》第二首成語歌唱單曲之《聞雞起舞》上線了,雖然是從孩童角度去解讀成語故事,但是也蘊含了滿滿的正能量。 〝聞雞起舞〞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亦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 【定興人物誌】祖逖
    成年後,祖逖發奮學習,博覽群書,涉獵古今,當時許多官員名士往來京城經過祖逖家鄉,了解到祖逖的為人和氣質都非常讚賞,認為他有輔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後祖逖舉家遷居陽平。晉武帝太康十年(289),祖逖被郡府舉為孝廉,又被司隸舉為秀才,但都沒有應命。後來祖逖與劉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二人關係非常親密,晚上同榻共被而眠。一次,半夜的雞鳴將祖逖從睡夢中喚醒,祖逖叫醒劉琨說:「此非惡聲也!」
  • 祖逖都三十多歲了,為何還要和劉琨同被而眠,聞雞起舞?
    祖武這六個兒子不是同一個媽生的,史書上很明確的記載了祖納與祖逖就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祖逖與祖約是同母兄弟,這幾個孩子各自跟著自己媽過日子,大家還生活在的一個大院裡。祖逖與祖約從小就相依為命,這讓祖逖對祖約極其溺愛,最終成為禍水。
  • 將帥傳 | 東晉·祖逖
    祖逖(公元266~公元321年),字士稚,範陽遒縣(今河北浹水縣北)人,東晉名將。他力主北伐,擊楫中流,為實現統一作了積極的努力,他的愛國精神至今為人傳頌。
一、聞雞起舞 避亂江淮祖逖家是北方大姓,祖上世代擔任二千石的高官。父親祖武,曾任上
谷太守。
  •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薰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成長發展。 關於這個成語的起源,想必很多人也耳熟能詳。
  • 聞雞起舞(成語裡的中醫)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成語裡的中醫: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成語「聞雞起舞」中的兩個主人公,歷史上都有著怎樣悲壯的結局
    祖逖先後擔任過齊王司馬冏的大司馬掾,長沙王司馬乂的驃騎祭酒、主簿、太子中書舍人,還擔任過豫章王的從事郎中,後來跟隨晉惠帝北伐,結果在蕩陰(今湯陰)大敗而歸。公元304年,晉惠帝被張平逼迫遷至長安,祖逖亦隨之而去。在長安,關東各諸侯競相招攬,厭惡了內鬥的祖逖一一謝絕。此後一直在家,未曾出仕。而劉琨在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被當時執政的趙王司馬倫招致麾下。
  • 煙雨江湖天賦適用門派總結 聞雞起舞怎麼樣
    昨天小編給大吉介紹了煙雨江湖改版後的四個天賦,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聞雞起舞的這個天賦是怎麼樣的,以及對這些天賦的適用門派和具體作用進行一個具體的總結,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小編的分享吧。 首先我們把聞雞起舞這個天賦看了。 聞雞起舞它有一個特色那就是自帶招架加成,而這個特色特別是配上反擊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所以總結來說就是不僅僅適合太乙劍。
  • 在八王之亂的最後兩王之爭中,劉琨與祖逖分道揚鑣和劉琨初戰失利
    二、祖逖、劉琨二人從聞雞起舞到分道揚鑣司馬越命琅邪王司馬睿為平東將軍,留守下邳,監管徐州軍事;範陽王司馬虓出許昌屯兵鄭州附近的滎陽;自己親自兵3萬屯於蕭縣。大軍集結,戰爭機器已經發動,司馬越正要隆隆向前之計,卻因為一顆釘子而嘎然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