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2020-12-22 中國僑網

  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南方日報記者 蘇仕日 達海軍 實習生 陳淑曼

  潮州古城,載陽巷裡的載陽客棧,幾位「驢友」在院子的天井裡泡起工夫茶,頓時茶香四溢。

  客棧主人廖奕銘沒有工夫停下腳步。百餘米外的鐵巷,一座三進兩天井約600平方米的老宅子正在修繕。廖奕銘要把這裡改造成餐飲空間,讓潮州菜的「香氣」傳得更遠。

  10年前,廖奕銘在潮州古城辦起了第一家清代建築民宿客棧。如今,多家客棧茶館經營成了品牌。上個月,載陽客棧剛在2020中國民宿產業寧波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全國民宿品牌」。

  經歷過潮州文旅火熱和疫情寒冬的冰火兩重天,廖奕銘堅持著,也堅信著,他希望能在自己和別人的「詩與遠方」上嘗試更多,在追尋「精神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從1到128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十一二月往往是潮州旅遊的淡季。今年冬天有些不一樣,每天約3萬人湧入古城。平日裡,載陽客棧有五六成的入住率,而在周末,滿房是常態。

  很多慕名來潮州旅遊的人,第一選擇便是住民宿。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廖奕銘、龍素玲夫婦卻感到「有些寂寞」。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寂寞」。

  載陽客棧前身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夫第」,潮州傳統建築格局「肆點金」在這裡保存完好,青磚灰瓦、雕刻精巧、典雅別致。

  1977年出生的廖奕銘從小在這裡長大。在他的記憶裡,最熱鬧時大家庭22口人都住在這裡,後來陸陸續續搬走了。

  像古城裡許多空心老宅一樣,這座年久失修的宅院難免破敗。

  「古宅有人氣,才是保護它的最好方法。」廖奕銘這麼想著,機遇也就來了。

  10多年前,潮州對廣濟橋、牌坊街進行修復,意欲發展旅遊業。

  不想讓祖宅荒廢,廖奕銘決定將其改造成客棧。2009年,他斥資百萬元,聘請古建專家,花了一年多時間,用古法修繕。當然,為了住客,也增加不少現代生活所必需的物件。

  2011年元旦,潮州第一家清代民居客棧——載陽客棧正式開門迎客。那時候,潮州的旅遊市場還不似現在這般火熱。

  多年之後,龍素玲依然記得,剛開張那會兒,夫妻倆都沒有經營經驗,客棧掛了整整一個月的白榜——沒有一單客人。

  做網站、開博客、開微博、搞活動……夫妻倆想盡辦法推介。「潮州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旅遊,大有可為。」廖奕銘堅持著。

  憑藉著潮州文化特色,載陽客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客人與主人、店長們甚至成了常年往來的朋友。「這10多年,世界上近百個國家的人都曾入住過我們客棧。」說起這話,廖奕銘頗有些自豪。

  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潮州旅遊市場也逐漸有了起色。到2015年,古城裡的民宿客棧逐漸多了起來,有了第二家、第三家……隨後,更似「雨後春筍」,直至128家。

  從1到N 「疫情最終會過去的」

  隔著兩條巷子,與載陽客棧的靜謐不同,英聚巷的載陽茶館裡,弦樂悠揚,潮曲腔長。

  在經營載陽客棧的過程中,廖奕銘發現,不少外地住客對潮州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然而卻鮮有合適場所可以集中、直觀地欣賞。

  廖奕銘因此萌生了一個想法:不如修建一座茶館,把工夫茶、潮劇等潮州特色文化融合起來。

  於是,又一次,大工程。2015年,廖奕銘請人著手將英聚巷一座廢棄已久的民國騎樓進行修復改造,打造成一座富有民國風情的潮式茶館。

  「當時,沒人看好。」廖奕銘說,大家覺得喝茶應該在宅院裡或比較安靜的地方,但他認為遊客們對短時間內體驗當地文化的需求量很大。

  2017年春節,潮州首家集工夫茶、潮州傳統曲藝表演的民國主題茶館——載陽茶館對外營業,一下子便成了「網紅」打卡點。如今,這裡已成為潮州古城遊地標式的招牌景點。

  在廖奕銘不斷拓展自己業務的同時,古城裡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精品小業態,客棧、茶館、文創園、書店、餐飲店……

  潮州文旅欣欣向榮,民宿客棧常常「一房難求」。去年,潮州實現旅遊收入約398億元,接待海內外遊客人數2629萬人次,均比上年增長約30%。「潮州文旅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廖奕銘如是說。

  潮州手拉壺大師吳敬亮就深深感受到了文旅發展帶來的生機和商機。

  「2009年,很多外地遊客都不知道手拉壺是什麼。」彼時的吳敬亮剛在牌坊街租店做壺賣壺,一家四口擠在40平方米的店面裡。

  文旅春風來,遊客八方至。「外地遊客多,買壺的人也多。」吳敬亮的壺也越做越好,以前一把壺賣百來元,現在一把好壺能賣上萬元。買車、買房、換了更大的工作室……吳敬亮家的生活水平「節節高」。

  然而,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廖奕銘這些文旅從業者經歷了斷崖式的「寒冬」。

  當時,不少民宿客棧選擇關門並辭退部分員工,有的甚至要轉讓。廖奕銘和同事們開會商議決定,不辭退任何一名固定崗位的員工,而是選擇通過人員調配,「上三分之一的班,發一半的工資」,大家共渡難關。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廖奕銘夫婦努力用各種方式加速回歸正常營業。今年「五一」小長假,他們的茶館客棧進入常態化工作模式,其名下兩家客棧都住滿了客人。

  「疫情最終會過去的。」廖奕銘對未來充滿信心,他期待鐵巷的餐飲空間,能結合古宅,把潮州菜的美好傳播開來。

  從1到圓 「聯動全球潮人」

  「把祖宅修復,這個投資在我們修好的那一刻,已經算回收了。」在廖奕銘看來,讓祖宅延續生命,讓潮州文化傳承,就是最好的投資回報。

  劉涵是載陽客棧的店長。在載陽工作8年,劉涵覺得除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外,更大的收穫是在這裡學習了茶文化、建築文化、戲曲文化,「學到的東西太多了」。這種精神獲得感,常常讓在院子裡喝茶的客人心生羨慕。

  她感到欣慰的是,因為文旅發展,不僅古城環境街區變漂亮了,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學習傳統手工藝,加入到古城「活化」隊伍之中。

  從2016年底起,陳泓與朋友一口氣在古城裡開了3家客棧。曾在江浙一帶見到老建築被保護得很好並用於發展旅遊,陳泓覺得:「家鄉也有這些老建築,古城也有底蘊,古城能發展起來,特別自豪。」

  古城民宿客棧的持續火熱,帶動了古城民居租金一路上漲。早先老房子荒廢,無人問津,如今一屋難求。

  即便如此,宰輔巷一處老宅的6位業主卻一致選擇低價租給廖奕銘。因為廖奕銘對他們說:「我會將這些老建築當成自己家來修繕。」

  言出必踐。廖奕銘請來了70多歲的順兄等古建木工,花了300多萬元,結合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理念,對房屋進行為期10個月的改造。

  祖宅聯繫著小家,潮州文化聯繫著大家,它是海內外潮人的精神紐帶,是同心圓的圓心。「身處這個時代,身處潮州,就應該為這個同心圓做點什麼。」廖奕銘說。

  於是,載陽茶館裡有了僑批館,有載陽僑文化傳播中心。這裡儼然成了聯繫華人華僑的「橋」。

  身著漢服,自製潮州紅桃粿,穿行在古城樓,泡工夫茶賞潮曲……去年,載陽僑文化傳播中心協辦了4場各為期10天的「尋根之旅」活動,馬來西亞、泰國等華裔青少年感受了不一般的潮州。

  「我一生中所看過最多的僑批就在載陽僑文化傳播中心,我為它而激動。在家的爹娘媳婦與遠在南洋謀生的遊子的一線牽掛和一線希望,靠的就是僑批。」馬來西亞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會長陳周平對潮州行記憶猶新。

  廖奕銘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願:「聯動全球潮人。」他將這句話印在僑批館的牆上。他說,在潮州文化的發源地,「作為潮州人,我們有這個責任,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把我們海內外的潮文化、僑文化聯繫起來」。

相關焦點

  • 中國美麗古鎮--廣東潮州古城
    古城樓【歷史】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遠古時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創造了口頭文學——畲歌仔。古城潮州的老街,滄桑破舊中彰顯古樸韻味
  •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2020-08-0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州掠影:一座古城的活色生香
    當然,潮州還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蹟,這也是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原因,這一批名單裡總共38個城市,廣東有且僅有「潮州」一個。而據有關專家所言,從另一個學術角度出發,目前我國保存完好的古城,第一梯隊是雲南麗江和山西平遙。第二梯隊是具有歷史風貌的古城,只有4個,潮州是其中一個。
  • 潮汕雙城美食2日遊 | ¥299起遊覽潮州古城「一江兩岸」夢幻燈光秀、古城牌坊街、湘子橋、汕頭地標小公園、騎樓建築群!
    深圳-潮汕雙城美食2日遊參團即送牛肉丸遊覽潮州古城「一江兩岸」夢幻燈光秀、古城牌坊街、湘子橋、汕頭地標小公園晚上/遊覽:前往參觀【潮州古城夢幻燈光秀】為提升潮州一江兩岸夜景,展示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市委、市政府實施潮州一江兩岸夜景提升項目。
  • 「潮州古城」獲評十大「廣東攝影目的地」!
    這裡是潮州古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她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中原古典文化活態博物館」之美譽,為歷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世界潮州文化的發祥地,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風採依舊、氣韻非凡;  這裡是潮州古城,她擁有馳名中外的「潮州八景」,也有「三山一水繞城廓」的自然景觀,更有以潮州方言
  • 習近平廣東行丨千年古城 以文鑄魂——首站來到潮州古城
    ▲視頻丨千年古城 以文鑄魂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調研。▲廣濟樓廣濟樓,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俯臨韓江,正對廣濟橋,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劇」獨樹一幟的潮州文化,成為這座千年古城的靈魂所在。以文塑城,以文鑄魂,如今潮州古城更新「潮」!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你知道潮州古城,但你知道「潮州七日紅」嗎?
    說起潮州,大家都知道潮州古城。但你知道潮州還是一個紅色革命之城嗎?在這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潮州城,曾經有一段由周恩來領導的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史稱「潮州七日紅」。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潮州七日紅」原來,八一南昌起義後,國民黨反動派紛紛調兵遣將圍剿起義軍。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臨海的"詩和遠方"來了!周日21:30不見不散
    詩,
  • 小鹿推薦 | 跟著習主席的步伐—探索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城潮州
    廣東人民,尤其是吃貨們都知道,它就是潮州!昨天,習近平總書記12日赴廣東考察調研。第一站古城潮州,這是他1978-2020.10.12,42年跨越今天帶你們走進潮州,這裡的美食、信仰等讓人津津樂道。潮州,正是潮汕文化發源地之一,在長達2000年的時間裡,潮汕地區曾被稱為「潮州」,可見這裡的歷史底蘊。
  • 海邊有詩和遠方,也有5米長的大鱷魚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途經藍關(今陝西藍田縣)時給侄孫韓湘(八仙韓湘子的原型之一)寫下了這一首詩。彼時已是唐朝中期,中原大地早已歷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大國盛景。
  • 讓休閒農業不負「詩與遠方」
    近年來,河北省加快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融合發展,一條條旅遊精品線路串起網紅打卡地,一個個村莊蝶變成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休閒農業煥發出勃勃生機,讓繁忙的都市人在廣大農村享受淳樸的田園生活,通過在休閒農業中的參與體驗,得到「詩和遠方」的精神享受。
  • 喜訊: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近日,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被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是潮州市旅遊資源的核心地帶,三向環山,一面臨水,區域內現有景區(點)十餘處,其中4A級旅遊景區(點)3個,文物點700多處,「國保」單位7處,古街巷逾50條,民居代表性歷史建築百餘處,是一個融合了生活居住、旅遊觀光、文化展示和商業貿易於一體的城市歷史中心區,一個開放式的景區。
  • 芳草萋萋鸚鵡洲|潮州溼地公園
    各處的溼地景區基本上都是如詩如畫的。溼地公園是指以水為主體的公園。首先得有開敞的自然空間,良好的生態環境,接納大量的動植物種類,為遊人提供生機盎然的遊憩空間。潮州也有溼地公園,位於金山大橋下,意東堤外的灘地和水域。
  • 【詩•遠方】張煒亮——古風體詩歌集錦
    (說明:2016年11月上旬,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途徑古城西安有感。) (說明:2017年9月16日,陝北高原,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有朋自遠方來,遊鎮北臺,紅石峽而作。)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潮州近百青年相聚古城聯誼交友
    男女嘉賓猜拳「以小博大」,還有「三字接龍」「手舞足蹈」等遊戲……8月2日下午,潮州古城的玩美時代藝術生活館裡一片歡聲笑語。當天, 「古城相聚·緣因有你」2020年潮州市青年聯誼活動在此舉行。近百名優秀單身青年相聚一堂交友聯誼,活動促成4對嘉賓成功牽手。男女嘉賓在玩「以小博大」遊戲。
  • 古城閃耀運動之光 南粵古驛道定向賽潮州潮安舉行
    10月31日-11月1日,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5G杯」定向大賽(第六站·潮州潮安)暨「魅力潮安行」系列活動在潮州市潮安區龍湖古寨舉行。本站賽事是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三次跑進潮州 南粵古驛道定向賽組委會這是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三次跑進潮州,第一次跑進潮安。
  • 雲南大理「風花雪月」之旅:蒼山洱海、白牆青瓦、詩和遠方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為了生計早出晚歸每日奔波。我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早就想出去走走,可每次都會找各種藉口安心地給自己推脫。每天都在為生活苟且,可我的詩和遠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