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2020-12-22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在改造老城、開發新城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潮州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志敏說,潮州應一如既往地注重保留各時代的印記,讓古城保持活態,延續文脈,和諧共生。

  潮州古城太平路北端與上水門交界處,往來的遊客和本地居民隔著透明玻璃打量著太平橋遺址。這座宋代的古橋在國慶假期前終於重見天光。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

  牌坊街上,23座牌坊次第展開。而昔日長僅1.6公裡的太平路上,有過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太平路的牌坊分布之密集,在全國範圍內都罕見。

  「坊之多而知風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與巷俱以多為貴,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貴。」潮州文史專家陳賢武介紹,潮州有牌坊街,更是座牌坊城。

  三世尚書、狀元坊、理學儒宗、吳楚重鎮……從牌坊街上牌坊的坊名就可見牌坊所旌表的人物,四朝大老林熙春及其父親與祖父、「窮不奪志」的狀元林大欽、嶺海士大夫儀表唐伯元、任職吳楚軍務的林炳星……從忠臣孝子到登科文人,一座座牌坊背後是崇文重教的古代潮州。

  史書記載,宋代潮州府屬縣有172人登進士榜,廣東共528人,明代進士及第則有160人、舉人達162人,是廣東乃至全國第進士較多的州府之一。「老一代的潮州讀書人,都會去抱狀元坊的兩條大柱,長輩會帶著家裡的小孩到牌坊街告訴他們要好好讀書。」陳賢武說。

  從宋代潮州古城圖可以看出,自宋代起,太平路北端就與州治相連,直到民國時期洪兆麟建百花臺。

  上世紀50年代,古牌坊失修,安全隱患大,牌坊被大規模拆除。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動工修復潮州牌坊街,登出「尋寶」啟示,不斷有熱心群眾向文管部門提供遺存構件的線索。當時,拆坊主事人請清末秀才劉逸少,將牌坊坊主的生平、功勳和官職詳細抄錄成《潮安縣城關鎮亭坊簡略史》,為多年後的重修提供寶貴資料。2009年10月1日,牌坊街竣工正式對外開放,共修復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此外,昌黎路上還有一座「昌黎舊治」坊。

  潮州市歷史建築與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夏陽已研究潮州古城多年。他認為,潮州的古城保護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古城保護的實質並不是要回到哪個年代,而是各個年代的精品都拼貼。「只要古城不走向衰敗,業態都會置換,要讓古城呈現出歷史的堆疊感,成為活的歷史古城。」他說,應讓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相得益彰,以文化引領古城的復興,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古城。

  潮州市湘橋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就設在牌坊街北段,牌坊街管理辦公室設在湘橋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李少珊常年穿梭在牌坊街和古城街巷中。「有幸成為守護千年古城的一名基層文旅工作者,我希望能和同事們一起呵護好它、建設好它,讓更多的遊客走進潮州,愛上潮州,將古街、古牌坊、古城的故事,豐富多彩的潮州文化傳播開去。」她說。

相關焦點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坊之多而知風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與巷俱以多為貴,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貴。」潮州有牌坊街,更是座牌坊城。
  • 守好潮州牌坊街 讓後人了解歷史
    走在潮州古城的牌坊街上,肖湘源能清楚說出每一座牌坊的來歷,還能回憶起復建牌坊時尋得每一塊構件的欣喜。 作為基層文保工作者,肖湘源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就和這條古街結下了不解之緣。 「牌坊街是世世代代潮州人的情感寄託,更是潮州文化的根脈。」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回訪潮州牌坊街:「潮州菜都是寶,要更好發揚出去」
    潮州牌坊街上,店鋪林立。10月12日下午,這條遊客如雲的街道一下子沸騰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沿街步行,走進街邊商鋪,同店員、顧客熱情交談,向他們詢問復商復市怎麼樣、生產生活還有什麼困難等。  總書記的到來,令大家精神振奮。「總書記的關心,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
  •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2020-12-1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永慶坊到牌坊街、小公園,這樣的嶺南範兒,愛了愛了!
    潮州古城一景。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潮州: 歷史文化名城,古韻悠悠 12日下午,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古城,考察了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 潮汕雙城美食2日遊 | ¥299起遊覽潮州古城「一江兩岸」夢幻燈光秀、古城牌坊街、湘子橋、汕頭地標小公園、騎樓建築群!
    深圳-潮汕雙城美食2日遊參團即送牛肉丸遊覽潮州古城「一江兩岸」夢幻燈光秀、古城牌坊街、湘子橋、汕頭地標小公園晚上/遊覽:前往參觀【潮州古城夢幻燈光秀】為提升潮州一江兩岸夜景,展示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市委、市政府實施潮州一江兩岸夜景提升項目。
  • 來潮州牌坊街北段看太平橋和非遺雕塑
    9月29日,在潮州古城,牌坊街與上水門街交界處,不少市民遊客圍聚在一個偌大的展示櫃前,好奇地欣賞著一座剛剛從地下露面的古橋梁。當天早上,深埋地下多年的千年古橋——太平橋終於重光。不遠處,8組展示潮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銅製雕塑也正式亮相。
  • 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位於廣東潮州,中西混搭成為網紅景點
    潮州牌坊群集中在太平路和東門街一帶,是中國唯一融合風情的牌坊街,也是中國最長的牌坊商店街,基本上到潮州旅遊的遊客都來到這個街區玩耍,感受老府城的文化氛圍,潮州歷史上有多少牌坊?據記錄,光太平路有39條,其他胡同共有44條, 因為鳥居多,潮州曾經被稱為「鳥居城」,潮州牌坊街的形成是很自然的事情,從唐代漢越降級到潮州,開放潮州民智後,傳統文化在潮州紮根發芽。
  • 大名古城出土的牌坊構建和牌坊的故事!
    明清時期大名城(即大名府明清古城),是黃河以北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為「畿輔八府」之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加之大名人才鼎盛,衙署眾多,城內有著數量眾多的木、石牌坊。但隨著歷史變遷或被毀壞,或埋於地下,地上現存僅楊家貞節牌坊較為完整,令人嘆惋。近期隨著大名城環境整治的開展,大量古牌坊遺蹟得以重見天日。對大名城牌坊數量的考證,對於深度挖掘明清大名府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邯鄲:大名古城出土的牌坊構建和牌坊的故事!
    明清時期大名城(即大名府明清古城),是黃河以北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為「畿輔八府」之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加之大名人才鼎盛,衙署眾多,城內有著數量眾多的木、石牌坊。但隨著歷史變遷或被毀壞,或埋於地下,地上現存僅楊家貞節牌坊較為完整,令人嘆惋。近期隨著大名城環境整治的開展,大量古牌坊遺蹟得以重見天日。對大名城牌坊數量的考證,對於深度挖掘明清大名府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習近平廣東行丨千年古城 以文鑄魂——首站來到潮州古城
    ▲視頻丨千年古城 以文鑄魂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牌坊街牌坊街全長1948米,有古牌坊23座,連接51條古街巷,是潮州市地標之一。
  • 昔日牌坊今安在?百坊皆廢幾坊存--咱厝牌坊的古往今生
    從民國初年到「文革」時期是泉州牌坊群歷經劫難的時期,古城牌坊群損毀幾盡。當時,人們尚未認識牌坊群的文化價值,反而將其作為封建統治的象徵和經濟建設的障礙加以剷除。遠的不說了,我們都尚未出生。就我懂事起,泉州東街、南嶽后街、義全后街雖未能見「牌樓如森林狀」的雄姿,至少在我記憶中還有好幾座牌坊的。
  • 「微改造」活化千年文脈 深圳南頭古城蝶變綻放
    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8月26日正式開放從繁華的深南大道北側,穿越南頭古城牌坊,走過一段刻有時光印記的青石板路,神秘的古城樓便映入眼帘。斑駁的城牆、古樸的庭院、深港澳老字號美食、文創展覽……徜徉在古城裡,可以觸摸深港歷史記憶。如今的南頭古城,已逐漸成為文藝青年的精神領地和網紅打卡地。
  • 潮州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10多年前,潮州對廣濟橋、牌坊街進行修復,意欲發展旅遊業。  不想讓祖宅荒廢,廖奕銘決定將其改造成客棧。2009年,他斥資百萬元,聘請古建專家,花了一年多時間,用古法修繕。當然,為了住客,也增加不少現代生活所必需的物件。  2011年元旦,潮州第一家清代民居客棧——載陽客棧正式開門迎客。那時候,潮州的旅遊市場還不似現在這般火熱。
  • 古老潮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潮州展千年文化魅力
    中新社潮州10月14日電 題:古老潮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潮州展千年古城魅力中新社記者 張見悅 程景偉一場秋雨過後,潮州古城空氣格外滋潤清爽。當地民眾依然沉浸在激動與振奮中。外地遊客也多了起來。當天下午,他首先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廣濟樓。柯小軍 攝13日下午,中新社記者來到僑鄉古城潮州,與當地民眾交流,品味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享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美譽的潮州,自古便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
  • 安徽古城裡的石雕牌坊建築
    在中國安徽曾經的徽州古城,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黃山南麓的歙縣徽城鎮,從「陽和門」而入,有一座許國大學士石牌坊(許國石牌坊),俗稱八腳牌樓,為許國大學士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為自己所建牌坊。 許國,字維禎(公元1527-1596年),歙縣人,嘉靖已丑年進土,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
  • 另一種旅行的方式,歷史文化「小城」潮州的美食之旅!
    高鐵潮汕站位於潮州沙溪鎮許多慕名而到潮州旅遊的客人,基本都是因為「潮州是古城」「歷史文化名城」,有四大名橋的「廣濟橋」,「開元寺」,「牌坊街」等等歷史遺蹟而來的。來到這裡的遊客,逛了「廣濟橋」,走了「古城牆」來到了「牌坊街」,看到一座座標誌著古代潮州出類拔萃的官員牌坊,仿佛穿越到了盛極一時的千年之前。雖說潮州古城的歷史建築確實引領風騷,讓人驚嘆不已。但是相比於潮州的小食來說,還是欠缺了一些「火候」。許多人第一次到潮州,只是為了看看古城,來到之後,就變成了品嘗古城的美食。
  • 遊潮州,你去過哪些景點
    潮州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東部、韓江中下遊,是中國瓷都,中國嶺頭單叢茶之鄉、全國重點無公害農產品(茶葉)生產示範基地、中國食品名城、國家園林城市,潮州菜之鄉、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著名的革命老區蘇區、華僑之鄉、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當天下午,習近平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重點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目前廣濟樓樓內一、二樓分別闢為「潮州通史展」和「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展」展廳。這是潮州刺繡。(總臺央視記者郭晗光拍攝)穿過廣濟樓,就進入潮州另一文化地標——牌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