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城裡的石雕牌坊建築

2020-12-15 騰訊網

在中國安徽曾經的徽州古城,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黃山南麓的歙縣徽城鎮,從「陽和門」而入,有一座許國大學士石牌坊(許國石牌坊),俗稱八腳牌樓,為許國大學士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為自己所建牌坊。

許國,字維禎(公元1527-1596年),歙縣人,嘉靖已丑年進土,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隆慶年間,明王朝曾賜他一品服出使朝鮮。萬曆即位,進右贊善,充日講官。「贊善」,只不過是個入侍太子的官名,而充任「日講官」,在皇帝身邊講經論政,則是他飛黃騰達的一個重要階梯。不久,果真「御筆」親書「責難陳善」四字賜贈,頗受寵愛,青雲直上。萬曆十一年即以禮部尚書兼樂閣大學士入贊機務,開始成為明神宗朱翊鈞的內閣重臣,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改授文淵閣大學士。萬曆十二年九月,又因雲南平逆「決策有功」,晉少保,封武英殿大學士,成了僅次於首輔申時行的次輔。

許國大學士因雲南平叛決策有功,晉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被賜建牌坊。原本一般百姓只能建造四腳牌樓,許國用了「先斬後奏」的點子,拖了牌樓七、八個月的工期,使得皇帝好奇說出:「這麼長的時間,別說四腳,八腳牌樓都可以建好了。」皇帝金口一開,許國順水推舟趕緊謝主隆恩,妙計使得這座原該皇家等級的八腳牌樓,合法化成為他獨有的牌坊。

許國石牌坊是仿木構造建築的石雕建築,設計結構嚴謹,造型高大巍峨,款式新穎特別,布局合理堅固,其形和制實為國內唯一,主要是因為八角牌樓並不多見,本身用於皇家石牌坊,但是許國巧妙利用帝王催促之語,但是又不敢與宮殿八角牌樓形似,以免忌諱,故別出心裁,用這種口字形的平面設計來完成。許國石牌坊南北總長11.54米,東西總寬6.77米,總佔地面積為78.13平方米,牌坊高為11.4米,整個建築高大巍峨,雄偉壯麗,四面八柱,各聯梁枋,四百年的歷史讓整座牌坊看起來古樸而老舊,斑駁的石壁上面圖案分明,又似乎訴說著它依然年輕的不朽畫面,周圍隨處可見的遊人可從牌坊下方穿過,抬頭望向天空,牌坊帶給人的震撼與迷離宛如隔世。

整座石牌坊呈長方形敞開制式,整個牌坊可以看成前後兩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石牌坊和左右兩側單間雙柱三樓的石牌坊組合而成。石料的選擇方面,全部採用質地堅硬的青石加工,看起來非常的堅固,並且給人一種獨特的古色古香韻味,幾百年以後的今天,見到這樣的牌坊,依然不會感覺到其有落魄之色。

石柱各為50公分見方、七米多高(上層另有承接柱四米多高),梁枋、攔板、鬥拱、雀替也都採用大塊石料,大多為一體成型。這些大石料重量相當可觀,有的每塊重達四、五噸,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縫,足見當時建築技術已達到相當的高度,也是中國石雕建築的奇蹟。

許國石坊雕飾相當精緻,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枋,每一塊匾額,每一處鬥拱和雀替,都飾以精美的雕刻,用對稱的錦紋,圖案,錯落有致,形態多樣,造型優美,設計多姿。成雙結對的彩鳳珍禽,翱翔於雕梁之間,千姿百態的遊龍走獸,揚威於畫壁之中;十二隻倚柱石獅,前後各四,左右各二;雄踞於石柱之上,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許國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傑出的代表,表現出石坊建造技藝的高水準,其四柱三樓沖天式石坊形制,結構穩固,造型豐滿,加上仿木構建築彩繪的雕飾,圖案如魚耀龍門、巨龍騰飛、花鳥蟲魚、大好河山等畫面一應俱全,妙筆生花。每一個石雕圖案都有意涵,刀法嫻熟,藝術價值無限,在文字方面,石坊上所有題字,全部是館閣體、擘窠書,相傳出自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手筆。清人吳梅顛《徽城竹枝詞·詠八腳牌樓》一詩有「八腳牌樓學士坊,題額字愛董其昌」之句可以證明這一點。此石雕牌坊歷經明清數百年,在石牌坊建築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全國獨一無二。

相關焦點

  • 石雕牌坊牌樓-貴州大理石雕塑牌坊
    石雕牌坊牌樓-貴州大理石雕塑牌坊  卓景天然石材廠一直以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經營信譽,取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緊隨市場發展趨勢,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廣大客戶新需求卓景天然石材廠專業生產:石雕建築(羅馬柱、長廊、升旗臺
  • 常見的祠堂石雕牌坊有什麼特點
    祠堂經常會擺放一些石雕牌坊,這些牌坊款式各異,造型特別,非常的美觀和大氣。祠堂石雕牌坊有哪些特點呢?它們和其他牌坊的差異性體現在哪裡呢?本文針對祠堂的石雕牌坊做一個詳細的闡述。
  • 陝南安康僅存的清朝石雕牌坊—壩河陳楊氏節孝坊
    陝南安康石雕多見於墓葬碑樓和宗祠、牌樓、古塔的建築裝飾上。安康清朝及以前,修建有一些石雕古建築,其中用來表彰逝去丈夫終身守節流傳特異事跡的女性,為其興建的牌坊建築,並不多見。       安康市境內石雕牌樓多已拆散,現僅存安康市壩河鎮陳楊氏節孝坊。這樣的牌坊與我們很容易看見的安徽、江浙一帶的貞節牌坊相比,雖矮小卻不缺失天下牌坊特有的氣勢,在安康這個南北交界地帶的文化下,更是彌足珍貴。
  • 在惠安科山,有這麼一座石雕門樓牌坊
    治水亭,入口處的石雕大門,各種各樣的雕塑,都是來自惠安工匠們的雕琢而成的石雕。那麼我們今天想要來講的是科山公園入口處的這座石雕大門,如果認真欣賞的話,你會發現那真的是一座很優秀的石雕作品。科山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還有始建於宋的科山寺及科山書院,明清時建造於山腰的「甘雨」、「青雨」、「登雲」、「志靈」諸石亭,寺房有莊先生祠、劉望海祠、魁星造像,並有解放後興建於山麓的「治山治水紀念碑」,現代興建的惠女廣場、惠安革命烈士紀念碑、百獅園等大型建築,更有宋明以來文人學士的20多處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方圓十裡,晨鐘暮鼓,風景秀麗。
  • 深圳的石雕牌坊與現代城市文明完美融合,盡顯強大的視覺衝擊力
    在人們的印象中,石雕牌坊是極具藝術魅力的一種作品,古樸典雅,高大巍峨,無時無刻都在展現一種古香古色韻味的大型藝術建築,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築材料的升級,在現代建築中已經很少用到過於古樸的石牌坊了,特別是深圳,在過去,作為一個小漁村,牌坊文化是根本不存在,這裡自古就鮮有牌坊這樣的建築;
  • 大名古城出土的牌坊構建和牌坊的故事!
    明清時期大名城(即大名府明清古城),是黃河以北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為「畿輔八府」之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加之大名人才鼎盛,衙署眾多,城內有著數量眾多的木、石牌坊。但隨著歷史變遷或被毀壞,或埋於地下,地上現存僅楊家貞節牌坊較為完整,令人嘆惋。近期隨著大名城環境整治的開展,大量古牌坊遺蹟得以重見天日。對大名城牌坊數量的考證,對於深度挖掘明清大名府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山河錦繡——四大古城之徽州古城
    同學們,上期我們遊覽了平遙古城。今天,讓我們走進另一座古代名城——徽州古城。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成鎮。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字,拆開之後是「山、水、人、文」,是美好的意思,而徽州,也確實美得讓人難以想像。
  • 邯鄲:大名古城出土的牌坊構建和牌坊的故事!
    明清時期大名城(即大名府明清古城),是黃河以北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為「畿輔八府」之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加之大名人才鼎盛,衙署眾多,城內有著數量眾多的木、石牌坊。但隨著歷史變遷或被毀壞,或埋於地下,地上現存僅楊家貞節牌坊較為完整,令人嘆惋。近期隨著大名城環境整治的開展,大量古牌坊遺蹟得以重見天日。對大名城牌坊數量的考證,對於深度挖掘明清大名府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守好潮州牌坊街 讓後人了解歷史
    走在潮州古城的牌坊街上,肖湘源能清楚說出每一座牌坊的來歷,還能回憶起復建牌坊時尋得每一塊構件的欣喜。 作為基層文保工作者,肖湘源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就和這條古街結下了不解之緣。 「牌坊街是世世代代潮州人的情感寄託,更是潮州文化的根脈。」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安徽被遺忘的古城,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始建秦朝,有400多座牌坊
    從我國目前許多城市的發展來看,城市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好的方面,西部一些城市的旅遊景點和他們的景點基本的不同之處就像西部一些城市的旅遊景點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西部一些城市的旅遊景點和他們的景點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一座古城,但在知名度方面,它的古老文化非常豐富,卻沒有特別的聲譽。
  • 一座具有獨特「城套城」風格的古城,徽州古城是我國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景區內古民居群交織在一起,頗具古樸的風採,像一座氣勢磅礴的歷史博物館。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神遊】福建泉州惠安崇武古城之石雕
    原來,崇武是個半島,而其古城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時期的丁字形石砌古城。為抗倭寇而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惠安·崇武古城素以「石雕之鄉」馳名中外,幾百年來,這裡的石雕工藝遠近聞名,石雕藝匠走遍各地。
  • 曾被日本鬼子炮擊的貞節牌坊,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婦道幹城近日筆者有幸親自目睹了這座貞節牌坊的真容。牌坊是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特有建築,又稱牌樓,其維形是從我國的「衡門「發展而來,而貞節牌坊起始於明代,盛與清代。可惜,國內大多數的貞節牌坊在文革中大批被毀掉,目前全國貞節牌坊大概有296座,包括貞節、節烈、節孝三類。這些牌坊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安徽、浙江等地,河南山東有14座,而河南保存較為完整的就是這座「婦道幹城」貞節牌坊。據村民講述,此牌坊建於清嘉慶15年(1810年),背後有著一個如泣如訴的故事。
  • 剛出生就被賜牌坊?還有宋仁宗賜匾!安徽這個徽派古村落好有看點
    許村的前世今生許村是安徽黃山腳下一座規模比較大的古村落,由五個自然村組成,有「十裡許」之稱。村子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東漢年間,那時還叫富資裡。許村建築群中,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一共有15處,主要包括牌坊、祠堂、宅第、廊橋等建築,所以在村子裡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政府設立的保護碑。
  • 安徽自駕遊: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在歙縣,城牆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刻有紅色的「徽州古城」。整個城樓是古代建築,青色的磚牆,正中央掛著徽州的牌匾。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現在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的徽園古樸典雅,徽園裡的牌坊、祠堂和古民居有「徽州古建三絕」之稱。
  • 安徽最美城市,典型水墨畫,徽州古城不能錯過
    安徽一直是旅遊大省。近年來,中國掀起了一股旅遊熱潮。基本上,每個城市的人都喜歡去其他地方,感受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在安徽,有一個不同的城市。這個城市是安徽最美麗的城市。這個城市是黃山。安徽省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這裡有黃山、大運河和皖南古村落三大世界遺產。黃山位於三省交界處。
  • 天台仿古石雕設計圖片
    以優惠的價格及精湛的浮雕壁畫刻工藝和石牌坊、石欄杆、石涼亭、石雕人物、浮雕壁畫、石雕龍柱、動物雕刻、墓群墓碑、青石板、黃鏽石、石板材、石橋、石雕抱鼓等圖片,供廣大用戶考察選擇定購。因其巧奪天工,格外引人注目。許國石坊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位於古徽州府歙縣縣城內,是全國罕見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築,立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稱"八腳牌樓"。
  • 昔日牌坊今安在?百坊皆廢幾坊存--咱厝牌坊的古往今生
    此後,東門外等牌坊被陸續拆除,城內牌坊亦未加保護。到了六十年代,臺海關係緊張,泉州地處東南前線,因戰備需要,將東街和東門頭牌坊悉數拆除。至「文革」前夕,泉州仁風街「李公祠」數十座牌坊已所剩無幾,石坊構件被當地民眾挪作他用,更有甚者,雕刻精美的石構件居然成為豬圈的窗戶。1966年的「破四舊」旋風席捲全國,泉州古城內外牌坊亦遭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