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的入冬禮儀,從搞個鍋仔開始

2021-02-17 武漢吃貨

鍋仔之於武漢人,如火鍋之於重慶人,壽喜鍋之於霓虹人,部隊鍋之於思密達人,是我們武漢人日常選擇。尤其天一冷,就想用那一鍋冒著熱氣的熱辣填暖自己的胃。

武漢人的鍋仔文化,誕生在街邊小巷的大排檔,取材極廣,包容性特強。天南地北的風味混雜,最後口味自成一派,牛肉、羊肉、筒子骨、雞子、鴨子、魚肉、牛蛙、jio魚,到蘿蔔、圓子、豆腐泡、千張……只要好吃,武漢人都能跟你一鍋端!

1

這家鍋仔的老武漢大排檔氛圍濃鬱,三層樓私房改造的,三樓還有小包間


店裡專吃鍋仔,選擇不少,有魚羊仙鍋仔、羊肉鍋仔、三鮮鍋仔、牛雜鍋仔、魚頭魚圓鍋仔等等,可以選擇大小份量。湯底都是提前熬製好的,味道超級香濃,非常入味,沒有好幾個小時是煨不出來這種口感的。

魚羊鮮鍋仔是主打,裡面有羊肉、肉圓子、胡蘿蔔、大蒜……羊肉連骨帶筋,很有嚼勁。肉圓子裡面有魚紅,和豬肉搭配在一起味道很到位。胡蘿蔔煨得軟爛徹底,拌飯吃絕了!

2

一家專門吃羊肉鍋的老店,空間不大,簡陋樸實,勝在氛圍溫馨熱鬧,整間屋子被羊肉湯的熱氣燻得暖暖的。

羊肉湯用砂鍋端上來,小火慢煮,自己再點各類葷素菜來涮煮。葷菜以羊肉的各個部位為主,白煮後切好上桌再入鍋煮蘸料吃,有羊肉、羊雜、羊排、羊蠍子、羊腸、羊肝、羊臉、羊肺、羊肚、羊腰、羊眼、羊鞭……

羊肉湯配上蒜泥和香菜味道更加香濃,煮過各類羊肉的湯味道很不一般,鮮美至極。最後用煮濃的肉湯涮燙各種青菜甚至餃子,蘸調料吃起來非常美味。

3

車站路邊20多年的老廣東菜館子,武漢的各類粵式茶餐廳很多,但這種接地氣的正宗廣東菜老館子還是非常少的。炎記的老闆是廣東人,食材做法味道都很正宗,在武漢也算很珍稀的廣味。

店裡有各種熱乎乎的粵式打邊爐,其中豬肚包雞是招牌菜。各類藥材熬煮出的豬肚雞,天冷吃特別溫補。湯裡的食材鮮嫩,味道醇厚,豬肚和雞肉都很入味,配上蘸料裡的生抽和小米椒,簡直絕配。

除了打邊爐,店裡主推的還有正宗廣州盆菜,超大一份。人多來聚餐的話,一鍋豬肚雞、一大盤盆菜、幾樣粵式小菜就是非常豐盛的一頓了。

4

與玫瑰街一街之隔的知音東村也是美食聖地,東村牛雜老店是開了20多年的老店了,生意一如既往的好。不少漢陽吖都是從學生時代吃到了成家搬去了武昌、漢口,也會專門跑過來吃一碗。 

他家的牛肉分為生燙和滷牛肉兩種,滷牛肉比生燙的味道更勝一籌。大塊牛肉切片再加上滷水、紅油、大蔥,上桌後再文火繼續加熱,越煮越有味,吃起來牛肉片緊而不散,口口都是肉感。

吃到後來,白蘿蔔被煮得水汪汪甜津津的,特別解膩。

主食的話可以點他們家的麵條,煮成牛肉麵,這家特製泡蘿蔔皮簡直就是一絕,甜津的蘿蔔皮水分飽滿,蘸著辣油一起咬辣味之下爆出甜津,特別過癮。

5

🔺老二牛肉魚雜館

💰人均96元

📍團結大道團結新村農科院大門對面

這家牛肉魚雜生意很好,營業到凌晨2點,是許多人固定的宵夜點。魚雜火鍋是魚籽、魚圓子、魚泡泡一起煮的,湯汁濃鬱鮮美,魚泡泡膠質的口感絕佳,一點兒都不腥,味道很特別。牛肉魚雜鍋的牛筋很好吃,軟爛有嚼勁,越嚼越有味。這家鍋仔很像小時候街邊大排檔火鍋,價格超級便宜,味道也不錯,所以人氣很高。

鍋底有乾鍋鵝翅、牛骨頭、沸騰魚,分量有2人份和4人份的選擇,吃完以後再加湯涮菜吃,就成了火鍋,素菜是自助任選岔吃不要錢的!雖然素菜品質不算特別好,但勝在價格便宜,性價比非常高了。

7

🔺謝師傅牛骨頭

💰人均60元

📍雄壯路格林東郡S6棟109-110號

這間店原來在關南的曙光村那邊,一到飯點就能看到不少人專程開車來吃,就為了這一口怪味牛骨頭。

謝師傅是老闆的名字,而怪味則是一種奇妙的味道,吃起來感覺辣辣的,回味卻有點甜,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

他們家的牛骨頭分量也很紮實,但燉得很爛很入味,吃起來還感覺很有嚼筋,骨肉相連的棒骨,用嘴一拽,肉就都乖乖溜進你的嘴裡,大口吃肉的感覺相當爽。吃到最後一定要加一份熱乾麵,吸足湯汁的滋味。

8

🔺郭氏胖胖羊肉湯館

💰人均73元

📍和平大道1544號青山公園旁

青山一家很老的館子,專吃羊肉,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歷史,因為拆遷問題搬到了青山公園邊上。

主打各種原味羊肉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羊湯看著白白的,吃起來鮮美無比,吃完還可以加湯涮菜。一口湯一口羊肉,暖進心窩裡了~

9

這家店就在蔡鍔路的路口旁邊,比起一般的鍋仔館子,這家店的環境比較整潔,坐著很舒適。店裡鍋仔選擇不少,有牛三鮮鍋、酸湯財魚鍋、牛排鍋仔、什錦鍋、蹦蹦鍋……

牛三鮮是招牌,超大一鍋端上來,先盛一碗喝湯,三鮮湯底鮮美開胃。除了牛肉還有牛百葉等下水,肉質非常新鮮,打底的萵苣甜脆爽口,特別入味。

10

這家主打碳鍋魚的店,大家卻都一致認為他們家的碳鍋雞才是最好吃的!不是魚不好吃,而是雞你太美~一份碳鍋雞分量超級大,夠3個人吃到撐,一大鍋端上桌,灑滿了芝麻,香氣逼人。雞肉超級多,又嫩又入味,吃久了也不會覺得很鹹,就連鍋裡的大蒜煮久了都變成了美味!

11

🔺百裡香

💰人均54元

📍工業一路與黃州街交叉口東北角

這家店在青山開了很多年,燒烤、炒菜都有,主要是吃蘿蔔牛雜,門口一口大鍋燉著白蘿蔔,香飄十裡。

牛雜鍋很進味,香辣鮮香,辣度選擇中辣以上味道更正。吃到最後,再點一份米粉放進去煮,絕了!

一定要吃的還有他們家的牛肉鍋貼,形狀就和普通餃子不一樣,很隨意的捲起來,沒有完全封口,薄薄的一片三角形。用油炸得很枯,金黃焦脆,但是毫無油膩感,牛肉餡鹹香無比,蘸上醋和辣椒,麻辣過癮!

12

這家清真羊肉館子,從開鍋、涮肉、燒烤、熱炒、到涼菜,全部應有盡有,但我唯獨對那一鍋清燉羊肉情有獨鍾。清燉羊肉,沒有濃鬱鮮香的醬汁,也沒有油脂乳化過的奶白色,就是湯清水亮的一鍋羊肉,搭配著香菇、玉米、大白菜、黨參、冬瓜、藕片、土豆、寬粉條、紅棗。大火燒開,等著咕嚕冒泡,先添一碗清湯喝著,一縷沁人的泉水香撲面而來。帶著淡淡的羊肉味,和各種水靈靈的蔬菜汁,寡淡卻不失有味,大有廣式的老火靚湯之感。寡吃一口羊肉,瘦的大塊肉上墊著一層肉油,卻毫無油膩之感,又鮮又嫩,越嚼越香。還有三款糊辣子,聞著就香。隨便調點來,不僅增香添色,還能一肉兩吃,感受多一重的層次感。

13

武漢鼎鼎大名的堤角牛骨頭,每年天氣變涼,一定要去吃一次解饞。

吃這家的標配就是點一鍋熱乎乎的牛肉鍋,再上一大盤怪味牛骨頭,一邊喝湯一邊啃骨頭,渾身都暖和的嗷嗷叫虛浮!

鍋的選擇很多,牛骨頭燉蘿蔔是人氣最高的,此外還有牛筋鍋仔、牛雜鍋仔、牛尾鍋仔、鳳骨蘿蔔湯、牛肉圓子湯……

14

夏氏砂鍋絕對在每個武漢老饕的美食清單裡都佔有一席之地,萬松園上的兩大排隊巨頭,一個是蝦,一個是它。蝦子只有夏天排隊,夏氏砂鍋卻是一年四季都排隊,大眾點評超過10000條評價!真真兒的武漢國民館子~砂鍋的選擇很多,鴿子牛鞭、蹄花蘿蔔、牛蛙、養生牛肉、黃陂三鮮、野鴨燜藕、羊肉胡蘿蔔、牛三鮮……

15

🔺方紅軍特色牛骨頭粉面

💰人均49元

📍蔡甸區漢新街南56號

12年前方紅軍在新農撐起牛骨頭的攤子,一做就是蔡甸第一。

方紅軍無疑是做口碑生意的,食材講究現做,環境一般,但更凸顯了美味,老闆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環境雖然不好,但每個食客臉上都吃的有笑容。一鍋紅辣辣的牛雜鍋,就這樣從遠在郊區的蔡甸,紅遍了武漢,讓許多食客不遠萬裡趕來吃。

16

🔺肖記公安牛肉魚雜

💰人均77元

📍萬松園小區47棟1-2樓

肖記公安牛肉魚雜在武漢名聲很大了,其中萬松園這家店人氣最高,牛肉三鮮、石鍋魚雜、甜青豆煨豬肚雄霸整條街。

魚雜鍋裡有魚肉、魚頭、魚肚、魚籽、魚泡泡,魚是炸過再煮的,更容易吸飽湯汁,非常入味。整體口味偏泡椒特有的發酵酸辣風味,回味無窮,鮮美好吃。

牛三鮮裡有牛肉、牛筋、牛肚,牛筋Q彈細嫩,香辣的口味配上啤酒,簡直絕美。

17

🔺老成都鮮羊肉湯

💰人均70元

📍六渡橋民主一街46號

這家做的是正宗的四川簡陽羊湯,從崇仁路搬到了六渡橋,老客戶不少。


點好的羊肉是湯鍋裡煮好之後連鍋端上來,湯色白花花,切成條的羊肉料隨著湯裡的咕嚕泡一直翻滾。

食材很全,無論哪個部位都能吃著,羊肉、羊雜、羊肚是必點中的必點,羊鞭、羊血、羊臉這種重口味也值得一試。羊肉撈起來在醬碟裡轉一下,糊上一層辣椒油之後再放進嘴裡,鮮香軟嫩。

18

🔺胡小胖牛雜蘿蔔湯

💰人均14

📍解放大道110號古田四路地鐵A出口旁往右走

這家店就在古田四路輕軌站下,一對夫妻開的小店,溫暖熱情。店裡主營蘿蔔牛雜,可以點牛雜蘿蔔湯喝,也可以直接點一鍋牛雜火鍋。

牛雜鍋的口味不同於大部分武漢牛雜鍋仔一樣主打香辣,他們更注重鮮美醇厚的口感,不辣,吃到最後還可以煮米粉。水蘿蔔沒有筋,吃起來順滑水軟,甜津津的很美味。

19

這家小店專門做雞子火鍋的,超大一鍋端上來,雞肉都裝在北方那種涮羊肉的鍋子,多到快要滿出來,分量超足。

一整隻雞,可以吃到一對雞翅以及很多雞腿肉,香辣入味,肉質細嫩。裡面還有大塊的土豆,粉糯入味,與湯汁一起拌飯是絕配。湯煮到後來會有點鹹,可以加高湯中和一下,還可以涮菜。

20

🔺福寶漠北羊肉

💰人均100元

📍武漢9家分店,可就近選擇

武漢人盡皆知的福寶漠北羊肉,在武漢擁有9家分店,每一家生意都很紅火。作為當家招牌,他開創了武漢自己獨有的紅燜羊肉,堪稱是羊界的扛把子,地位絲毫不輸早餐界的熱乾麵!

選用漠北的羊肉,文火慢燉9小時,離火不離人。熱煮冷泡,反反覆覆的上演冰火兩重天,只為其緊實的身形多汁的口感。

還有清燉養生羊肉,不僅可以去溼解毒,還能暖胃生津,越吃精血越足氣血越旺!

來自呼倫貝爾的羊肉,細嫩的肚絲,幼壯的腿骨。全在這一鍋裡燉著,互增光彩。輕拎一筷,筋髓搖曳,寡吃一嘴,溫潤柔和。

21

🔺新農餘伯鴨牛骨頭

💰人均53元

📍蔡甸街系農村漢新街63號

這裡是新農牛肉的發源地,一整條街都是吃牛骨頭的,大排檔鱗次櫛比,其中這家餘伯鴨牛骨頭生意尤其好。

價格實惠,滷藕和牛三拼每桌必點。牛骨頭上的肉不是那種很結實的,反而超級鬆軟熟爛入味,筋子都特別好嚼

22

豬彎彎藕湯搭配牛雜紅油鍋,是屬於武漢人自己的火鍋。鴛鴦鍋是老規矩。而豬彎彎藕湯鍋底是永遠的癩子,豬骨熬得鬆軟入味,空口白手地吮吸,肥美的肉筋子瞬間都到了嘴裡,嚼得滿嘴肉香盈盈。有了癩子的搭配,鍋的另一邊放什麼都好吃。牛肉鍋底是人氣搭配,紅油辣湯燉煮出的牛肉湯,鮮辣鹹葷,筍子入味,爽口解膩。蝦子、鴨子、螃蟹、牛蛙、魚喬鍋底則都是為了迎合現在人吃叼了的嘴。

23

堤角除了牛骨頭,牛肉鍋也很值得一去。我每次都首選阿木家,大快朵頤地啃完牛骨頭,再來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下肚,絕配。砂鍋牛肉燉蘿蔔湯很鮮美,清淡好味,蘿蔔清甜非常搶戲,秋冬喝正是滋補。牛雜鍋更加重口味,豆芽千張粉條打底,內容豐富,兩個人吃完一小鍋就飽了。

24

🔺重慶特色火鍋冷鍋魚

💰人均45元

📍珞獅北路工商銀行對面

這家重慶特色火鍋冷鍋魚絕對算得上武漢大學附近最有傳奇色彩的一家小店。它在珞獅北路上,但是非常非常難找,從農業銀行旁邊這個路口上坡,然後左手邊上個樓梯來能到。這家店的價格不是按菜算的,是按人頭算的,一人32塊錢,兩人64塊錢,以此類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你端一鍋雞上來。雞肉塊很大,而且一點腥味都沒有,煮得也太爛了,入口一抿就骨肉分離了。你以為你32塊錢就吃了一鍋雞肉?當然不是。你這鍋雞肉吃完了,你可以再要一鍋魚,而且這鍋魚是不要錢的,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跟自助一樣,你可以無限吃下去。魚肉最重要的是新鮮,其次是有沒有刺。它的魚肉基本上都是選的魚肚那一塊的肉,也就是我們吃魚最愛吃的沒小刺的那些肉,提前給你拌好醬料的魚肉就放在一旁,等你吃完那鍋雞肉後下鍋。你以為除了無限的魚片供應之後就沒了?當然不是,旁邊還有各種蔬菜和下鍋菜免費供應,你吃大魚大肉吃膩了可以吃這些來調劑一下。總而言之,你花32塊錢吃完那鍋雞之後,之後這些魚肉和菜色都是附贈,想吃多少就看你的胃有多大

25

這家店03年開在青山友誼大道,那時還沒主打羊蠍子。一個北方廚師做了道羊蠍子,老闆嘗了,覺得食材好,但是醬甜味太重,不符合武漢口味,於是自己改良,07年搬到中華路後,出乎意料的就火了。

羊蠍子先滷,味道像精武鴨脖,再用羊骨熬湯,和羊肉湯混合做湯底。配料一年四季不同,冬天多加中草藥成分,溫補功效更足。

26

🔺胖怪牛特色火鍋

💰人均73元

📍團結大道長城嘉苑對面

這家店之前在秦園路上,那個時候店面還很破,用的是小煤氣罐子,味道很好,全家人一起去吃,現在搬到了新地方,環境比以前好了一點。他們家主打牛肉鍋,牛骨頭、牛雜、牛三鮮、牛排、牛鞭、牛肉、牛腩……湯汁鮮辣,軟爛入味的蘿蔔打底,吃淺了可以煮菜。除此之外,這裡還很適合宵夜,有各種小菜小吃作配,鍋貼、藕夾、幹煸土豆……氛圍很好,吃得很舒服。

27

武春花夏葉秋實冬根,在武漢極寒的冬天,蘿蔔是最養人的蔬菜。滾刀切好開火,煮一鍋熱氣沸騰的蘿蔔牛雜湯,那真是吃嘛嘛香。礄口區好吃的牛雜太多,這家張記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牛雜滿滿一鍋上桌,鮮、香、辣、鹹、甜、軟、爛。蘿蔔煮得失去邊緣輪廓,放軟身體,懶洋洋的任食客擺布。一口牛雜一口蘿蔔,鹹香又葷甜,配上炸枯的牛肉鍋貼,不懼長提街的鐵桿粉們來品鑑高低。

28

🔺小倆口家常菜

💰人均45元

📍江岸區二曜路2躍巷2號

這是家不起眼的街邊小飯館是我爸珍藏了好久的私人小食堂,味道好分量多。招牌菜就是燒牛尾巴,牛尾巴完全軟爛入味了,醬香濃鬱,還吸收了胡蘿蔔的甜香。胡蘿蔔也是軟綿綿水汪汪的,超級爽口。

上次和閨蜜去吃,點菜時我們又加了一個啤酒燒腰花,非常武漢老杆了。還想再點一兩個小炒素菜搭配吃,老闆直接對我們倆說:「你們吃不完,別點了!」後來事實證明老闆很實在,真的一份菜分量太多了,我們倆主食都沒點,一鍋牛尾巴就吃到撐。腰花雖然味道也好吃,但還是打包了。還有好多家常小炒菜只能下次再嘗試了。

他們家飯點生意很好,店裡只有老闆家裡兩個人在忙活,所以上菜不是很快,希望大家體諒。

29

這家店賣甲魚在武漢非常有名了,我爸爸每年冬天都會去吃幾次。甲魚上桌燉煮用的是純淨水,據說這家店整個烹飪過程不用任何自來水

甲魚精瘦,做的時候沒有用一滴油,但還是很香氣誘人。肉質很補,膠質與膠原蛋白混合多種維生素,點滴入味的湯汁也被沾染了鮮香氣,這一鍋濃縮的都是精華

精壯的甲魚,滿滿一鍋內藏著的都是肉,濃稠的湯汁包裹,肉質細膩絲滑,入口滿是鮮香,甲魚殼能xuo到Q彈的裙邊,軟糯彈牙,不用太用力的咀嚼就能感受到它的膠質。殼子上的醬汁越xuo越上癮,吃到黏嘴~

精華集合在湯汁裡,最濃的湯汁就要配最鮮嫩的菜,開火滾上幾個來回,清甜的白菜沾染上鮮香的jio魚氣息,再煮個熱乾麵都是肉味!泡飯吃很不錯,他們家的飯用得都是五常大米,顆顆飽滿再沾上湯汁,絕了。

30

🔺芳芳牛雜

💰人均30元

📍黃鶴樓街街道彭劉楊西路57號

每到晚上,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這家蒼蠅館子就撐起了篷子,開始營業。

這家牛雜鍋裡的牛雜分量很足,裡面的肉煮得很軟爛,蘿蔔則吃起來口感軟爛。

等到牛雜和配菜吃完了,在撈起鍋中的寬粉。粉在充分地吸收了湯汁之後,十分入味,滿口都是辣辣的椒麻味。

31

🔺張老三杜家雞

💰人均83元

📍車站路(近老漢口火車站)113號

我爸爸說這家杜家雞是他在漢口吃過最好吃的,超級老舊的小店,但是人氣很旺,一到飯店就坐滿了,雞肉的香氣撲撲冒到街上,熱鬧非凡。

杜家雞是按斤數來點的,可以選擇辣度,就算是不辣的也很香。一鍋裡是真實的一整隻雞,除了正塊子以外,雞腿、雞翅、雞胗、雞肝、雞爪、雞心……都在裡面。上桌後會繼續小火一直加熱,越煮越香濃入味,肉和湯泡飯吃真是絕了。

吃到最後還可以加湯涮菜吃~除了雞以外,還有很多解膩下酒的小菜可以搭配。

32

20多年來,在這老舊低矮的平房,支一口裝滿牛肉蘿蔔的大鍋,門口擺上數十張摺疊桌塑料凳,桂萍家的牛雜店,就這樣帶火了這一條街。

軟爛入味的牛筋牛雜、外酥內嫩的牛肉鍋貼、還有香酥可口的春卷跟藕圓子,都是桂萍家的招牌。

每天都有來自三鎮的吃貨慕名前來,嘗這一口地道的老武漢宵夜滋味。

33

🔺麟趾路與中山大道交叉口錦江苑

💰人均79元

📍中山大道1605號

三陽路上的無名鍋仔在吃貨圈裡早就聲名在外。一切都是蒼蠅館子的樣子,天還亮著就有食客開始入座,滿滿的大排檔的氛圍。


點個牛雜鍋上桌,煤爐小火燉著,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牛雜燉的爛爛的,入口香辣,牛肉也不柴。再點上三兩盤小菜,尤其是熱乾麵和千張,鍋仔必備菜品。

當然鍋仔品種很多,牛羊雞魚都有,還可以雙拼,即使價格漲了又漲,還是忍不住來湊湊這江湖氣。

34

🔺醉太羊

💰人均106元

📍關山大道519號光谷天地3層

喜歡大口大口吃羊肉啃骨頭的一定要試試這家,羊蠍子火鍋味道一絕。一鍋端上來有8大塊左右的肉,連骨帶髓,氣勢磅礴,香噴噴的讓你食指大動,想大幹一場。打底的素菜是胡蘿蔔,滾刀切了煮得軟塌,甜津津的吃到一半就可以涮菜了,各類素菜、肉類就像下火鍋一樣煮進去吃,湯底已經吸收了羊肉的精華,又滲透進新鮮食材裡,別有一番風味。

35

🔺跳跳蛙

💰人均60元

📍解放路司門口環球電影城前行50米

作為一家開了7年的店,跳跳蛙是青龍巷中人氣最旺的店面。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排隊。這一家的牛蛙分量特別足,一般是買兩斤送一斤。因為是現殺的,所以牛蛙很新鮮,肉質也很飽滿。如果喜歡吃辣,這裡的牛蛙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只是微微辣,都能讓人過足癮。不夠的話,還可以點各種各樣價格實惠的配菜。

相關焦點

  • 襄陽人的入冬儀式,從『搞個鍋子』開始!
    紅鍋湯底醇厚濃鬱,花椒辣椒鮮香撲鼻,一上桌就讓人感受到了不一般。質量絕對不輸其他川味火鍋店!店裡的菜品偶爾會變更,也會時不時的多出一兩個你沒吃過的成都味,而這些,都是這位四川大叔帶給襄陽人的驚喜。 地址 |樊城區大慶東路(友誼精品酒店旁)特殊的口味和溫暖的形式,讓地鍋菜開始在江蘇徐州變的有名,慢慢的成為了徐州的名菜。
  • 武漢要入冬了嗎?
    昨日傍晚,一場陣雨造訪武漢讓不少回家路上的市民措手不及武漢市氣象臺也迅速發布入秋後首個雷電黃色預警然而今明兩天雖然有雨並伴有雷電但明天(11月18日)最高氣溫將達到28℃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最高點」戲劇性的是降溫也將從明天之後開始
  • 入冬後,大蝦換個新吃法,酥皮Q彈,剛出鍋就吃光光
    入冬後,大蝦換個新吃法,皮酥肉質Q彈,剛出鍋就吃光光蝦可以說是家庭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了,肉質吃起來鮮嫩Q彈,又不像一些魚類帶刺,深受各個年齡層的喜愛,而且蝦的做法多樣,可清蒸,白灼,紅燒,煎炸,每一種都超好吃。
  • 咕嘟咕嘟咕嘟,熱氣騰騰,持續加熱羊雜鍋仔,一口燒餅一口湯,爽
    經常喝羊湯都是那種老店或小神店,這次小兔在大東副食附近找到了一家館子,不老也不神,無論環境還是菜品,都給人乾淨的感覺,這就相當不錯了!天冷想喝鍋仔羊雜小兔太想念「鍋仔」了,以前上學的時候在食堂,跟同學點一個金針菇肥牛鍋仔,或五花肉白菜大豆腐鍋仔,咕嘟咕嘟的聲音,在深秋的季節,聽著就感到溫暖。所以呀,毫不猶豫,選擇了鍋仔羊雜,32元,這不比在本溪吃的便宜多了嘛!看看這羊雜量,用勺子一撈,有大半鍋呢。
  • 這是入冬「最冷一天」了吧?
    中央氣象臺預計,12月12日至14日,強冷空氣將「橫掃」中東部,大部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同時,南方大範圍雨雪天氣也將來襲,雨雪分界線或將抵達貴州北部、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安徽南部一帶。資料圖:12月7日,北京市民「全副武裝」出行。
  • 河北一中學規定禮儀校規引議,校方:立人先立德,絕非搞形式
    河北一中學規定禮儀校規引議,校方:立人先立德,絕非搞形式 肖光明、李曉偉/中新網 2017-11-10 13:29
  • 武漢話「你搞麼斯」,同一句話,三個意思,好多人都「蒙圈」了
    我們湖北省省會武漢,就有著別具一格的方言。到過武漢的人,了解武漢的人,對武漢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嗓門粗,脾氣大。其實真正了解武漢這個城市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了。武漢人熱情好客,彬彬有禮,很容易相處。尤其是武漢話,更是讓人終生難忘。同一句武漢話,隨著調調的不同,還能表達出很多不同的意思來。比如這句「你搞麼斯」,就可能表現出三種意思來。
  • 洋仔出了新歌,《可可託海的牧羊人》真唱假唱似乎又搞不清楚了
    這句話其實變相含蓄指出了洋仔的假唱。後來洋仔迫於輿論和粉絲的壓力,在直播間清唱了另一首歌曲,效果很不理想,很多粉絲留言稱「高壓直達220」「還不如假唱」等等,實際上洋仔等於自己「實錘」了對亞男原唱的借用。
  • 武漢人 是辣個事
    武漢話總體特點:(1)平翹舌不分,統念平舌其實這篇的標題按照發音應該寫作《武漢人 四辣個四!》,但是怕外地朋友一下子get不到意思,所以就這樣寫啦。這個標題的意思是:武漢人就是這樣的!(這句話用武漢話講,還有點吧小驕傲的語氣)(2)前鼻音後鼻音不分,統念前鼻音武漢話跟重慶話很多發音規則還挺像的,但是語調起伏更平緩一些例如:只要你乖,給你買條gai (預備~唱)(所以說我們說話帶港臺腔的,你們真的誤會我們也誤會港臺腔了!)
  • 武漢人一口羊肉下肚,幹掉厚衣秋褲!(霸王餐開獎見第二條)
    寒風一吹,味蕾自動被切換成秋冬季模式,武漢人要開始吃羊肉了。
  • 這是入冬「最冷一天」了吧?
    中東部寒冷堪比「三九四九」 據說,具有鋼鐵般意志的打工人,即使天氣降溫沒衣服穿,也要等到雙十二降價再買衣服,江湖人稱「雙十二扛人」。不知道這般「鋼鐵意志」能不能扛得住已經到來的這波寒潮?11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今冬首個寒潮預警,目前寒潮預警仍在生效中。
  • 仔姜鮮鍋兔的家庭做法,手把手教你,麻辣鮮香,好吃的不得了
    我是荷媽,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道硬菜,無論沒食慾的,還是準備請客吃飯的,它絕對能派上用場,這道菜便是江湖菜中的典範——仔姜鮮鍋兔,光看圖就讓你食慾大開,有沒有呢?仔姜鮮鍋兔是自貢的一道地方特色菜,這個菜具有香味濃厚,鮮辣刺激的特點,一般的人可能胃是受不了的。幾年前品嘗過幾次,的確好吃,但是很辣很辣,非常不適合腸胃不好的人群。於是我在做法上稍稍改良一下,更適合家庭來做,待客也有面子。
  • 廈門人都沒見過!這家濱北小路旁的獨棟小樓裡,藏著鍋火了近40年的火燒煲仔!
    入口瞬間,焦香的醬汁先給了味覺的一記重拳,隨後黏糯的脂香伴便隨著細嫩的肉質一起化在口中,極致的鮮美讓人筷起筷落,分分鐘便掃蕩完了一整鍋!若是與朋友一同前來,還可以加點鍋分量十足的雀筵煲仔飯。瞧這滿屏的配料,豐富得讓人想要尖叫!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他們是寧德古田人,來福州已經10年了,起先在小柳市場邊上盤下一家小店面,開始經營他們的早餐生意。早餐店主打鍋邊,因為地處小柳路,老兩口索性起名「小柳鍋邊」。因為要保證食材的新鮮,所以老兩口每天準時3點到他們的小店,準備一天的食材:磨做米漿米糊、煮豆漿、花生湯……這一家子在福州的日子便從這一碗鍋邊開始,慢慢紅火了起來。
  • 介些入冬開胃鍋暖過男盆友!一鍋暖你整個冬天!!
    不然還有涮菜不停の肥腸鍋!鍋鍋叫你挑花眼還不踩雷!。添柴砂鍋燉鍋大個炭爐燉肉鍋在簋街開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店,地方不算大,很接地氣兒,可以選擇大中小鍋,也可以選不辣的。適合大家帶三五好友來聚餐,多點幾個鍋仔一起吃,溫暖又帶暖冬氣氛。很推薦私家鍋仔魚雜,魚籽魚肝滿滿一鍋,濃鬱下飯且無異味兒。還有筋頭巴腦鍋、秘制牛雜鍋、很適合涮菜!
  • 武漢入冬以來最低溫再次刷新,-3.7℃!來看看今天的陽光能持續多久?
    入冬以來,武漢的陽光似乎變得調皮起來,經常是躲貓貓的狀態,持續開工的天數屈指可數,不知道今天的陽光能在線多久?12月15日,剛剛經歷了風雪的武漢迎來了晴好天氣。記者詹松 攝來自市氣象部門的最新天氣預報,今天武漢天氣為多雲間晴天,偏北風2到3級。
  • 啤酒仔姜鴨,鴨肉軟嫩多汁,仔姜脆嫩爽口
    1、準備半隻生鴨,剁成小塊(剁成3釐米左右長度和寬度的小塊,這樣的小塊鴨肉做出來容易入味,如果自己不好處理可以在市場請人幫著剁好),起煮鍋,倒入半鍋多的冷水,把鴨肉放入冷水鍋中,加入一湯勺料酒,開大火把水燒開(大概用5分鐘多的時間),轉中小火,煮出鴨肉中的血水(煮5分鐘時間),把浮沫用大湯勺撇乾淨,撈出鴨肉用清水洗兩遍,洗掉表面的雜質,放在一個大盤子中備用。
  • 覓食 | 這鍋神奇的暖心料理,要在冬日霸佔你的胃
    ▼入冬後,火鍋又開始出來稱霸飲食界了,它不光暖和、氣氛「熱烈」,而且鍋裡鍋外都有豐富的「內涵」。15歲,我踏入軍營,開始軍隊生活,拼搏了幾年,也有了一些小成績。於是我又進入武漢的老品牌「文子酒樓」從一個傳菜員慢慢做起。一邊傳菜,一邊偷師,短短幾個月,就搞清楚了店內的運作流程,晉升成了大堂經理。
  • 我們村最靚的仔,武漢卓爾外援
    拉斐爾社交媒體發的照片,武漢卓爾5名外援集體亮相。埃弗拉·誇西,出生於象牙海岸,司職前鋒或邊鋒。曾作為主力代表象牙海岸參加U17世界盃,2017年1月18日,武漢卓爾宣布,從上海上港籤下埃弗拉,雖然球迷親切稱他「小hei」,但是不妨礙他成為武漢卓爾隊中最靚的仔。
  • 達濠記憶丨入冬的炣飯
    比如立冬,達濠人就有炣飯的習俗。立冬,達濠人又叫入冬,意為冬季的開端。這個時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倉入庫,動物也藏起來準備冬眠。過去在農耕社會,人們在經歷過前三季的辛勤勞作,從立冬這一天就可以開始休息,並形成了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至於進補,在北方是吃餃子,在達濠,則家家戶戶要炣飯。 很多北方的朋友經常將炒飯誤認為炣飯,其實不然。炣是一種特殊的烹飪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