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濠記憶丨入冬的炣飯

2021-02-17 許才子

月初回達濠的那個下午,不到五點,阿婆就打電話催促著我回家吃晚飯。

剛進門,阿婆就說,今日食炣飯啊。我一陣欣喜。再看廚房,阿公正在親自掌勺料理。

我問阿婆,今日沒時沒節怎麼想起來食炣飯。正好阿公端著電飯鍋出來,說剛好早上買了一些活蝦,比較新鮮,本來要炒著吃,聽說我要回來,就炣成我喜歡的香飯吃了。

的確,我小時候非常喜歡吃炣飯。但炣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特殊的時節才能久久吃上一頓。比如立冬,達濠人就有炣飯的習俗。

立冬,達濠人又叫入冬,意為冬季的開端。這個時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倉入庫,動物也藏起來準備冬眠。過去在農耕社會,人們在經歷過前三季的辛勤勞作,從立冬這一天就可以開始休息,並形成了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至於進補,在北方是吃餃子,在達濠,則家家戶戶要炣飯。 

很多北方的朋友經常將炒飯誤認為炣飯,其實不然。炣是一種特殊的烹飪手法。炣飯就是將把諸如大蝦、臘腸、瘦肉、肉卷丁、芋頭、土豆、花生、香菇、 板慄等多種自由選擇的配料炒至半熟,放入即將煮熟的米飯中,慢火燜熟,然後燴拌均勻。

來到深圳以後,我發現什麼都能簡化,唯獨這一碗炣飯不能。在我們家,煮一鍋炣飯至少可以吃上兩頓。一頓結束,下一餐加點油在鼎裡翻炒加熱,愈發噴香。

炣飯在這個時代,已然不是什麼稀罕事。但在上個世紀物質匱乏的年代,家裡炣飯可真的是一件大事。炣飯配料的多少、好壞,很大程度地表現出一個尋常人家當時的家境。好一點的會炣蝦炣肉,差一點的只能炣點鹹菜尾和土豆。但無論如何,只要能吃上一頓熱騰騰的炣飯,都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這晚阿公的炣飯裡放了花生米,我嫌太硬,便挑出來放在一邊,誰知阿婆默默地夾到了自己的碗裡。

這時,阿婆說起父親小時候最喜歡吃有花生米的炣鹹菜尾飯。我天真地問她,鹹菜尾和花生米有什麼好吃的,為什麼不炣些蝦和肉。

阿婆笑了,「好命啊,那時候米都沒有,哪裡那麼容易有蝦和肉。」

阿婆說她還記得,每當她在老厝的灶臺邊淘米,父親隔三差五就會問:什麼時候能炣飯食?而阿婆總是敷衍,說過幾天。說罷還是天天煮著非常淖(cioh)的番薯糜。

有天過節,隔壁的老姆張羅著用鹹菜尾和土豆炣飯。

老姆從廚房角落裡的鹹菜缸裡好不容易摸出一小把皺巴巴的鹹菜,只取了一點鹹菜尾切成碎末,剩下的鹹菜頭又扔進鹹菜缸。接著又從門口的簸箕裡挑了兩個個頭稍大一點的土豆削皮切塊。

米飯漸熟,老姆將炒好的鹹菜土豆倒入鍋中一起燜,又從玻璃罐子裡倒了一小把炒熟的花生米丟進去。揭鍋攪拌的時候,父親就跍在門口,聞著屋裡傳出來的香味。

這一幕被老姆看在眼裡。等到飯炣好,老姆先是盛了一大碗,端到了阿婆這邊。阿婆連聲道謝,又讓父親送幾個熻(hib)好的番薯過去。

回來後,阿婆讓父親先趁熱舀一碗吃,父親盯著碗裡的飯看了很久,發現外面的碗壁上掛著半顆花生。父親摳了下來往嘴裡一丟,細嚼慢咽,似乎已經品嘗過炣飯的滋味。繼而,他拿了一個碗倒扣著,說了一句,我已經吃好了,剩下的留著妹妹們吃吧。說罷,又自己跑出去玩了。

阿婆慢悠悠地說著,我靜靜地聽著,心裡竟有些感動。沒想到這個經歷過大起大落、天天在工地裡摸爬滾打、靠一己之力撐起這個家的男人,也曾如此細膩暖心。

我手中的碗似乎變得有些沉甸甸的。我也不再往外面挑花生米。天氣很熱,我本想著自己也有隻有一碗的飯量。那晚,我竟吃了三碗半,鍋底乾淨得一個米粒都沒有。

有人說,如何去定義美好的事物,那就是想得到卻不經常得到的東西,而那個經常的程度越低,事物就會愈顯得美好。炣飯,大概也是如此。

我想起大二那年的立冬。中午,我剛下課。飢腸轆轆的我想著那天應該吃炣飯,儘管這是個奢望,但我還是鑽進了食堂。

「愛食乜個?」食堂裡經營著潮汕滷水的阿姨隔著玻璃,俯下身子問我。

「今日是入冬,沒炣飯就食炒飯吧。」我順手指了指鐵格子裡的咖喱臘腸炒飯。

「入冬得食補,物條滷肉吧?」阿姨夾起了滷水裡的一條切得纖薄的滷肉。我點點頭。

出門在外,沒得選擇。那一份咖喱臘腸炒飯,其實已經放涼了,飯粒變得有些生硬,吃一口已是勉強,但想想入冬時節,還是得吃個意思。 那時候,一碗美好的、真材實料的炣飯,真叫人憧憬。

我有個朋友,也曾說過炣飯是最美好的食物。

大學畢業後,他沒有回達濠,而是在廣州流浪了三個年頭,平時租住在一個不到15平米的出租屋裡。

這天下班,路過菜市場,習慣了叫賣的的他突然想給自己做頓飯吃。

一個人吃,菜做多了還是有些浪費。他打開手機,準備搜羅一些適合一人食的菜譜,卻發現今天是入冬。那就乾脆就炣飯吃吧。他心想著。

朋友炣飯的手藝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於是他買了點蝦,一點瘦肉,一小搓香菇,一點芹菜和蒜苗,加起來也就二十多塊錢。

一口氣爬上九樓,回到出租屋,他立刻脫下已經被汗水溼透的襯衣和西褲,換上了短褲,光著膀子,先用電飯鍋把米飯煮上,接著把香菇用開水泡開。

天氣微涼,買的蝦還算新鮮。不用去頭去尾,只需剝殼挑線洗好。瘦肉切成肉丁,香菇切成細條,和蝦一起下油爆炒。起鍋前加入芹菜、蒜苗和調味料。等到米飯煮熟,將配料倒入電飯鍋攪拌均勻,又燜上一會兒。每個步驟,他都熟稔於心。

在等待的時候,飄出來的米香混著蝦和香菇的味道,鑽到鼻子裡,忽然讓所有的忙碌都有了意義。

平時空蕩、昏暗的出租屋,在被炣飯的香味薰陶過後,突然覺得溫暖很多,有了一絲家的氣息。

煮上一小鍋紫菜湯,盛了一碗。他拿起手機,把一碗炣飯和一碗湯並排擺著,嘴裡叼著筷子,拍下一張照片後迅速修圖,發到了朋友圈,瞬間就有幾個人點讚。

媽媽剛好發來一條語音,「孥啊,今日入冬,沒辦法食炣飯吧。」

「有!在食。」他笑著回著微信。

放下手機,他端起了碗,扒了兩口。他突然覺得,炣飯確實是美好的,因為,它能治癒一顆異鄉漂泊的心。

配圖丨炯影、@三文魚小卷

音樂丨阿婆說-暗槓

一個自「許」才子的胖子

鄉土丨民俗丨歷史丨美食

【達濠記憶系列】


我們的下半年

那天,我和老爺做了個交易

一碗白糜的情結

「蘭花根」與「貓屎條」

米潤的隨想

巷子裡的老剃頭鋪

三輪街車丨他們曾經是城鎮裡的王者,後來交警來了

相關焦點

  • 達濠市政黨支部召開慶祝建黨99周年黨日活動
    7月1日上午,達濠市政建設有限公司黨支部在汕頭市牛田洋快速通道項目經理部召開慶祝建黨99周年暨「革故鼎新,開闢未來」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齊聚牛田洋共同慶祝黨的生日,一起回顧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過的99周年光輝歷程,重溫達濠市政創業至今36年建造之路。
  • 閩南最好的六種海魚,午筍排第一,只要用豆豉,便能炣出美味
    午筍魚的肉質潔白緊實,味道鮮甜嫩滑,無論清蒸、醬油炣或燉湯都非常美味,難怪會被閩南人獨寵,成為閩南人心目中的第一。【豆豉炣午筍魚】一、準備食材:午筍魚1條、豆豉、生薑、蒜泥、鹽、加飯酒、青蒜、食用油、清水等。豆豉最好用曬乾的,幹豆豉經油爆香後會更鹹鮮甜美,如果沒有幹豆豉,也可以像我一樣用罐裝的溼豆豉,豆豉的湯汁就是醬油,炣魚的時候一起放入,也是相當贊。
  • 第四屆達濠迎春賀歲杯在濠江區牛擔灣足球場開幕
    昨天(1月8日)下午,由共青團汕頭市濠江區委員會、汕頭市濠江區達濠街道辦事處和汕頭市達濠建築總公司聯合主辦的
  • 一餐飯丨一天一頓飯,啥時候吃飯老天說了算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總有堅守崗位的工作者一餐一飯,百味人生讓我們看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崗位上的一餐飯今天的故事就從浩瀚的大海開始……韓瑞雪從事海洋測繪工作四年海道、海洋大地>出來工作20多天兒子經常打電話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雖然對家裡有愧疚但是楊旭輝說"我們忙起來了說明國家經濟就好起來了"監製丨王姍姍
  • 入冬了?醒醒!氣溫正在回歸!
    這幾天廣東迎來了今年以來最冷冷空氣看今早的溫度廣東像是冰箱冷凍室裡剛剛拿出的「冷凍雞腿」這波降溫讓人直接想冬眠莫非佛山的秋天不久前才剛到馬上就又要入冬了掃碼閱讀更多權威新聞資訊來源 | 廣東天氣、高明天氣編輯丨薛家瑜高明融媒體中心發布
  • 「大雪」過後,入冬又雙叒叕要失敗了?
    今天(12月7日) 是二十四節氣的「大雪」節氣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冬天的序幕也將在廣西逐漸拉開 雖然大雪節氣已至 但桂南地區似乎仍然沒能真正入冬
  • 崢嶸歲月丨山西壽陽文革記憶
    山西憶舊之崢嶸歲月系列:崢嶸歲月丨喬慶淼:文革中的山西農學院掠影崢嶸歲月丨劉秀龍:記憶中的「大字報」崢嶸歲月丨某軍工廠文革中的「人民黨」冤案始末崢嶸歲月丨喬慶淼:代縣「四清」日記選崢嶸歲月丨郭程崗:一摞發黃的信件訴說著人崢嶸歲月丨郭蘊堂:我參加1958年大戰鋼鐵的回憶
  • ZENGAZ丨永不褪色的火柴記憶
    ZENGAZ丨永不褪色的火柴記憶
  • 大暖天裡廣州官宣入冬,距上次入冬成功已1075天
    一邊是豔陽高照、暖得可以換夏裝的大晴天,一邊是官宣廣州入冬,這樣的情形可能讓小夥伴們感到有些錯亂。廣州市氣象局官方微博今天宣布,廣州已於2021年1月8日進入冬季,距離上次入冬成功已過去1075天。廣州市氣象局官微稱,根據「氣候季節劃分」標準(QX/T 152-2012)規定,入冬的標準是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10.0℃,以其所對應的氣溫序列中第一個滿足標準的日期作為冬季的起始日。位於黃埔的廣州國家氣象站數據顯示,1月8日廣州平均氣溫從前一天的12℃下滑到5.7℃。而5天滑動平均氣溫從1月10日起低於10℃,此後一連四天也都低於10℃。
  • 打響新興入冬第①彈!驚豔舌尖的羊肉火鍋買2斤送1斤!鮮到連湯都要喝光!
    入冬推出了多款美食:清湯羊肉火鍋、招牌蛙姑娘、水煮脆肉羅非魚、兒時味道烤番薯、澳洲淡水小龍蝦!# 清湯羊肉火鍋限時優惠價:68元/斤,買2斤送1斤# 招牌蛙姑娘原價:138元,限時優惠價:100元4斤作為入冬後的第
  • 《記憶記憶》:塑造完滿自我與未來的碎片
    採寫丨宮子《記憶記憶》作者:(俄)瑪麗亞·斯捷潘諾娃譯者:李春雨版本:大方|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11月致敬詞記憶不是單純的往昔,它是銜接著當下與未來的橋梁。我們或許無法將記憶轉化為明晰具體的當下,然而,通過捕捉記憶的過程,我們可以儘可能地接近完滿的認知,正如在意識到拼圖的所有碎片後,才有可能構想完整的畫面一樣。我們致敬《記憶記憶》,致敬創作了它的俄羅斯作家瑪麗亞·斯捷潘諾娃。
  • 深夜食堂 去瓦倫西亞吃最正宗的西班牙海鮮飯
    西班牙海鮮飯(Paella,音譯為巴埃亞),又叫西班牙大鍋飯、西班牙海鮮燉飯,源於西班牙瓦倫西亞。Paella在當地語言(瓦倫西亞)中是「鍋」的意思,而在西班牙語中Paella則專指此種飯,而製作此飯的鍋則叫做Paellera(深度通常不超過五公分的平底淺口大圓雙耳鍋。)。
  • 【白雲區丨齊富路丨卡爾文酒店丨以飯湘許丨無需預約】119元享門市價246元4人餐:跳水鱸魚/辣椒炒土豬肉2選1+六嬸炒土雞1份等
    不知道去哪兒,也不知道哪兒好吃今天為您解決「選擇恐懼症」[以飯湘許]為您安排
  • 「炎帝老酒杯」記憶中的年味徵文丨王保義:記憶中的春節,走親戚
    今年已經70超越的我,記憶中春節(過年)期間穿新衣、戴新帽、寫春聯、放鞭炮、走親戚、看耍樂……留在腦海裡的每一項都值得回憶。但過年走親戚這項活動留給我的印象猶為深刻。記憶中,過年走親戚民情風俗很厚重,圪圪道道很多且很講究。比如說,禮品上的講究;比如說,時間上的講究;比如說,主人招待親戚飯菜上的講究……記憶中,以往過年走親戚,所提的禮品都是「固體」方面的東西。
  • 官宣:青島「真的」入冬了!
    11月20日,青島全線入冬。青島各區市都進入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冬季難道入冬還分真假?關於「入冬」民間有按月份劃分12月、1月、2月為冬季按節氣劃分以「立冬」節氣作為冬季之始但氣象意義上的入冬標準是以氣溫來衡量的
  • 微觀丨物件與記憶
    它攜有我們那個同齡群體的集體記憶,曾標誌著某個年月的存在。有一些東西短期內不會過時,比如西裝、皮鞋,婚紗、鑽戒,有一些則不,比如農村的土石公路,枓栱建築,比如搜集煙盒徽標的樂趣。現代化進程帶來不少遺忘,同時也產生新的群體記憶,有的被照相機、攝影機、文字記錄下來,然而還有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東西,似乎永遠不可能進入到集體的回憶當中。
  • 象山官宣入冬
    象山官宣入冬 2020-12-14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