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嗎?「一鯃二紅鯋,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加臘」,這是閩南人心目中最好的六種魚。
我們從第六開始說起:
六加臘,指的是加臘魚。很多版本說加臘魚是赤鯽,但在閩南,加臘比赤鯽的個頭來得大,並不是赤鯽。每到過年的時候,海邊的朋友會送很多加臘魚,加臘清甜鮮美,做魚粥最好,但肉質有點粗,這也是屈居第六的原因吧。
五鮸魚,鮸魚的體型比較大,攤販都會將其切成段上市賣,一段就有一兩斤重,買一段回家燉豆腐湯最美不過了,鮸魚肉質也是鮮甜無比。在泉州,鮸魚是做水丸的不二選擇。
四馬鮫,馬鮫魚,又稱為鮁魚,做法多了去,但最家常的就是做馬鮫羹,晉江深滬的馬鮫魚羹做得最贊,我曾經用心地復刻了這道菜,並寫了一篇文章《復刻深滬美食馬鮫羹,滿口都是大海的味道》,喜歡的可以翻看哦。
三鯧,鯧魚是我的最愛,鯧魚種類繁多,有鬥鯧、金鯧、白鯧、烏鯧、銀鯧、肉鯧等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寫過白鯧、肉鯧、黑鯧等文章,《幹煎、油炸,是對烏鯧最大的尊敬》、《肉鯧,豆豉炣出小時候的味道》等,喜歡就請翻閱。
二紅鯋,就是赤鯽。說起赤鯽,閩南無人不曉,那是餐桌上最為家常的海魚。赤鯽,意譯為紅色的鯽魚,長得和鯽魚有點像,只不過將黑衣換成了紅衣。但和鯽魚不同的是,赤鯽來自海洋。赤鯽,肉質清甜,唯中骨無細骨,價格公道,香煎或醬油水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一鯃,排第一的便是鯃筍魚,也叫做午魚、午筍魚、馬友魚。午筍魚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身段筆直優雅,魚鱗閃閃發亮,被漁民稱為海魚中的貴族。午筍魚的肉質潔白緊實,味道鮮甜嫩滑,無論清蒸、醬油炣或燉湯都非常美味,難怪會被閩南人獨寵,成為閩南人心目中的第一。
我每每見到市場上有,都會毫無猶豫地下手。
今天來做閩南很受歡迎的豆豉炣午筍魚,只要一點點豆豉,便能激發出午筍魚的鮮甜美味。
【豆豉炣午筍魚】
一、準備食材:
午筍魚1條、豆豉、生薑、蒜泥、鹽、加飯酒、青蒜、食用油、清水等。
豆豉最好用曬乾的,幹豆豉經油爆香後會更鹹鮮甜美,如果沒有幹豆豉,也可以像我一樣用罐裝的溼豆豉,豆豉的湯汁就是醬油,炣魚的時候一起放入,也是相當贊。
二、操作過程:
1、一般閩南人買魚的時候,魚販都會給去鱗去腮,處理得乾乾淨淨;
回家後衝洗,然後在魚身上劃三刀,撒入少許鹽,按摩讓魚入味;
2、鍋中倒少許食用油,爆香薑片和蒜泥;
放入豆豉一起翻炒;
連豆豉中的醬油一起放入,但鹹淡要控制好;
再放入適量的清水;
豆豉水開後,將魚小心放入,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炣。
3、炣魚的過程,來點加飯酒去腥增香,蓋上鍋蓋,小火炣煮15到20分鐘;
炣魚一半的時候,開蓋,小心地將魚翻面,然後時不時地將魚湯舀起淋在魚身上,讓魚身兩面均勻入味;
最後撒上青蒜段,收汁,出鍋。
再過一周海洋解禁,所有的海魚肥美歸來,午筍魚,閩南人心目中最好的海魚,你不可不試!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原創文章,部分圖源網絡,拒絕不良自媒體盜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