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防心梗,少碰三白,常補三物,按揉三處,養好心,人長壽

2020-12-27 養生道之道

入秋後,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冷暖多變。

一冷一熱的刺激,對於心臟來說,可是一大考驗。

此時,十分容易誘發心梗,危害健康,一定要警惕。

一旦出現下面3個異常,及時檢查,警惕心梗來了

1、突然一身汗,臉色煞白

當感覺到不舒服的同時,伴隨著一身冷汗或者大汗,很可能是心梗。

在血管堵的一剎那一身大汗,人一下子就會倒下去。

所以,在出現這種情況時,立刻撥打求救電話。

2、半夜憋醒

睡著了,胸悶的厲害,最後憋醒了,這是最危險的信號。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第二天最好去看醫生。

很多心梗都是在半夜一兩點或者凌晨發生的。

3、一過性疼痛

很多地方的疼痛,預示著心臟疾病,需警惕心梗。

除了胸前區、心前區疼痛外,胃部疼痛,運動誘發的疼痛,下頜、左肩和後背疼,甚至左大腿疼、牙痛。

這些疼痛,往往是疼一下,休息一下又不疼了,此類症狀,往往也是心梗的前兆,經常被人們所忽視,切記。

入秋後,防心梗,少碰三白,常補三物,按揉三處,養好心,人長壽

少碰三白

1、濃白的肉湯

入秋後,人們開始進補,很多人會煲湯喝。

但是,肉湯不宜多喝,尤其是濃白的肉湯,更不宜喝。

大多數濃肉湯中,含有較多的鹽分,不利於心臟健康,為心梗埋下隱患。

此外,濃肉湯中,脂肪、膽固醇含量也較高,尤其是,濃白色的肉湯,含量更高,不利於心腦血管健康。

所以,預防心梗,濃肉湯,要少喝,喜歡喝湯的人,選擇淡口味的蔬菜菌湯。

2、食鹽

吃鹽太多,不利於心臟健康,這一點一定要十分注意。

過多的鹽分,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水腫,血管腔變窄,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過量使用食鹽。

3、糖

包括蔗糖、果葡糖漿等。

過量的糖,在人體內轉化為中性脂肪,隨著血液的流動,沉積在動脈壁上。

久而久之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人體的代謝功能,可導致冠心病、心梗等。

常補三物

1、補α-亞麻酸

補充心臟喜歡的營養,可以助力心臟健康。

其中,α-亞麻酸,是omega-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健康有益。

人體自身無法合成α-亞麻酸需從食物中攝取,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一種。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2、補充鎂

鎂,有助於降低神經和肌肉興奮性,維持心臟彈性,防中風和心臟病突發。

並且,堅果類,還富含膳食纖維、各種礦物質元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E、B2 B6等, 都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

3、補充維生素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保護心臟健康。

如維生素C,攝入量高者,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會更小。

新鮮的水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柑橘類、獼猴桃等,含量較為豐富。

按揉三處

1、內關穴

位於手腕的橫紋之上2寸。

經常按揉,可強心,調節心率,還可改善睡眠、胸悶,舒緩壓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內關穴,其食指或中指,外關穴,向內對按20—30次,然後換手做。

2、極泉穴

在腋窩頂端動脈搏動處。

經常按揉,可寬胸寧神,祛除心火毒素。

四指併攏,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反覆揉壓。

3、勞宮穴

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經常按揉,可改善心悸、心痛,有益心臟健康,亦可安神、促睡眠。

右手拇指指腹,點按於左手勞宮穴上,按而揉之,產生局部酸脹痛感,並活動左手手指,以加強指壓的感覺,左右交替,反覆操作。

最後,養心臟,堅持做三個小動作

1、搓手

清晨,是調養心肺的黃金時間。

經常搓搓手,可刺激勞宮穴,讓心臟興奮起來,對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2、踮腳尖

踮腳尖,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

首先,把雙腳併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落下,重複20-30次。

3、蹲起

上下蹲起,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重複下蹲10~15次,休息片刻。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儘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入秋後,防心梗,注意身體3個異常,少碰三白,養好心,人長壽
    導語:現在已經入秋了,入秋後會發現天氣早晚溫差比較大,而且偏涼。突然一冷一熱,尤其是心臟要特別注意受到刺激。這個時候最容易導致心梗的發生。容易危害到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養好心,人長壽。一、入秋之後要多預防心梗,就要少吃這3白1、濃白的肉湯很多人在入秋之後就開始進補,也會煲湯喝,但是肉湯不宜多喝,因為大多數的肉湯裡面都含有很多的鹽分,不利於我們的心臟健康『而且,肉湯裡面含的脂肪
  • 女人,45歲後,防心梗,忌做一事,遠離二物,堅持三勤,按揉四處
    心梗,往往來勢兇猛,讓人猝不及防。 近幾年,心梗更是高發,成為了奪人性命的「殺手」。 然而,在心梗面前,男女並不平等,女性心梗更隱秘,術後也較差。 這其中,尤以45歲後的女性居多,因此,女人45歲後,要預防心梗的發生。
  • 女性,35歲後,為了健康,忌一事,少碰二物,養成三習,護好四處
    女性,35歲後,為了健康,忌一事,少碰二物,養成三習,護好四處忌一事——忌熬夜晚睡二、油炸之物大多數女性,經受不住美食的誘惑。但是,35歲後,要注意少碰油炸之物。一方面,這類食物油脂較高,會增加肥胖機率,影響身材形象。
  • 心梗救治,重在「三早」!專家提醒:常做三事,養好心,人長壽
    血脂高,逐漸成為困擾不少人的首要心血管問題。如果血脂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抑制,可能就會滋生血栓,增加心肌梗塞、腦卒中、心絞痛等風險。 手術後做檢查時,胡教授發現這位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嚴重超標,而這可能就是誘使患者心梗的最主要原因。
  • 冬季是養肺關鍵期,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做好三勤,有利於肺部
    冬季是養肺關鍵期,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做好三勤,有利於肺部。少碰一物香菸長期吸菸會讓痰飲積滯於肺泡內,氣道受阻,濁氣不能排,清氣不能入,菸草中含有幾百種有害物質,這些「毒物」會首先在肺部堆積,進而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大大增加癌變的機率,想要養護好肺部,一定要遠離香菸,儘早戒菸。
  • 肺不好,會出現4個異常,冬養肺,少做一事,勤揉二處,做好三事
    肺功能,是衡量健康長壽的重要標誌之一。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要長壽,先養肺」之說。 然而,肺部又被稱為是「嬌髒」,直接與口鼻相連,十分容易受損。
  • 50歲後,進入「養壽期」,為了健康,做好1通、2防,堅持3戒、4勤
    50歲後,身體步入生命高危期,各類疾病容易爆發。此時,也是進入到了「養壽期」,若順利度過,則會迎來長壽。一些「折損」壽命的事兒,一定不能再繼續做了,要堅持好習慣,助力長壽。50歲後,進入「養壽期」,為了健康,做好1通、2防,堅持3戒、4勤1通:——血管通,勤活動醫學界有「人與動脈同壽
  • 冬季,血壓易升高,少碰二物,改掉三習,做好四事
    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穩定自己的血壓,尤為是本身血壓高的人,更要格外注意,以防併發症的到來。血壓升高,一般會出現這幾種異常:1、頭痛,部位多在腦後方。2、心跳不規律,心律不齊或房顫等。冬季,血壓易升高,少碰二物,改掉三習,做好四事少碰二物一、鹽
  • 一旦肺部變「髒」,謹記少碰一物,避開二氣,多食三白,做好四事
    肺,魄之處,氣之主,司呼吸。肺部,被稱為「華蓋」,為五臟六腑遮風擋雨。一旦肺部變「髒」,謹記少碰一物,避開二氣,多食三白,做好四事少碰一物香菸。另外有些人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之中,也會對肺部造成極大的損傷,而且患肺癌的概率比遠離二手菸的人高出幾倍,所以我們一定要趕緊戒菸,並且遠離二手菸。
  • 大雪來了,冬季養生,為了健康,動一處,防二寒,吃三白,養四習
    大雪來了,冬季養生,為了健康,動一處,防二寒,吃三白,養四習動一處:——「活步通臂」「活步」是太極、形意等功夫中的常用步法,包括插步、蓋步等,左右變換,姿態優美;9.做反方向練習,動作方法同前,共做三遍。防二寒:1、防頸寒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上承頭顱,下接軀幹,是咽喉要道,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
  • 不花錢的「特效穴」,每天按一按,促睡眠、防中風、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耳窩位於耳垂後凹陷之處,是人體翳風穴的位置。按揉翳風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預防風邪入侵身體;還能寧心安神,緩解暈車;此外可以起到聰耳的作用。因為按揉的過程中配合咽唾沫的動作能夠很好的緩解咽喉的不適、乾嘔、噁心的症狀。按揉時,用力要往斜下45度角,按3-5分鐘即可。  4. 腋窩——寬胸護心、消氣  腋窩是「心經」經過地方,內有極泉穴。極泉穴是心經氣血循行的開始,按摩極泉穴能夠梳理心經的氣血循行,有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的作用。容易生氣的人,遇事容易急躁的人都可以揉揉腋窩。
  • 入秋後,不想生病,謹記養「三髒」,做「四事」,健康一整年
    入秋後,燥邪盛,易生病。現在已經入秋,天氣也開始慢慢轉涼,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大家都應該注意身體保暖。入秋以後,燥邪盛入,耗人津液,危害健康,人體易生病。燥邪傷人,多見於氣候乾燥的秋季,故又稱「秋燥」。
  • 按揉兩穴,控制肝火防春天頭暈目眩
    巔頂頭痛可以敲揉 百會穴、太衝 等穴,用藥也要從調理肝臟入手。百會穴百會穴在人體最高的位置,它是人體諸陽氣之會。 其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1.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或拇指指腹,力度要適中,按摩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高血壓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堅持,可以使血壓穩定並降下來。對於低血壓患者,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壓的作用。
  • 50歲後,步入養壽期,為了健康,忌做一事,改掉二習,少碰三物
    50歲後,步入養壽期,為了健康,忌做一事,改掉二習,少碰三物忌做一事——忌久坐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儘量做到滴酒不沾,若實在不可避免要少喝。三、糖糖,能帶來甜蜜感,甚至讓人們吃「上癮」。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糖的攝入,少吃甜食,一定要管住嘴,再難也要堅持。50歲後,為了健康,養好五臟五臟,壽命之源,五臟好,則壽命長。因此,平時要注意養護好五臟的健康,尤其是50歲後。
  • 長壽要養好心和臀,記住8個「窩」,喝1茶,疏通穴位,降三高
    中醫上對待長壽,講究內調和慢養。各大中醫館也是推出了關於臀部和心部的保養,這兩部位是我們長壽的關鍵。養臀——八穴在我們的盆腔的地方,有八個穴位,八髎穴就是上、中、下、次穴各一對的總稱。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三分鐘左右。可以幫助血管擴張,改善心肌處的供血,緩解此現象。若是平常心絞痛發作的時間超過了五分鐘,服用了醫生建議的藥物還沒有緩解的,應及時就醫。對於心律失常的人來說,每分鐘超過100次或是低於60次則是不正常的現象。經常表現為心悸、頭暈和無力。選擇按摩:神門、郄門、內關穴。先揉後按,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分鐘左右。可以緩解心律不正常的現象。
  • 高血脂的人,日常記得要少碰三白,做好三控,或能助你保養好血管
    像高血脂的人,就是因為血管中的垃圾太多,讓血管壁變厚或者變硬了,導致血液變得濃稠而出現高血脂的。若是能夠保養好血管,或許也能讓血液濃度變少,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了。一、生活中東西吃得不對,容易讓血脂升高,日常記得要少碰三白1、濃白的肉湯一到天氣冷的季節,很多人就開始滋補身體,其中做得最多的還是各種營養湯,尤其是肉湯。但對高血脂的人來說,肉湯是不適合多喝的。
  • 人體自帶的4個「長壽窩」,每天揉一揉,養氣血,通經絡!
    人體自帶的4個「長壽窩」,每天揉一揉,養氣血,通經絡!按揉腋窩腋窩是人們平常很少碰觸的地方,但是在中醫上這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是人體五大保健區之一,腋窩處有一個穴位,叫極泉穴。按摩極泉穴能緩解心悸不安、心慌胸悶等心臟不適。
  • 50歲後,進入「生命危險期」,不想心梗,少做三件事!
    50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此時,很多疾病容易「爆發」。 其中,心梗,因其發病急、致死率高,讓人措手不及,成為了「奪命殺手」。 心梗發作時,因心輸出量下降、血管收縮,出汗部位多在脖子、額頭、手心、腳心等處,皮膚溫度相對較低,俗稱「出冷汗」。 02:入睡困難、睡眠中斷
  • 肺不好,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多吃三果,肺或許越來越「乾淨」
    肺不好,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多吃三果,肺或許越來越「乾淨」少碰一物即:香菸。長期吸菸是很容易傷害肺部的行為,一直香菸的點燃就會釋放出百餘種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還會攜帶一定的灰塵進入肺部,被肺泡和黏膜吸附。
  • 入冬後,養心臟,少碰二白,多食三紅,堅持四勤,常動五處
    入冬後,養心臟,少碰二白,多食三紅,堅持四勤,常動五處 少碰二白> 1、濃白的肉湯 冬季,人們開始進補,很多人會煲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