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是中美關係的縮影

2020-12-23 有馬體育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大衛·斯特恩

1

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因病逝世了。他在1984年上任,2014年離任,期間他把整個聯盟的總收入提高了30倍,讓球員的平均工資翻了20倍。很多人說,斯特恩的偉大,在於他把NBA推向了全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國。

斯特恩和中國的故事起源於1989年,結束於2019年。他和中國的結緣,可以看成30年來中美關係的縮影。這個縮影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過去我們討論中國與NBA的關係時,總少不了這樣一個說法——中國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場。今天紀念斯特恩的成就時也免不了重申一次。不可否認,確實有一系列數據可以來支撐這個說法,如中國收看NBA的人數是美國總人口的2.5倍;NBA中國的市場價值已達到40億美元;2019年騰訊以5年15億美元的高價籤下NBA獨播權等等。

但生意講究的終歸是你來我往,我們還可以看看另外幾組數據。據《財經》雜誌報導,NBA中國賽是國內少數能盈利的賽事,自2004年舉辦以來,上座率幾乎是100%;舉辦NBA中國賽的城市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北京市政府從首屆NBA中國賽北京站中賺取500萬;還有某些網際網路公司,早期正是藉助NBA資訊的流量獲得一大批用戶,從而得到下一輪融資。

中國市場推動了NBA的價值躍升,這是事實,但諾大的中國市場是誰培育出來的?是NBA提供的優質內容,而不是CBA。當中國資本家斥巨資爭前恐後地圍攻NBA這塊大蛋糕,難道他們不知道這裡面蘊含的無限商機?

斯特恩在央視傳達室苦等多時的故事至今仍時常被提起。我們確實要感謝斯特恩,感謝他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讓中國企業找到了生財之道,也為日後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體育商業化的典範。

2

斯特恩帶來了免費的NBA錄像帶,在30年裡培育了一代代球迷,讓中國市場變得潛力無限。如今,在NBA這條大產業鏈中,利益獲得者有很多。以NBA為內容輸出的評論家們也分到了一杯羹,他們在今天一起紀念斯特恩,只是這種紀念方式顯得有點矯揉造作。

嚴格來看,評論家們是NBA商業大局中的局外人,他們既不是主宰比賽的運動員,也不是運作比賽的投資商人,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獲利方式和依靠NBA資訊得到融資的網際網路公司如出一轍。NBA用優質的內容,在中國預先培養出了一大批讀者,基於此,評論家們得到了一個飯碗。

喬丹哀悼斯特恩,「沒有他就不會有我」。這層邏輯同樣適用於評論家們,「沒有斯特恩就沒有我的飯碗」。但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說。他們紀念斯特恩的方式遠說不上真情實感,要麼賣弄自己的經歷,要麼快速羅列一堆數字,要麼整點絢麗的詞兒,他們對斯特恩的詮釋壓根沒有超出百度百科提供的常識範疇。說到底,這種紀念方式還是在消費斯特恩。

我們為何要紀念一個人?如果他是親人,是因為血緣。如果他是朋友,是因為友誼。紀念一個人的本意,是因為存在感情,或是想感謝他。斯特恩,那個讓你找到生存之道的人去世了,你理應給他燒一張感恩的紙,或者上一柱真誠的香。

3

那些紀念斯特恩的中國人,應該從中國和斯特恩的關係出發。這裡面夾雜的關係有很多,比如斯特恩帶來了免費的錄像帶,帶來了喬丹科比的動人故事,帶來了新的商業機遇。中國人應該紀念他帶來了什麼,而不是像美國人一樣紀念他做出了多少成績。這種思維方式才顯得真誠,而這樣的真誠是考察中美關係的基礎。

這些大道理只是我們觀察斯特恩的一個緯度,還是那句話,一個讓你找到生存之道的人去世了,你理應給他燒一張感恩的紙,或者上一柱真誠的香。但很遺憾,沒有人敢通透地說句話。

當然,這種虛無的紀念方式,與我們當下生活的時代特點有著很大關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虛假和矯飾之中,社會上耳濡目染的浮誇造就了矯揉造作的習慣性表達,以至於不會有人願意真誠地說一句感謝。畢竟,真話雖真,但太露骨,包不住面子。

「有馬體育」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

相關焦點

  • 姚明參加斯特恩追悼會,蕭華試圖緩解中美籃球僵持關係無果
    左魔術師詹森右天勾賈巴爾追悼會上發言,魔術師把斯特恩當作他的天使,拯救了他的人生,在魔術師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候,感染愛滋病的情況下,斯特恩允許魔術師出戰全明星賽。斯特恩先生是個偉大的人,他理解每一個人的需求,並且還會根據你的需求堅定地支持你。
  • 你不知道的關於斯特恩與中國籃球的故事 偉人 願老爺子一路走好
    斯特恩是NBA最成功的總裁,曾經的他不僅是NBA的掌門人,也是美國籃球推廣大使,他把這項運動推廣到了全世界,從而使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接受這項運動,喜歡上這項運動。斯特恩打開了NBA中國市場的大門,他也曾經多次分享著與中國合作的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1989年,斯特恩一行首次來到中國,來到央視大樓,但是卻沒有提前和央視工作人員預約,因此他在大廳了等了足足兩個小時,因為他自己也很固執,就一直在那裡等著,無論如何都要見到央視領導一面,終於等到啦,當時的體育領導李先生接斯特恩去了他的辦公室,那個時候辦公室還是一排排的錄像帶,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數碼設備
  • NBA前總裁斯特恩病逝:「無論如何今天要見上一面」
    從這些悼詞中不難看出,斯特恩擔任NBA總裁30年,做出的貢獻極大。而且,在奠定NBA流行運動文化霸主地位之外,斯特恩也曾為中美之間的體育交流,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1984年,是42歲的斯特恩當上NBA總裁的第一年,麥可·喬丹和查爾斯·巴克利剛剛和NBA籤約,有點展露頭角的勢頭。
  • 歐巴馬緬懷斯特恩,小卡談起選秀大會,而中國籃協也發文緬懷
    而在斯特恩的努力下,NBA從當時年收入1.65億美元增至55億美元,而今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社交媒體緬懷了斯特恩!「在斯特恩離世後,我回想起他為NBA全球化所做的一切,在全世界創造了新一代在車道上或操場裡假裝自己是麥可·喬丹或者他們最愛的球員的球迷。」
  • 他先是一個美國人,然後才是斯特恩
    在吃了斯特恩遺產的五年紅利後,斯特恩在中國辛苦經營二十多年的市場, 一夜間灰飛煙滅。在中國,有很多球迷對斯特恩耿耿於懷,原因是莫雷事件發生後,斯特恩曾公開讚許蕭華,說他堅持「美國價值觀」是對的。其實,這是斯特恩最後一次幫他的弟子,這以後就幫不了了。
  • 好萊塢為什麼在這次「中美衝突」中一聲不吭?
    斯特恩擔任NBA總裁後,嗅覺敏銳地抓住了改革東風,向中國成功「推銷」比賽錄像帶,讓中國球迷看到了魔術師和伯德。等NBA跟央視正式開始轉播合作,喬丹的王朝開始了。NBA已經發現,在中國市場,受眾基礎根本是現成的,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呈現最好的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很多中國人來說,NBA不僅是美國的縮影,是他們了解美國的渠道,更是難得的、不涉及政治的、純粹的快樂。
  •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
    主要從事美國對外戰略與中美關係的研究。 自2017年12月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以來,川普政府公開將中國作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採取了一系列打壓和遏制中國的政策,導致中美關係跌至兩國自1979年建交以來的最低點。美國對華戰略的重大調整不僅使得中美關係大幅震蕩,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而且給全球治理和地區和平帶來了極為消極的影響。
  • 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去世,網友:還我青春…
    他曾如此敲開中國「大門」除了賽場的事,一段斯特恩「往事」這幾年也在網上重複出現,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球迷才能與NBA正式「結緣」。  1989年,大衛-斯特恩攜著錄像帶,在風中苦等40分鐘,才敲開了中央電視臺的大門。
  • NBA總裁蕭華為什麼要剃難看的光頭而不像斯特恩一樣留短髮?
    經常看NBA的人都知道,NBA總裁斯特恩是將NBA引入中國的大功臣,所以他深受國內NBA球迷的喜愛。而接任他的總裁亞當蕭華則不然,他顯得沒那麼英明,主張的所謂言論自由政策傷害了中國球迷和美國有色人種的心。
  • 中美關係:中美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
    「美中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高端訪談·中美關係)   ——訪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   中美關係是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的唯一選擇。美國人如何「打量」中美關係?
  • 中國在中美較量中頻頻得分,中美關係是時候修復了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3日發表題為《北京在與華盛頓的較量中頻頻得分》一文,對中美近日的對抗進行了分析。對中國來說,本月將是很好的一個月。但是,在拜登準備就任總統之際,這些外交爭吵破壞了北京與華盛頓穩定關係的難得機會。拜登選定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在近日中澳爭端中選擇了澳大利亞,並表示將與澳大利亞並肩站在一起,推動其共同安全和價值觀。除此之外,沙利文還批評了中國對香港的做法。中國今年通過了香港國安法,沙利文承諾會幫助港獨毒瘤們需求庇護所,正面挑戰中華民族的統一決心。
  • 2021是中美關係繼往開來的關鍵元年?
    川普上臺之後,中美關係迅速惡化。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輿論戰、軍事摩擦等等。打到現在,川普終於把中美關係推到了懸崖邊緣,可以說已經形成了真正的巔峰對壘。不否認美國有強大的實力,但要想通過戰爭來擊垮中國,也絕非易事。
  • 中美關係惡化原因及未來走向
    本文將論述當前中美關係狀況及其表現,嘗試用「層次分析」方法從體系層次、國家層次及個人層次三個方面分析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原因,並結合相關資料預測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一.中美關係當前狀況美國總統川普入主白宮後主張「美國優先」,在政治、軍事、科技和經貿等各方面遏制中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係逐漸降至冰點。
  • 中美關係三十年的變與不變
    長期以來,關於中美關係有這麼一句名言:「中美關係好不到哪兒去,但也壞不到哪兒去」。然而,隨著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目前應該說,中美關係已經發展到了十分重要的階段。所有這些,已經無法用「中美關係好也不不到哪兒去」來描述了。  另一方面,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關係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與此相應,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戰略後果十分忌憚,對中國深化改革、深植周邊、重視亞歐的一系列做法相當疑慮,出臺了從軍事到經貿的全方位「平衡」舉措。
  • 77歲大衛-斯特恩離世:一生榮耀終被肖華糟蹋,為莫雷事件晚節不保
    回顧大衛斯特恩的一生,可以說都奉獻給了籃球,1978年進入NBA、1984年成為nba總裁,這一幹就是30年,一直到2014年1月31日,已經72歲的他才選擇退休。在位期間,斯特恩大力推行NBA的全球化戰略,將NBA從美國當地的一家籃球聯盟,打造成為全世界最具盛名的體育文化產業。
  • 斯特恩去世,NBA的光輝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斯特恩的去世,給這個冬天本來就很艱難的NBA,又一記重創。那個最好時代的NBA,仿佛永遠回不去了。斯特恩就任NBA總裁一職,始於1984年,直至2014年,長達30年的時間使其成為了NBA迄今5位總裁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
  • 從大國博弈和大國關係,看中美關係的發展
    因此不論誰是美國總統都不會把中美關係搞得非常親密,因為美國要充當世界警察要充當世界的大哥,因此美國總統只會把美國的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和中國的關係只會因利益的變化而改變。而這三十年來,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也是貌合神離,其中還發生了數次直接碰撞的慘烈場面。998年美軍故意轟炸了我國駐南大使館,這次事件造成了我國使館人員三死二十傷,此事件發生後國內爆發了大規模抵制美國的遊行活動,中美關係跌入低谷。
  • 獨家-斯特恩:曾被色情網站欺騙
    介紹斯特恩的短片以勇士奪冠為片頭,解讀NBA今日的成功,不成想惹來現場克利夫蘭觀眾陣陣噓聲,斯特恩出場調侃道,「本來我想讓他們不要用勇士那段當開頭,不過我現在不是總裁了,沒人聽我的」。當時斯特恩還把WNBA設為16個球隊,後來球隊規模不斷消減,當時有人批評說,你看斯特恩並不是他認為的那樣,斯特恩回憶說,那又怎樣?
  • 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新華社記者高文成美國政府日前出臺新規,收緊對中共黨員及其家屬赴美籤證政策,再次公然挑動意識形態對抗,肆意毒害中美關係。
  • 如何打破中美關係的玻璃天花板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如何看待中國「一些方面超過美國」?美國為何覺得中國的崛起動了它的奶酪?中美經貿摩擦出路何在?如何打破中美關係的玻璃天花板?  近日美國前總統卡特與川普總統有過一次電話交流,卡特在談及中美關係時說,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一直在打仗,「因為美國總是想迫使其他人採用美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