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據小道消息稱,淮海國際港務區今天正式成立!
等待官方證實!!!
就在昨天徐報融媒報導淮海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籌)獲悉,淮海國際港務區籌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正式運營。
6月18日,徐州市委常委會明確,正式啟動「淮海國際港務區」的籌建工作。將港產城一體化發展、一體化管理,落到實處。
據了解,港務區管轄範圍在徐州西北片區,包含銅山、泉山等地,佔地面積約120平方公裡。
會議要求,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好規劃布局、機構設置、政策制定、公司組建等工作,根據淮海國際陸港「多點」整體布局,合理確定各個功能板塊的發展定位、項目準入和產業布局,加快建立起精簡高效、運行順暢的管理體制機制,以高效的政務服務和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淮海國際陸港建設發展實現新突破。
2019年8月26日,江蘇省政府官網發布一則批覆文件:《省政府關於同意設立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的批覆》,為進一步加快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建設,同意設立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
淮海國際陸港,在徐州是個新名詞,最早在2019年由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當年8月17日,省政府作出同意設立「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的批覆。
在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關於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徐州建成重要節點城市,支持徐州建成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端重要樞紐城市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推動資源要素向西開放和經貿往來,建成「一帶一路」交匯點上高水平的產業集聚區、經貿合作高地和江蘇向西開放門戶。
打造國際內陸港的概念被提出後,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徐州要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總攬新時代江蘇對外開放,承東啟西,建設國際陸港,打造東西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
由此,在江蘇的版圖上,徐州國際陸港、連雲港海港、淮安空港形成互為支撐的「黃金三角」。
淮海國際陸港的建設,是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環,也是全方位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一件大事。
整個淮海國際陸港的範圍,東至西三環,西、南至黃河故道,北至丁萬河,總面積約5.8平方公裡(包括了公示的地塊)。
去年7月,清華大學同衡規劃設計院、北京交通大學和中鐵城市規劃設計院三家單位聯合設計編制淮海國際陸港核心區銅山貨場發展規劃(10.5平方公裡),建設集智慧物流、展示倉儲、進出口貿易、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總部經濟、臨港產業園為一體的全功能現代化國際陸港。
根據徐州市的規劃,淮海國際陸港採取「一港多點、雙核驅動、港城聯動」的思路布局,依託陸路港、內河港、保稅港、航空港、郵港,構建鐵、公、海、水、空多式聯運陸港運輸體系,全面推進淮海經濟區國際中轉樞紐港建設,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的國家級全域開放平臺,搭建全省「東西南北」開放通道,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淮海國際陸港核心區
淮海國際陸港「雙核」之一的徐州鐵路貨運中心片區以上海鐵路局銅山貨場為核心,規劃用地面積8.5平方公裡。該「核心區」定位為中歐班列主渠道,公路港基地。依託「徐州號」中歐班列,打造以中歐班列集結、進口消費分撥、展覽展示、區域總部與結算、城市配送為核心載體的國際鐵路樞紐港。
核心區一期項目開工
目前,陸港核心區自去年10月開工建設,按照「一核、三心、六區」的功能布局,建設集智慧物流、展示倉儲、進出口貿易、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總部經濟、臨港產業為一體的全功能現代化高水平國際陸港。
正式啟動「淮海國際港務區」的籌建,其更多在於管理機構、機制的明確。
參考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概念,管理機構更側重於經濟發展,和經濟開發區的管理機制十分相似。會成立經濟發展局、招商局、自貿辦等專職從事經濟業務的部門。當然,也會成立社會事業局、教育與衛生健康局、城市管理局等社會事務服務管理機構。
在領導崗位上,會設置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等,以及若干名分管不同領域的管委會副主任。
西安國際港務區下設管理機構
來源:今日徐州、都市晨報
淮海地鐵圈匯總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