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載入徐州發展史冊的關鍵時刻,這是徐州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的一件大事。
7月30日上午9時,徐州市新城區會議中心大禮堂。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成立大會召開,港務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揭牌,標誌著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開啟了新紀元。
◎新起點
淮海國際陸港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
建設徐州淮海國際陸港是省委、省政府賦予徐州的重大任務和光榮使命,是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江蘇向東向西雙向開放門戶」的支撐。為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上推進全域開放,做大做強樞紐經濟,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徐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組建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
去年8月,省政府批准設立淮海國際港務區。徐州市委、市政府隨即成立了港務區籌建機構,抽調人員實體化運作,積極有序推進籌建工作。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港務區籌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淮海國際陸港的建設一直在加快步伐。徐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省委決策部署,把建設國際陸港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打造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作為牽引全局發展的重大戰略,全力以赴抓好推進落實。
徐州市開展多輪研究論證,確立了「雙核多點」總體布局,明確了港產城融合發展總體思路;成立陸港建設指揮部,全面啟動規劃方案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平臺載體打造、項目招引運營、組織架構搭建等重點工作;設立陸港投資集團,積極推進市場化運作,對接洽淡國內外知名企業;成功創建中國(徐州)跨境電商綜試區,推動「徐州號」中歐班列實現爆發式增長,帶動全市進出口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國際陸港堅持邊規劃、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總體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使命
引領支撐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和城市轉型升級
徐州淮海港務區的成立,開啟了淮海國際陸港建設的新紀元。港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港務區將勇擔使命、不負重託,奮力當好淮海國際陸港建設的答卷人。
港務區將緊緊圍繞建設內陸國際化樞紐經濟新高地、「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區域樣板、全國東西對外開放門戶、淮海經濟區崛起引領區、開放型經濟改革創新示範區等五大目標定位,主動引領和支撐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和城市轉型升級。
一張藍圖躍然紙上,淮海國際陸港建設令人期待。
該負責人表示,圍繞「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格局,擴大「徐州號」中歐班列開行線路,進一步密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加強和連雲港海港、淮安空港的聯動,強化與寧波港、青島港、上海港、太倉港等海港的合作,探索與西安、鄭州、重慶等陸港的協同,全面拓展淮海國際陸港開放空間,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
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新生力量,港務區的未來發展備受關注。周鐵根要求,港務區要突出先行先試,積極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增強發展動力、能力、活力,努力當好全市改革開放試驗田和轉型發展排頭兵。
試驗田、排頭兵,港務區的發展承載著更多的使命與責任。據介紹,港務區將大力推行「單一窗口」「倉單歸併」「一件事」改革等創新舉措,爭創中國自由貿易區(江蘇)新片區,加快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
「港產城一體化」是港務區堅定不移的發展理念。著眼未來,港務區將學習借鑑雄安新區先進理念,科學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通過理千年運河之水、塑百裡生態之綠、通十方匯集之路、營創新發展之城,打造生態運河文化體驗區、產城融合示範區和宜居宜業的現代化陸港新城,再創徐州改革發展新地標。
只爭朝夕、時不我待,如今,港務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迅速掀起。我們期待,宏偉藍圖早日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