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那煒清(右二)在呼市人社局服務大廳調研。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記者採訪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那煒清。
問:「十三五」即將收官,內蒙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績?「十四五」時期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答:「十三五」時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年,也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取得明顯進步的五年。五年來,全區各級人社部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民生為本,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7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左右的較低水平。社會保障安全網進一步織密兜牢,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人才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評價制度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聘用合同、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勞動關係保持總體和諧穩定,根治欠薪成效顯著,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人社扶貧任務全面完成,行風建設持續優化,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自治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十四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十四五」時期,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勞動力和人才供給質量,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鞏固拓展人社脫貧成果,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動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問:「十四五」期間,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將抓好哪些重點任務?
答:「十四五」時期,人社部門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政治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針對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社會保險可持續發展壓力大、人才對高質量發展支撐不足、勞動人事關係領域矛盾多發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突出問題,遵循人民至上、服務大局、完善制度、依法行政、系統推進的原則,進一步打造群眾放心、人才稱心、社會安心、服務盡心、幹部用心的「五心」人社,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是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強化就業供給和需求對接,打造覆蓋城鄉、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努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健全重點群體就業支撐體系,落實統籌城鄉就業政策,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農牧民工、退役軍人、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優化創業環境,加強創業載體建設,激發全社會支持和參與創業的熱情。
二是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對接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推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完善工傷保險自治區級統籌,推動失業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制度。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群全面覆蓋。推進社會保險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管理,防範和化解基金風險。對接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經辦服務體系,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水平。
三是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強化政治引領,落實人才強區戰略和「科技興蒙」行動,加強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健全人才培養、引進、評價、流動和激勵工作機制,擴大人才隊伍規模,優化人才結構,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以強化公益屬性、轉換用人機制、搞活用人制度為核心,持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符合事業單位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切實保障和落實事業單位用人自主權,形成健全的管理體制、完善的用人機制和完備的政策法規體系。
四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健全勞動關係協調機制,落實勞動者權益保護制度,提升勞動關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化企業工資分配製度改革,增加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加強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推動調解仲裁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堅決維護農牧民工合法權益。依法規範企業用工行為,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實現勞動關係矛盾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促進廣大勞動者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五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全區統一、覆蓋城鄉、門類齊全、高效便捷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服務布局,合理配置服務資源,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服務標準,形成服務清單,統一辦事指南,持續減證便民,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全面加強智慧人社建設,實現公共服務「網上辦」「一窗辦」「全區通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人社系統行風建設,打造優質服務窗口和品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記者 霍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