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2020-12-22 瀟湘晨報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就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回眸「十三五」,我們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紮實推進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特別是堅決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更是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內涵。對此,廣大人民群眾感同身受。在市委九屆十次全會和全市「十四五」規劃藍圖中,有關民生福祉的規劃依然筆重情濃,飽含著「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濃濃暖意。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勇於擔當作為,善於攻堅克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使發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百姓。

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要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今年脫貧攻堅就要全面收官,當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硬骨頭」,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拿出「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和拼勁,聚焦脫貧攻堅中的重點工作、難點瓶頸,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抓深抓細抓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貧長效機制,加大「百企幫百村」項目及資金落實力度,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持續穩定增加群眾收入,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分量更重,確保發展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要始終堅持著力推進社會事業持續全面健康發展。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站位全局、著眼長遠,深度聚焦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保、住房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推進各項社會民生事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深化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健康滄州;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養老事業和康養產業協同發展……以實幹實政的成效,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要始終堅持把群眾的「小事看大、遠事看近、實事辦好」。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更多「真金白銀」投入到民生事業上來,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謀劃好涉及群眾長遠利益的各項工作,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確保各項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尤其要嚴格對照省市各項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對接群眾所需,謀劃務實之策,拉單列表、跟蹤要帳,牢牢兜住民生底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以人民生活品質的持續改善,書寫好「十四五」的民生答卷。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保障和改善民生,永遠沒有「完成時」,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面對「十四五」新藍圖,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必須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民生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建設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滄州」。

【來源:滄州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0-11-1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嚴」字當頭才能提升工作實效
    打好這場硬仗,必須做到「嚴」字當頭,嚴抓嚴管嚴控,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拿出新思路硬措施,以嚴促行、以嚴提效,為滄州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作風保障。「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嚴」字當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 承德日報評論員: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點滴見初心。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築牢民生福祉的健康之基,就要全面推進健康承德建設,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建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方位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深化「四醫聯動」成果,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要結合承德發展優勢,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業態,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經濟日報評論員:為新疆長治久安提供堅強保障
    經濟日報評論員:為新疆長治久安提供堅強保障  剛剛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深入分析和科學研判新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新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所作的重要講話,是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
  • 玉溪日報評論員文章|抓實抓好重點工作任務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今日 玉溪日報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近期與遠期、速度與質量、打基礎與利長遠,對全市重點產業、基礎設施、鄉村振興和城鎮化、推動貿易便利化、生態保護、民生保障、數字玉溪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做好經濟工作,要善於把握關鍵、抓住重點。抓重點就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經濟工作也不例外。
  • 衡陽日報評論員:堅持辦實事、惠民生,彰顯衡陽擔當作出衡陽貢獻
    堅持辦實事、惠民生,彰顯衡陽擔當作出衡陽貢獻 ——三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衡陽日報評論員
  • 新華社評論員:在改善民生中擴大內需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題:在改善民生中擴大內需新華社評論員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中,「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始終居於重要位置。做好民生工作,是穩人心、穩大局的重要基礎,也是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隨著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越是困難時候,越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
  • 光明日報評論員:民生穩 人心穩 社會穩
    光明日報評論員多年後再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段歷史,一些細節會被遺忘,一些場景會變得模糊,但人們一定不會忘記「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這幾個字。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驟然按下暫停鍵,共同抵抗病毒的侵襲。
  •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須深刻把握髮展的目的,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充分展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有力推動全體人民一起踏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準確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堅持黨對民生工作的領導。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證。
  • 河北日報評論員|用心用情用力保障群眾正常生活
    用心用情用力保障群眾正常生活——九論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越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越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群眾居家防控期間的正常生活,為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奠定堅實基礎。
  • 蘭州榆中:堅持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多方位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於偉軒記者王斌報導 民生連著民心,蘭州榆中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積極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興辦民生實事,解決民生難題,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盼,切實兜住民生底線,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不斷提升民生保障的整體水平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鄭微 見習記者 董曉)12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社會委主任委員楊勇和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副主任張亮帶領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一行來徐,對我市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開展調研。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人大社會委主任委員陳新生參加座談。
  •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四論學習貫徹州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和終極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一、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論成果通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與要求貫穿全書,相對集中於第四部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第五部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第十二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 我市持續改善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
    2016年到2019年民政事業費支出累計達55.59億元| 我市持續改善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
  • 聚焦百姓關切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本報訊 1月28日,貴陽市「十三五」成就宣傳活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聚焦百姓關切,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舉行,
  • 謝景林:齊心協力 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謝景林指出,2019年,全市教育、科技、人社、文旅廣體、衛健、醫保、紅十字會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順應群眾需求,立足永州實際,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增進民生福祉,讓全市人民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李紀恆: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一、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論成果通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與要求貫穿全書,相對集中於第四部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第五部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第十二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 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脫貧
    作者:李元斌(新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是穩疆安疆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傾力支援下,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