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的世界裡,我們的微薄之力,真的很微薄麼?我們的力量或許會讓你驚訝......

2021-03-03 善行少年計劃

公益活動,個人的力量真的很微薄麼?很多時候,個人的力量十分綿薄,這會讓讓人們產生「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想法。但公益是愛的化身,是善的代表。善會傳遞,愛會傳染。在善與愛的世界裡,星星之火,就可燎原。青少年則是一個最容易傳播愛的群體。每一位青少年,都是傳遞愛的火炬手,是愛的蝴蝶效應的推動者。

本文案例貢獻者是張同學,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善與愛的傳遞。

「公益是不是就是捐錢?「、「兒童、青少年也能做公益嗎?「、「為什麼有人能夠一直從事公益事業?難道是用愛發電?「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你也被這樣問過,說明你跟我一樣對公益產生了興趣,這樣的興趣說不定某天會讓我們在公益之行中相遇。

不知道大家是否玩過一種遊戲,將自己的手掌貼在白紙上,然後用彩色水筆順著整個手的邊緣曲線勾出一張手的樣子,最後在上面畫出手心的掌紋。簡簡單單的一幅畫,卻是我的公益之行的開始。

那時候我還在讀小學,學校組織書籍捐贈活動,並且讓我們每個人在書的扉頁寫上對山區小朋友的寄語。我拿著筆歪歪扭扭的寫下一排類似「希望你學習進步,能跟你交朋友「之類的寄語和自己的聯繫方式之後,總覺得不夠出眾,於是找來了美術畫油彩塗滿了手掌,蓋下了一個手掌印,才滿意的包裝好了書籍交出。

不曾想數月之後收到了一封來自貴州的信件,正是收到了我捐出的那本書的同學。他在給我的信末也留了一個大大的手掌印。那種意外和欣喜的心情至今讓我回味不已。起初留下聯繫方式只是看到周圍的同學都這樣做了,對於是否有人回信並無期待。而這意料之外遠道而來的回音足以讓我興奮好久,對於一個小學生而言也非常驕傲自己的書籍被送到了有需要的人手中。公益初體驗在記憶中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影子,但第一次感受到在世界上某個不知名的角落,還有跟自己一樣年齡的人需要幫助,而自己用小小的力量實現了一次連結,這是很神奇的事,任何時候想起都覺得那是很值得做的事。

兩個手掌印,是愛的連結。它傳遞了兩個相隔千裡的孩子互相的善意。儘管一個人,一本書,相較於這個世界微不足道,但是這份溫暖能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正如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介紹的差序格局所言:「就像一塊石頭被丟在水面上引發的一圈圈漣漪,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了聯繫」。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釋放的「善」力量都會像漣漪一樣向外蕩開,而製造漣漪只需要一滴水。

後來,我在香港的社工專業學習經歷讓我有機會參與或觀摩各種各樣社工機構發起的公益活動。從老年義工到大學生志願者伴讀,不分年齡階段,都有人熱情的參與進來。義工奶奶每周五早上9點準時出現在街坊會早操點名區,提醒來參加鍛鍊的老人帶毛巾做好熱身活動;大學生志願者利用課後時間與部分患有多動症或焦慮症的小朋友一起讀繪本。每次被小朋友們圍擁,這群初入成年社會的大學生都情不自禁地揚起像孩子一樣的笑容。

是善帶來的溫柔讓人與人跨越年齡層的相處變得非常的簡單。小朋友抱著繪本往志願者身旁一坐,手中的繪本就在大手和小手的輪流翻頁中靈動了起來,兩顆湊在一起的腦袋用別人也許不太明白的語言咿咿呀呀地交流。若干年後大家可能都已經不記得繪本的內容,卻都會記得曾經因為公益伴讀這件事與另一個陌生的靈魂結識,相伴,而在那些平淡的時光裡有了不一樣的心情。你說,當抱著繪本的小朋友長大變成了大朋友,會不會也試著去參加類似的活動呢?我想會的,並且相信他們將追逐著光芒去找尋實現自我的價值。與人為善,與善為伍,無論是學校的教育還是家庭的教育,都難以取代孩子在善行社會實踐中得到的深刻體會。

在公益的世界裡,個人之力不再綿薄。我們或許不能給予數以百萬計的物資捐贈,但我們可以讓愛的漣漪擴大,再擴大。我們能用我們的善意去溫暖他人,讓人與人的靈魂走得更近,讓這份善意在人群中病毒式地傳染。

有人說,公益本身,就是建立在「槓桿效應」上的福利事業——公益事業素來就倡導從小事做起和人人參與,公益最大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一個項目做了多少事,更在於有多少人參與其中,以及內化於人心的公益精神,對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廣泛的正向影響。無論是從我還是周圍青少年的經歷來看,青少年是否能認識到公益的價值,甚至通過公益活動成為領導力領袖,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很重要。

當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就能夠了解到原來除了自己,還有那麼多對公益感興趣的人,並且個人的力量也能夠感染到更多的人來加入公益時,這對於探索好奇世界的青少年來說會是一件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而使命感,就是看到了前方有更好的事情值得去做,它即將變得美好,即將發生。公益從來都不是某個從業群體的事,它一直是任何時間、任何人只要有意願,都能夠參與的小事,小事做的多了就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大事。善行公益,我們在路上,將一直在路上。

個人力量對公益有幫助嗎?

青少年能為公益能帶來什麼?

如同張同學所言,公益是「槓桿式」的。我們一個人的力量不能帶來直接的幫助,但是我們卻能夠作為一個「槓桿」,通過傳遞愛和善意來撬動更多人的善意。我們可以讓愛烙印在更多人的心中,讓更多的人感受世界的溫暖,從而自發的為這個世界提供愛和溫暖。

當青少年接觸公益,接觸這個世界的愛與善意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就已經烙印下了善的印記。他們會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儘自己所能的傳遞自己的愛,感染更多的人,讓這一點星星之火終燎原。

致力於培養新時代具有善商思維的少年,為建設美好生活貢獻少年力量

相關焦點

  • 李治廷王博文助力公益活動 坦言會儘自己微薄之力
    來源:新浪娛樂李治廷、王博文助力公益活動新浪娛樂訊 近日,藝人李治廷、王博文、斕曦現身發布會。現場助力公益活動,為疫後復工復產,推動在線經濟,儘自己微薄之力。據悉,此次雲展交易會公益性活動,由演藝界人士擔任推廣及助力大使,為其進行公益宣傳。發布會上李治廷作為本次活動公益宣傳推廣大使;斕曦、王博文作為活動公益助力推廣大使進行發言,號召更多藝人及熱心公益人士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共同助力復工復產。
  • 我們應對社會有所貢獻,哪怕這是一份微薄之力
    對於林徽因的一生世人皆感慨她的聰慧,成就,似乎人生沒有敗筆,她是一個才女,從出生便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從小便留學於國外,回國後與梁思成成婚,雖然中間遇到了自己有過愛慕之心的徐志摩,但他懂得如何抉擇才能走對人生這條路,不是陸小曼活在一個光鮮亮麗的世界,卻那麼的不真實,最終也只能一生無為,而他的一生,遊歷祖國河山,雖在戰爭時期,物資缺乏,加上身體疾病,但他依然堅持了下來,一同為中國建設行業
  • 熱心公益與教育 為鄉村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熱心公益與教育為鄉村發展貢獻微薄之力———記福建泉州德化三班第二從學校畢業到至今,陳國濱一直走在公益與教育事業的路上,志在給德化縣鄉民更好的生活,心甘情願的成為德化縣公益之路上的一盞燈火,引領著更多人加入公益大家庭,為社會、為基層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 「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我們殘疾人不能做疫情防控的旁觀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張銳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殘疾朋友服務。  張銳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心意。深明大義,慷慨解囊,這些年來張銳多次參加公益活動,通過捐款捐物表達自己的愛心。
  • 張銳:「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儘管個人生活屢遭不幸,他卻始終自強自立、熱衷於公益事業,無私幫助千餘名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2019年4月,張銳入選「中國好人榜」。 抗疫期間,湖北省潛江市慈善總會開出一張8069.86元的捐款收據,註明捐款定向用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捐贈人為潛江市盲人協會暨205位殘障人士。
  • 「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20日電  題:"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專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記者 李敏傑
  • 【脫貧攻堅】情系困難群體 貢獻微薄之力
    【脫貧攻堅】情系困難群體 貢獻微薄之力 2020-10-16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控疫情 婁星在行動|小城大愛:讓我們盡一點微薄之力
    連日來,社會各界勇獻愛心,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綿薄之力。1月31日下午,一輛滿載酸奶的車子開進婁星區疾控中心院內,蒙牛低溫華中區婁底市德潤達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傑將120件蒙牛酸奶送到一線抗「疫」人員手中,向他們表示感謝和慰問。
  • 江幹區丨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驛站捐了150床被子: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1月29日,江幹區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驛站向杭州市紅十字會捐贈了150床被子,總價值1.5萬元。「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組織,只能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蔣金海說。1月21日,台州一個小女孩來杭州見網友,在杭州東站大廳裡轉來轉去。蔣金海一問才知道,女孩連買飯的錢都沒有,給她買了一碗餛飩和幾個包子。他給女孩的父母打了電話,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2點,父母連夜從台州趕來把女孩接回家,他才放心回去。
  • 為教育扶貧出一份微薄之力
    2020-06-15 18:19:28 來源: 簇橋街道 舉報   和你一起
  • 微薄之力
    」她說:「疫情當前,咱沒別的本事,把蘋果多賣給幾個人,就算是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吧。 」我稍一愣神,恍然大悟——是啊,抗疫時刻,她多賣給人們一份蘋果,就減少一個人外出,少一絲傳染的風險。這是多麼樸實的話語,何等熾熱的情懷啊。感佩之下,我堅決服從她的決定,說道:「好,好,我要10塊錢的。」說著便俯身挑蘋果。她立即制止:「別動,我給你拿。
  • 他用津貼儘自己 的微薄之力
    本報訊(張倩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8月6日,長海籍現役軍人於棋的父親雙手抱著一個大箱子出現在小長山島鎮政府,他對政府工作人員說:「兒子雖身在軍營,但始終關心、關注家鄉疫情防控工作,他用自己的津貼購買了3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委託我送過來,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 ——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
    ——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 2020-04-11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暖心事︱疫情無情人有情「我們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
    自永康衛校家委會發起了《關於捐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緊缺物資的倡儀書》後,家長們紛紛響應示:「我們早就想盡一點微薄之力了,疫情無情人有情!」2日,家長代表呂香茗帶著家委會收集到的愛心款,親手捐贈到市紅十字會,定向用於購買疫情防控物資。在捐贈中,來自理縣的學生及家長們也積極響應。
  • 用微薄之力讓武漢再度熱鬧起來!
    近日,援鄂的鄆城縣人民醫院護士李宏偉為記者傳來了他的前線日記,日記中記錄了他與同事的戰「疫」經歷和故事,讓人們感受到這場嚴峻鬥爭中的菏澤擔當、菏澤力量!武漢街頭沒有行人,只有稀疏的車輛經過。現在大家都已熟悉工作流程與環境,交完班之後我們有條不紊地開始了各種護理工作。由於病人數量多,護理工作也比較繁雜,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穿梭於各個病房之間。病房內溫度達到16度左右,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就連呼吸都感到有些費力,只能用嘴呼吸。汗液已經浸溼了內衣,每行走一步都是那麼的艱辛和困難!
  •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98:袁隆平,用抗疫微薄之力奉獻大愛之心
    10萬元和200噸優質大米後向新冠病毒發出的怒吼之聲向全國人民發出的時代強音向整個世界發出的必勝信心10萬元錢和200噸大米也許在有些人眼裡不算啥>「我只是盡了一點微薄之力,但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疫情!」這就是對科研工作高標準對自己生活低標準的真實寫照這就是立志「中國人民的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老農科這就是對這次抗疫「只盡了一點微薄之力
  • 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2020-03-3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力量,感謝你們的付出,希望自己也能貢獻微薄之_澎湃新聞-ThePaper
    X 該怎麼加入到志願者團隊中,想為福州歷史文化的保護也盡一份力!
  •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戰士們接過熱氣騰騰的雞蛋、豆漿,總是連聲感謝道:「謝謝羅姐姐,你真是太好了,每天給我們送愛心餐.....」這樣的暖心畫面,自疫情暴發以來,時常都在敘永縣高速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執勤卡點上演著。除了保障自己銷售物資供應外,她還時刻牽掛著前線的戰士們,堅持為他們煮雞蛋,壓制豆漿。有時自己都顧不上吃一口,就為前線的戰士們送去。
  • 我要盡點微薄之力
    麻殷圖 武 晉「國家有難,我盡一點微薄之力,請轉交國家,武漢。謝謝!」一張紙條,2000元現金。這是吉首市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匿名捐款。「我只想出點力,不想被人知道。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這些年我們一家也熬不過來。」石家軍說,「雨露計劃、產業幫扶、醫保等惠民政策對我們貧困家庭幫了很大的忙,現在我這點心意又能算什麼呢?」石家軍在吉首市一家物流公司幫忙裝卸貨物,平均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妻子龍愛英在家務農。大女兒石志竹剛畢業實習,助學貸款還是借親戚的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