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多缸發動機對有分量的車來說是情懷和尊嚴,所以勞斯萊斯堅持用V12發動機、蘭博基尼跑車堅持用V10、V12發動機,但是這種氣缸即尊嚴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都很遙遠,即便是中了彩票頭獎預算不足以拿下,況且還有後續的養車費用。所以大部分車企都依照咖啡法進行減排處理,畢竟家用車才是主流消費者關注點,大排自吸變成小排增壓是最常見的做法,沃爾沃XC90、寶馬7系以及奔馳S級等豪華品牌旗艦車型先後加入2.0T陣營,但減排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今天為大家介紹幾款搭載大排量但能通過閉缸技術實現降低油耗的發動機。
奔馳
奔馳G500車型搭載代號為M176的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21馬力,峰值扭矩610牛·米。奔馳表示M176是全球燃效最高的V8發動機之一,該款V8發動機加入了Camtronic氣門正時技術,在Comfort和Eco駕駛模式下,發動機轉速區間從800到3250轉之間,可關閉2、3、5、8號氣缸來提升燃效。並且M176發動機還加入離心器技術,減少了八缸模式下的四階振動和四缸模式下的二階振動,當轉速超過3250rpm或切換至其它駕駛模式時,閉合的4個氣缸可以在幾毫秒內會重新介入工作,連駕駛員都難以察覺變缸過程。
奧迪
奧迪CEU系列的發動機多為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奧迪S7、S8、RS6、RS7等車型均有搭載,最大功率按調校可輸出450-560馬力,峰值扭矩550-700牛·米。該款V8發動機除了輸出非常暴力之外,這款CEU發動機還有COD(Cylinder On Demand)氣缸按需運行技術,基於AVS可變氣門升程技術研發而來,同樣是在高速巡航或發動機低負荷狀態下,系統自動關閉4個氣缸,當需要更高動力輸出時,關閉的4個氣缸在極短時間內介入工作,達到駕駛者想要的輸出水平。
大眾
需要說明的是文中提及的EA211系列1.4T發動機僅海外有閉缸技術,1.6L、1.2T發動機沒有搭載,並且國內搭載EA211系列發動機車型均沒有閉缸技術。該項技術在奧迪品牌稱為COD,而在大眾品牌就被稱為ACT,但大家都知道EA211發動機在奧迪和大眾車型都有搭載,只不過品牌LOGO換了而已。2016年4月,大眾集團將前面介紹帶閉缸功能的CEU系列發動機技術移植到一臺搭載1.4升直列4缸發動機的奧迪A3上,此後還有奧迪Q2搭載同款發動機,以通過閉缸功能變出「0.7升2缸」動力為噱頭迅速吸引國際車壇關注。同時大眾也推出搭載同套閉缸技術的1.4T高爾夫車型,但無論採用哪種命名的技術,都與國內消費者無緣。
本田
在本田和謳歌部分高配車型均有搭載帶VCM(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可變汽缸管理技術,例如八代雅閣3.5車型、歌詩圖、謳歌MDX等。擁有VCM技術的V6發動機可以在L3、V4和V6之間切換,工作原理是通過VTE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來關閉進、排氣門,讓特定氣缸進入休眠狀態,但休眠狀態的部分汽缸依然保持繼續運轉,目的是讓所有汽缸保持均勻磨損不會產生偏磨狀態。並且火花塞會持續點火,以保持溫度,為保證氣缸重新激活時能在最短時間進入最佳狀態。
通用
通用是早期投入到閉缸技術研究的車企之一,原因也很簡單--美式傳統大排量,而其產物就是DOD(Displacement On Demand)可變排量技術,1980年推出的凱迪拉克第二代賽威就是全球首款搭載變缸技術發動機的車型。早期的君越3.0車型以及部分凱迪拉克車型都有搭載DOD技術發動機。DOD可變排量控制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通用的AFM智能燃油管理系統的支持下,ECU對車輛運行信息進行分析,高速巡航或發動機低載荷運行時,DOD系統將智能關閉部分特定氣缸。當需要較大動力輸出時,系統會瞬間啟動所有汽缸,快速提升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能量。
克萊斯勒
克萊斯勒同樣是注重大排量發動機的車企,其中HEMI系列發動機就很值得拿出來一說,排量為5.7升的HEMI發動機配備了MDS(Multi-Displacement System)多級可變排量控制系統技術,該款發動機大量搭載在Jeep大切諾基、道奇Charger以及舊款克萊斯勒300C上。MDS技術體現在與發動機凸輪軸接觸的挺柱加入卡銷和復位彈簧機構,形成一個可上下移動並鎖止的結構,該挺柱能影響氣門開合,達到閉缸效果。在MDS技術的支持下,這臺5.7升HEMI V8發動機通過ECU對運行信息分析,智能切換4缸或8缸運轉,發動機低荷載運轉時,將關閉對稱的4個氣缸,保留「V4」發動機運作,使發動機依然能夠保持較好的平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