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最大高棉古寺,荒廢遺蹟被「蟒蛇樹根」纏繞,今成熱門景點

2020-12-14 彈指間行攝

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柬埔寨吳哥窟是一個神奇的建築文化遺址群,這裡分布著許多古老厚重的「殘牆斷壁」,人置身於這些千年名勝古蹟之中,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另一個世界另一段時光的恍惚錯覺,給人視覺與心理都有極大的觸動和震撼。

在柬埔寨高棉王朝遺留下來的吳哥眾多古蹟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寺廟並非大名鼎鼎的「吳哥寺」,而是古吳哥國王獻給其母親的神廟,也是當地最具神秘氣息的景點——塔布隆寺(Ta Prohm)。塔布隆寺位於吳哥王城勝利門的東南面,建造的時間大約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期初。

在12世紀末期,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母親建造了這座寺廟,起初是一座佛教寺廟,後被改為印度教寺廟。寺廟原本規模宏大,裡面共有260座神像、39座尖塔和566座宮邸,寺廟鼎盛時期,藏寶無數。據說當時寺內藏有一套500公斤重的金碟、35塊鑽石、4萬多顆珍珠、4500多顆寶石等等。

而根據考古學家從一塊梵語石碑中研究發現,當時的塔布隆寺覆蓋了3100多個村莊,有近8萬人供養著這件寺廟,寺內僧侶達到5000多人,其中包括高級牧師、官員、助理和舞蹈家等等,規模可見一斑。但是而後這一切仿佛「煙消雲散」一般,荒廢遺棄500多年。

直至19世紀,被野蠻生長的熱帶叢林瘋狂吞噬的塔布隆寺被法國探險家發現,當時寺廟已被樹木盤根佔據,枝藤繞簷,枝幹穿於石縫,交錯縱橫,橫七豎八的石柱、石牆、石磚遍布眼前,讓人感覺這個寺廟當時是被一場大地震損毀的。

置身在塔布隆寺的遺蹟之中,我驚訝於眼前的一切景象,巨樹遮天蔽日,寺廟殘牆斷壁、寶塔和圍牆被巨大的樹根纏繞,巨樹與建築融為一體,展示著人文與自然歷經歲月後的「交纏融合」。寺廟雖已破敗不堪,卻依然顯得莊嚴神聖,令人驚嘆於自然與歷史的「巧奪天工」。

因為古蹟修復的難度太大,當地只將樹枝樹根稍作修葺,「原汁原味」地保留「樹寺相依」的風貌。而這也正是塔布隆寺的神奇之處,曾被世界不少電影人看中,經典電影《古墓麗影》、《花樣年華》當年就在此取景拍攝,後來因為電影熱映,寺廟迅速在全球走紅。

塔布隆寺每日吸引無數遊客不遠千裡前來旅遊打卡。漫步在這些古遺蹟之中,人會感受到那種難以言說的震撼,寺廟的許多宮牆、城門都被參天的巨樹所盤踞,而大樹的根莖像蟒蛇一般,穿繞在梁柱、石縫、屋簷、門窗之間,當地人也因此稱之為「蛇樹」。

茂盛的樹林包裹中的塔布隆寺,巨型的樹根和樹枝與古廟糾纏千年,混成一體,在此交織幾個世紀。生生不息的世間萬物就如同佛像神靈一樣令人敬畏。當然,這些獨特的景觀也見證了吳哥文明的衰敗,有不少許多遊客排隊在此合影留念。

此外,塔布隆寺雖然顯得非常破敗,但是在這些古蹟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精美絕倫的浮雕,在牆壁、石柱、門楣、走廊、石欄等地方,都有精彩的浮雕和雕刻,主題大都是表達佛陀的事跡,而神殿內供奉的「智慧女神」,相傳是以闍耶跋摩七世母親的容貌所塑的。

吳哥窟的寺廟,雖然顯得破敗不堪,但這也是最令人敬畏的地方。這些千古文明遺蹟,展現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時,也能看到大自然會對人類文明顛覆和吞噬,周而復始,因果循環,也許這就是生命的輪迴吧。因為,世間所有的浮華終將煙消雲散,我們應該過好當下,常懷敬畏,知足常樂。

相關焦點

  • 許燕青: 柬埔寨遊記之——高棉的微笑
    柬埔寨遊記之——高棉的微笑文圖/許燕青高棉的微笑柬埔寨的大吳哥窟,準確的說它是一個城區,所以又叫吳哥城。除了自身的古蹟價值,又因在此拍攝了電影《古墓麗影》而名聲大噪,把這個神秘古老的遺蹟展現給了全世界的人們,現在是吳哥古蹟裡最熱門中的一個景點。
  • 柬埔寨之二:風從高棉來,穿越千年的哀愁......
    吳哥窟廣義上是指位於柬埔寨暹粒市的吳哥遺蹟群,分散有各種建築遺蹟600多處,其中主要包括吳哥寺、吳哥都城及在吳哥王朝建造的石造寺院、祠堂、蓄水池、橋梁、宗教都城等。而狹義上,吳哥窟就是吳哥寺的代名詞,通常為了區分也被人們叫做小吳哥。
  • 柬埔寨暹粒——和同事們的跨年旅行,探秘吳哥窟,尋找高棉的微笑
    早餐種類很少,也就只有柬埔寨當地的米粉可以勉強果腹,小夥伴們吃的還是很嗨的,我不太適應那個酸酸的味道,以至於後面幾天我也都沒有吃什麼東西。吃過早餐就開始了當天的遊覽行程,第一個景點是當地最大的皇家公園,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街心公園。公園面積不大,但是有很多大型的楠木,清晨和傍晚會有眾多的蝙蝠在空中盤旋,黑壓壓一片倒掛在樹梢上,頗為壯觀!
  • 高棉人與古代柬埔寨1
    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是柬埔寨的主體民族,其餘分布在越南南方、泰國東南部及寮國下寮地區。屬南方蒙古人種。使用高棉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有7世紀在巴利文基礎上創製的文字。高棉人有悠久的歷史,其中建於西元12世紀的吳哥窟寺廟群就是一處偉大的歷史紀錄。在很久以前,他們就建立了強大的王朝。他們所創造的古代文明對泰人、越南人等民族進入中南半島以前的歷史有很深的影響,當時是那裡最先進的文明。
  • 高棉族(柬埔寨王國)||介紹
    柬埔寨王國(the Kingdom of Cambodia),通稱柬埔寨,舊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寮國交界
  • 高棉明珠——柬埔寨首都金邊
    這是2019年5月27日在柬埔寨金邊拍攝的城市風貌。 位於中南半島的柬埔寨王國歷史悠久,擁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柬埔寨首都金邊坐落在湄公河、洞里薩河的交匯處。高棉特色的傳統建築和近年來興建的現代化大廈在金邊混雜並存,城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 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吳哥窟、高棉的微笑巴戎寺,探索神秘的柬埔寨
    在公元1431年,泰國人入侵高棉,逼迫高棉人離開他們的家鄉,使得吳哥窟隱沒與熱帶雨林中。後來植物學家亨利進入暹粒尋找標本,才讓吳哥窟重見天日。讓我們領略人類的智慧,堪稱「神跡」的建築。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
  • 《殺戮之地》「紅色高棉」血洗柬埔寨
    就在柬埔寨百姓以為戰爭已經結束、好日子馬上就要來臨的時候,被稱為「紅色高棉」的柬共在國內推行了一套極「左」的政策,讓這個東南亞小國霎時變成人間地獄。雖然「紅色高棉」在柬埔寨的統治只有短短的3年8個月,但其給柬埔寨造成的傷痕至今還隱隱作痛。
  • 2017柬埔寨高棉帝國馬拉松日記(2)
    柬埔寨(Cambodia)在我國的史籍中,曾被稱為「扶南」、「真臘」、「吉蔑」、「甘孛智」,面積181035平方公裡,與廣東省差不多大,人口1576萬,相當我們北京市的人口,高棉族佔80%,所以國際上普遍稱柬埔寨為「高棉」KHMER,「柬埔寨」高棉語的意思是「寶貴的土地」。
  • 柬埔寨歷史 第一講
    自從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5世紀,高棉族的祖先就在今東南亞半島地區安家落戶,繁衍子嗣。一些資料表明,發現了一些人類在此地居住的遺蹟,推斷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如今,仍有南亞種族群的後代在這個地區生活,如在下緬地區和沿著安南山脈一帶的地區。後來,從中國大陸南下的蒙古利亞人種(南蒙古人種)來到此地與當地原始居民混居繁衍。
  • 殺戮之地,紅色高棉統治下的人間煉獄-柬埔寨
    在東南亞古國柬埔寨如果提到紅色高棉這幾個字,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電影殺戮之地將紅色高棉的反人類罪行展現於世界,紅色高棉成立與1960年9月30日,當時叫柬埔寨勞動黨,1962年勞動黨總書記杜斯木神秘失蹤,一說他是被首相朗諾抓捕後殺死,還有一種說法是被繼任者波爾布特暗殺。
  • 柬埔寨《高棉日報》記者採訪武宏文代表
    柬埔寨《高棉日報》記者採訪武宏文代表
  • 柬埔寨首相「冒死」爆出南海仲裁內幕!網友力挺:吃富柬埔寨!
    暹粒的景點一般都在吳哥窟,安排3天時間就可以比較深入地遊玩了。國旗上的美景—吳哥寺高棉的微笑——通王城通王城也叫大吳哥、吳哥城,是高棉帝國的最後一座都城,多次毀於戰火併幾番重修,是吳哥古蹟的「心臟」,鼎盛時人口層達上百萬。
  •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柬埔寨遊記01)
    柬埔寨吳哥窟的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迴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
  • 柬埔寨「高棉微笑」!
    小吳哥以蓮花蓓蕾聖塔獨邁千古,大吳哥則是以「高棉微笑」揚名立萬。它們是高棉古國的雙子星座,就如同中國古詩神龕上的李白和杜甫,或者是巴黎的羅浮宮與凡爾賽宮。與小吳哥只是一座神殿不同,大吳哥是一座城。在他筆下,大吳哥的城市格局與元朝都城北京相比毫不遜色,當年的大吳哥是一個以巴戎寺為中心,結合宮、官員辦公場所、儀典廟堂、街道市井為一體的煌煌壯觀都城,是工業革命前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有如當今舉世矚目的北京、巴黎、紐約、東京。
  • 全國人大代表、大同市市長武宏文接受柬埔寨《高棉日報》記者專訪
    在全國兩會山西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大同市市長武宏文日前接受了柬埔寨《高棉日報》記者採訪,就如何促進雙方進一步交流合作回答了記者提問。山西臺記者劉媛報導:記者:我們想了解一下,籤訂成友好城市以後,目前的進展狀況如何?
  • 年度首班:5月15日,走進神秘國度—柬埔寨,四飛八日遊特惠價2880元/人
    飛往柬埔寨首都—金邊(飛行時間大約2.5個小時)抵達後,乘車前往吳哥所在的暹粒市(車程約5.5小時),沿途欣賞美麗的柬埔寨風光,感受高棉國異域風情!中途還可以在當地休息站品嘗到新鮮的時令水果或令您眼界大開的當地美食(費用自理)。夕陽、城鎮、小屋,沿途風光旖旎,靜靜享受柬國風情,抵達暹粒。晚餐後入住酒店。溫馨提示:柬埔寨習慣給小費!
  • 吳哥窟:古寺的歷史
    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最大的宗教聖地之一,其名之意為「寺廟之城」。最開始,吳哥窟是為供奉毗溼奴而建的印度教寺廟,它在14世紀時被改造成了一座佛寺,並在其已有的豐富藝術藏品的基礎上加入了佛陀的塑像。一段時間後,它又被改作軍事要塞。如今,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科學家們正努力地對其進行保護。它那213英尺(65米)高的中塔被四座更小的塔和一系列圍牆所環繞著。
  • 【漫遊 柬埔寨】觀光客的凝視,吳哥不哭
    柬埔寨的歷史太長,長到殖民者與旅人都想在石礫瓦堆中構築曾經的輝煌;柬埔寨的記憶太短,短到不願想起持續幾百年皇位爭奪下的積弱不振、殖民霸權的強力介入,短到那些死亡成為日常的餘悸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