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個稅籌劃,三種方法哪種個稅最划算?

2020-12-23 騰訊網

一、年終獎單獨計稅政策

財稅〔2018〕164號文

財政部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何謂「年終獎」?

稅法上的「年終獎」與企業實際發放的「年終獎」概念並不完全相同。

稅法上年終獎,正式的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根據國稅發〔2005〕9號 文: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五、僱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它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併,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年終獎個稅計算的三種方法

看到這裡,可以知道目前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個稅有兩種基本方法:單獨計稅、或全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

但實際上,還有第三種方法:就是將年終獎拆分成兩筆發放,其中一筆選擇單獨計稅,另外一筆併入當年綜合所得,通過選擇最優的拆分比例,就能實現個稅最低。

方法一

單獨計稅,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所附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表1: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方法二

併入當年綜合所得

居民個人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當年的綜合所得, 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後,按照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規定,進行年度彙算,參考彙算公式:

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表2:綜合所得適用稅率表

方法三

拆分一筆最優配置數使用單獨計稅,餘下併入綜合所得

在總的綜合所得既定情況下,如果拿出一定比例來作為年終獎發放,並使用年終獎單獨計稅政策。

所以根據你預計的年總收入,扣除各項扣除後,算出你的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X,就可以判斷你的最佳年終獎。如果你的實際年終獎超過該最佳配置,那麼可以在個稅申報時,將超過最佳年終獎的部分,併入綜合所得進行申報,僅對最佳配置的金額,採用年終獎單獨計稅政策就可以。

舉例說明:

張三每月稅前工資15000元,全年工資18萬元,當年還有20萬元一次性獎金(年終獎),各項扣除146,066.64元

那麼,這20萬獎金如何報稅?

方案一:20萬使用單獨計稅,則個稅合計39,608.00元;

方案二:20萬併入綜合所得報稅,個稅合計29,866.67元;

方案三:將20萬拆成兩筆,一次發放14.4萬元,按年終獎單獨計稅;另外餘下5.6萬元,發放時和當月工資薪金一起併入綜合所得交稅,個稅合計20,663.34元。

(註:這個水平的薪酬,年終獎最優配置是個區間,89,933.36~144,000,都是最佳配置)

可以使用年終獎優化工具,求解最優測算(單個員工或批量測算都可以),如需工具,可掃碼聽課。

課程當中包括年終獎優化工具包下載。

年終獎優化配置常見問題解答

1、有的單位年終獎是在年初發放。有人認為年終獎最佳配置的前提,是要對年度總收入有準確預測,年初發年終獎報稅時,很難預測全年收入,所以這個年終獎稅收籌劃意義不大。這個說法對嗎?

答:請看上面《薪酬區間》這張表,最佳年終獎配置對收入預測的準確性要求非常低,比如14.4萬元這個最優配置,適用範圍在稅前年總收入35~82萬都可以使用;而稅前年總收入在160萬以上,最優配置是固定的。

年終獎一般在次年年初發,所以只要年終獎數字確定了,後面的總收入大體是能預測的,波動是比較小的,所以可以放心使用最佳配置。

過去舊個稅法下,按月計稅,年終獎最佳配置需要對年收入比較準確預測;新個稅法按年計稅,年終獎最佳配置已不需很準確預測,不要被固有思維限制。

2、我預計的年總收入,處於《薪酬區間》兩檔最佳配置的臨界點附近,就尷尬了,到底應該選哪一檔最優配置?選錯了,到時實際總收入落到相鄰區間,會不會很糟糕?

答:選哪一檔都可以,對最終個稅稅負影響並不大,在臨界點附近的收入,可採用相鄰兩檔最優配置試算可以看出,就算最後實際收入與預期錯檔,只要收入偏離不是很大,個稅稅負很接近。因此,可根據收入最可能波動情況,理性選擇選擇即可。總之,有事先籌劃,即使實際收入落到另外一檔,不能達到最優,也還是可以達到次優的,比不籌劃要好很多。

3、年終獎的計稅政策,在彙算清繳時可否重新做選擇?

答:如果之前採用的年終獎單獨計稅,在彙算清繳時可以重新選擇為併入綜合所得;但如果之前年終獎是選擇併入綜合所得,應該是不能拉出來單獨計稅的。

4、年終獎計稅的函數公式

年終獎個稅計算公式(A1為年終獎):

=ROUND(IF(A1/12>3000,IF(A1/12>12000,IF(A1/12>25000,IF(A1/12>35000,IF(A1/12>55000,IF(A1/12>80000,IF(A1/12>80000,(A1*0.45-15160)),(A1*0.35-7160)),(A1*0.3-4410)),(A1*0.25-2660)),(A1*0.2-1410)),(A1*0.1-210)),(A1*0.03)),2)

綜合所得的個稅計算公式(B1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ROUND(IF(B1>36000,IF(B1>144000,IF(B1>300000,IF(B1>420000,IF(B1>660000,IF(B1>960000,IF(B1>960000.0001,(B1*0.45-181920)),(B1*0.35-85920)),(B1*0.3-52920)),(B1*0.25-31920)),(B1*0.2-16920)),(B1*0.1-2520)),(B1*0.03)),2)

相關焦點

  • 2020年年終獎扣稅新政:「選錯」個稅計算方法,還有一次退稅機會
    這個月,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年終獎扣稅」。說到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問題,納稅人很急,單位會計更急!距離農曆2020年春節還有19天,年終獎發放已經進入倒計時,再不發放,真要「留著過年」啦!對於單位會計來說,糾結的點主要在於:1、2020年1月發的年終獎,什麼時候申報?
  • 有年終獎的恭喜了,這樣算個稅能省一筆錢!
    那麼,是併入綜合所得合適,還是不併入綜合所得划算呢?我們可能需要用一個例子來給大家更為形象地說明一下:舉個慄子:小王,在2020年取得了收入:包括工資每個月1萬,每季度獎金5000,年終獎12萬。可以看出來,如果小王的年終獎,選擇併入綜合所得,能夠少交個稅:12210-10880=1330元。
  • 年終獎少交個稅關鍵:選對計稅方式,活用個稅APP
    臨近年末,不少員工將獲得一筆一次性獎金,年終獎自然要繳個人所得稅,但今明兩年財稅部門依然保留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選對納稅方式可以讓你少交個稅,多拿一筆收入。
  • 個稅新規來了,年終獎不會算等於少拿一個月工資
    2020年大家也經歷了史上首次的個稅彙算清繳,該個稅新政給大家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大家非常關心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年終獎個稅的問題。
  • 年終獎如何繳納個稅,你算對了嗎?
    臨近年底,對於上班族而言,最快樂的時刻莫過於發放年終獎了。那麼發放的年終獎應該怎麼繳納個稅呢?對於今年的年終獎,我們還在政策期內,可以選擇併入或則不併入綜合所得。如果選擇併入綜合所得,同三勞一特(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一併計算,扣除基本費用(6萬/年),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按照年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計算出需要繳納的個稅。
  • 個稅新規下的年終獎這麼算,等於多拿一個月工資
    已經是2020年了,2019年的個稅新政,相信給大家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大家非常關心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年終獎個稅的問題。
  • 2019全年一次性獎金個稅計算公式 2020年終獎個稅稅率
    在每家公司進入年關的時候,都會進行相關的年度結算,有的公司就會有年終獎這一獎項,而年終獎是否計算入我們的工資組成呢,不計入工資又應該怎麼計算,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及相關問題的解答吧!
  • 2019年度的年終獎怎麼發,請一定轉給身邊的財務同學
    其次,對於綜合所得和年終獎都要交稅的人來說,哪種方法更划算需要具體計算。但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可以參考,比較綜合所得和年終獎對應的稅率,如果綜合所得適用的稅率更高,毫無猶豫選擇年終獎單獨計稅;反之,則可以考慮合併計稅。
  • 【稅收點亮生活】單位年終獎即將發放,如何發才最省個稅呢?
    【稅收點亮生活】單位年終獎即將發放,如何發才最省個稅呢?,那麼年終獎該到底應該怎麼算才能夠最省個稅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說一說。聽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個稅有兩種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方法一: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所附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 個稅籌劃1:九項個人所得需要交個稅,個人可以賺這九項錢
    我們先看一下都有哪九項所得需要交個稅: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僱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獎、勞動分紅、津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理論上只要是個人受僱傭取得的現金與非現金的所得(包括卡、包括實物)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
  • 年終獎即將發放!怎樣發才能最省個稅?
    你們單位年終獎準備發放了嗎?年終獎該怎麼算才最省個稅呢? 一起來往下看! 年終獎在個人所得稅裡稱為全年一次性獎金,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
  • 年終獎個稅怎麼計算兩種方式可自行選擇
    新一年元旦將至,大家最期待的「年終獎」也在路上啦。在市區一家企業工作的程先生,最近接到單位財務通知稱要發年終獎,並且要扣個人所得稅,他希望能了解一下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市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年終獎」可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可了解一下相關的個稅知識點。
  • 年終獎即將發放,居然還要繳納個稅?兩種繳稅方法誰更省錢?
    那麼這兩種繳稅的方式到底孰優孰劣,哪種繳稅的稅額更少呢?接下來就給大家算算這筆帳。參考2019年的計算公式: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三、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和併入當年綜合所得,繳納個稅哪種更省錢?
  • 勞務報酬個稅籌劃方案
    有高額收入的同時,也要依法繳納相應的稅賦,要承擔20%-40%的個稅成本。納稅需籌劃,錢財多剩下。下面給大家介紹三個非常實用的稅務籌劃方案:案例一:歌星劉某2019年10月一次取得表演收入12萬,劉某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為:個稅=120000×(1-20%)×40%-7000=31400元稅負率=31400/120000=26. 17%稅後收入=120000-31400=88600元用分期確認收入籌劃後,劉某收入如下:
  • 年終獎個稅扣稅標準2020 年終獎計算公式及舉例說明
    2019年已經過完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辛苦一年最開心的應該就是拿到年終獎,而年終獎是需要繳納稅款的,那麼2020年終獎交稅多少?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年終獎交稅是怎麼計算的吧。
  • 【實用】又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快來了解個稅相關知識吧!
    【實用】又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快來了解個稅相關知識吧!」的個稅知識了解一下~大家最期待的「年終獎」也在路上啦。「年終獎」可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今天申稅小微帶大家溫習一下相關的個稅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 公司年終獎扣稅多少點?年終獎扣稅標準2020
    2019年剛剛過去,年終獎成為市民關心的熱門話題。近日,不少市民向記者詢問,新個稅法已正式實施一周年,即將發放的年終獎要交多少稅?選擇哪種方式扣稅最划算?如何避開年終獎的「臨界點」?對此,記者針對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並採訪市稅務局,幫市民算一筆帳。
  • 年終獎怎麼交稅?做對選擇題和數學題很重要!你適合哪種?幫你算好了
    都市快報訊 還有幾天就將告別2020年,公司年終獎已經安排上了吧。 不過在激動地搓手之前,還是要先做好一道數學題,否則到手的年終獎,很可能因為沒有選擇最合理的計稅方式而縮水。這是因為,從2022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廢止年終獎單獨計稅的政策,年終獎將併入綜合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 今年年終獎的個稅怎麼算?還能單獨算!
    >今年年終獎仍然可以單獨計算個稅不計入綜合所得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明年可以暫不預扣預繳個稅今年年終獎仍然可以單獨計稅根據現行的規定,從2022年開始,我國將廢止年終獎單獨計稅的政策,年終獎也將併入綜合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 為什麼年終獎多發一塊錢就要繳這麼多的個稅?
    春節將至,大家關心的年終獎也來了,那在我們欣喜之餘關心一下,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吧。 根據財政2018第164號文公告,從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年終獎可以不併入綜合所得,可以單獨計稅,如果你一年的收入是18萬,全部用於發工資,而沒有發年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