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我想死我想消失

2020-12-23 查理先生的秘密花園

——我們是為了愛與革命誕生到這世界上來的

隨著當下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一種新興的現象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開來,人們稱之為「喪文化」。喪文化,多指年輕人對生活不抱有希望,得過且過,沒有思想,沒有意識,不求上進,活得像一具麻木的行屍走肉。

其實,這種現象早就存在,只是如今才擴散開來。其中,喪文化典型的代表人物,即為日本作家太宰治。相信愛好文學的朋友一定聽過一本書《人間失格》,這本書就是太宰治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對於太宰治作品的評價,爭議往往很大,愛者不少,而詆毀者更多。在他的作品中,頹廢、叛逆、墮落隨處可見,因而整部作品都充滿了陰暗的基調。更甚至,在小說《人間失格》寫到"我想死,我必須得死,活著便是罪惡的種子"這樣的話,所以讀者在後期作品中不斷地能讀到關於死亡和自殺的渴望。

在作品之外,自殺可謂是太宰治最成功的標籤。他把死亡作為一生追求的最終目標,從21歲到39歲之間,他總共自殺過五次。

第一次是在1929年,太宰治無意間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開始厭惡自己資產階級的身世,加之,受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的影響,他服下可安眠藥,但卻由於劑量不夠,沒有自殺成功。

第二次太宰治遇到了招待女田部目津子,並相約一起跳海,結果田部目津子因此身亡,太宰治卻被人救起。

第三次是太宰治落選第三屆芥川獎的,難以接受,於是跑到山上打算上吊。結果上吊途中繩子斷了,第三次,。

第四次是太宰治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小山初代一起自殺。原因是因為太宰治得知小山出軌,於是兩人一起吃安眠藥自殺。可這次還是因為劑量不夠,自殺未遂。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自殺,是和他的第三任妻子山崎富榮,兩人在玉川河跳水。這一次,他終於成功了,兩人一起在玉川河喪命,就這樣結束了他自認為「恥辱,沒有尊嚴」的一生。

1948年的6月19日,太宰治的遺體被發現,而此時正是太宰治的39歲生日。對於太宰治這位大文豪,大家有什麼看法呢?請評論留言吧。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我想死,強烈地想死,看完讓人無法自拔
    最後,太宰治借葉藏之口說出了唯一視為真理的一句話:「一切都將過去」。對於葉藏悲哀、匪夷所思的一生,對於他的彷徨與絕望,不理解也許是我的幸運。沒有感同身受,但是並不代表有批判的權利。我仍是同情葉藏那顆敏感脆弱且不能自愈的心。
  • 新番:太宰治實錘花心,忍痛離開芥川龍之介,卻被中原中也吐槽
    不止太宰治有這種想法,中原中也同樣這樣想過,他也想離開這個只有書沒有好酒的鬼地方,找遍了各種看似像出口的地方,都不能通向外界,最後他還挑戰順著漫長的樓梯登頂,結果半路摔下來。如果是中原中也活著的時候,從那麼搞摔下來肯定死了,但鍊金術師召喚他的靈體,在這個空間裡似乎是不會死的。
  • 太宰治的五次自殺—陳希我
    我們看到了一大串的赴死的日本作家的名單:北村透谷、有島武郎、芥川龍之介、牧野信一、田中光英、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當然還有太宰治。我們還看到日本人自殺的驚人數據。但是個中有所不同,比如太宰治。太宰治自殺,好像是求死,但似乎也是求生的,甚至很求生。他每次自殺,其實都是因為求生的破滅。第一次是對他崇拜作家的模仿秀,模仿崇拜者而死,是求死,但更是求生。大凡追星者,都有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
  • 憂鬱青年太宰治:朋友,你聽說過《人間失格》嗎?
    在這部動漫中,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異於是「熱愛自殺」的太宰治。前面我們就說了,在這部動漫中,所有的角色皆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位文學巨匠們。而「太宰治」,他的原型就是日本20世紀的大文豪——太宰治。熱愛文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如果你認識太宰治,那麼你必然也知道《人間失格》」。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讀懂太宰治的喪,安心在世上做個快樂的平常人
    遺留幾個字:「媽媽,別想我,我不配。」九歲的小女孩沒有按要求完成作業,墜樓自殺,留下遺書:「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被誤認為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名言,在太宰治的作品裡見於短篇小說《20世紀旗手》,但文出自於日本同時代詩人侍內壽太郎,為太宰治借用。但這句話顯然深受太宰治的認同。作為一名富家少爺,葉藏生活在貴族大家庭裡。
  • 最「膽小」的自殺者「文豪野犬」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日本文豪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最真誠的「懺悔」,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與太宰治本人的經歷有很多共通之處,因此也被認為是他的自傳小說。太宰治的父親和母親18歲進入弘前高中學習時,太宰治非常崇拜當時的文壇巨匠泉鏡花和芥川龍之介等,但也就是在這一年,芥川龍之介服用安眠藥自殺,給他很大的衝擊。
  •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人間失格》
    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不是看完餘華先生的《活著》的那種惋惜和悲痛。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他擅長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雲淡風輕的描寫著生活的破碎和蕭索,不動聲色,而凜冽之際,這是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
  • 太宰治:"在這泥沼般的人世間,好想美麗地活下去"
    生活一下子切換成地獄難度模式,廢柴筆者待在家裡的兩個月,天天都癱在床上胡思亂想:「人間不值得……心好累……好想狗帶……」當然,當代喪青年的「想死」只是說說罷啦。說到「喪」,想必不少讀者都看過「喪文化」鼻祖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主角大庭葉藏無疑「喪」到了極致:要命的討好型人格,讓他為了迎合所有人而扭曲自己;寄生蟲一般攀附在各種女人身上,還害好幾個女人同他殉情;即使想抓住幸福也沒有行動的欲望;最終淪為一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太宰治對芥川龍之介的愛時有時無,想過二人世界,又要棄他而去
    芥川龍之介和太宰治死後,靈魂受到召喚,成為潛書者,拯救被侵蝕的書籍。沒有工作時,太宰治可以在圖書館裡跟芥川龍之介談心,有工作的時候,太宰治可以跟芥川龍之介並肩作戰。然而,太宰治跟芥川龍之介在一起生活,就給敬愛的芥川龍之介留言,說他在這圖書館裡就仿佛置身於一個全是書本的牢獄中,他實在無法忍受,因此,他決定逃離圖書館,真的想立刻逃出去。太宰治是這樣說的,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如果不是實在逃不出圖書館,他早就棄芥川龍之介而去了。
  • 破碎絕美——太宰治《人間失格》
    同樣,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真真切切的顛覆了我對我看過的所有寫作風格的概念。想想看,自己多多少少也算讀了幾年書,大體上還算識得幾個字,腦中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和英國小說風格也已有了既定印象,不可否認的是,國家對於個人邏輯和思維的影響絕對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日本小說總是刻意營造一種疏離感,抑或親切感。
  •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假文藝真渣男?學者:他是思想巨人
    --太宰治 1948年6月19日,那天雨下得很大,玉川上水河河水上漲。 這天是太宰治的生日,也是人們發現他遺體的日子。 此前飽受肺結核病情惡化折磨的太宰治,時常吐血。
  • 《人間失格》我讀到的全是自己
    我抱著這樣的心情,買了這本書,可是一直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來讀它,所以這本書就在書架上悄悄地放了幾個月。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時想,一個人得自卑到什麼程度,才會覺得做人都是一件值得道歉的事。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致敬太宰治
    以前從不願意讀這本太宰治的遺作,因為是遺作。今晚認認真真看,看的喪到極點。這麼喪的書,到底大家在愛它什麼?寫書評的人,最後都會加一句,不推薦閱讀,太喪了。也只有在不想碰手機的晚上才讀得進去吧。讀著喪到極點,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忽然抑制不住的心疼,真的特別疼。
  • 狗娃子:阿無,我不想死
    動漫中讓我感動的故事場景,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狗娃子」徐翔對阿無的感情,出自國漫《一人之下》。在1944年夏天的某一天,馮寶寶甦醒在四川的一個偏遠山中,她沒有父母,沒有家,也沒有記憶,她一無所有,只有「馮寶寶」三個字。那時剛醒來的她,最幸運的是,莫過於遇到了狗娃子一家,淳樸的農村勞作人民,悠然自在的日子。
  • 一旦被問我想要什麼,我就黔驢技窮了-讀太宰治《人間失格》
    太宰治我的父親在東京有不少公務,而且在上野的櫻木町有一棟別墅,每月的大半時間都在那裡度過。每回返鄉時,總是給我們家裡人還有親戚朋友帶回許許多多禮物。這儼然是父親的一大樂趣。被父親一問,我頓時語塞了。 一旦別人問起我想要什麼,我突然就覺得什麼都不想要了。瞬間閃過一個念頭——怎樣都行,反正也沒有什麼東西能使我快樂。同時,別人贈與我的東西,哪怕與我的喜好相去甚遠,我也無法拒絕。討厭的東西不能說討厭,而喜愛的東西,就像偷來的提心弔膽,我就在如此苦澀的滋味與難以言表的恐懼感中苦苦地掙扎。
  • 太宰治名作新譯本出版上市
    《富嶽百景》太宰治入選日本高中語文教科書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名句的出處本書以日本築摩書房1985年出版的《太宰治全集》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富嶽百景》《女生徒》《二十世紀旗手》《姥舍》《燈籠》等9部中短篇小說及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