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7月8日訊 桃紅柳綠,青瓦白牆,小橋流水……漫步在江蘇鹽城上岡鎮大團村,就宛如走進了江南水鄉。
「稅務局與我們村聯手開展的黨員『連心聯建』活動非常有新意,不僅利用稅收政策鼓勵農民自主創業,還從當前的秸稈焚燒、垃圾分類等日常事項中,幫我們村想辦法出點子,既幫村民脫貧致富,又為鄉村振興做實事!」江蘇省鹽城市上岡鎮大團村黨總支書記沈為書如是說。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國家稅務總局建湖縣稅務局在積極做好為企業服務的同時,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將稅收服務觸角向農業、農村、農民延伸,並針對縣域農村實際,通過「稅村聯建」等特色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建湖縣稅務局將建設生態宜居的新村莊,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點,與恆濟鎮建河村、上岡鎮大團村等多個村(居)黨總支部建立「連心聯建」平臺,稅務黨員幹部通過展板介紹、進戶宣傳,以及與大學生村官現場解說等形式,宣傳引導農民群眾從生活垃圾分類、秸稈環保處理等日常小事著手,做美麗鄉村建設的貢獻者。
與此同時,還與熱電、秸稈處理企業建立「一對一」個性化服務,開展減稅降費政策宣傳,積極引導企業走節能減排、環保生產道路,鼓勵企業通過技改加大對生物秸稈等的處理能力,將農村的廢棄秸稈轉化為清潔能源。僅江蘇森達熱電公司一家就先後投入近兩億元對原有的3臺燃煤鍋爐進行生物秸稈發電改造,年消耗生物秸稈33.90萬噸,產生18477.12萬度清潔電能,為「綠水青山」貢獻稅務智慧。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農民富,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厚實力。在實施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中,多重利好正在惠及廣大鄉村。建湖縣稅務部門主動走進鄉村,將政策紅利覆蓋到最基層,讓減稅降費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
近年來,「淘寶小鎮」「電商小鎮」以及「火雞養殖」等特色創業項目,在建湖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湧現。當地稅務部門專門抽調有大學生村官工作經歷的稅務幹部,組成「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小組」,利用村便民服務點,對所有鄉村創業者進行專題稅收業務輔導,幫助他們及時規避涉稅風險。
建湖縣恆濟鎮建河村有60餘家小微企業從事玻璃工藝品加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玻璃小鎮」。村裡為發展農村電商,還建成了1500平方米電商服務中心,目前有26戶電商在線銷售玻璃工藝品,線上線下年銷售額達6500多萬元,並有90%以上玻璃製品出口海外市場。村黨總支部書記喻進雷說:「稅務部門對我們村的產業支持很大,特別是在特殊時期,國外的訂單紛紛延期或退訂,家家產品庫存積壓,資金壓力巨增。面對這種情況,稅務幹部到我們村了解情況,不僅送來了相關稅費減免政策,還通過大數據分析向企業送來了銷售信息,讓我們村民倍感溫暖。」
為更好地發揮稅務助力鄉村振興,國家稅務總局建湖縣稅務局立足找準切入點、突破點,加強稅務黨建與農村黨組織建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稅務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將「黨員影響黨員、黨員帶領群眾」的影響力滲透到活動之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朱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