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出大荔

2020-12-14 陝西法治網

(文/王小民)

都說「河出圖,洛出書!」誰又知河圖洛書到底「出」在哪裡?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即使河南洛陽「先下手為強」將河圖洛書傳說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蓋棺未論定」,陝西大荔就一百個不服氣!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提起河洛文化就一定要談到「河圖洛書」,它是關於中國古代文明的著名傳說。相傳名列「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曾見龍馬負圖出黃河,伏羲依河圖推演成先天八卦;夏禹治水時,洛河中浮出神龜背負文字,大禹憑藉洛書治水成功。後來,人們就以「河出圖」「洛出書」表示太平盛世的祥瑞。河圖洛書的文史出處在戰國時期,最有名的記載來自《易傳·繫辭》,時只知「龍馬負之於身,神龜列之於背」,到底河圖洛書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直到宋代初年華山道士陳摶在《龍圖易》中提出「龍圖三變」高論才明了,即一變為天地未合之數,二變為天地已合之數,三變為龍馬負圖之形,河圖洛書方以圖像形式為世人所熟知。中國遠古神祗都是文化的代表,伏羲女媧像往往手中拿著規、矩二物,河伯宓妃像手中拿的便是河圖、洛書,這代表了他們的崇高地位。河圖洛書歷來被譽為「宇宙魔方」,它披著神秘的外衣,魔力延展千年愈發深奧,其深邃的大綱要義自不必言,僅淵源流變就夠撲朔迷離,目前公認沒有一個明確可靠、各方普遍信服的答案。

圍繞「河圖洛書」的傳說很多,但都逃脫不了黃河與洛河的地理概念。作為中華「母親河」,黃河流域貴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同處於中遊的陝西河南兩省更是以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著稱於世。一河上下幾乎半部中國史,且不說秦漢隋唐宋千年皇朝輝煌,僅就上古聖賢「三皇五帝」,要莫源出、要莫建功、要莫立業,黃河秦豫段絕對是眷鄉熱土所在。天物弄人,同在黃河流域卻有兩條洛河的注入,上遊的北洛河發源陝北定邊、西北而東南蜿蜒曲流680公裡,在大荔三河口先注渭河後匯黃河懷抱。北洛河流走的是水積澱的是文化,人文如軒轅黃帝、字聖倉頡,地理如橋山、黑峽谷,人類文明足跡密密實實網狀呈現。下遊的南洛河源出陝南洛南、西南而東北進河南全長467公裡,在偃師納伊河後於鞏義北入黃河。南洛河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澠池仰韶文化、偃師二里頭商代文化以及最新的鞏義雙槐樹古國都邑遺址,地肥水沛名列中國原始農業起源地。黃河、洛水都可謂名河聖水,在這裡創造繁衍中華文化瑰寶「河圖洛書」具備完整的人文地理要素。

科學須嚴謹、文化要求實,從實證的角度確定河圖洛書出在某個具體地點,很難找出嚴格的科學依據。認定它產生於河洛地區,並把河洛地區的適當地點確定為它產生的具體位置,以此作為考察和紀念的依託,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就此認識而言,大荔地區足以堪當文化意義上的「河圖洛書」出處。從河流文化的觀點講,大荔既是黃、渭、洛三河交匯之地,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融合之地。遍數北洛河兩岸,舊石器時代大荔人遺址,中石器時代沙苑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梁家坡遺址、同堤和埝頭遺址,商代白村遺址、趙家遺址等文化地標鏈條式分布,北周長春宮、唐金龍高塔、宋岱祠岑樓、清豐圖義倉等文物瑰寶眾多,猶如珍珠項鍊串掛在碧水脖頸。風景優美之地必多有傳說,幾千年來民間一直流傳著伏羲畫卦、八卦龜城、太極天球、龜峰之寺、洛神宓妃、大禹治水……至於自1991年以來洛河神龜多次出現的奇聞趣事,都不免讓人對河圖洛書浮想聯翩。加之三河口乃水草豐茂的河灣「芮」地,芮者本意「初生」,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從大荔發出恰如其分。

北洛河飄忽黃渭間,歷史上時入渭河時入黃河。關於洛河的「洛」字,《周禮·夏官·職方氏》載: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春秋·說題辭》載: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說文解字》注釋:洛,水,出左馮翊(今大荔)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而南洛河的「洛」本來面目卻是「雒」,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在著作中但凡提到陝西洛水的「洛」,必特意說明河南雒水的「雒」本不從水,也就是說河南的是「雒」不是洛,三國曹魏時才改「雒」為「洛」。五代末宋代初,陳摶常年修道華山,遊歷於三河(黃河、渭河、洛河)流域,嶽瀆相望、陰陽相濟,老祖參悟得「陰陽魚太極圖」。至今,大荔地界還留有陳摶老祖「福」「壽」書法碑刻。河圖洛書開花結果為人類文明之源《易經》,而研究《易經》又成為探索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一門人文科學,千百年卓著者為數不少,南宋大荔人王湜便以《易學》一書有大名。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於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功不可沒。

用現代科學的唯物主義觀點來看,河圖洛書只能算做神話而已,但即便是傳說,它也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書,是我們祖先心靈思維的極高成就。文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軟黃金,就此而論,大荔人探究「河圖洛書到底出哪裡」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作者簡介:王小民,1971年生,大荔縣人,渭南市作協會員,渭南市政協文史委特聘委員。出版有《同州風情》《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等13部文史著作。

作者/來源:美麗大荔MLDL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走進河圖洛書
    傳說遠古時期,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依據河圖洛書畫成八卦。大禹依「洛書」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鑄九鼎,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周易》起源於伏羲八卦,伏羲八卦又源於河圖洛書。所以說,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的源頭,太極、八卦、周易、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 河圖洛書與中醫
    河圖洛書年代久遠使得我們現在人們無法解讀,稱為千古謎團,也一直被稱為「無字天書」。河圖洛書真的這麼難懂?他們和中醫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河圖洛書的神秘面紗~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子講:「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 什麼是 「河圖」「洛書」?
    上邊[4、9、2] 9-4=5下邊[8、1、6] 6-1=5左邊[4、3、8] 8-3=5右邊[2、7、6] 7-2=5顯然這個特點與河圖一樣,反映出洛書與河圖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繫。②通過中數5的縱向、橫向或對角線上的三個數,數5與其它兩數之差的絕對值相等。
  • 河圖、洛書之謎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奇圖河圖洛書之謎!內含驚天之秘!「河圖」、「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 《河圖》與《洛書》
  • 宇宙魔方,河圖洛書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 河圖洛書的真面目
    對於河圖洛書,人們認為他是神秘莫測的存在,認為他是揭露天機的一本天書畫圖,更由他延伸出八卦論,陰陽論,把他吹捧的是遠古時代,超級文明的體現。我腦子裡一頭霧水,難道現在人能登天攬月,能演算宇宙變化之機,卻連古人先祖都不如?洞曉陰陽,明生死?只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哪有今人不如古人之談?
  • 河圖洛書的奧妙!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 河圖洛書,內涵的十大秘密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奇圖河圖洛書之謎!內含驚天之秘!「河圖」、「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據說伏羲通過修之身而內求,進入天人合一狀態後,觀察到這一圖案,並且記錄下來,由此而產生易理哲學,畫出八卦。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源生於此。它們被廣泛應用於中醫、易經、風水、五行、子平八字、紫微鬥數、擇日等領域中。「河圖」、「洛書」最初的形狀是什麼樣子?
  • 河圖洛書,進入洪荒
    一口元神之氣對著河圖洛書噴出,帝俊準備煉化此寶,恍恍惚惚不知三千年已過,不問外事,一心煉化河圖洛書。河圖洛書,極品先天靈寶,內有四十八層先天禁制,組合起來是一對極品先天靈寶,河圖洛書,測算天機,推演陣法,攻防一體,妙用無窮。
  • 河圖洛書有什麼用?
    這就是洛書,先說說河圖、洛書表面上的區別,一、河圖是十個數,洛書是九個數,洛書裡的數少了一個10。二、河圖每組數放在圖的上下左右,每組數疊在一起的,5、10在中間;洛書每組數是攤開來的,陰數在四個角,陽數在圖的上下左右,5亦在中間。由於洛書2、7在右,4、9在上,而河圖2、7在上,4、9在右,而河圖中的3、8和1、6二組數字的位置與洛書中這二組數字是相對應的,就有人說河圖排錯了,真是苛求古賢人了,上面我們說過了,河圖只是告訴我們哪二個數是一組的,不涉及到方位。
  • 河圖洛書的傳說和詳解
    一、河圖洛書中國易學關於八卦來源的傳說,最初指天賜的祥瑞。河洛之辭,最早見於《尚書·顧命》,又見於《論語·子罕》。《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
  • 華為「河圖」發布,你知道河圖洛書是什麼嗎?
    說起河圖,有些人竟然想到的是「清明上河圖」,其實這個「河圖」和「清明上河圖」是毫無關聯的。那麼你知道「河圖洛書」到底是什麼嗎?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又被人視為中華文明之源。
  • 宇宙魔方,河圖洛書,的真實秘密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
  • 《洛書河圖》,故弄玄虛
    再回頭看貴州的苗族刺繡圖形,他們同時保留著河圖與洛書,而我在已知的青銅器的紋樣裡,只找到河圖圖形,很難找到洛書符形。這是不是說,苗族的圖形承接,早於商,來自新石器時代?要知道,貴州這個地方,天無三日晴,山無三尺平,極端不利於觀天象。這意味著苗族對上古符形的保存,超乎想像地頑強?
  • 「河圖洛書」,內涵的十大秘密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中華文明的源頭,太極陰陽四象五行八卦九宮皆可追溯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 河圖洛書——上古星圖,宇宙魔方.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 河圖洛書,無字天書的真實秘密在此!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認為八卦乃據河洛推演出來。漢人多宗此說,以河洛解釋八卦來源。  (1)河洛所指,後世理解不一。西漢劉歆以河圖為八卦,以《尚書·洪範》為洛書。漢代緯書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以九六附會河洛之數。
  • 考古揭秘:河圖、洛書並非天書
    黃河流域河圖洛書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易·繫辭傳》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楊雄《核靈賦》釋為:「大《易》之始,河序龍馬,洛貢龜書。」《漢書·五行志》引劉歆之說:「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河圖洛書逐漸演變成這樣一個故事:在伏羲時代,有龍馬從黃河躍出,身上的旋毛變成一塊玉版獻給伏羲,玉版上的數字,「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這就是河圖。
  • 河圖洛書確實像金字塔
    請求出『144648』的『眾數和』。1+4+4+6+4+8=27,2+7=9,這樣的話,數字144648的眾數和為9。你們試試從任意兩行相加為15的數字中抽出兩組3位數的數字進行相乘,然後求出結果的眾數和。564X528=297792,2+9+7+7+9+2=36,3+6=9,數字297792的眾數和亦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