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幾條改變自己的途徑,可打破人生瓶頸

2020-12-15 南城煙雨錄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要改變自己很多人都望而卻步,要麼止步不前,要麼自暴自棄。其實,不是「秉性」不易改變,而是你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角度,換個方式去思考,你會發現問題會輕鬆化解,自己也會得到迅速提升,所以,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作者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被尊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並於2017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他在書中向我們講述了改變自己的途徑:

一、從困擾自己最深的問題入手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好為人師,針對別人的問題會說出很多大道理,但是當自己直面問題時就傻了眼,感覺自己無可救藥,比如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你明知道不好,卻怎麼都戒不掉;再比如,拖延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等等問題,困擾著我們,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感。我們花費了很大的氣力,但是終究沒收到什麼效果。

怎麼辦呢?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只要換一種方式,就能輕鬆得到理想的效果。塞利格曼建議,如果你決定去改變,但是不知道從何做起,那麼,你應該選擇困擾你最深的一個問題,開始行動,即便是那些最難改變的。

文中提到一個例子,好萊塢著名的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她是很多人心目當中的偶像。2013年的時候,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對自己的乳腺癌易感基因進行了測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她的外婆、媽媽和姨媽都曾經患過這個病。檢測的結果顯示,安吉麗娜患乳腺癌的概率是87%,患卵巢癌的概率是50%。接著,她就做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決定,進行了雙側乳腺切除術等一系列手術。安傑麗娜·朱莉切除了乳腺的決定是承擔了非常大的風險的,但是她認為,能夠去直面死亡的威脅,做出勇敢的選擇,就是因為自己比其他人更熱愛生活,更珍惜生命。

通過朱莉的故事,我們分析每一個人對人生都有不同的認識和規劃,雖然基因處在我們最難改變的一個層次,但是你仍然有機會向它發出挑戰。人只要對於自己想做出深層改變的東西,勇於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那麼就等於你抓住了最主要的矛盾,解決了這一矛盾,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從此你的人生就會,突破現有的瓶頸,發生新的改變。

二、建立樂觀和自信

自信和樂觀是人生向前的源源不斷的動力。塞利格曼在書中說,他的研究目的,不是要打破你改變自己的美好願望,也不是保證你能以任何方式去獲得改變。他認為他最想做的,是幫助你建立起成功改變自己的樂觀和自信,同時幫助你打消盲目的樂觀和自信。他希望給你的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樂觀,幫助你把自己有限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你能夠改變的行為和心理上去。

同時,如果一個很難改變的行為和心理,對你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那你就一定要拿出堅定的信心和勇氣,做出和它打持久戰的準備,而不要輕易氣餒或者是放棄。塞利格曼認為,這才是最明智的達成自我完善的方法。

從困擾自己最深的問題入手,建立樂觀和自信,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徑和思維方式,幫助你了解什麼是自己能改變的,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把問題分門別類,各個擊破,聰明地使用自己的有限資源,一步步地達到自我完善,不斷打破人生的瓶頸,成就人生的輝煌。

相關焦點

  • 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人生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認識自己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很好了解別人你是誰你生命的意義和使命是什麼只有把自己的位置很好定位就好比常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自己 接納自己 尊重自己才能有尊嚴地活著才能實現人生價值1、遇到了《活出樂觀的自己》,知道這本書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立刻改變和欣然接受都是人生蛻變的開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她那樣讓人生充滿幸福。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本經典的心理學暢銷書《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精華導讀02當一個人分清楚什麼可以改變,什麼必須接受的時候,改變才真正開始。
  • 秋高十月,讀書筆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我們從這本書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變的,而哪些方面卻無法改變,是自己必須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從改變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發,幫助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夠改變的特性上,並在此基礎上找到一條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徑。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從這三個方面弄明白,幫你贏得新人生
    最近這段時間,疫情形勢還不明確,大家會繼續在家堅守,用讀書相伴而行,《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從三個方面弄明白,幫你贏得新人生。作者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被尊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並於2017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他還有個觀點:「很多心理學家都在努力幫助病態的人減少痛苦,而我的志向是要讓幸福的人更加幸福。」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減少內耗
    魯訊說「直面慘澹的人生」,古希臘哲人說「認識你自己」,尼採說「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網上有人說「對自己的內在誠實,是判斷一個人的內在靈性是否覺醒的一個重要標誌」,這些話都在說一件事:看清自己,對自己的現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逃避、不躲閃。
  • 接納自己,才可提升自己,東方三大聖人指點你的人生
    接納自己是內在和平的第一步,但是很多朋友總是分不清什麼是自我接納,什麼是放縱自己?不想起床,睡了一天,沒去工作,然後對自己說,要接納自我。本來決定了去健身房,但是忽然感覺好累,乾脆賴在沙發上,抱著一袋薯片看電視,吃完了覺得很罪惡,忽然想起,要接納自己。跟家人吵架了,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回頭想想,有什麼好後悔的,誰讓他先惹我不高興的呢?我要接納自己,接納我的脾氣就是這樣的。自我接納當然是好的,因為在所有關係中,自我和諧最重要。但是當我們將「自我接納」當成一個不去改變、不想負責任的藉口,它帶給我們的將不是自我和諧,而是自暴自棄。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心理學告訴你,童年不是決定性格的根源
    這句話,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童年的遭遇讓人造成了心理上的陰影和創傷,但是當看完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出版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之後,讓我對童年不幸有了新的理解。馬丁·塞利格曼是當代認知心理治療的創始人之一。1988年,以史上最高票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3個層面決定問題能否改變,實現自我提升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作者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被尊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並於2017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他在就任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的演講中,發表過一個引起了很大轟動的觀點,他說:「很多心理學家都在努力幫助病態的人減少痛苦,而我的志向是要讓幸福的人更加幸福。」
  • 真正的自信樂觀不是改變自己,而是接納自己——心理疾病的治療與調節
    的含量升高可導致強迫症。症狀的本質就是情緒的變化導致的心理和身體變化,所以當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不好時,它們就會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認識它們虛假空的本質,就像一場夢或者泡沫一樣,虛假而不真實,這不是讓你和症狀剝離開,而是從心裡認識到症狀的虛假,就是壓力過大情緒積累的產物,它是自我身體保護的一種形式,工作中我們會面對一些難以完成任務,生活上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候,心裡就會出現自己無法承受的壓力,這種焦慮情緒一直壓著自己快要窒息
  • 接納自己的普通,也可以成就自己豐富的人生
    但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有太多的普通人,我們在教育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的時候,同時也要教育孩子接納自己的普通,承認自己的普通。《石匠的兒子》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魔法象圖畫書王國推出的作品之一。改編自韓國傳統童謠,採用了循環往復結構的唱和形式,講述了石匠的兒子在與小夥伴拌嘴的過程中極力放飛想像,逐漸發現生活中蘊含的道理,最後下定決心成為石匠的故事。
  • 黃毅清被判刑15年,前妻黃奕徹底暴露:接納自己的人,會越活越爽
    這次再看到她,突然被她活力滿滿的樣子所感染,我又翻了翻她最近的動態,好幾年沒關注,以前她的微博充滿了戾氣和委屈,如今感覺她活得輕鬆通透了許多,讓我想起了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書名叫《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的作者塞利格曼博士,很擅長把深奧的心理學研究和大眾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 專注,首先請接納全部的自己
    (嗯,這也是我需要鍛鍊的事情)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專注於人生、專注於當下,都是這個原因:大腦讓我們錯誤地將關注點投射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覺和實際發生的事是截然不同的,但感覺本身會影響人的心理。望梅止渴之所以成立,是大腦通過一個「酸梅」的信號促使口腔分泌唾液,實際上並沒有發生「吃酸梅」這件事。
  • 如何改變自己,認識自己,打造一個脫胎換骨的自己!
    沒有人支持的日子,要學會自己撐下去。人生就是對對錯錯,要學會往前看要想改變生活,首先就要改變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使生活有所改變。我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其實也可以說是觀念創新,改變自己,從而改變生活,改變命運,最終重塑人生的過程。一定要學會悶聲發大財。太高傲的人,總有一天會毀了自己,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要跟身邊的人炫耀你的財富,還有你的成就。
  • 精彩的人生,需要不斷反省、提升、改變自己,以下這段話能幫到你
    01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城中大盜》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人們每天起床後都會做一件事。他們會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卻沒人真正付諸行動。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無數種的可能,可悲的是很多人都只是「嘴上談兵」。
  • 這部評分8.9的電影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接納自己
    這是電影《瑪麗與馬克思》中,馬克思最後一次給瑪麗在信中所寫的話。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或許不完美,都會有裂縫。但走過漫漫人生路,最終我們要做的還是要去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他們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人生的缺憾,我們也許成不了心理學家或者數學家,但至少可以像他們那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正視自己的缺點,與它和諧共處。不論是電影中的瑪麗和馬克思,還是阿德勒、納什和森田正馬,他們都認識到了人生的不完美,並完成了生命的救贖。
  • 接納,成就更好的自己
    這是個超級簡單又無比複雜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不是脫口而出的一個符號,而是要從精神層面對個體做一個全面的審視。如實地面對自己,有哪些強項,有哪些缺點,這些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勸誡大眾要適時放下,接納「過錯」,不要抓住缺點就不放過自己,消極低迷。
  • 學會正視自己並接納自己的一切,才是人生開掛的前提
    「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句話幾乎可以用耳熟能詳來形容,幾乎每天,隨處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吶喊。不管你是工作不順了,還是失戀了,還是單身久了,用「更好的自己」在激勵自己和他人,也算是約定俗成了。然而,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更好的自己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有一個金句,流傳了很長時間了:人們註定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 生活是自己的:真正的成長,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自己的擺渡人
    如果不突破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那麼自我成長就會停滯。所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才是改變的開始。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逃避和消極應對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時,他開始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開始與自己對話,進行自我探索。後來,有幸在教練的幫助下,慢慢擺脫了社交恐懼症和焦慮症,自己也走上教練這條路,為更多的人答疑解惑,幫助人們擺脫困境。
  • 生活瑣碎,想要幸福,女人就該學會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也不見得都是,面對生活的瑣碎,想要改善自己的處境,獲得幸福,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自己,哪些是我們能改變的,哪些又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只有將遇到的問題進行分門別類,解決起來才能遊刃有餘。遇到的問題是否可以改變,怎麼判斷?又如何解決?
  •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激發自己的潛力?
    面對自我的困惑如果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能正確的定位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那麼他就是你成功道路上無形的一堵牆。那麼如何打破怎麼這堵牆呢?我們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做法,那就是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正確的定位自己,才可以改變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古往今來,人們常說「人貴要自知之明」那麼這句話如何理解呢?那就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許多人認識到這一點很容易,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