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資產增長35倍 這家年輕的央企試水試出了什麼?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10年資產增長35倍,這家年輕的央企試水試出了什麼?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楊曉波)公司成立十年,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五年,中國國新幹得怎麼樣,備受各方關注。日前,在中國國新成立十年來的首場媒體交流會上,公司管理層向記者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情況:資產總額突破5000億元,較成立之初增長超35倍;試點五年時間,資產規模增加了2.5倍;淨利潤,較成立之初增長超20倍,2020年有望突破145億元……

從幾組數據可以窺見公司的飛速發展、在改革探索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當前,中國國新正積極的謀篇布局「十四五」,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走好未來五年、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綜合性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拼搏努力。

為改革破土而來

中國國新的發展歷程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具體實踐和生動縮影。

在深化中央企業改革背景下,中國國新成立了。可以說,公司成立以來,就承擔著推動央企改革的重任。中國國新的成立要追溯到10年前,即2010年12月22日在京召開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

彼時,中國國新的任務和作用是:持有國資委劃入中國國新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的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其提高主業競爭力。按照這一思路,中國國新先後接受了兩戶原中央企業即中國華星集團公司、中國印刷集團公司(現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表示,在這一階段,通過整合劃入企業、開展境外投資、試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中國國新摸索前行,實現了良好開局。然而,由於央企重組整合思路後來發生重大調整,公司到底往哪個方向走,成為當時擺在國新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也推動了開始全面深化國企的改革。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概念首次登上了國企改革的歷史舞臺。在這一背景下,2016年初,中國國新被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為首批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由此掀開了公司快速發展新篇章。

為什麼這樣說?周渝波解釋,因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一種全新的企業形態和運行模式,試點怎麼做沒有先例可循,但也賦予了改革發展的無限潛力和可能。

周渝波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到2015年的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出臺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改組組建兩類公司、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而中國國新就是在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精神的基礎上,乘著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東風,肩負著運營公司試點的使命,把握住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我們理解,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從賦予的功能上看,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不同,側重於通過基金投資、股權運作、金融服務等方式,去增強國有資本的流動性、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周渝波說,中國國新按照運營公司的功能定位,逐步探索明晰試點路徑,迅速拓展業務領域,構建形成了基金投資、金融服務、資產管理、股權運作、境外投資5大板塊和央企專職外部董事服務保障1個平臺的「5+1」業務格局。

數據顯示,這家「新央企」僅依靠155億元的註冊資本金和部分劃入股權,有效匯聚各類資本投入運營,累計債權融資規模超過2600億元,通過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2100多億元,在高效運營資本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高質量發展。

助力戰略新興產業結碩果

在採訪中了解到,作為開展國有資本運營的主要抓手,國新系基金在落實國家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投資力度等方面成效顯著。

據介紹,目前中國國新發起設立系列基金共7隻,包括國風投基金、國同基金、央企運營基金、國新建信基金、雙百基金、科創基金和央企信用保障基金等,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首期規模近3000億元;其中,中國國新出資約66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約3.5倍,發揮了較好的撬動作用。

中國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杰介紹:「整個國新系基金的投向核心就是落實國家戰略,支持央企國企改革發展,尤其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加大科技創新的投資力度。」

截至2020年10月底,國新系基金累計終審決策項目147個,總決策金額1384億元,已投資項目125個,投資金額982億元。在已決策直投項目中,戰略新興產業項目112個,決策金額852億元,佔總決策金額90%,涉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與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面,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九個子領域全覆蓋。尤其是「國家級」基金——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累計決策項目60個,決策金額逾660億元,所投項目絕大部分聚焦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支持方向上。

截至目前,國新系基金所投項目已實現上市15家,其中科創板11家,另有主板2家、創業板1家、港股1家。記者了解到,2021年,國新系基金已投項目預計還將有多家計劃在科創板、創業板實現上市。

周渝波表示,試點五年來,國有資本運營的國新品牌初步樹立、專業平臺逐漸成型、功能作用有效發揮、體制機制日趨完善。在此過程中,公司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資產總額從2015年底不足1400億元增長到目前超過5000億元,五年試點再造了2.5個國新;五年試點淨利潤「五連跳」,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

對於下一步發展,周渝波透露:「未來,公司將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重點,圍繞科技創新『補短板』、突破『卡脖子』環節等,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大力挖掘、培育一批優質科創類項目,助力更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借東風爭創世界一流

周渝波介紹,五年試點,中國國新始終堅持將完善市場化體制機制與加強國資監管相結合,國有資本運營的體制機制日趨完善,交出了一張合格的「初試答卷」。同時,他也坦言,雖然目前公司試點已經取得一些成績,但離黨中央、國務院對兩類公司特別是運營公司寄予的期望,仍然有一些不足。

如何推動在「十四五」時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這成為中國國新的下一步努力奮鬥的方向。2020年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一年,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結果導向相結合,目前已制定印發了《中國國新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正在積極推進各項深化改革、抓落實、「要辦事」的舉措。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

中國國新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耀文透露,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國內產業升級方面,國新系基金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國新系基金將進一步完善戰略布局,優化投資策略,繼續深入聚焦關鍵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等,增強沿產業鏈高端的垂直化、縱深化投資。同時,持續培育業務生態,依據產業投資圖譜,篩選開發一批產業新銳企業、頭部企業和「隱形冠軍」。

周渝波認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戰略定位和目標概括起來就是:在推進國有資本增強流動性的基礎上,提高國有資本回報,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這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最核心的工作內容。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國新將加快打造國有資本運營升級版,藉助國家政策東風,朝著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的綜合性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繼續努力。」周渝波表示。

相關焦點

  • 靠急支糖漿和藿香正氣液出名,這家公司變身央企,但主業10年中9年虧損
    原標題:靠急支糖漿和藿香正氣口服液出名,這家公司變身央企,但主業10年中9年虧損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電視上經常出現的「為什麼追我?」、「我要急支糖漿」這兩句廣告語,以及一隻獵豹追著一個美女的場景。這則廣告中出現的急支糖漿,是重慶上市公司太極集團所推出的王牌產品之一。
  • 這家曾經數百億債務重組的央企涅槃重生
    這家曾經數百億債務重組的央企涅槃重生,國資委獨家回應:將持續強化央企債務風險管控) 曾爆發債務危機,並進行了債務重組的中國鐵物重返債市!
  • 10年增長近10倍,忽然計提15億,湯臣倍健出海嗆水
    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了11倍多,年均複合增速37.2%,歸母淨利潤也增長了近10倍,年均複合增速達到34.8%,並成功確立了行業龍頭的地位。在2019年10月的一次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湯臣倍健表示,境內線上渠道受行業大環境及電商平臺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僅實現個位數增長,全年來看,想實現較快的發展目標存在較大的難度和經營壓力。
  • 央企境外資產流失七宗罪:多項目以私人名義開展
    在此情況下,新華社等媒體此前「測算」出的「超4.3萬億」、「接近4.4萬億」等央企境外資產數據從何而來?記者關注到以下兩組數據。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2014年7月發布的《中央企業2013年度總體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中央企業資產總額35萬億元。
  • 總體增長22%!八大建築央企2019年「成績單」出爐!
    目前,各大建築央企2019年度的年報皆已公布,從市場經營訂單情況看,八大建築央企2019年市場經營業績普遍良好,其中有三家建企年度新籤合同額突破2萬億元大關。從2019年度新籤合同額方面來看,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三家央企皆已突破兩萬億元。
  • 「冒牌央企」套路狠!64個大機構中招,380億資產全是石頭…
    四年前 中瑞國際評估認為,價值達到了388.9億元,其中379.7億元都是石頭,4002塊,每塊石頭都將近1000萬,都是硬資產。這個陳金根什麼來頭呢?他是一位做玻璃鋼的商人,據說8歲那年,他跟爸爸去蘇州玩,逛園林看到那些假山石頭、亭臺樓閣,人都呆了,就跟他爸說: 「我要造個』拙政園』給你!」
  • 國企和央企有什麼區別?2020年最新央企名單公布!
    編輯:簡易財經央企,全稱是「中央管理企業」,指的是由國務院或者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管理的國有獨資和國有資本控股企業。國企,全稱是「國有企業」,指的是國務院和地方政府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及國有資本控股企業。
  • 2019地產央企「綜合體質」比拼:中海第一,中交墊底
    同樣提出千億目標的上市央企還有大悅城控股,2019銷售額、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8.31%、52.41%,權益銷售金額618.54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籤約回款達到600.98億元,同比增長約80%。對於2021年達成千億目標,大悅城控股表示「有信心」。
  • 重磅|新央企地產巨頭中國融通誕生背後:盤活軍隊資產資源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報記者 苗野 | 北京報導一家新央企正式面世。3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官網發布公告顯示,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融通」)列入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中國融通在國資委披露的央企名錄中列第10位。
  • 股市10年10倍穩賺不賠秘訣——26%法則
    來源:雪球作者:萬億複利人生一、什麼是26%法則?先列一個公式:即投資的股票能夠獲得預期年化26%的增長,則股價3年可以翻一倍,10年剛好可以增長10倍。而優秀的企業長期可以保持15%-20%的增長速度。在相對低估或合理的價位買入是獲得10年10倍的投資收益的。這就是我的26%股市投資法則。二、為什麼是3年研判買入?按照十年的周期來分析企業並為其估值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企業長期運營的過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充滿了變化。
  • 7年浮盈近10倍!全球最成功超級「捕獲者」:真正的投資者,應以十年...
    該公司自2013年起就開始持續買入特斯拉,2017年曾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股東,儘管2020年上半年對特斯拉有所減持,但截至特斯拉2020年的半年報,柏基仍位居第四大股東,七年重倉浮盈約有10倍。在大中華市場中,柏基是2008年起開始買入騰訊的,2012年開始買入阿里巴巴,2015年開始買入美團點評的,如下圖所示。迄今為止,柏基仍是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重要股東。
  • DeFiner創始人Jason Wu:DeFi資產規模增長10倍只是開始,未來會更加...
    在DeFiner創始人Jason Wu在對話中指出,近一年來,DeFi飛速發展,資產規模實現了10倍的增長。但是這只是開始,未來DeFi增長規模會更加迅猛。Jason Wu表示,DeFi規模迅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
  • 華創證券:中國金茂(00817)背靠央企中化,銷售高增長,予「強推」評級
    公司2008年整合金茂資產,2015年更名為中國金茂後開啟變革。三輪混改後中化持股降至35.1%,中國平安(02318)和新華保險(01336)分別持股15.2%和9.2%。公司銷售結構持續改善,2019年單城市銷售額32億元,一級賣地金額佔比降至10%以內。公司拿地持續積極,2012-19年拿地額/銷售額均值88%;拿地面積/銷售面積均值163%。2020H1拿地面積641萬平,拿地面積/銷售面積117%,仍在加倉拿地;拿地權益比例提升至66%。
  • 35歲央企工作,去私企待遇翻了1.5倍,網友說:十個有八個後悔
    正好看到有私營企業在網上招人,專業對口,工資還是自己的2倍多,馬上就動心了,非常順利的經過了面試。一入職,發現實際工資只有自己的1.5倍,勉強也能接受,但接下來的工作就難受了,原來在央企是各管一攤,現在是什麼都得管,什麼都要負責,公司為了節省開支,還需要不停的加班。
  • 股價半年漲3倍,都說它像當年的貴州茅臺,密爾克衛能漲10倍嗎?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家公司,是今年的大牛股之一:密爾克衛。這家公司,我們在4月份的時候講到的比較多,當時存在低估,再就是8月份時講過一次估值有些偏高的情況。可能,很多朋友對這家公司並不了解,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 【頭條】2019年央企「四增一降」 五大舉措確保2020年高質量發展
    1月15日,國資委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2019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國資報告》記者在現場了解到,2019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6%,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圓滿完成各項目標。
  • 央企酒店資產剝離不排除轉移給社會
    這個過程將持續3-5年。3-5年內,中央企業剝離非主業賓館酒店資產對於央企來說並不奇怪,因為早在2年多前國資委就曾組織過人馬對央企旗下的賓館酒店進行調查摸底,國資委領導也多次在講話中強調了央企做大主業的責任,輔業必須剝離。
  • 10年30倍的愛爾眼科,為什麼這麼豪橫?
    遙想當年僅把武漢愛爾眼科這個路標作為擺脫擁堵的信號,對投資懵懂無知,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愛爾眼科已經成長為中國乃至世界眼科的龍頭,不得不想起巴老爺的話-偉大的企業就在你身邊。時間拉回到當下,愛爾眼科從2009年上市至今,業績10年上漲了10倍帶動股價10年上漲了30倍。
  • 紫光股份溢價4.7倍收購加碼雲計算 5年超200億併購資產勁增近10倍
    原標題:紫光股份溢價4.7倍收購加碼雲計算 5年超200億併購資產勁增近10倍   紫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