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2020-12-22 西部網

光明日報7月8日消息,各具特點的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體現出哪些重要信號?怎樣寫才算好?本報特邀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給出點評。

點評人:

汪鋒(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管然榮(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

鄧彤(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褚樹榮(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

全國Ⅰ卷: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哪個感觸最深

汪鋒:從表面上看,全國Ⅰ卷僅僅是根據一則歷史材料寫讀後感,考慮到考前各種針對疫情材料的押題,這種迴避是一次成功的反猜題。這其實是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一次提醒,猜題是沒有出路的。這道題目有利於選拔出真正有實力的考生。這裡最重要的表達要求就是討論主題明確,對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誰的行為最有想法,但這個想法僅結合上述材料是不夠的,這也在考閱讀量。

全國Ⅱ卷: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

管然榮:全國Ⅱ卷大致沿襲了去年的命題思路,該題目最大的特點是,通過一組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設置了一個清晰的寫作情境,要求考生在這個情境的限制中完成寫作。提示語「2020年的春天」,點明了抗疫的時代背景,而所引「寄言」名句,又都從不同的角度指向了人與人、人與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相融相合、相輔相成的緊密關係,要求在共克時艱的當下表現出「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的大主題,文章的立意指向十分鮮明。

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

鄧彤:這道題同時考查了學生的兩大能力:邏輯思辨能力與書面交際能力。這道作文題特別注重思辨,將「如何認識自我」這一頗具哲學思辨色彩的話題作為寫作內容。為降低難度,命題人又從兩個方面提供了支架:認識自我的路徑——尋找鏡子、繪製「自畫像」;認識自我的內涵——「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想過怎樣生活?」考生從這兩方面思考,就可以有效進行寫作構思了。看似玄妙高深的思辨話題,一旦有效利用試題材料中的支架,思考起來也能頗具章法。思維層級甚高,寫作難度不大,這樣的試題是令人滿意的。

全國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

汪鋒:全國新高考Ⅰ卷的材料很熟悉,主題也在意料之中。此題的考生大概心理上會比較安定。「距離與聯繫」的辯證關係在疫情這一大背景下得到凸顯,也就是,非疫情條件下的「距離與聯繫」的日常表現,比如,擁抱等於親近,不再擁有理所當然的解讀,這反而說明了形式(距離)與情感聯繫並不具有必然性。當改換形式之後,若我們依然能感受到背後的聯繫,就更突出了聯繫的價值。

全國新高考Ⅱ卷(今年海南使用):帶你走近____(地名)

褚樹榮:新高考Ⅱ卷是個「直陳式」的題目,審清題意並不難。它的命意在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因此,人文浸染、地理遊歷、人事閱歷、歷史沿革、地名掌故等,只要地名和你的人生閱歷、情感體驗、精神啟蒙、價值體認有關係,都可以擇其一二,作為立意,就不會偏題跑題。

北京卷:「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或「一條信息」

管然榮:題目一要求寫議論文,寫作「情境」提供的是近期國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材料。讓考生理性思考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民族與世界之間的辯證關係。這是近年來北京卷議論文命題中最具有思辨性的好題目。題目二要求寫記敘文,從寫作內容上看,命題及材料很有張力,可寫作的空間非常大,可寫的話題也很多。大到國際社會、國家民族層面的,小到凡人小事,都可以入題。

天津卷:中國面孔

汪鋒:如果只看題幹,不看材料,對於「中國面孔」的新思考是一個開放的題目,也是每一個青年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換一個說法,就是如何在當今世界體現出自己的社會價值。然而,這一個題目是有限制的,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世界與社會變動,對考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怎樣的改變。如果能在作文中體現這一前後對比,變與不變結合起來,應該是閱卷人期待的好作文。

上海卷:對事物發展進程是否無能為力

鄧彤:上海卷延續了往年注重思維的特點,試題致力於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折射出關注人生、思考人生的思辨之光。要寫好這類注重思辨的作文題,需要做好概念分析、觀點分析,以及思考內容的組織。

江蘇卷:信息環境與人生塑造

褚樹榮:同全國新高考Ⅱ卷一樣,江蘇卷題目類型也是「直陳式」的,但情形有所差別。江蘇卷屬於「話題思辨性」作文,先要確立一個話題:「交際語境與人生塑造」,然後梳理話題內部的概念關係,發表思辨性的觀點,考生只要著眼於交際語境與人的成長的關係來展開就行。

浙江卷:預期和現實的落差

褚樹榮:浙江卷屬於「話題思辨性」作文。考生可以描述預期、角色、變化種種體驗,也可以闡發改變、落差、錯位、適應等種種思考,就考生的寫作慣性和訓練重點而言,寫論述文是屬於穩妥的大多數。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如何妥善協調自己和他人以及周圍世界的關係,如何理性地對待周圍紛至沓來的信息,浙江卷正通過高考作文題引導青年重塑價值坐標。

(原題為《從作文題裡看到哪些價值坐標》)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這其實是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一次提醒,猜題是沒有出路的。這道題目有利於選拔出真正有實力的考生。這裡最重要的表達要求就是討論主題明確,對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誰的行為最有想法,但這個想法僅結合上述材料是不夠的,這也在考閱讀量。
  • 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專業學者、一線教師權威點評
    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7月7日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結束,幾乎在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
  • 專家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延續了貼近時代注重思辨的路子
    2020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剛剛揭曉。作文題如何把握?從何角度切入?發揮空間如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專家進行點評。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今年題目思考點與2017年思考「預測」是否可能相似,但今年集中思考對「事物發展進程」的把握是否可能,比2017年題目思考的範圍更小一些。
  • 2020高考作文題目出爐!(附歷年高考作文題)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怎麼樣,看到這樣的作文題,你有什麼思路嗎?所以"何以琛"在一年後成了個學霸並在2018年再次「押中」北京卷作文題目堪稱高考作文「最強押題王」2013年(廣東卷)有一個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 恢復高考40年,作文題目見證大時代!極品題目這樣"抖機靈"
    有學者就認為,幾十年來,高考作文題目的變化從宏大話語向小話語轉變,而這背後則是時代的變遷,是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的過渡,是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關注。 在高三語文一線「深耕」20年的省實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崔礦山眼中,讓他印象最深的高考作文題目是1999年的,那年高考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這年的作文題目創新大膽,讓人眼前一亮!」
  • 上海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作文題點評:關注生命成長,引導自我省察
    2021年上海春考語文科目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作文題。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題目是: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昨日晚間,市教育考試院針對今年春考作文題,發布了專家點評。
  • 專家點評2020全國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可以說全國Ⅱ卷今年的作文題充分體現了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感知新時代青年歷史使命與責任的任務。全國Ⅲ卷:全國Ⅲ卷的題目為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給高一新生寫信,考生需要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文體的實用性要求。
  • 重慶高考作文題目《情有獨鍾》 感動重慶人物成素材
    高考作文不僅是對考生的檢閱,更是全民參與的話題。看了重慶高考作文《情有獨鍾》,也許你有話說,思索自己情歸何處。面對全國各種版本的作文題目,百萬網友跟帖,詮釋不同的人生和感悟。材料二:巫溪縣鄉村教師趙世術20年獨守講臺,13年殘體支撐,在大山深處點燃知識的火把,照亮了小村裡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間延展自己的愛心,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在春天發芽。他因「師魂燦爛」而被評為2010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之一。
  • 2020江西高考作文題公布!盤點江西曆年高考作文題,還記得那些年...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 (1)寫記敘文或議論文,(2)不得 透露個人信息。(3)不得抄襲,不得套作。(4)字數不少於700字。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題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生有三怕,奧數、英文、周樹人」成了校園流行語。
  • 2020高考作文題出來了!要求荊州追光少年寫一篇「發言稿」
    >解慧 聶成茹 攝小布也為大家打聽到了2020年湖北高考的語文作文題目今年的題目就是全國Ⅰ卷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北京卷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 高考作文是什麼類型作文 202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有人說押題如押寶,押對了作文題目,自己將可能給整個高考局面帶來很大優勢,但誰又能有那麼大把握押準題呢,即使再有經驗的老師恐怕也不敢輕易給同學們押題。當然,歷屆高考前都有很多同學甚至不凡也有些中學老師,都喜歡押題。可以作為一種挑戰,也是一種運籌帷幄的大練兵。但一般押題的題型絕大多數是語文學科的作文,畢竟高考作文的單題量分值相對較高,都在60分左右,佔用的考試時間也相對較長。
  • 2020年浙江衢州中考作文題目及點評
    衢州   根據考生口述,今年作文有大小作文2題。   小作文:(新聞事件)疫情以來,各界捐款抗疫。在杭州蕭山務工的河南男子向瓜瀝鎮政府捐贈13萬元,瓜瀝鎮了解情況後,退回12萬元。該不該退回引發熱議。你怎麼看,寫一段話論述觀點。不少於150字。
  • 專家點評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一次自然的回歸與整體上的呼應
    關於專家點評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一次自然的回歸與整體上的呼應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專家點評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一次自然的回歸與整體上的呼應,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江蘇高考作文題,高考作文相關的信息,
  • 40年高考作文題漸崇真自我,明日作文最好寫出「真性情」
    明天,高考開始,作文題會是什麼?其實,不論什麼題,寫真話,抒真情,展現真自我,就一定差不了。記者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發現,曾被稱為「戴著鐐銬跳舞」的高考作文,「鐐銬」漸少,押題漸難,題目回歸生活,鼓勵學生思辨、想像,用文字展現自己。背範文、「高考體」等應試技巧難得高分。從議論時事到記敘身邊1977年12月,高考恢復。
  • 華中師大語文課程專家點評各地高考作文題
    楚天都市報記者鄒浩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邀請了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學教授、語文課程專家譚邦和,對湖北之外的9套試卷作文題目進行了詳細點評。譚邦和教授認為,總體上,今年的作文題都顯示了各個命題組的匠心,色彩紛呈,多數值得肯定,也有少數題目比較老套陳舊,不過考生倒也容易上手。
  • 江蘇省寫作學會專家評析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出爐後,立刻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這道作文題應該怎樣解題,行文時又有哪些出彩的「加分項」?由江蘇省寫作學會主辦,揚子晚報揚子讀寫網承辦的品牌欄目「高考作文專題研討會」7月7日舉行,6位省內重量級專家及一線語文名師暢談觀點,並延伸拓展到對作文教學的深度思考。
  • 大河網「猜中」2018年高考作文題!專家點讚――「猜...
    大河網訊(記者 孫華峰 王佳 高利國)高考第一天結束,討論最熱的是高考作文題,熱度仍在持續。今年,有多少人猜中了題目?令人意外的是,大河網作為河南重點新聞網站,竟然在幾個月前就「策劃」過這個題目。6月7日上午,語文科目一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公布。今年河南高考語文作文的立意是「給未來2035年的下一代寫封信」。
  • 歷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匯總(2000-2019)
    有細節、有描寫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題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
  • 如何保證你的高考作文不偏題離題?用好這十種點題扣題的技法
    雖然現在的高考作文題在審題上一再降低難度,有些甚至在這個方面連門檻都不設,但考試中依然會出現許多偏題或離題的作文。考生作文偏題或離題,當然有審題不準的原因,但還同寫作過程不善於點題扣題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要想寫出一篇符合題意乃至切合題意的文章,考生除了在審題上下功夫外,還得在點題扣題上下功夫,在點題扣題的技法上下功夫,只有這樣,你寫出的高考作文才不會偏題或離題,才是符合題意,甚或是切合題意的文章。有關審題的技法筆者一些有多篇文章討論過,這裡不在囉嗦。這篇文章專門談談行文過程中的點題扣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