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被收購、轉型 成都本土房企消失畫像

2020-12-16 365成都樓市

最近幾年,成都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從以前普通的內陸城市搖身一變成為開放之都。特別是成都在中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就以房地產市場來說,在2013年華西都市報評選的《四川房地產綜合排名》中,入選的16家本土房企,目前在市場上保有競爭力的不過藍光和新希望兩家。更多房企的生存空間備受外來房企的擠壓,不得不轉型。

而榜單中的成都國嘉志得置業和當時已經深陷「破產」邊緣的齊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直接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落後,直至消失。

商場如戰場,很多人都將成都本土房企的節節敗退,歸咎於先天環境安逸,不思進取。事實如真如此嗎?

PART 1

國嘉地產志不在此,32億被融創收購

國嘉地產,全名四川省國嘉地產有限公司,公司於1995年創立,直到2015年7月26日被融創以32億元完全收購,歷經了20年整。

華西都市報曾對其評價:雖然一如既往的低調,但是2012年的一系列動作,註定讓國嘉地產,成為成都本土地產企業抗衡外來一線勢力的重要生力軍。

雖然現在回頭看,評語言過其實。但在此前,國嘉的確是成都地產界的名片之一。

1999年,天府廣場旁的國嘉大廈以12根高達69米的羅馬柱,成為成都地產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載入吉尼斯記錄的樓盤。

國嘉華庭實景圖 來源:安居客

2000年,成都住宅第一高樓「國嘉華庭」凌波而生,首開成都板式高層住宅先河。以絕妙的C型圍合式規劃,實現戶戶臨河的神奇效果,成為河居住宅的經典案例。

2003年,成都第一座5A級甲級寫字樓「時代廣場」誕生。

2004年,經過90回合的激烈爭鬥國嘉地產以每畝2005萬槌下春熙路一宗地,成為當時的成都地王。一年後,「第一城」橫空出世,成為成都第一商圈最耀眼的商業旗艦。

四海逸家效果圖

2008年,四海逸家,中國首創純雙層空中別墅社區,獲得來自全國主流媒體和購房者的關注,樹立了改善型住房的中國榜樣。

可以說,國嘉地產以不斷創新的產品開創了成都本土開發商的新高度。

但是從2010年開始,國嘉不斷有套現的動作。比如,2010年3月,中渝置地與四川國嘉地產以總價5.418億元拿下牧馬山一宗佔地400餘畝的地塊,轉手就賣給了吉寶。

業內人士紛紛猜測,最後國嘉被融創完全收購也是為了直接套現,方便日後向輕資產轉型。

國嘉地產的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除了房地產開發外,還涉及物業管理、批發零售汽車零部件、礦產品和建築材料。

業內人士認為,有主業非房地產的公司進入這個圈子,資本的逐利性和房地產行業平均收益高是其涉足房地產行業的重要原因。但隨著10年代房地產行業行情的持續低迷,很多公司選擇退出也是意料之中。

據統計,2005-2012年在A股上市的2000多家企業中,收入構成中涉及房地產業務的公司共計238家,而2012年年報中,這一數據降到了133家。

也就是說,8年時間有105家約44.1%涉及房地產的上市公司選擇脫離地產。

側面證實國嘉地產的消失不算失敗,更無關性格,志不在此,不如給成都樓市留下最美的回憶。

PART 2

齊力資金鍊斷裂宣告破產

齊力地產,全名成都齊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公司。成立於1998年,直到2013年年初因資金鍊斷裂而破產,歷經了15的時間。

如果說國嘉地產的消失是志不在此,那麼齊力地產就是市場競爭的失意者。

齊力花園實景圖 來源:鏈家

2001年,齊力地產的首個項目——齊力花園建成,佔地216畝,是當時成都開發規模最大的地產項目。小區以「花園洋房」的概念規劃,運用自由式規劃布局,給人以多種景色和視覺觀賞效果,震撼成都市場。

因為齊力花園的成功,齊力房產董事長劉曉齊亦成為2000年成都房地產界的「風雲人物」,被推選為省工商聯常委以及成都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雖然此後齊力房產還開發了水岸花都、光華歲月、碧水灣等總體量逾百萬平方米的項目,但無論是項目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遠遠不及齊力花園。

可這都無礙齊力的威望,特別是齊力房產董事長劉曉齊那句:打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成都人們也一直銘記在心。

可資本是逐利的、無情的。

2000年,成為外來房企進入成都市場的元年。齊力房產在外來房企的角逐中漸漸敗下陣來。

2006年和2007年,劉曉齊開始遭遇挫折。參加的兩場土拍,均與心儀的地塊失之交臂。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也很無奈:因為資金實力不濟而不得不放棄。

買不到地塊,齊力房產只能另闢蹊徑。

2007年,齊力接手成都市區人民公園南側的拆遷改造地塊,該地塊面積不足10畝,拆了幾年時間僅拆了7成,還有20多戶待拆遷,令劉曉齊及齊力公司心力交瘁。而此時,這個舊城改造的項目已經佔用了齊力房產近億元的流動資金,也為日後的資金鍊斷裂,埋下伏筆。

齊力·棕櫚湖國際社區實景圖 來源:鏈家

2008年,齊力又接下別人轉手的金堂地塊,來開發齊力·棕櫚湖國際社區。其電梯公寓的成本價在3200元/平方米以上,但有兩成以上的房源售價僅3100元/平方米左右,資金回籠再次遭遇難關。

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的齊力在成都幾乎沒有土地儲備。

作為名震一時的開發商,無餘糧、銷售艱難最終拖垮了齊力地產,在齊力破產之後,劉曉齊曾表示,自己退休了,幹不動了,可見齊力破產對劉曉齊的傷害之深。

而且齊力破產對成都本土房企而言,也是巨大的傷害。

在華潤、龍湖、中海、保利等房企大碗進入成都後,都能獲得不少優質地塊。面對此情此景,很多成都本土房企顯得格外脆弱,以前強如齊力房產,也只能接受破產的結局,那他們呢?

事實上,在外來房企帶來的市場震蕩下,很多成都本土房企紛紛轉型,如力達進軍商業地產做起西南食品城、成都老牌房企鑄信地產轉型臍血造血幹細胞庫生命科技產業全新領域......

面對本土房企的大撤退,究竟是市場的問題還是企業的問題,難有準確的答案。不過我們都應當承認,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成都這座城市變得更美了、更有活力了。

而且安家君認為,我們也不能狹義的去看待這個問題。雖然大浪淘沙,很多本土房企轉型消失了,但是留下來的萬華、藍光等成都本土房企卻在全國都閃耀著靈動的光彩。

特別是萬華,以一座「麓湖生態城」享譽世界,也是成都本土房企的驕傲。

END

相關焦點

  • 本土房企大逃殺:「後融創」時代天朗奔「農」
    以西安本土房企為例,西安每年年終銷售成績排行的榜單中,數年被外來頭部規模房企霸榜和洗榜,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本土房企的身影,儘管這些本土房企也曾叱吒無兩。關於本土房企在行業周期下的曲折得失,我們不再重複復盤,而是通過一線調查,我們選取了數家代表性的民營房企,更希望觀察在目前行業變盤下,這些房企如何活下去和自恰,並提出我們建設性的觀點,「本土房企加速轉型迫在眉睫」。
  • 德州本土房企發展史
    2019年,東海集團成功跨入全省本土品牌房企10強,位居銷售面積第六名、銷售額第十名,是德州市唯一進入全省前十強的房地產企業。 而在發展中,東海地產也在不斷轉型升級,2017年5月,平原縣人民政府、山東德坤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東海溫泉健康小鎮」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破產啟示錄:三盛宏業、銀億、中弘,是如何爆雷的?
    重壓之下,現金流管理不善的房企,風險越來越大,破產接踵而至。截至 2019 年 12 月,房企破產數量已達 512 家,上半年 238 家,下半年 274 家,越到年底,破產速度越快。破產房企中,絕大多數為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型房企,但也有營收上百億級別的知名房企。今天,我們以銀億、頤和、三盛宏業、華業、中弘為例,剖析中小房企是如何一步步崩盤的?這是地產啟示錄,更是警世長鳴鐘。
  • 福建又有4家房企破產清算!開發哪些項目?今年全國300家房企倒下
    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加上疫情的影響,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房企便扛不住了。下半年以來,福建已有4家房企傳出破產清算的消息,它們分別是福建中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沙縣民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泉州天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建萬德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太殘酷:上百家房企宣布破產,房產變賣便宜到……
    2020年至今全國超100家房地產宣告破產! 多家房企出讓股權、降薪、裁員! 安徽本土開發商遭破產清算, 旗下房產被變賣! 2020年,中小型房企面臨更大挑戰!
  • 外來房企「攻陷」永州!本土房企該如何活下去?
    中心城區1月網籤前五的樓盤中心城區2月網籤前五的樓盤中心城區3月網籤前五的樓盤如你所見,眼下中心城區活躍在市場的本土房企僅嘉信、日升、海湘、宏一等寥寥幾家,可以說永州本土房企幾乎全線失守。首先,本土房企缺少資本支持,光土地這一項就拼不過人家,「沒米就煮不出飯」;其次,本地房企產品設計理念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果說貨比三家,購房者必定不選;再次,外來房企的資本、品牌、產品、營銷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呼應,本土房企望其項背,最終市場越來越向優質產品供應者傾斜。
  • 宣城本土房企還能撐多久?
    宣城的本土房企們 黃奇帆曾說,今後十幾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中國房地產有一個現象就是房地產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數量是世界之最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宣城的房企們,看看宣城這幾年房企構成的一個改變
  • 永州樓市已被外地房企「攻陷」!本土房企該如何活下去?
    、宏一等寥寥幾家,可以說永州本土房企幾乎全線失守。外企入侵,格局已變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一線房企、品牌強企開始布局三四五線城市的時候,本土房企受擠壓,甚至被淘汰,這是必然結果。從目前永州樓市的情況看,房地產市場格局已然發生了改變,即樓市由「本地房企主導」變為「外來房企與本土企業多元化競爭」的格局,並已經向外來房企傾斜。
  • 江蘇又一房企破產!業主正在退房……
    南京又一知名開發商破產!這家破產公司就是南京元通置業有限公司,其開發的陽明山莊,算是當時南京頂級豪宅!目前,業主正在退房!1南京元通置業破產清算,一批業主正在退房!近日,微信號南京元通置業有限公司管理人發布了《關於南京元通置業有限公司陽明山莊購房業主債權申報/登記的通知》。
  • 南京又一房企破產!業主太揪心
    南京又一房企破產——南京元通置業有限公司!這對於買房人來說,簡直是暴擊! 而早在去年11月,南京元通置業就正式進入了破產清算,現指定:北京金城同達律師事務所、北京金城同達(南京)律師事務所擔任南京元通置業有限公司管理人。
  • 破產、負債、轉型成房企常態,「暴雷」不斷
    克而瑞研究中心在4月1號發布了有關數據報告,報告顯示,TOP100房企在3月份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17%,同比降幅和2月份比較,有近21個百分點的收窄。上個月單月銷售額達到200億以上的房地產公司一共有11家。另外,從累計業績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TOP100房企全口徑銷售業績規模同比下降近20.8%。
  • 2020年前兩個月,全國90多家房企相繼破產!
    2020年1、2月 全國93家房企相繼破產 據統計, 2019年 全國528家房企破產 1 2020年1、2月份 全國90多家房企相繼破產! 據最高人民法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查詢得知,2019年,全國有528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
  • 銷售壓力倒逼房企創新,數位化轉型方興未艾
    該銀行人士直言,中小房企捍衛住現金流也意味著能極大減少被中大型房企併購的風險。降速收斂轉型房企們或主動或被動地促銷以回籠資金,中國恆大等部分房企還宣布2020年全面縮減土地投資計劃。更早之前,部分房企為了分擔行業低迷期造成的壓力,紛紛轉型。
  • 避開高地價 杭州缺糧房企併購忙
    根據公告,原本在杭州本土房企金成和廣西建工旗下的博鰲金灣50%的股權被融創中國以20.54億元收購。這並非融創第一次進入海南。去年,融創收購了山東南山集團旗下的海南萬寧弘基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雙方合作開發綜合旅遊度假區日月灣項目。而收購「老項目」包裝成「新項目」上市,正是融創在擴大規模之路上運用得最嫻熟的方式。觀察融創的併購之路,這幾年已經有了變化。
  • 新加坡最大房產商43.9億收購重慶地產巨頭協信
    4月17日,封面新聞證實,重慶本土老牌房企協信創始人吳旭終於把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賣出去了。協信創始人吳旭去年封面新聞曾對協信出售做過報導,當時最有可能買下協信的是閩籍房企陽光城。(點擊回顧:地產15萬億狂歡年的意外:昔日重慶「地產三哥」協信,如今或被收購?)
  • 聚融·發展·共生,川派房企合謀求變
    01 一次川派房企的親密互動圖片由成都市房地產開發協會提供這是一場四川本土房企之間難得而敞開心扉的思想交流。在這場由成都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主辦的第四期「總匯來——川商房企投融合作懇談閉門會」會員交流沙龍中,匯聚了眾多四川本土房企的實力派代表人物。本次活動由成都房產開發協會會員單位成都德商置業全程贊助支持。同時,還特邀川商總會、中國指數研究院成都分院的代表進行業務交流。
  • 天津新增本土1+1,詳情公布 | 蛋殼公寓回應「破產」
    這些重點要了解我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為先前通報的集中隔離期間核酸檢測陽性者11月17日晚11時,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我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即為17日下午通報的兩名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者。
  • 外來大鱷衝擊本土房企,十堰樓市面臨「重新洗牌」!
    它們在這片土地上積極拿地銷售,而後憑藉其品牌影響力、強勁的實力和特有的開發風格,與十堰本土房企同臺競爭,逐步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並且發展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本土外來博弈暗戰 品牌房企接連霸榜在品牌房企潮湧般的衝擊下,十堰本土開發商所佔的市場份額快速下滑。
  • 又一家房企倒下?曾市值上千億,如今負債500億,公司破產重組
    又一家房企要倒下?曾經市值上千億,如今負債500億,公司破產重組!在過去20多年,房地產行業可謂是最賺錢的行業,有很多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名單,在今年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中,目前共有5家房地產企業入圍的,分別是碧桂園、恆大集團、保利地產、萬科等,在這幾家房企中恆大集團和碧桂園是連續多年入圍了。
  • 今年已有453家房企破產,平均每天1.5家,洗牌開始了!
    今年已有453家房企破產,平均每天1.5家,洗牌開始了!根據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底,全國已經有453家開發商申請破產了,平均每天1.5家,記得去年前11個月破產的房企有450家左右,那麼也就是說今年破產的房企數量可能會比去年還多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