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五年,矢志不渝,攻堅克難,夢想成真。
12月17日,大豐被文旅部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鹽城唯一。前不久,荷蘭花海通過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為今年省內唯一一家。這是大豐旅遊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標誌著大豐旅遊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目前,該區擁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6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2個,高等級景區數量、質量位居江蘇各縣區前列。
12月20日,大豐召開全域旅遊示範區祝捷暨「雙創」動員大會,全面總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績,動員部署荷蘭花海國家5A級景區、鬥龍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推動全區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繪就全市綠色協調發展的大豐畫卷。
開創全域旅遊,建設「強富美高」新大豐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做強旅遊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2016年初,大豐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在全市率先啟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並將其作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大豐的重要內容。
五年成就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
始終堅持高位推進聚合力。明確將旅遊經濟作為重點重抓的「四大經濟」之一,聚集要素、聚合力量,統籌「面、塊、線、點」同步發展。成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第一組長、組長,一套班子高效運作。各成員單位牢固樹立「事在人為、創建必成」的信念,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特別是旅遊條線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強溝通對接,確保創建順利通過驗收。
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增動能。堅持市場化實體化運營,組建大豐文旅集團、鬥龍港旅遊度假區集團,整合資源、激發活力,實行國有資本主導、社會資本參與,不斷提升旅遊經濟效益。創新設立全國首個全域旅遊訴調中心,建成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大數據中心,有效整合旅遊服務功能。2018年文旅部向全國推廣全域旅遊發展的「大豐模式」。
始終堅持政策激勵強保障。區委、區政府專門出臺《關於加快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設立每年1億元的旅遊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從規劃編制、基礎配套、管理服務、宣傳推介等方面,全力支持全域旅遊發展。按照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旅遊項目實際需求,精準提供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
五年來,大豐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有力拉動了旅遊經濟發展。堅持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做足「旅遊+」「+旅遊」文章,聚力打造「黃海溼地、鬥龍港、串場河文化、城市商貿休閒、美麗鄉村」五大旅遊產業集聚區,高等級景區數量居全省前列,賞花、旅拍、夜遊、研學等旅遊經濟業態競相發展,產業鏈初步形成。預計「十三五」末,全區景區遊客接待達13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120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25%、50%,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撐。
多業融合發展,實施「三帶動」工程顯成效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支點,帶動鄉村繁榮,是大豐旅遊從一而終的價值旨歸。近年來,大豐區堅定不移發展高質量全域旅遊,大力實施帶動鄉村振興、帶動產業興旺、帶動主客共享等「三帶動」工程,推動多業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有力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放大黃海溼地世遺效應,彰顯大豐生態旅遊魅力。策應全域旅遊需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一鎮一裡兩街兩商圈」,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環境不斷提升。結合「田園鄉村」「水美村莊」建設,發力鄉村旅遊,建成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2個,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各2個。
有力打響了區域特色品牌。全方位提升「多彩溼地·畫裡大豐」「大豐好玩呢」品牌影響力和遠程號召力,荷蘭花海參加中荷文旅項目籤約,鬱金香文化月被世界鬱金香協會評為「世界最具影響力鬱金香節」,中華麋鹿園「鹿王爭霸」通過央視直播間向全球直播,江蘇省鄉村旅遊節連續兩屆在大豐舉辦。《只有愛·戲劇幻城》全球公演,被評為「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文旅融合標杆項目」。
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充分釋放全域旅遊富民效應,通過流轉土地、景區內再就業、承租商鋪攤點等,帶動就業3萬多人,人均年收入4.8萬元。荷蘭花海成立花卉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輻射周邊8個村、3000多農戶發展花卉苗木種植,每戶年均增收近兩萬元;恆北村農戶通過梨樹種植、民宿經營等,實現收入倍增。
如今,全域旅遊已經成為大豐人民為之奮鬥、為之幸福、為之驕傲的美好事業。
明確「雙創」目標,推動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大豐全力克服疫情影響,踐行「兩海兩綠」,大力發展旅遊經濟,紮實組織旅遊工作,強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緊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11」目標,以「荷蘭花海創成國家5A級景區、鬥龍港旅遊度假區創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雙創」目標為契機,推動大豐旅遊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目前,荷蘭花海已通過文旅部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系今年全省唯一一家。為確保明年創成,該區對照國家標準,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和計劃任務書,及時查漏補缺,鞏固提升。圍繞張謇文化、鬱金香等優勢資源,提升景區現有產品品質,規劃植入新產品,更加直觀展示「本源」文化,提高文化厚重度,加快新建、提升一批景點。
在鬥龍港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方面,進一步理清創建思路,細化創建任務,夯實創建措施,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明確度假區範圍,抓緊完善度假區名稱、機構職能等,主動加強與上級文旅、自然資源等部門匯報對接,確保創建工作符合要求。委託專業機構,高水平編制度假區總體規劃,明確發展定位、核心產品和整體風貌,以高起點規劃引領高質量創建。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緊扣明年創成省級旅遊度假區目標,加快大小龍島綜合開發、歐洲風情小鎮建設,明年阿姆斯特丹酒店、天沐溫泉酒店投入運營,梅花灣景區提升工程對外開放,新時代大道延長線竣工通車。抓好鬥龍港水環境綜合整治,精心打造水上遊線,將各景點有機銜接,實行串聯發展。建成鬥龍港旅遊度假區二級集散中心,與高鐵站旅遊集散中心形成兩級集散體系。優化度假區內部遊覽線路和交通方式,形成暢遊體系,為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提供有力支撐。
全域旅遊「翻新篇」,重整行裝「再出發」。大豐將凝聚「雙創」工作強大合力,再創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黃金期,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祁兆勝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