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在上海長大
第三期
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徐匯青年人民城市實踐團即將開始招募。《我在上海長大(第二期)》中,徐匯青年人民城市實踐團的幾位小朋友們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本期四位小小「紅色講解員」和「文化星推官」會以怎樣的視角來述說在上海的成長故事呢?有請四位小小星推官,閃亮登場。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 徐敬愍、劉戴寧
《知識的燈塔照亮我們閱讀的路——記上海圖書館和書店》
我們在上海這座城市出生長大,除了溫馨的家,可愛的學校,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書店。
這三個不同的地方就像金字塔一樣,讓我們感受到堅實、有力、而又神秘。書的世界十分得奇妙,我們可以了解到爺爺奶奶小的時候上海的模樣,也可以憧憬未來上海的發展。遍布這座城市各個角落的書店就像寶藏,等著我們不斷地探索。
我們熱愛閱讀,這就是我們推薦「一起閱讀」的原因。
上海市徐匯區啟新小學 殷欣琪
《生命的傳承——我在這裡揚帆起航》
每當經過徐家匯,媽媽總會指著「國婦嬰」告訴我,這就是我呱呱落地的醫院。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爸爸也是在這裡出生呢。當時在媽媽懷孕時,爸爸在醫生介紹欄看到了接生自己的醫生,爸爸媽媽就欣喜地預約了這位醫生。因此,這位醫生奶奶見證了爸爸和我兩代人的傳承。還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年是太外婆和太外公結婚紀念日,我們全家去城隍廟的綠波廊為他們慶祝,小舅公抱著我,全家一起其樂融融的在九曲橋留下了合影;過年時,全家吃完晚飯,爸爸媽媽會帶我遊車河,感受外灘的絢麗燈光。所以這些美景,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烙印,我想把這些生活中的點滴與美好,都記錄進視頻,因為這裡有著我幸福的記憶,有著城市中的人們美好生活的縮影。
上海市徐匯區園南小學 張逸文
《紅領巾評論員》
隊員們的茁壯成長離不開身邊長輩的關心和愛護。其中,就有在背後默默無聞付出的一群勞動者——學校食堂的叔叔阿姨們。雖然經常見到,卻還不夠了解。他們立足於自己的崗位,用認真負責的勞動精神工作著。
2019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少年兒童寫信寄語中,提到了希望兒童要從小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通過這次「紅領巾新聞評論員」的講述,能夠讓隊員們更多地了解學校食堂的叔叔阿姨們辛勤工作的一天。同時,希望隊員們向我們身邊的勞動者學習他們認真負責、樂於奉獻的勞動精神,尊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為實現人生出彩打下堅實基礎。
上海市徐匯區園南小學 李馬樂
《紅色尋訪——鄒容墓》
這是鄒容墓,是我每天上下學經過的地方,有幸借著這次紅色尋訪的機會來到這裡,深入了解鄒容這個大將軍的英勇事跡。
他和我們一樣,只是清政府時期一個很普通的書生,遠赴日本求學時發現日本經過維新變法後整個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這讓他和一群愛國有志人士相當振奮,回國後不畏任何困難,盡著自己最大的力進行革命運動,並著寫了一部對這場革命影響深遠的《革命軍》一書,卻不幸因病死於獄中。在鄒容身上,我看到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的堅毅品質,這也告訴了我們,只要心中有愛,心中有國家,人人都會有出彩的機會。
我在上海長大
記錄成長瞬間,
定格美好時光!
「紅領巾們」化身「小主播」
大展「聲」手帶你逛上海
在線講解給你遊覽新體驗
哇,老嗲了!
相關閱讀:
人民城市青年實踐團 | 用鏡頭記錄成長故事——我在上海長大 第一期「紅領巾們」化身「小主播」 帶你逛上海,給你遊覽新體驗作者:徐匯團區委
原標題:《人民城市青年實踐團 | 「紅領巾們」化身「小主播」 帶你逛上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