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那位肚子疼的日本新兵,引發中日大戰後的結局怎麼樣?

2020-12-18 悟空談歷史

大家還記得七七事變爆發的導火索是什麼嗎?1937年7月7日,駐紮在盧溝橋的日軍未經過我國許可,擅自在中國的駐地附近展開軍事演習,同時還聲稱他們有一名新兵下落不明,懷疑他或許是在中國領土內失蹤的。

為此,日本提出要進入現如今的盧溝橋鎮搜查這名日本新兵的下落。對於這樣毫無由來的污衊和心懷叵測的要求,中國駐防部隊自然是沒有答應的。之後日本侵略者悍然對我駐軍發動進攻,七七事變由此爆發。

七七事變也被稱為「盧溝橋事變」,它的爆發標誌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因此七七事變在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那麼,引起七七事變的日本新兵後來有沒有找到呢?他的結局怎麼樣呢?

當時日軍的指揮官名叫一木清直,而失蹤的那個日本新兵名叫志村菊次郎。那晚,日軍為了對中方進行幹擾,屢次在中方駐地,也就是盧溝橋周圍軍事演習。按理說,做出這樣的行為事先要和中國協商才對,但日本並無此意,可見日方一開始的心思就不單純。

1937年7月7日晚上,志村菊次郎因為拉肚子離隊,此時演習的日軍發現自己的新兵不見了,指揮官一木清直就像找到了一個向中方發難的理由一樣,他立刻就向中方軍隊提出要入城搜查的要求。

當時守城的是西北軍二十九軍二一九團團長名叫吉星文,此人是個年輕有為的將領,而且他還有另一層身份,他是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的侄子。面對日軍的刁難,他沒有退卻一步。日軍見此計不成便又生一計,以士兵失蹤為由順勢開啟了侵華的腳步,自此之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那麼,引起這場大戰的日本新兵志村菊次郎到底去哪裡了呢?他是否真實存在呢?過了許多年,歷史文獻才道出真相。前面我們說了,志村菊次郎並沒有失蹤,他只是在上級點名時剛好拉肚子,之後他迷路,耽擱了許久才歸隊。

看到這裡,有人就會問了,既然志村菊次郎最終歸隊,那麼為什麼日軍還會繼續和中方開戰呢?答案顯而易見,其實日方早就對中國肥沃的土地和富饒的物質虎視眈眈了,無論有沒有志村菊次郎這號人物,中日雙方早晚都會有一戰。

因為擔心志村菊次郎的存在被人發現,七七事變後日本將志村菊次郎送回日本本土,並給了他一筆錢當作封口費,之後志村菊次郎一直生活在日本。後來,因為戰線拉長,日軍兵力不足,志村菊次郎再次入伍參軍。不過,可能是怕中國發現他,日本把他派到了緬甸戰場。

1942年,中國遠徵軍進入緬甸戰場,不過第一次遠徵因為各種原因失敗。1944年,遠徵軍第二次遠徵時,孫立人將軍的部隊在緬甸戰場上發現了志村菊次郎,最終志村菊次郎被孫立人將軍的部隊擊斃。

作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元兇」,志村菊次郎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中國自古以來不惹事,也不怕事。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些並不是空洞的口號,中國人一直都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維護領土的決心。

參考資料:

《抗日戰爭的起點——盧溝橋事變》王汝豐、《盧溝橋事變》

相關焦點

  • 一個小人物引發的歷史,抗戰時期,提前導致中日淞滬大戰的原因!
    大家好,爆發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雙方共投入兵力超過一百萬人,其中中國軍隊的傷亡就高達三十萬人。那麼這次戰役爆發的直接導火索又是什麼呢?
  • 1933-1945中日經濟大戰史記
    然而中德軍事合作開啟後,國民政府經過1930年中原大戰,1931年廣州事變及九一八事變,1932年一二八事變;經濟備戰長期擱置。 直到1933年,孔祥熙憑藉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優異表現。擔任財政部長;拉開了中日兩國經濟戰的序幕。
  • 假設中日甲午戰爭大清獲勝了,日本的結局會怎麼樣?
    假設中日甲午戰爭清朝贏了,日本的結局會怎樣呢?首先,清朝的這個勝利自然是日本的海軍和陸軍均付出高昂代價的。當然清朝也不會贏得很輕鬆,自然也是慘勝。那麼我們就繼續來看看日本在假定的甲午戰爭戰敗後的走向。
  • 1937,請回答!
    酒才過兩巡,一個日本軍官就跳上了桌子唱起了日本歌曲,何基灃也馬上跳上桌子,唱起了中國歌曲,第三十八師師長李文田乾脆跳上桌子唱了一段中國的京劇;然後,日本軍官忽然又開始跳起了日本的舞蹈,兩名中國軍官立刻上前舞拳;日本人還提出比字,當天被邀來作陪的還有昔日北洋軍閥老帥吳佩孚,吳佩孚的一手好字讓人日本人無話可說;
  • 1937年中日海空大決戰前夕,中國軍艦隻能悲壯地自沉入江中
    1937年8月14日,這天拂曉,一隊中國空軍的「諾斯羅普」轟炸機出現在陰雲籠罩的天空,徑直朝著黃浦江中的日本軍艦撲去。這是中央航空學校自1932年成立以來發起的第一次主動出擊。對於日本海軍上面有幾十門上百門高射炮的軍艦來說,這樣打對飛機來說威脅太大。日軍炮火猛烈,從日本攝影師鏡頭上看,中國空軍轟炸機冒著隨時被擊中的危險,依然在下降高度。
  • 肚子疼是什麼原因 怎樣緩解肚子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肚子疼的情況,那麼當肚子疼的時候,大家都是怎麼解決的呢?肚子疼是什麼原因呢?怎樣緩解肚子疼呢?相信大家很想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有關於這些方面的吧。肚子疼是什麼原因右下腹痛如果出現在這個部位的疼痛就要考慮是不是闌尾炎,如果還伴隨著噁心。嘔吐等,很有可能是急性闌尾炎。
  • 致命的腹痛:不要認為肚子疼都是胃腸炎
    很快就翻到那位肚子疼的中學生病歷,我一下子記起來他家長那一副很嫌棄的樣子,「作業還沒有怎麼做,就說自己肚子疼,哪哪都不舒服,不知道又是什麼么蛾子……」我還記得,他抱著肚子彎著腰的樣子,但是他的肚子是軟的,以致於我開始同意他父親的話,「每次寫作業都要搞事情,終於要搞到醫院來了。」
  • 左邊肚子疼是怎麼回事 六招輕鬆緩解肚子疼
    大多的人們都有過肚子疼的經歷,基本上都是因為吃壞肚子導致的,通常休養幾天也就會好轉了。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突然左邊肚子疼起來,這就要引起重視了。那麼,左邊肚子疼是怎麼回事?肚子疼怎麼辦?肚子疼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左邊肚子疼是怎麼回事造成左邊肚子疼的原因有很多,要想弄清楚病因,則要具體的看發病的部位。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肚子疼究竟是哪裡疼?醫生說這幾種肚子疼格外危險!
    肚子疼,是非常常見的症狀,幾乎每個人都疼過。但很多時候,稍微一點的疼痛並不會受到我們重視,甚至有些人覺得喝點熱水,吃點止疼片就好了。殊不知,這幾種肚子疼格外危險!
  • 中日之間的五次大戰,日本最慘的一次,日軍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中日第一次大戰,白江口之戰,發生在盛唐時期,可想而知,日本失敗而終,並且倍的很慘烈,4倍於唐軍的日軍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中日第二次大戰,元日戰爭,發生在元朝忽必烈時期,哪個時候元朝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遠攻擊到俄羅斯莫斯科城下。但對日本卻是連連失利。二次東徵日本,元朝都以失敗告終。
  • 新兵入營幾天了,他們學習生活怎麼樣?
    對今年絕大多數剛剛入伍的新兵來說,進入軍營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遠離父母。入營幾天了,新兵在部隊學習、生活怎麼樣?適不適應?這些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話題。下面,就請跟隨鏡頭去武警安康支隊新訓隊看看吧!——山東青島籍新兵 於德超我們的夥食保障是這樣的每天不重樣的飯菜讓新兵們直呼過癮。葷素結合、果奶搭配……每天的開飯號聲成為新兵最想聽到的聲音。味道好、量又足的飯菜不僅使新兵們填飽了肚子,更為他們補足了滿滿的「正能量」。「媽媽,這幾天的規律作息已經讓我之前的飲食習慣變得好了許多。一到飯點,我的肚子就準時響起『號聲』。
  • 《筆仙大戰貞子2》鬼片領域掀起抗日大戰
    既然弗萊迪可以大戰傑森,異形可以大戰鐵血戰士,金剛可以大戰哥斯拉,那麼中國的筆仙大戰日本的貞子,也是並不違和,鬼片領域的「抗日」戰爭,所帶來的是滿滿的新鮮和刺激。筆仙和貞子,分別是中國和日本的著名「鬼」IP,都已經拍攝了數部系列的影視劇作品,今次跨越海峽,開啟驚天一戰,確實帶來許多的懸念,究竟她們是為什麼相遇,大戰的過程是怎樣,大戰的結局又如何,都充滿著未知,畢竟二位女鬼,無論是造型,還是實力,都有著許多類似的地方,兩兩相鬥,不啻為針尖鬥麥芒的棋逢對手,這一戰,究竟是承載了「抗日神劇」的快意,還是如中日女排曾經多年的宿怨之戰,不得而知。
  • 爆發於唐朝的中日第一次戰爭,為何直接讓日本臣服一千年?
    歷史上日本和中國進行過5次大規模的戰爭,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中日甲午戰爭,那你知道中日第一次戰爭是哪一次嗎?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中日第一次大戰,唐朝時期發生的白江口之戰那是公元663年8月,這個時期。
  • 八一三戰役,中日第一次空前大戰,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終於在1937年7月7日,日本按捺不住,在盧溝橋以北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謊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城搜查。遭到當地駐軍嚴詞拒絕後,日軍立即出兵包圍宛平縣城。
  • 1937年杭州灣上空中日戰機「空中肉搏」,中國飛行員壯舉震驚世界
    1937年8月14日,弱小的中國空軍在杭州灣上空,首次和號稱「所向無敵」的侵華日軍航空隊展開空戰。這場罕見的「空中肉搏」令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日本海軍航空大佐石井義最後也落得個剖腹自殺的下場。
  • 中日圍棋擂臺賽實戰引發的十道大型死活題(回顧典藏版)
    《中日圍棋擂臺賽實戰引發的十道大型死活題》這個題目屬於我的特別策劃,而我擬訂的這個題目一望而知就是一個宏大的構思,一如武宮正樹棋盤上的宇宙流。坦白說,我們這一代棋迷對擂臺賽有很深感情的。聶衛平前三屆的連連勝促成了1988年他被官方冊封為棋聖,這是個令人瞠目的稱號,聶衛平也坦然接受了,這也為他圍棋職業生涯在世界大賽無冕的悲劇結局畫下一個註腳。不過中國圍棋隊僅憑聶衛平一張王牌就敢於和日本圍棋掰腕子,也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日本圍棋幾十年積澱的厚度對中國之銳度,那種情形就仿佛現在中國的一冠群對韓國的申真諝,樸廷桓似的。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不聊影視劇的劇情,而是聊聊抗戰時期中日雙方的編制問題。在抗戰時期,我國部隊中,經常出現集團軍、軍、師、旅、團等編制。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
  • 古代中日爆發過兩次大戰,第一次日本安分900年,第二次元氣大傷
    說起中日之間的戰爭,很多人都以為只有近代發生的甲午中日戰爭和後來的抗日戰爭。其實遠不止如此,由於國土面積狹小,自古以來,日本就覬覦我國遼闊的土地。
  • 日本投降後,那些曾在華夏大地胡作非為的日本軍官,結局如何?
    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怎麼樣?在19世紀40年代以前,中日兩國之間便已接觸了近兩千年。而在這兩千年中,兩國之間雖說也曾有過摩擦,但都屬於小打小鬧,無關大雅。可是,到了19世紀40年代之後,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呢?
  • 簡述: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
    【話說軍世】日本軍隊從1931年開始侵略我國,1937年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這一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尤其是淞滬會戰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那麼,在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有多少投入到了中國戰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