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五次大戰,日本最慘的一次,日軍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2020-12-18 騰訊網

歷史上中日爆發了5次戰爭。分別為: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中日第一次大戰,白江口之戰,發生在盛唐時期,可想而知,日本失敗而終,並且倍的很慘烈,4倍於唐軍的日軍輸的連褲子都不剩。但日本是個可怕的民族,被大唐打敗了,卻讓他們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派了無數的使者來大唐學習,全面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現在日本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大唐學來的。

元日大戰

中日第二次大戰,元日戰爭,發生在元朝忽必烈時期,哪個時候元朝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遠攻擊到俄羅斯莫斯科城下。但對日本卻是連連失利。二次東徵日本,元朝都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這次戰爭不是說日本當時候有多強,是因為元朝受很多條件的制約,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都有關係。

萬曆朝鮮戰爭

中日第三次大戰,萬曆朝鮮戰爭,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感實力強大,迫不及待地發動對中國的戰爭。1590年他致信朝鮮國王,要求借道進攻中國,遭拒絕後,1592年4月,出兵朝鮮。但由於其船種和戰術方面的弱勢,被朝鮮將領李舜臣通過兩次海戰,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致使日本陸軍的北進受到牽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軍李如松部近5萬人與朝鮮軍隊配合,相繼收復失地,日軍退縮,豐臣秀吉提出議和,第一次戰爭暫告結束。1597年1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長政在稷山被明朝軍隊擊敗,海軍也被李舜臣在鳴梁海面重創,明朝援軍繼續入朝,進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部隊。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憂鬱而死,日本撤軍,到1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侵朝徹底失敗。

甲午戰爭

中日第四次大戰,發生在清朝,即中日甲午戰爭。戰爭結果大家都清楚,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承認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開闢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商埠。由於沙俄等國出面幹涉,日本把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中國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作補償。

中日第五次大戰,就是抗日戰爭,也是相持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歷經14年之久。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

相關焦點

  • 盤點中日拳王四次大戰!熊朝忠徐燦最男人,鄒市明和烏蘭最慘
    就職業拳擊而言,中國遠遠不能和日本相比,日本的世界拳王有近百個,而13億人口的中國連十個都不到,目前我國的男子世界拳王共有三個,分別是熊朝忠、鄒市明和徐燦。巧的是,我國僅有的幾位拳王都和日本的拳王打過世界戰,加上最近烏蘭與田中恆成的比賽,中日拳王之間已經足足打了四次大戰,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第一次,熊朝忠VS內藤大助。2009年5月26日,熊朝忠作為挑戰者赴日本東京挑戰當時蠅量級世界第一的內藤大助,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世界拳王的擂臺之上。
  • 杜月笙輸得最慘的兩次,一次輸掉妻子的褲子,一次輸掉自己的褲子
    杜月笙好賭,是上海灘人人皆知的事情,幾乎不算是一個秘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表面風光的杜月笙曾經被賭博害得很慘,甚至因為賭博,他還輸掉了自己與老婆的褲子。杜月笙的兩次出醜經歷究竟源於何種原因?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2020年最慘的五位WWE明星,付費賽事必輸,兩人連輸五場,AJ上榜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0日消息,今天知名摔角媒體Sportskeeda評選出來了2020年最慘的五位WWE明星,對於所有的WWE明星而言,最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莫過於輸掉比賽了,畢竟這會極大影響自身人氣與勢頭,對於未來劇情安排尤為不利,而對於那些醬油明星而言,他們的任務就是輸掉比賽,供他人升級,而今天我們所盤點的這五位明星,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所有的記錄都只簡單地交代了日軍在1945年法西斯勢力面臨倒塌時,德意日等國向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宣布投降,中日之間的戰事也隨之完全結束了。其實事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日軍向中國和世界宣布投降之後,真正的無鬥爭時期還沒有來臨。在那之後,中日還爆發了一場不為人知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
  • 日軍的一次蓄意行動,在日本,連自己人都稱行動為「官制的倭寇」
    話說1874年,日本以1871年八瑤灣事件殺害琉球人為由出兵攻打臺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這件事史稱牡丹社事件。隨後中日兩國展開了外交風波。日本稱這次事件為「臺灣出兵」或是「徵臺之役」。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也是中日兩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之一。
  • 最難攻的一個省,70萬日軍打了4次,11萬日軍葬身於此
    堂堂70萬日軍打了一個省4次,11萬日軍葬身此地,哪個部隊防守?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何其囂張。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抗戰之初,日軍何其狂妄,在中國大地肆意橫行,但是到達這個省份以後,日軍遇到了困難。70萬日軍打了四次,死傷11萬人。這個省份是哪裡?
  • 盤點中日歷史上,雙方進行了五次戰鬥,都是在哪個朝代發生的
    中日是指中國與日本,兩個國家都屬於亞洲地區,因此雙方之間避免不了摩擦。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我國一直被周邊的小國稱之為天國。像現在西南諸位國,還有北方三國都是屬於中國的藩國。然而,中日歷史上,從古代到民國,先後發生了五次規模較大的戰役,這五次戰鬥都是在不同的朝代發生的。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雙方進行了五次戰鬥,都是在哪個朝代發生的戰事。
  • 八一三戰役,中日第一次空前大戰,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通過一系列的復興舉措,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此後並制定了以中國為主要的侵略對象政策。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整個東北,為進一步侵略中國,不斷進行軍事演習挑釁事端,蔣介石政府當時採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政策來避免禍端。
  • 甲午中日海戰,清軍兵力是日軍的2倍之多,傷亡率呢?
    甲午中日海戰,對於我國意義重大,它的失敗奠定了日本後來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中,雙方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都相差懸殊,但卻各有優勢。日軍的軍艦比較先進,清軍則是兵力豐沛,是日軍的2倍之多,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的傷亡率又是幾比幾呢?
  •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這場戰役一開始雙方都沒當回事,沒想到越打越大,日本把能用的兵力無乎用了個遍,最後,打光了關東軍的精銳,輸掉了戰役;這場戰役還有個弔詭的地方,就是雙方都沒有宣戰,但卻打得難解難分,讓美國人樂開了花、笑歪了嘴;也正是這場戰役,讓日本下決心調整戰略方向,轉過頭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死磕,讓蘇聯人高興了許多年。
  • 1933-1945中日經濟大戰史記
    然而中德軍事合作開啟後,國民政府經過1930年中原大戰,1931年廣州事變及九一八事變,1932年一二八事變;經濟備戰長期擱置。 直到1933年,孔祥熙憑藉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優異表現。擔任財政部長;拉開了中日兩國經濟戰的序幕。
  • 中日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你們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勝利者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但之後日本帝國的野心不斷膨脹,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而失敗的一方不僅承受割地賠款之辱,且剛剛開啟的近代化進程亦被攔腰打斷。
  • 古代中日爆發過兩次大戰,第一次日本安分900年,第二次元氣大傷
    說起中日之間的戰爭,很多人都以為只有近代發生的甲午中日戰爭和後來的抗日戰爭。其實遠不止如此,由於國土面積狹小,自古以來,日本就覬覦我國遼闊的土地。
  •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
    導語: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此國戰后街上基本見不到男人我們知道,二戰是人類有史以來作戰面積最大、戰況最激烈、參戰國最多的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國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在二戰中有一個國家輸得也是相當慘,那就是這次二戰軸心國之一的納粹德國,比起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納粹德國在這次二戰中損失要多得多。納粹元首希特勒當政時期,就以打造軍事強國而徵收了大量的士兵,二戰開始後,更是有很多青年男人投入戰場。
  • 大運會上演中日排球大戰 女排逆轉取勝日本晉級
    這是該館排球比賽開賽以來,前來觀戰人數最多的一次。中日之間的這場排球大戰,也沒有辜負現場觀眾的熱情,異常精彩。最終,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3∶1戰勝日本隊,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八強。  晶報訊(記者 馬東梅)16日晚,深圳大運會女排預賽A組第16場中國女排對陣日本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中國女排連扳三局,3:1戰勝日本隊,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八強。
  • 簡單了解一下中日甲午戰爭(威海衛之戰,第一次中日戰爭)
    日本以此為藉口也出兵朝鮮,隨後侵佔仁川至漢城一帶戰略要地。6月21日,日軍攻佔朝鮮王宮,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政權,強迫其廢除中朝間一切商務條約,並授權日軍驅逐清軍。當天,日本聯合艦隊發動豐島海戰,襲擊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23日,日本陸軍進攻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迫使清軍敗退平壤。8月1日,中日政府同時宣戰,中日甲午戰爭開始。這場戰爭持續近9個月,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 《亮劍》中,日軍耗盡騎兵連子彈後,為何不開槍?是你也不會開槍
    《亮劍》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抗日劇,在這部電視劇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應該就是騎兵連了吧,劇中李雲龍打造的一支精銳騎兵遭到了日軍的團團包圍,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帶領著所有的將士與敵軍進行了白刃戰,不停的交換攻防,直到全軍盡滅。相信所有人都和我一樣,在看到這一幕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何日軍在攻擊已經耗盡子彈的騎兵連時,在處於巨大優勢的戰況下不向我軍開槍呢?
  • 中日之間14年戰爭:直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都未向中國宣戰原因
    1931年9月18日,長期盤踞在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在瀋陽發動了史稱「九·一八事變」,打響了日本侵華戰爭的第一槍,同時也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的序幕。9月19日,關東軍就佔領了瀋陽,由於東北軍採取不抵抗主義,把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他人,關東軍隨即又侵佔了吉林、黑龍江等省,至1932年2月,侵華日軍就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
  • 抗日戰爭我軍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是你也不選擇開槍
    當初的八裡橋之戰,當時英法聯軍派了八千人去,清軍方面用了小三萬的兵力迎戰,你可能會覺得,三萬對兩千,人海戰術都能壓制對面,但是很不幸的是,英法聯軍的八千人裡有炮兵連,至於火槍,肯定也是英法的更厲害,蒙古騎兵還是用的老辦法,騎上馬就開始衝向敵人,哪怕前方這次是炮火連天,只不過因為武器之間差的太多了,用刀去槍打也是自不量力的,騎兵的衝鋒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把毫無防備的自己送去挨炮子彈。
  • 淞滬會戰中殺敵4萬自損30萬,國軍的德械師,並沒有輸在指揮上
    慘烈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是抗戰史上中國軍隊最團結的一次抗戰,此戰關乎中華民族之存亡,老蔣把王牌嫡系全派上去了,川軍,桂軍,中央軍,都是好樣的!民族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當時一無海軍,二無空軍,雖然是三個德械師但只有輕裝備,最後也因為日本抗議而停止援助,各地「軍閥」增兵上海,結果沒有火車皮,沒有汽車,只能徒步,有的軍隊走到的時候仗都打完了,連續的高強度奔襲又投入戰鬥,國家整體實力差距太大,國軍雖然在抗戰時期打的比較頑強,但是武器裝備的落後最終還是讓日本佔了上風,日軍的幾百毫米的艦炮,一炮就是整個連的犧牲,一個師上去兩三天就傷亡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