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的江南水墨

2020-12-16 藝趣生活

7月份,旅遊勝季,江南風景獨好,帶上家人朋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江南小鎮,風景依舊,沉浸在江南的美景之中,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脫去身上的疲憊,讓身心得到超然的放鬆,來,一起來看吳冠中的水墨江南,即使您沒有去江南遊玩,同樣也能感受到江南的美景。

最近對水墨畫有種痴迷,用墨表現出來的畫面

擁有,煙雨過後,江南水鄉,沁人心脾

吳冠中老先生的這一組江南水墨寫照,運用了大寫意的手法,把江南特有的白牆黑瓦,錯落有致,留白巧妙,黑白為主,再加上一點人物衣著顏色的點綴,精彩至極。看到這組作品,讓我想到一首詩,那時候還是小學二年級吧,那時候老師只讓背誦,從詩句裡感受到江南的美麗,今天通過吳冠中老先生的這幅作品有一次的讓我體會到江南的美景,我相信大家一定學過這首憶江南,著這裡分享給大家。

水墨江南 | 吳冠中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此詩此畫,有沒有讓你特別想帶上親朋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衝動,反正小編是特想開車自駕遊江南。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您失望!

相關焦點

  • 當代著名國畫大師,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80年代,吳冠中又積極探索中國畫的革新,將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感融入水墨畫的表現,實現了「中國畫現代化」的突破,畫作既富傳統審美意趣,又具現代美感。至90年代,吳冠中在水墨畫和油畫創作上都抵達其藝術探索的頂峰,所謂「水陸兼程」。他以率真的性格與無畏的膽識,創造性地貢獻出了一種走在時代前沿的形式與風格,成為中華民族在文化轉型期的一座藝術高峰,令人仰止。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可以稱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由於種種原因對吳冠中水彩畫的研究遠不如對其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深入。其實,相比較而言,吳冠中最早被人所熟識的不得的油畫,也不是水墨畫,而是水彩畫。雖然吳冠中水彩畫的藝術風格隨著年代的推移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在融合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精神這一點上,是十分突出的。
  • 吳冠中寥寥幾筆,便是一整個江南!
    吳冠中在江南寫生 吳冠中從早年秀麗的江南風景到晚年的抽象線條,用最簡單的點、線、面、色之間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形式架構,畫面洋溢著濃鬱的中國文化詩情和神韻
  • 吳冠中把同一題材畫2遍,水墨畫價值5000萬,油畫價值1.1億
    吳冠中把同一題材畫2遍,水墨畫價值5000萬,油畫價值1.1億。吳冠中是了不起的繪畫藝術大師,他的繪畫功名在國內首屈一指,在國際獨領風騷,是一位畫法貫通中西的大手筆,像他這樣的大藝術家在當代畫壇是非常少見的,可以說他的繪畫藝術造化無人能與之匹敵。
  • 吳冠中油畫中的江南,好美!
    吳冠中 江南居 吳冠中 春到江南 吳冠中 江南初春
  • 一代大師吳冠中部分過億的作品鑑賞
    該作品不僅表現了吳冠中高超的西畫功底,同時也將西畫技法與傳統的「江山臥遊」概念相結合,並拓展為中國式的「飽遊沃看」,彰顯了吳冠中這一時期對油畫藝術和水墨藝術卓有成效的探索。這不僅影響吳老整個70年代的創作,更是之後80年代水墨畫新面貌,以及90年代將水墨與油畫相結合,最終臻至其藝術人生巔峰的基礎。《長江萬裡圖》作為吳冠中藝術生涯的裡程碑作品,它在中國油畫發展歷程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 吳冠中筆下的漫天春色
    原標題:吳冠中筆下的春天,美到陶醉!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 吳冠中畫魯迅故鄉
    這幅畫作於1985年,作者是著名畫家吳冠中,其標誌性的白牆黑瓦畫面受到眾多買家追捧。吳冠中喜歡畫紹興,這是為何呢?吳冠中(1919~2010),以油畫著稱,不過他也畫過很多水墨畫。「他是20世紀後期中國美術史上的代表人物,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水墨畫現代化的努力與探索,其畫風獨特,成就卓著,影響深遠,是當代中國具有國際聲譽的傑出藝術家、教育家。」孫鬱說。
  • 吳冠中:用一生摯誠,凝練畫中風景!
    吳冠中的作品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刷新了市場的拍賣紀錄。今天小編在這裡不是要講他的生平,也不是要對他進行剖析,而是要欣賞他的作品。這幅畫畫的是吳冠中生他養他的地方,也是吳冠中記憶中的家鄉的樣子,筆墨揮毫,筆尖婉轉的勾勒,黑白灰、點線面的運用,讓這幅畫賦予了江南風景詩一樣的意境。
  • 吳冠中:打破大英博物館規則,中國現代藝術歷程高峰人物
    1992年大英博物館為吳冠中舉行個展「吳冠中─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其中意義深遠。博物館打破只展覽古文物的不成文慣例,首次展出在世中國藝術家的作品。70年代他專注於油畫,藉西方油畫色感表達中國情意的風景景觀,實現「油畫民族化」的理想。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勳章」。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3]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
  • 大師的人文情懷——吳冠中1986年《三鵝圖》鑑賞
    這個方向其實就是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結果,其核心思想就是不拘泥於具體形式,西方技法和國畫水墨共同使用,都為了一個終極目的——藝術的表達思想和情感。整幅作品,完美的布局,通過流暢的線條,成熟的透視、光影技法,濃淡變化的水墨和設色,呈現出動靜相宜的流暢氣韻,以及引人神往的恬美意境。這種一方面寫實,一方面又如此夢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渴望,渴望人們的生活可以這麼多姿多彩,自由安然恬適。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實際上,有一個以上的「秋瑾故居」,吳冠中創造了兩個「秋瑾故居」,一個是水墨畫,另一個是油畫,第二個是由吳冠中在第一個完成後將近20年。在第一幅水墨畫中,圖畫主要由黑白組成,帶有寬闊的黑色門,鄭重地關閉了厚壁並延伸到兩端。
  • 浙江美術館和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共同打造吳冠中美育教室
    杭州賣魚橋小學的「吳冠中美育教室」社團是與浙江美術館在2019年吳冠中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經多次實地考察並為學校量身打造的一間美育課堂教室,改造後的教室遍布吳冠中先生作品中的藝術元素。美育教室負責人梅璐琳老師通過對吳冠中的現代水墨畫、油畫、書法作品的欣賞與探究,將其作為研究學習中國水墨畫色彩、構圖以及形式美的重要資源。
  • 當《聲律啟蒙》遇見吳冠中,詩情畫意,美呆了!
    吳冠中,江南風景吳冠中作為中國,乃至世界聞名的繪畫大師,他的繪畫作品,清新淡雅,意味悠長,給予觀眾無盡的美的享受。尤其是吳冠中一系列,以江南為題材的水墨畫,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綠柳清花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麼,當《聲律啟蒙》的語言之美,遇見吳冠中的繪畫之美,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吳冠中的油畫原來這麼美!
    吳冠中的油畫原來這麼美!吳冠中 池塘人家 1996吳冠中曾經說道:「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 《春風又綠江南岸》情景音樂會上演:水墨畫卷掩映間,江南文化譜...
    多媒體水墨的交相輝映下,情景交融地展現了江南文化的無限風光。在展現這些極具代表性、藝術性歌曲的同時,舞臺上一筆一畫細細繪就的多媒體水墨畫卷也令觀眾讚嘆不已,並對江南的風土人情和歌曲的內涵意境有更直觀的認知。
  • 董源與江南水墨山水畫派
    不知是江南層層丘陵上碧綠茂盛的茶樹和水氣迷濛的煙雲滋養了這位山水畫家,還是他發現了這獨秀於江南的質樸之美。但可以確信,用水墨專寫江南真山的董源開創了被今人稱之為「江南水墨山水畫派」(北宋米芾呼之為「江南畫」)。可見在董源擅長的諸多畫科中,山水畫是他最富成就的畫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董源活動的地區正是六朝萌發山水畫的故地。
  • 畫出山的氣質,吳冠中繪《張家界寫生》
    回顧吳冠中的作品,他竟然在40年前就發現了張家界的壯美靈秀,前去寫生創作。不得不說,畫家的審美眼光,就比一般人要好很多。吳冠中的創作題材相當多元,他畫過了無人跡的罕見山水,他也畫過燈火闌珊的都市風情。他走哪就畫到哪,不僅畫眼中所見,也畫心中所想。
  • 藝術家推介 / 烏娜的水墨江南
    個人作品多以水墨、丙烯等綜合材料見長,創作《羽.人》、《江南》、《青花瓷》系列作品,作品即有中國繪畫元素,又具西畫圖式,繪畫性和現代感強,獨具個人藝術面貌。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被國內外友人及機構收藏。